一种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5929发布日期:2021-05-25 12: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氧化蒽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一般采用以精蒽和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为原料的固定床催化氧化法生产蒽醌,其工艺是:原料精蒽投进熔化锅,通过夹套导热油加热至250~260℃熔化保温,熔化后的液蒽由熔化锅上液下泵打入带夹套的汽化锅,导热油加热至265~270℃保温,过热蒸汽通过鼓泡管使汽化锅内液态蒽进行定量汽化,汽化后的气态蒽经瓷环过滤器过滤送入热风管,与一定比例的约250℃热空气汇合成混合气体,切线进入蒽醌氧化器,即固定床氧化器,均匀通过固定床氧化器列管内触媒表面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的350~370℃反应气(态蒽醌)由固定床氧化器下封头输出进阻火器后再进入溥壁冷凝箱自然冷却,蒽醌结品沉降在溥壁冷凝箱内。

其中,固定床氧化器的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部分反应热由熔盐循环槽和氧化器之间的循环熔盐带出,通过敞开熔盐炉门通风冷却和熔盐循环管夹套通燕汽强制冷却,以稳定维持氧化器内触煤温度;部分反应热由阻火器通入0.3mpa燕汽冷却。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蒸气来实现冷却降温,同时,通过水蒸气降温冷却的效果并不好,余热也无法回收再利用。

因此,本发明人基于以上考虑,设计一种用于氧化蒽醌生产过程的余热回收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可解决目前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冷却时热量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料管和热风炉,料管中部设置为换热体,所述换热体的外部安装有散热器,散热器的上部插入风管的内部,所述风管的一端安装有风机,管的另一端连接热风炉的进风口,所述风管内部在连接热风炉端部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散热器包括上均热板、下均热板和两根散热管,两根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均热板和下均热板相同侧面两侧的接口,所述上均热板底面紧密贴合换热体的顶面,下均热板顶面紧密贴合换热体的底面。

上述散热器还包括散热鳍片和硅脂层,散热鳍片等距间隔焊接在两根散热管弯折体的上部,硅脂层涂抹在上均热板的底面和下均热板的顶面。

上述两根散热管弯折呈u状,两根散热管插入风管的内部,所述散热鳍片在风管的内部。

上述风管在连接热风炉端部的一侧预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两端的位置对应安装有两组弹簧,两组弹簧的顶端连接阀板下缘的两侧,阀板的下端插入安装槽的内部。

上述风管顶部在阀板正上方位置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丝杆,丝杆的底端与阀板上部相接触,丝杆顶端安装有手轮。

上述换热体为空心的平板状结构,换热体两端预设有连接料管的接口,上均热板和下均热板为空心的平板状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向风管内吹风通过散热管和散热鳍片,散热管和散热鳍片散热而迅速加热气流,气流迅速被加热到160-250℃,温度计实时监测加热后的热气流,风管将热气流送入热风炉内部,解决了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冷却时热量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均热板和下均热板内液体冷却剂受热蒸发成气体,向上移动到散热管内部,散热管配合散热鳍片在风管内部快速散热,冷却剂冷却呈液体并重新返回上均热板和下均热板,完成一次散热冷却过程,如此往复,散热冷却效果好,加快蒽醌物料冷却速度,蒽醌物料冷却效果好,解决了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冷却时使用水蒸气冷却,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蒽醌物料快速冷却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平板状的换热体增加蒽醌物料与外壁接触的面积,继而提高与上均热板和下均热板接触面积,提高温度传递的速度,加快蒽醌物料冷却速度,冷却效果好,解决了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冷却时使用水蒸气冷却,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蒽醌物料快速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风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料管;2、换热体;

3、散热器;4、风管;5、热风炉;6、风机;

7、阀板;8、丝杆;9、螺母;10、弹簧;

11、安装槽;12、手轮;

13、温度计;

31、上均热板;32、下均热板;

33、散热管;34、散热鳍片;35、硅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化蒽醌生产反应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料管1和热风炉5,料管1中部设置为换热体2,换热体2的外部安装有散热器3,散热器3的上部插入风管4的内部,风管4的一端安装有风机6,风管4的另一端连接热风炉5的进风口,风管4内部在连接热风炉5端部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温度计13,风机6向风管4内吹风,通过散热器3上的散热管33和散热鳍片34散热而迅速加热气流,气流迅速被加热到160-250℃,温度计13实时监测加热后的热气流,风管4将热气流送入热风炉5内部,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散热器3包括上均热板31、下均热板32和两根散热管33,两根散热管33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相同侧面两侧的接口,上均热板31底面紧密贴合换热体2的顶面,下均热板32顶面紧密贴合换热体2的底面;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内液体冷却剂受热蒸发成气体,向上移动到散热管33内部,散热管33配合散热鳍片34在风管4内部快速散热,冷却剂冷却呈液体并重新返回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完成一次散热冷却过程,如此往复,散热冷却效果好,加快蒽醌物料冷却速度,蒽醌物料冷却效果好。

配合图2所示,散热器3还包括散热鳍片34和硅脂层35,散热鳍片34等距间隔焊接在两根散热管33弯折体的上部,硅脂层35涂抹在上均热板31的底面和下均热板32的顶面;散热鳍片34扩大散热管33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而提高散热冷却效果,硅脂层35提高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与换热体2之间传热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两根散热管33弯折呈u状,两根散热管33插入风管4的内部,散热鳍片34在风管4的内部;散热管33和散热鳍片34在风管4内部散热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配合图3所示,风管4在连接热风炉5端部的一侧预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部两端的位置对应安装有两组弹簧10,两组弹簧10的顶端连接阀板7下缘的两侧,阀板7的下端插入安装槽11的内部;安装槽11使阀板7能够顺利嵌入其中并使弹簧10能够顺利安装,弹簧10顶推阀板7使阀板7能够顺利被调整其在风管4内的面积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风管4顶部在阀板7正上方位置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有螺母9,螺母9螺纹连接丝杆8,丝杆8的底端与阀板7上部相接触,丝杆8顶端安装有手轮12;手轮12方便工作人员转动丝杆8,丝杆8转动并配合螺母9,丝杆8上下移动调节位置,丝杆8位置调整顶推阀板7移动,阀板7移动使其在风管4内部板体面积改变,而控制气流流通通道的大小,控制向热风炉5送风风压,热风炉5内送风顺利且满足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换热体2为空心的平板状结构,换热体2两端预设有连接料管1的接口,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为空心的平板状结构;空心平板状的换热体2增加蒽醌物料与外壁接触的面积,继而提高与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接触面积,提高温度传递的速度,加快蒽醌物料冷却速度,冷却效果好,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内部加注冷却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实际工作时,风机6向风管4内吹风,通过散热管33和散热鳍片34,空心平板状的换热体2增加蒽醌物料与外壁接触的面积,继而提高与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接触面积,换热体2向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传热,硅脂层35提高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与换热体2之间传热速度,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内液体冷却剂受热蒸发成气体,向上移动到散热管33内部,散热管33配合散热鳍片34在风管4内部快速散热,冷却剂冷却呈液体并重新返回上均热板31和下均热板32,完成一次散热冷却过程,如此往复,散热管33和散热鳍片34散热而迅速加热气流,气流迅速被加热到160-250℃,温度计13实时监测加热后的热气流,风管4将热气流送入热风炉5内部,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工作人员可通过手轮12转动丝杆8,丝杆8转动并配合螺母9,丝杆8上下移动调节位置,丝杆8位置调整顶推阀板7移动,阀板7移动使其在风管4内部板体面积改变,而控制气流流通通道的大小,控制向热风炉5送风风压,热风炉5内送风顺利且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