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4217发布日期:2021-08-03 12:5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中央空调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中央空调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集中处理空气以达到舒适要求。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暖负荷。一般而言中央空调系统分为主机和末端设备,主机与末端通过水管连接,主机将水制冷,由循环泵输送至末端。末端通过换热,将末端内的空气进行制冷,从而完成热交换,末端的风机将冷风排出至室内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

然而在使用中,如何能够降能耗,节能减排是目前的重点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中央空调管理系统,解决现有中央空调管理系统能耗高,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包括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所述中央空调主机通过水管与末端设备连接;所述末端设备包括一层末端设备、二层末端设备和三层末端设备;所述一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一层建筑中、所述二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二层建筑中,所述三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三层建筑中;所述中央空调主机设置于地下建筑中;所述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分别开设导气通孔,使所述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连通;所述导气通孔设有用于将空气由下层导入至上层的导气扇;所述地下建筑中设有用于将地下建筑内空气导入至三层建筑中的导气管路。

其中,还包括,一层抽风机,所述一层末端设备设置于所述一层建筑的一端,所述一层抽风机设置于所述一层建筑的另一端,所述一层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二层末端设备连接。

其中,还包括,二层抽风机,所述二层末端设备设置于所述二层建筑的一端,所述二层抽风机设置于所述二层建筑的另一端,所述二层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三层末端设备连接。

其中,还包括,三层抽风机,所述三层末端设备设置于所述三层建筑的一端,所述三层抽风机设置于所述三层建筑的另一端,所述三层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一层末端设备连接。

其中,还包括,导气风机,所述导气风机设置于地下建筑中,与导气管路连接。

其中,还包括,中心控制器;所述中心控制器分别与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通过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相互连通联动,由传统独立结构变为相互关联的结构,使得全层建筑之间的空调调节更加合理,空气流动大,降温速度快,且全层建筑温差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图2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包括中央空调主机1和末端设备2;所述中央空调主机1通过水管与末端设备连接,央空调主机1将水制冷,由循环泵通过水管输送至末端设备,将末端设备内的空气进行制冷,从而完成热交换,末端设备的风机将冷风排出至室内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完成制冷过程。

所述末端设备包括一层末端设备201、二层末端设备202和三层末端设备203;所述一层末端设备201设置于一层建筑211中、所述二层末端设备202设置于二层建筑212中,所述三层末端设备203设置于三层建筑213中;所述中央空调主机1设置于地下建筑214中;所述一层建筑211、二层建筑212和三层建筑213分别开设导气通孔100,使所述一层建筑211、二层建筑212和三层建筑213连通;所述导气通孔100设有用于将空气由下层导入至上层的导气扇101;所述地下建筑214中设有用于将地下建筑内空气导入至三层建筑213中的导气管路215。一般而言,地下建筑214内的温度低于一层建筑211温度,一层建筑211的温度低于二层建筑212的温度,二层建筑212的温度低于三层建筑213的温度。热空气相对于冷空气向上运动。通过导气扇101促进每层建筑中的空气进行流动,尤其一层建筑211内的热空气会进入到二层建筑212内,二层建筑212内的热空气会进入到三层建筑213内,从而实现每层建筑内的热空气进行流动。一层末端设备201设置于所述一层建筑211的一端,所述一层抽风机301设置于所述一层建筑211的另一端,所述一层抽风机301的排气管与所述二层末端设备202连接。一层末端设备201排出冷空气,一层抽风机301在另一端抽气,实现加快一层建筑211内的空气流动,加快制冷速度。一层抽风机301将抽出的空气导入二层末端设备202内。

二层末端设备202设置于所述二层建筑212的一端,一层抽风机301抽出的空气经过二层末端设备202的热交换降温成冷空气后排出。所述二层抽风机302设置于所述二层建筑212的另一端,所述二层抽风机302的排气管与所述三层末端设备213连接。二层抽风机302将二层建筑212内的空气抽出,促进二层建筑212内空气流动,加快制冷速度。二层抽风机302抽出的空气导入三层末端设备213内。

三层末端设备213设置于所述三层建筑213的一端,所述三层抽风机303设置于所述三层建筑213的另一端,所述三层抽风机303的排气管与所述一层末端设备201连接。原理同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因此实现了一层建筑、二层建筑、三层建筑的相互空气流动,促进制冷效率,提高三层建筑的整体舒适度。由传统的单层调节变为多层相互关联调节温度,使得整体温度适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气风机216,所述导气风机216设置于地下建筑中,与导气管路215连接,通过导气风机216将地下建筑中的冷空气转移至三层建筑213中,与三层建筑213的顶部热空气进行对流降温,也可以使得在三层建筑213的顶部形成冷空气团,降低三层建筑从室外吸热升温。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中心控制器3;所述中心控制器3分别与中央空调主机1和末端设备2连接,中心控制器3用于控制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的运行。中心控制器3通过采购即可获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包括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所述中央空调主机通过水管与末端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设备包括一层末端设备、二层末端设备和三层末端设备;所述一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一层建筑中、所述二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二层建筑中,所述三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三层建筑中;所述中央空调主机设置于地下建筑中;所述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分别开设导气通孔,使所述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连通;所述导气通孔设有用于将空气由下层导入至上层的导气扇;所述地下建筑中设有用于将地下建筑内空气导入至三层建筑中的导气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层抽风机,所述一层末端设备设置于所述一层建筑的一端,所述一层抽风机设置于所述一层建筑的另一端,所述一层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二层末端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层抽风机,所述二层末端设备设置于所述二层建筑的一端,所述二层抽风机设置于所述二层建筑的另一端,所述二层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三层末端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层抽风机,所述三层末端设备设置于所述三层建筑的一端,所述三层抽风机设置于所述三层建筑的另一端,所述三层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一层末端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气风机,所述导气风机设置于地下建筑中,与导气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控制器;所述中心控制器分别与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中央空调管理系统,一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一层建筑中、所述二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二层建筑中,所述三层末端设备设置于三层建筑中;所述中央空调主机设置于地下建筑中;所述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分别开设导气通孔,使所述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连通;所述导气通孔设有用于将空气由下层导入至上层的导气扇;所述地下建筑中设有用于将地下建筑内空气导入至三层建筑中的导气管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空调管理系统,通过一层建筑、二层建筑和三层建筑相互连通联动,由传统独立结构变为相互关联的结构,使得全层建筑之间的空调调节更加合理,空气流动大,降温速度快,且全层建筑温差小。

技术研发人员:周四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博亚德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