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01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网络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列车中央控制单元(Central Control Unit,简称(XU)是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大脑,列车的各种信息都汇集在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中。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对各种信息进 行判断运算,从而控制其它子系统执行相关的动作。最终,保证列车按照相关需求运行。目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都是通过有线网络对列车上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及监视。因此,维护人员需要对列车故障进行分析时,需要从每一列车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下载历史故障记录,再将历史故障数据导入监控设备进行分析,不能对列车故障进行实时地监控。而且,维护人员将每一列车上的历时故障数据下载,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以实现故障数据的实时无线传输,提高列车运行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列车数据记录仪发送的故障数据的接收器;用于将所述故障数据进行封装处理的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接收器相连;用于将封装后的故障数据无线发送监控设备的无线传输器,所述无线传输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如上所述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器为无线保真模块。如上所述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器为采用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增强型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的传输器。如上所述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器接收远程监控指令,根据所述远程监控指令将列车信息进行封装处理,并将封装处理后的列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器发送的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无线传输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采用无线传输器将封装后的故障数据发送监控设备,避免了维护人员从每一列车上下载历史故障记录,从而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对列车进行实时地监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具体包括用于接收列车数据记录仪发送的故障数据的接收器101 ;用于将所述故障数据进行封装处理的第一处理器102,所述第一处理器102与所述接收器101相连;用于将封装后的故障数据无线发送监控设备的无线传输器103,所述无线传输器103与所述第一处理器102相连。具体地,列车数据记录仪可以为一数据存储器,该列车数据记录仪可以接收并存储列车中各个子系统发送的列车信息,该列车信息中包括故障数据。该列车数据记录仪将 故障数据发送给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接收器101接收该故障数据。该接收器101具体通过多功能车辆总线(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简称MVB)与列车数据记录仪相连,以实现与列车数据记录仪的通信。第一处理器102具体可以米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实现,第一处理器102将该故障数据封装处理成符合无线传输的数据包,并通过无线传输器103将该封装后的故障数据无线发送给监控设备。相应地,监控设备上也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以接收故障数据,实现对故障数据的分析。维护人员还可以根据上述分析的分析结果对列车进行控制,例如通过该监控设备通过无线传输向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器103接收该控制指令,第一处理器102对该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控制各个子系统进行相应地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器的设置,可以将列车的故障数据实时无线地发送给监控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在通过监控设备接收故障数据,并进行实时地分析,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而且,维护人员不需要从每一列车上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中下载历史故障记录,大大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器103具体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模块。该Wi-Fi模块的天线可以为内置的也可以为外设的。Wi-Fi模块可以以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方式与第一处理器102进行通信,该通信具体符合IEEE802. llb/g/n协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器103具体可以为采用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增强型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Enhanced Data Ratefor GSM Evolution)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的传输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器103还可以为采用演进式高速分组接入(High-Speed Packet Access Evolution)和 ViMax 的传输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无线传输器103的实现形式,但是,该无线传输器103还可以采用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不以本实施例为限。相应地,与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进行无线通信的监控设备设置有相应的无线传输器。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器103接收远程监控指令,并根据所述远程监控指令通过无线传输器103发送列车信息的第二处理器104,所述第二处理器104与所述无线传输器103相连。具体地,该第二处理器104也可以采用CPU实现。第二处理器104与第一处理器102可以采用同一 CPU实现。远程监控指令具体可以为监控设备或其他地面设备向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发送的用以指示对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进行远程监控的指令。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器103接收该远程监控指令,第二处理器104根据该远程监控指令,将列车信息进行封装处理,并将封装处理后的列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器103发送给监控设备,以实现监控设备对列车中央控制单元的远程监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采用第二处理器和无线传输器,可以使维护人员通过监视设备实时地接收列车信息,通过对列车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对列车各个子系统的状态的监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列车中央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C⑶机箱、电源板、接口板(Base Board)、JTAG (Joint Test Action Group)板以及 CPU 板等。其中,列车中央控制单元支持双路DC电源输入,两路电源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并且该双路冗余DC电源模块满足EN50155中“电源瞬断IOms时,需保持系统工作”的测试规范。接口板(BaseBoard)包括 I 个 lOBase-T/lOOBase-Tx Ethernet 以太网接口,两个用于调试的串口,以及2个DB-9多功能车辆总线(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接口。具体地,以太网接口可以用于和机车通讯网络进行通信。由于该以太网接口采用M12接插件,所以与该以太网接口相连接的网线也必须具有M12插头。该网线可以使用屏蔽网线。其中,网络接口的硬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在出厂时进行烧录。2个串口可以连接终端设备或PC机来进行系统软件调试,该串口可以采用RS-232。2个DB-9MVB接口采用DB-9F和DB-9M两种接口模式。其中MVB线缆必须使用屏蔽线缆。JTAG板主要包括一个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 I. 1/2. O接口,该接口采用USB TYPE-A接插件。CPU板主要包括 256Mbyte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和 2048Mbyte闪存(Flash Memory)ο为了方便对列车中央控制单元进行管理和使用,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前面板上还设置了一个Male型以太网接口,两个Female型串口,两个Female/Male型MVB接口和一个Male型电源口以及7个指示灯。指示灯的设置具体可以参照表I。表I
I指示灯名称 I颜色丨表达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列车数据记录仪发送的故障数据的接收器; 用于将所述故障数据进行封装处理的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接收器相连; 用于将封装后的故障数据无线发送监控设备的无线传输器,所述无线传输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传输器为无线保真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传输器为采用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增强型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的传输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器接收远程监控指令,根据所述远程监控指令将列车信息进行封装处理,并将封装处理后的列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器发送的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无线传输器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中央控制单元,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列车数据记录仪发送的故障数据的接收器;用于将所述故障数据进行封装处理的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接收器相连;用于将封装后的故障数据无线发送监控设备的无线传输器,所述无线传输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中央控制单元,通过采用无线传输器将封装后的故障数据发送监控设备,避免了维护人员从每一列车上下载历史故障记录,从而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对列车进行实时地监控。
文档编号B61C17/12GK202764975SQ2012203755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王 锋, 牛翰彬, 陈柏宁 申请人: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