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8083发布日期:2021-08-27 10:5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乏风余热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乏风取热机组的冷凝水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乏风余热利用技术中,乏风取热机组安装在矿井乏风取热平台上,高湿的矿井乏风经过乏风取热机组后,温度降低,达到水蒸气露点,会有大量冷凝水析出。在乏风的带动下,大量的冷凝水会从乏风取热机组的出风口飘出,落在取热平台外面的操作平台上,无法收集,四处飘流,遇冷空气还会结冰,不但影响机组的正常工作,还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能够将乏风取热机组出风口的乏风中所携带的冷凝水进行导流、收集,防止冷凝水随乏风吹出出风口后四处漂流、结冰。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包括挡水板和集水槽,所述挡水板设于乏风取热机组的出风口处,所述挡水板倾斜于乏风取热机组出风口方向布置,所述集水槽位于挡水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挡水板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挡水板沿出风口的上下方向依次布置。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挡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高于靠近出风口一侧。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挡水板设于一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设于乏风取热机组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乏风取热机组出风口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均沿出风口的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以及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之间均设有多个沿出风口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的挡水板。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挡水板倾斜于出风口方向的角度为45度。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挡水板的下方设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高于靠近出风口一侧,所述集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挡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所述集水板的靠近出风口一侧位于集水槽上方。

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中的挡水板设于乏风取热机组的出风口处,乏风从乏风取热箱的出风口流出后,吹在挡水板上,并沿着挡水板的倾斜方向吹出。冷凝水随出风口乏风飘出,落在挡水板上,冷凝水顺着挡水板斜面向下流,汇集到集水槽中,集中排放。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乏风取热机组出风口的乏风中所携带的冷凝水进行导流、收集,防止冷凝水随乏风吹出出风口后四处漂流、结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乏风取热机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包括挡水板2和集水槽7,所述挡水板2设于乏风取热机组1的出风口处,所述挡水板2倾斜于出风口方向布置,所述集水槽7位于挡水板2的下方。所述挡水板2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挡水板2沿出风口的上下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挡水板2的远离出风口一侧(即挡水板2外侧)高于靠近出风口一侧(即挡水板2内侧)。所述挡水板2倾斜于出风口方向的角度为45度。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挡水板2设于乏风取热箱1的出风口处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挡水板2设于一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设于乏风取热箱1的出风口。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乏风取热箱1出风口的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和第三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和第三支撑杆5均沿出风口的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以及第二支撑杆4和第三支撑杆5之间均设有多个沿出风口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的挡水板2。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乏风从乏风取热箱1的出风口流出后,吹在挡水板2上,并沿着挡水板2的倾斜方向吹出。冷凝水随出风口乏风飘出,落在挡水板2上,冷凝水顺着挡水板2斜面向里流,流到挡水板2边缘滴落到下一块挡水板2上,冷凝水顺着挡水板2内侧边缘依次流下,汇集到集水槽7中,集中排放。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乏风取热机组出风口的乏风中所携带的冷凝水进行导流、收集,防止冷凝水随乏风吹出出风口后四处漂流、结冰。

如图2所示,挡水板2的下方设有集水板6,所述集水板6的远离出风口一侧(即集水板6外侧)高于靠近出风口一侧(即集水板6内侧),具体为:集水板6与乏风取热箱1立面成45°角,即集水板6平行于挡水板2布置。所述集水板6的远离出风口一侧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挡水板2的远离出风口一侧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即集水板6外侧延伸至挡水板2外侧的右端),所述集水板6的靠近出风口一侧位于集水槽7上方。这样,集水板6能够收集被乏风吹出挡水板2飘落的冷凝水滴,并将其排放至集水槽7,进一步降低乏风的飘飞水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板和集水槽,所述挡水板设于乏风取热机组的出风口处,所述挡水板倾斜于出风口方向布置,所述集水槽位于挡水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挡水板沿出风口的上下方向依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高于靠近出风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设于一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设于乏风取热机组的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乏风取热机组出风口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均沿出风口的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以及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之间均设有多个沿出风口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的挡水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倾斜于出风口方向的角度为45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下方设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高于靠近出风口一侧,所述集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挡水板的远离出风口一侧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所述集水板的靠近出风口一侧位于集水槽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包括挡水板和集水槽,所述挡水板设于乏风取热机组的出风口处,所述挡水板倾斜于出风口方向布置,所述集水槽位于挡水板的下方。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乏风取热机组冷凝水导流装置,其能够将乏风取热机组出风口的乏风中所携带的冷凝水进行导流、收集,防止冷凝水随乏风吹出出风口后四处漂流、结冰。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辉;华照来;王锐;刘安强;韩春福;刘蕊;杨立志;王亮;张碧川;肖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