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5380发布日期:2021-07-13 16: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停炉前准备;

s2:炉内残余炉料及渣铁清理;

s3:炉衬一体化成型修复,其中,使用冷捣糊代替碳砖进行炉衬修复,一体化打结成型;

s4:送电前准备;

s5:点火烘炉恢复生产,5-7天组织出第一炉铁,随后逐步强化至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停炉前准备包括电极控制、配料调整和出铁管理;

其中电极控制:停炉前2-3天开始停放电极,通过下插位移进行冶炼,减少电极压放量的同时,通过下插电极位移,电极位移下插至500-650mm左右;

配料调整:停炉前一天增大自产渣用量50-80kg/批;

出铁管理:最后一炉铁停止下料,让料面自然下降,出铁时两个炉眼同时打开,渣铁不再流出时组织堵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电极的锁定;

电极的锁定:停炉后将电极位移提到上限并固定;

炉内残余炉料及渣铁清理:先清理上部疏松的物料,然后清理下部残余渣铁,清理过程中烧损、破碎的碳砖一并清理,直至规整碳砖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炉衬一体化成型修复,是在原有规整碳砖的基础上,炉底先打结一层200-500mm的冷捣糊,然后在环碳一周和炉底支模利用冷捣糊进行打结填充,将环碳和炉底连成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支模所用的材料为4-5mm的钢板,环碳打结的冷捣糊厚度为80-100mm,炉底打结厚度与原有炉底厚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支模需将炉底和环碳打结的冷捣糊连接成一片,在烘炉过程中高温下焙烧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送电前准备是在炉衬一体化成型后,在炉底平铺一次耐火砖,三相电极正下方放置开炉圈,下放电极到开炉圈内坐死,并使用50-100mm的大粒焦炭填满开炉圈,炉底平铺200--300mm的大粒焦炭,并放入适量木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停炉前准备还包括在降低料面过程中,炉顶料仓的料位不超过2批;停炉前所有炉顶料管中的料要全部加到炉内,不允许有存料;停炉前三天开始控制糊柱高度,糊柱高度每个班组降低200mm,最终将糊柱高度控制在2.5-3.0m左右,不得再进行加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铁合金生产技术领域,涉及硅锰矿热炉超龄后对炉衬的修复,具体涉及超炉龄硅锰矿热炉炉衬快速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停炉前准备;S2:炉内残余炉料及渣铁清理;S3:炉衬一体化成型修复,其中,使用冷捣糊代替碳砖进行炉衬修复,一体化打结成型;S4:送电前准备;S5:点火烘炉恢复生产,5‑7天组织出第一炉铁,随后逐步强化至正常,能降低费用、节约时间、快速见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曾仁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峪关宏电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