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0076发布日期:2021-12-04 02:3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有一种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形式比较单一,导风角度较小,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出风形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出风形式多样化的空调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5.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外壳和导风装置,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导风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导风件转动,使所述导风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所述出风口的前侧,以对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进行导向;
6.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7.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气流流通路径上。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件包括导风子板以及在所述导风子板横向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子板,各所述连接子板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9.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导风件转动,使所述导风子板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所述出风口的前侧,以使所述导风子板与两个所述连接子板在所述出风口的前侧围设出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气流通道。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外壳的顶部,当所述导风件处于避让所述出风口的初始位置,所述导风子板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11.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导风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所述导风子板与两个所述连接子板在所述出风口的前侧围设出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气流出口的所述气流通道;和/或,
12.当所述导风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导风子板背离所述外壳一侧的端面朝下倾斜,以使所述导风子板与两个所述连接子板在所述出风口的前侧围设出顶端具有气流出口的所述气流通道;和/或,
13.当所述导风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所述导风子板背离所述外壳一侧的端面朝上倾斜,以使所述导风子板与两个所述连接子板在所述出风口的前侧围设出底端具有气流出口的所述气流通道。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子板上形成出风格栅。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格栅包括至少一排导风筋,每排所述导风筋中的各所述导风筋沿所述导风子板的竖向间隔且倾斜设置,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筋之间的间隔
处形成导风通道;
16.当所述导风子板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所述出风口的前侧,各所述导风通道从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向背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向上倾斜。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筋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5mm;和/或,
18.所述导风通道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和/或,
19.当所述导风子板处于与水平面垂直的状态,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筋中,至少位于下侧的所述导风筋的顶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0
°
且小于或等于160
°

2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子板上形成有导风孔,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散流风轮,所述散流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风孔中。
2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子板上形成多个所述导风孔,各所述导风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散流风轮。
2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微孔面板,所述微孔面板盖设在所述导风子板背离所述外壳的一侧。
23.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连接子板的至少其中之一处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
2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元件,所述传动元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连接子板,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导风件转动。
2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元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齿圈和齿轮,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连接子板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连接子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口的外侧且所述连接子板面向所述安装口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齿圈和所述齿轮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27.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盒和转动轴,所述电机盒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电机盒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电机盒内,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连接子板转动连接。
2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设置了具有导风件和驱动组件的导风装置,驱动组件通过驱动导风件转动,可以使导风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外壳的出风口的前侧,由此,可以通过导风件对从出风口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可以改变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而可以实现出风形式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导风件处于初始位置;
31.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32.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33.图4为图1所示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图4所示的导风装置的爆炸图;
35.图6为图4所示的导风装置的半剖视图;
36.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8为图4所示的导风装置与外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8.图9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导风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
39.图10为图9所示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连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动的方向;
40.图11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导风件处于第二预设位置;
41.图12为图11所示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连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动的方向;
42.图13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导风件处于第三预设位置;
43.图14为图13所示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连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动的方向;
44.图1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导风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
45.图16为图15所示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连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动的方向;
46.图17为图1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47.图18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导风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
48.图19为图18所示的导风件与微孔面板的爆炸图。
49.附图标记说明
50.导风结构10;外壳11;容纳腔11a;出风口11b;导风装置12;导风件121;气流通道121a;导风子板1211;出风格栅1211a;导风筋1211b;导风通道1211c;导风孔1211d;连接子板1212;安装槽1212a;驱动组件122;驱动电机1221;传动元件1222;齿圈12221;齿轮12222;电机盒1223;转动轴1224;端盖1225;散流风轮123;微孔面板124;导风板13;换热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技术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制。
5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横向”、“竖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4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上”为附图1的“顶”方向,“下”为附图1的“底”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请参阅图1至图3、图9至图14,该空调器包括导风结构10、风道组件和换热器20,导风结构10包括外壳11和导风装置12,外壳11具有容纳腔11a以及与容纳腔11a连通的出风口11b;导风装置12包括导风件121和驱动组件122,导风件121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11上,驱动组件122通过驱动导风件121转动,使导风件12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以对从出风口11b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进行导向,风道
组件和换热器20均设置在容纳腔11a内,换热器20位于风道组件与出风口11b之间的气流流通路径上。
54.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在初始状态下,导风件121可以位于避让出风口11b的位置,也就是说,此时的导风件121不会对从出风口11b流出的气流进行导向,请参阅图9至图14,当导风件121在驱动组件122的驱动下通过转动使导风件12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导风件121与出风口11b之间可以形成导流路径,由此,可以使得从出风口11b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能够沿着导流路径进行流动,从而可以使得至少部分气流能够在导风件121的引导下改变流动方向。
55.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了具有导风件121和驱动组件122的导风装置12,驱动组件122通过驱动导风件121转动,可以使导风件12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由此,可以通过导风件121对从出风口11b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可以改变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而可以实现出风形式的多样化。
5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9至图14,导风件121包括导风子板1211以及在导风子板1211横向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子板1212,各连接子板121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11上,也就是说,各连接子板1212可以与外壳11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与设置在外壳11上的中间件连接以实现相对于外壳11转动;驱动组件122通过驱动导风件121转动,使导风子板121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以使导风子板1211与两个连接子板1212在出风口11b的前侧围设出与出风口11b连通的气流通道121a。
57.具体地,当驱动组件122驱动导风件121转动,可以使导风子板121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同时,由于两个连接子板1212分别设置在导风子板1211横向的相对两侧,所以,导风子板1211与两个连接子板1212可以在出风口11b的前侧围设出与出风口11b连通的气流通道121a,当从出风口11b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进入气流通道121a之后,可以沿着气流通道121a中的导流路径进行流动,由此,可以便于将气流导向指定的方向。
58.另外,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气流还可以在导风子板1211的阻挡下减弱自身的强度,由此,可以使得从气流通道121a中流出的气流能够更加柔和。
5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出风口11b设置在外壳11的侧壁上且靠近外壳11的顶部,当导风件121处于避让出风口11b的初始位置,导风子板1211位于外壳11的顶部,也就是说,当不需要使用导风件121时,可以将导风件121收纳在外壳11的顶部,由此,既可以使得导风件121不会阻挡出风口11b出风,也可以使得空调器的外观能够更加美观。
6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两个连接子板1212处分别设置有驱动组件122,也就是说,导风结构10中可以设置两个驱动组件122,每个驱动组件122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子板1212驱动连接,以同时驱动两个连接子板1212转动,由此,可以使得导风件121在转动过程能够更加稳定。
61.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在两个连接子板1212的其中之一处设置驱动组件122,相当于导风结构10中可以只设置一个驱动组件122。
6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7,驱动组件122包括驱动电机1221和传动元件1222,传动元件1222连接驱动电机1221和连接子板1212,以在驱动电机1221的驱动下带动导风件121转动,也就是说,驱动电机1221可以通过与传动元件1222配合来驱动导风件121转动。
63.传动元件1222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至图7,传动元件1222
包括相互啮合的齿圈12221和齿轮12222,齿圈12221设置在连接子板1212上,齿轮12222与驱动电机1221的输出轴连接,当驱动电机1221驱动齿轮12222转动,齿轮12222通过带动齿圈12221转动,可以使得齿圈12221能够带动导风件121转动。
6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8,外壳11具有与容纳腔11a连通的安装口,连接子板1212设置在安装口的外侧且连接子板1212面向安装口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槽1212a,齿圈12221和齿轮12222均设置在安装槽1212a内;驱动组件122还包括电机盒1223和转动轴1224,电机盒1223固定在容纳腔11a内且位于安装孔处比如,电机盒1223可以固定在容纳腔11a的内壁上,驱动电机1221设置电机盒1223内,驱动电机1221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孔并伸入安装槽1212a内与齿轮12222连接,转动轴1224的一端位于电机盒1223内,转动轴1224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并伸入安装槽1212a内与连接子板1212转动连接。也就是说,连接子板1212是通过与转动轴1224转动连接来实现转动,而安装槽1212a既可以对齿圈12221和齿轮12222起到防护作用,也可以避免齿圈12221和齿轮12222裸露在外而影响空调器的美观,同样地,电机盒1223也可以对驱动电机1221起到防护作用。
6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8,驱动组件122中还可以设置端盖1225,端盖1225盖设在连接子板1212背离安装槽1212a的一侧,由此,可以对安装槽1212a的底壁上所设置的与转动轴1224配合的安装结构进行遮挡,进而可以使得导风件121的外观能够更加美观。
6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导风结构10还包括导风板13,导风板13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b处,导风板13通过转动,也可以对从出风口11b处流出的气流的进行导向,当导风件121处于初始位置时,出风口11b与导风板13配合可以实现常规的导风功能,当导风件12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出风口11b、导风板13、导风件121这三者之间通过配合可以使得导风结构10的出风形式更加多样化。
67.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当导风件121在驱动组件122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导风子板1211与两个连接子板1212在出风口11b的前侧围设出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气流出口的气流通道121a。
68.具体地,当导风件121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导风子板1211可以与出风口11b大致平行,导风子板1211所在的平面与出风口11b所在的平面也可以斜交,也就是说,在确保气流通道121a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气流出口的前提下,导风子板1211与出风口11b之间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一部分气流从气流通道121a顶端的气流出口流出,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另一部分气流从气流通道121a底端的气流出口流出,由此,可以使得气流流动的范围更广,导风效果更好。
6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当导风件121在驱动组件122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导风子板1211背离外壳11一侧的端面朝下倾斜,以使导风子板1211与两个连接子板1212在出风口11b的前侧围设出顶端具有气流出口的气流通道121a,也就是说,导风子板1211的底侧可以尽可能地靠近外壳11,以使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大部分气流可以从气流通道121a顶端的气流出口流出,相当于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大部分气流被导向外壳11的上方,由此,可以避免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70.另外,由于冷气流的密度相对较高,所以,冷气流在流动过程中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也就是说,冷气流的流动方向为向下流动,因此,在制冷模式下,可以将导风件121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由此,可以使得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大部分冷气流从气流通道121a顶端
的气流出口流出后再向下流动,从而可以使得房间内的温度能够更加均匀,进而可以在制冷模式下提高房间的舒适度。
71.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和图14,当导风件121在驱动组件122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导风子板1211背离外壳11一侧的端面朝上倾斜,以使导风子板1211与两个连接子板1212在出风口11b的前侧围设出底端具有气流出口的气流通道121a,也就是说,导风子板1211的顶侧可以尽可能地靠近外壳11,以使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大部分气流可以从气流通道121a底端的气流出口流出,相当于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大部分气流被导向外壳11的下方,由此,也可以避免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72.另外,由于热气流的密度相对较低,所以,热气流在流动过程中总是从低处流向高处,也就是说,热气流的流动方向为向上流动,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可以将导风件121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由此,可以使得进入气流通道121a的大部分热气流从气流通道121a底端的气流出口流出后再向上流动,从而可以使得房间内的温度能够更加均匀,进而可以在制热模式下提高房间的舒适度。
7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和图16,导风子板1211上形成出风格栅1211a,也就是说,当导风件12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从出风口11b流入气流通道121a中的一部分气流可以沿着气流通道121a中的导流路径进行流动,另一部分气流可以通过出风格栅1211a流出,以形成散流风,由此,不仅可以进一步弱化气流的强度,还可以增加气流流出的方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导风效果。
7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至图17,出风格栅1211a包括至少一排导风筋1211b,每排导风筋1211b中的各导风筋1211b沿导风子板1211的竖向间隔且倾斜设置,以使相邻的两个导风筋1211b之间的间隔处形成导风通道1211c;当导风子板121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各导风通道1211c从靠近外壳11的一侧向背离外壳11的一侧向上倾斜,也就是说,流经出风格栅1211a的气流在导风通道1211c的引导下可以朝斜上方流出导风通道1211c,由此,可以避免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7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导风筋1211b的厚度、导风通道1211c的宽度和导风筋1211b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较优选地,请参阅图17,导风筋1211b的厚度l1可以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5mm,即,2mm≤l1≤5mm,该厚度范围既可以确保导风筋1211b有足够的强度,又可以避免导风筋1211b的厚度过厚而影响导风通道1211c的设置,导风通道1211c的宽度l2可以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即,5mm≤l2≤10mm,该宽度范围可以确保经导风通道1211c流出的气流能够相对柔和,当导风子板1211处于与水平面垂直的状态,相邻的两个导风筋1211b中,至少位于下侧的导风筋1211b的顶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100
°
且小于或等于160
°
,即,100
°
≤α≤160
°
,该夹角范围可以更加便于对气流进行导向。
7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和图19,导风子板1211上也可以形成有导风孔1211d,导风装置12还包括散流风轮123,散流风轮123可转动地设置在导风孔1211d中,当导风件121的至少部分结构转动至出风口11b的前侧,从出风口11b流入气流通道121a中的一部分气流可以沿着气流通道121a中的导流路径进行流动,另一部分气流则流经导风孔1211d,并在导风孔1211d处通过带动散流风轮123转动,以形成向外吹出的散流风,由此,也可以在进一步弱化气流强度的同时,增加气流流出的方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导风效果。
77.需要说明的是,导风孔1211d和散流风轮1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为了提高导流效果,请参阅图19,导风子板1211上可以形成多个导风孔1211d,各导风孔1211d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散流风轮123。
7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8和图19,导风装置12还可以设置微孔面板124,微孔面板124盖设在导风子板1211背离外壳11的一侧,也就是说,在散流风轮123处形成的散流风可以通过微孔面板124上的微孔吹出,由此,可以进一步弱化气流强度,以使从微孔面板124上的微孔吹出气流更加柔和。
79.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子板1211也可以是封闭的结构,也就是说,导风子板1211上可以不设置出风格栅1211a、导风孔1211d、散流风轮123等结构,相当于从出风口11b流入气流通道121a中气流可以只沿着气流通道121a中的导流路径进行流动。
80.本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8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