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66523发布日期:2022-03-09 0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分别设置有热流体进入管(3)、热流体排出管(4)、冷流体进入管(5)和冷流体排出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7),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第二固定板(81)和第三固定板(82),所述第二固定板(8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孔(83),所述第二固定板(81)一侧的下方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84),所述第二固定板(81)与第一固定板(1)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85),所述第三固定板(82)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6),所述连接板(86)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86)的外表面与第二通槽(84)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三固定板(8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87),所述丝杆(87)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8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8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85)包括第三通槽(851)和横板(852),所述横板(85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853),所述横板(852)顶部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8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852)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通槽(7)和第三通槽(851)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固定板(8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与第三通槽(851)之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854)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螺栓(854)的外表面与安装孔(9)的内部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体进入管(3)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滤板(10),所述冷流体进入管(5)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滤板(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12),所述第一紧固螺栓(12)的一端与第一滤板(10)的外表面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背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3),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3)的一端与第二滤板(11)的外表面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3)的内部与固定杆(2)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板(1)一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耳(14),所述安装耳(14)设置有两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的下方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固定板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该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通过在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通孔、第二通槽、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丝杆和转动盘的配合使用下,实现快速组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上螺杆设置有多个,从而对每个螺杆进行安装螺帽时,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新 郭学军 廖伟 周巍 石文磊 叶正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冶海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3/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