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梁结构及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7236发布日期:2022-01-15 12:05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横梁结构及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横梁结构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风管机的壳体内设置有横梁结构,风管机的蜗壳安装在横梁结构上,为此,在与蜗壳对应位置的横梁结构上设有开口,安装时蜗壳穿设于横梁结构的开口内。风管机产生的气流沿着蜗壳两侧壁面从蜗壳出口吹到蒸发器,正对蜗壳出口的蒸发器表面的气流速度较大,偏离蜗壳出口的蒸发器表面的气流速度较小,因此蒸发器表面速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差,换热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横梁结构,旨在提高蒸发器的通风面积,使蒸发器表面的风速更加均匀,以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横梁结构的风管机。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横梁结构,用于风管机,横梁结构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风管机的蜗壳对应穿设;扩口结构,设置在每个所述开口的周缘,并沿远离所述蜗壳的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梁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横梁本体的开口处设有扩口结构,采用该横梁结构的风管机产生的气流从蜗壳流出后,会在扩口结构的壁面产生康达效应,使蒸发器的通风面积更大,表面风速分布更均匀,因而风管机的换热效率有明显提升。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设计的风管机相比,相同风量下,采用该横梁结构的风管机换热量提升6%左右。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扩口结构包括至少一块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侧缘,并沿远离所述横梁本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横梁本体的端面在所述横梁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流板与横梁本体的连接部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扩口结构包括两块所述导流板,两块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开口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缘。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块所述导流板形成有夹角b,所述b在10度至80度之间。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板的导流面为平面或者弧形面。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本体上设有多个装配孔,多个所述装配孔沿所述开口的周向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本体为钣金件,所述导流板由所述横梁本体冲压成型。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本体的周向设置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由所述横梁本体折弯形成。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壳体,设有出风口;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横梁结构,所述横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及至少一个蜗壳,与所述横梁结构连接,且所述蜗壳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开口。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扩口结构起到对蜗壳出口进行扩口的作用,风管机产生的气流从蜗壳流出后,会在导流板的壁面产生康达效应,使蒸发器的通风面积更大,表面风速分布更均匀,因而风管机的换热效率有明显提升。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设计的风管机相比,相同风量下,风管机换热量提升6%左右。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远离所述横梁本体的所述扩口结构的端面至所述横梁本体表面的距离为l,所述横梁本体至所述出风口所在的所述壳体一侧的距离为h,其中,l等于0.05h至0.3h。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横梁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风管机一种视向的剖视图;
22.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另一种视向的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蜗壳的立体示意图;
24.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附图标号:
26.横梁结构100、横梁本体110、开口111、导流板120、装配孔121、装配部122;
27.风管机200、壳体210、出风口211、出风腔212、蜗壳安装腔213、蒸发器220、蜗壳230、法兰231、挂钩232、卡槽233。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
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现有技术中,为便于蜗壳230的安装,通常在风管机200的壳体200内设置横梁结构100,风管机200的蜗壳230安装在横梁结构100上,为此,在与蜗壳230对应位置的横梁结构100上设有开口111,安装时蜗壳230穿设于横梁结构100的开口111内,蜗壳230内安装有风机,风机产生的气流沿着蜗壳230两侧壁面从蜗壳230出口吹到蒸发器220。由于现有蜗壳230沿风机轴向的两侧壁基本为平行设置,蜗壳230出口处的侧壁没有进行扩口处理,由此正对蜗壳230出口的蒸发器220表面的气流速度较大,偏离蜗壳230出口的蒸发器220表面的气流速度较小,因此蒸发器220表面速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蒸发器220的换热效率差,换热量小。
33.并且,受蜗壳230在横梁结构100安装结构的影响,如果对蜗壳230出口处的侧壁进行扩口处理,会导致蜗壳230无法穿设至横梁结构100的开口111内,而且蜗壳230在横梁结构100上很难固定。
3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横梁结构100,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200的蒸发器220表面速度分布不均匀、造成蒸发器220的换热效率差、换热量小等问题。
35.参照图1,图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横梁结构100,该横梁结构100应用于风管机200,以用于安装风管机200的蜗壳230。
36.具体地,横梁结构100包括横梁本体110,横梁本体110设有两个开口111,每个开口111均用于供风管机对应的蜗壳230穿设;开口111的周缘均设置有扩口结构,扩口结构沿远离蜗壳230的方向延伸设置,由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扩口结构起到对蜗壳230出口进行延伸的作用,采用该横梁结构100的风管机200产生的气流从蜗壳230流出后,会在扩口结构的壁面产生康达效应,气流能够吹送至更大的蒸发器220表面,使蒸发器220的通风面积更大,表面风速分布更均匀,因而使风管机200的换热效率有明显提升。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设计的风管机200相比,相同风量下,采用该横梁结构100的风管机200换热量提升6%左右。
37.需要说明的是,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亦称附壁作用或柯恩达效应。流体(水流或气流)有偏离原本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也可以说是流体粘性),只要曲率不大,流体就会顺着该物体表面流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施与流体一个偏转的力,则流体也必定要施与物体一个反向偏转的力。这种力在轻质物体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如汤勺,这种作用是以罗马尼亚发明家亨利
·
康达为名。
38.康达效应的机制是空气流将从射流的周围引入空气分子,造成射流周围的低压“管”或“套筒”。来自这个低压管周围的环境空气将对射流施加一个力,当从横截面看时,其在所有方向上是相等的。因此,喷气机不会偏离直线移动。然而,如果固体表面靠近喷嘴放置并近似平行,则空气从固体表面和喷嘴之间的夹带(并因此去除)会导致减少不能像射流“敞开”一侧的低压区域那样快速中和的射流那边的空气压力。横穿射流的压力差导致射流偏离附近的表面,然后粘附到其上。即使它是弯曲的,射流也将粘附到表面上,因为每个(无穷小的)增量的表面方向上的变化会带来喷射朝向表面的初始弯曲所描述的效果,如果表
面不是太尖锐地弯曲,则在适当的情况下,即使在圆柱形弯曲表面上流动180
°
之后,射流也可以附着在表面上,因此在与其初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行进。引起喷射流动方向的这些变化的力在喷流流动的表面上产生相等且相反的力。
39.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本实施例中,横梁结构100包括横梁本体110及两块导流板120,两块导流板120形成扩口结构,在横梁本体110上设置有两个开口111,本实施例的横梁结构100适用于具有两个蜗壳230的风管机200,每个开口111对应于一个蜗壳230,即其中一个蜗壳230的出口端穿设在一个开口111内,另一个蜗壳230的出口端穿设于另一个开口111内,每个开口111均设置有两块导流板120,两块导流板120相对设置在横梁本体110长度方向的开口111的两侧缘,导流板120远离横梁本体110的端面在横梁本体110上的正投影位于导流板120与横梁本体110的连接部的一侧,且背离开口111,即,导流板120沿远离横梁本体110方向延伸,且沿背离开口111的方向倾斜设置。
40.可以理解的是,横梁结构100上的开口111可以根据风管机200蜗壳230的具体情况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开口111的数量与蜗壳230的数量一一对应,导流板12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蜗壳230在横梁结构100上的位置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41.参照图3、图4,可以理解的是,沿横梁本体110长度方向设置的两块导流板120之间形成有夹角b,在一些实施例中,b在10度至80度之间,采用该角度设置可以有效提升蒸发器220的通风面积,使表面风速分布更均匀,因而风管机200的换热效率有明显提升。
42.参照图1、图2、图3,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120的导流面设置为平面,采用平面型导流面可以减小导流板120对风管机200气流的阻力,提高风管机200的能效。
43.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板120的导流面还可设置为弧形面,采用弧形导流面可以更好地利用康达效应,进一步提升蒸发器220的通风面积,使表面风速分布更均匀。
44.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在横梁本体110上设有多个装配孔121,多个装配孔121设置在开口111的周向,装配孔121可供设置在蜗壳230上的连接件穿设,以便于将蜗壳230装配至横梁本体110上。
45.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10由钣金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导流板120由横梁本体110冲压成型,通过对横梁本体110进行优化,将横梁结构100原本要冲掉的部分做成导流板120,从而形成蜗壳230出口的壁面,优化后的横梁本体110相当于风机蜗壳230的延伸,继续发挥蜗壳230的作用,通过康达效应使气流能够吹到更大面积的蒸发器220表面,并且可以节省导流板120的制作材料,降低横梁本体110的制作成本,同时可省去导流板120的装配工序。
46.可以理解的是,导流板120与横梁本体110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采用分体式结构时,导流板120可通过焊接、铆接、固定件连接等方式装配至横梁本体110上,在此不作限定。
47.需要说明的是,横梁本体110还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如硬质塑胶材料制成,导流板120与横梁本体110可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在此不作限定。
48.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在横梁本体110的周向设置有装配部122,装配部122由横梁本体110折弯形成,通过装配部122可便于横梁本体110与风管机200的壳体200连接,并且通过横梁本体110折弯形成的装配部122,可提高横梁本体110的强度。
49.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风管机200,包括壳体200、蜗壳230以
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横梁结构100。
50.如图2、图3、图4所示,壳体200设有出风口211,壳体200内安装有横梁本体110,横梁本体110与壳体200之间形成有出风腔212及蜗壳安装腔213,出风口211位于出风腔212的壳体200的侧壁,出风口211与出风腔212连通,出风口211与横梁本体110的开口111对应,出风腔212内安装有蒸发器220,蜗壳230设置在蜗壳安装腔213内,并与横梁本体110连接,蜗壳230穿设于横梁本体110的对应开口111,开口111处设置有扩口结构,通过该扩口结构,风管机200产生的气流从蜗壳230流出后,会在扩口结构的壁面产生康达效应,气流能够吹送至更大的蒸发器220表面,从而使蒸发器220的通风面积更大,表面风速分布更均匀,因而使风管机200的换热效率有明显提升。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设计的风管机200相比,相同风量下,风管机200换热量提升6%左右。
51.参照图3、图4,可以理解的是,远离横梁本体110的扩口结构的端面至横梁本体110表面的距离设为l,横梁本体110至出风口211所在的壳体200一侧的距离设为h。l的长度过小,康达效应不明显,不能将气流输送至更大蒸发器220表面,达不到提升风管机200换热效率的目的;l的长度过大,导流板120会对换热器产生干涉,并且气流在出风腔212的流动阻力会增大,进而会使风管机200输送的风量偏小,降低风管机200的能效。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l配置为0.05h至0.3h,既能使扩口结构具有明显的康达效应,使蒸发器220的通风面积更大,表面风速分布更均匀,风管机200的换热效率有明显提升,又能使气流在出风腔212的流动阻力不会因导流板120的存在而加大,以保证风管机200的正常风量。
5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远离横梁本体110的扩口结构的端面为导流板120远离横梁本体110的端面。
53.参照图2、图5,可以理解的是,在蜗壳230上设置有法兰231,法兰231沿蜗壳230出口的周向设置,通过法兰231将蜗壳230安装至横梁本体110上,提高了蜗壳230与横梁本体110的接触面积,提升了蜗壳230与横梁本体110连接的稳定性。
54.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法兰231上设有多个挂钩232,多个挂钩232沿法兰231的周向设置,挂钩232与法兰231之间形成卡槽233,将蜗壳230安装至横梁本体110时,挂钩232穿设于对应的装配孔121,装配孔121的侧缘卡设在卡槽233内,通过挂钩232便于蜗壳230在横梁本体110上的快速定位,以方便蜗壳230的装配,再通过紧固件将定位后的蜗壳230固定在横梁本体110上。
55.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挂钩232是由法兰231的侧缘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提高了挂钩232与法兰231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减少了挂钩232在法兰231上的装配工序,使蜗壳230的安装更方便。
5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7.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