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2772发布日期:2022-08-31 14:5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2.吸油烟机又称抽油烟机,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吸油烟机安装在厨房内炉灶的上方,通过在蜗壳中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油烟从进风口吸入、并经过滤,将油烟从排风管道中排出至室外,从而达到净化厨房室内空气的效果。
3.通常,在使用吸油烟机时,厨房门会关闭以避免油烟进入其他房间,因此厨房通气效果不佳。发明人认识到,长时间使用吸油烟机会使得厨房内部处于负压,进而电机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长时间没有空气被送入负压区,导致吸油烟机排风不足,达不到最佳风流量,吸油烟效果不好,部分油烟还可能滞留于吸油烟机附近,在停机后对厨房墙壁或灶台造成污染。
4.而且,如果厨房长时间处于负压环境,可能会从厨房下水管路或通过门缝从卫生间地漏吸入空气,这些空气既不卫生,又存在污染排风管的风险。
5.另外,若冬季门窗密封不严,吸油烟机工作一段时间虽然会把室内暖空气吸出去,从门缝或窗户缝进入室内的冷空气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若夏季门窗密封不严,吸油烟机工作一段时间虽然会把室内冷空气吸出去,从门缝或窗户缝进入室内的热空气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以上两种冬季和夏季部份地区使用吸油烟机时,门窗不严导致室内温度变化导致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吸油烟机长时间使用时室内空气不足,吸油烟效果不好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第一壳体和排风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风机系统,底部设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前侧设有面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排风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系统连接;
9.所述导流件内部为空腔,且导流件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腔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导流件的上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风机系统的下方区域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开口;
10.所述导流件底面向上凹陷,形成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下底面为沿前端面至后端面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所述上底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上底面的下方连接有导风板,且所述导风板与所述上底面、下底面和导流件侧面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四个第一进风通道;
11.所述导流件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系统;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面开设有第三开口,使得与室
外连通的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系统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系统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导流件的内侧面开设有出风口,使得高速运转的第二风机系统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从室外吸入空气,经所述第二管道进入第二空腔从出风口向所述第一进风口送风。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导流件后部的中部;
13.所述第二空腔内对应于所述导流件的下部设置有分流网,所述分流网分为第一分流网和第二分流网,所述第一分流网位于第二分流网的上方。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系统包括第一风轮、第一电机和第一蜗壳,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风轮转动;所述第一蜗壳包括第一上端部、第一下端部和第一围挡部,所述第一下端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一上端部用于固定第一电机和第一风轮,第一围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上端部与第一下端部之间;所述第一围挡部具有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排风管连接;
15.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排风管通过止回阀连接,所述止回阀能够防止外部油烟进入室内。
16.可选地,所述第二风机系统包括第二风轮、第二电机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风轮转动;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第二上端部、第二下端部和第二围挡部,所述第二上端部设置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第二下端部用于固定第二电机和第二风轮,第二围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端部与第二下端部之间;所述第二围挡部具有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二出口端与第二管道连接,使得第一管道内的室外空气依次经所述第三进风口、第二管道、第二进风通道后从出风口排出。
17.可选地,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管道通过进风圈连接;所述第一管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动阀。
18.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远离导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能够保证室外空气的洁净度;
19.所述上底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用于分离油烟;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上底面的后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风轮的下方。
20.可选地,所述下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油槽,所述油槽位于所述导风板后端的下方;所述下底面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与所述下底面存在间隙的滑槽,所述滑槽向外侧敞开;所述油槽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插片,所述插片位于所述油槽内部空间的上方,且插片的前侧设置有靠近所述内部空间的挡片;
21.所述油槽的下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接油杯;所述油杯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油槽的底部。
22.可选地,所述上底面后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导风板上表面后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铰接;
23.所述上底面前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下部的内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连接两个铁珠,所述导风板上表面前部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凸条,所述两个凸条的上部具有向内的、与所述卡接部相配合的凹陷部。
24.可选地,所述导流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所述第二柜体位于第一柜体的上部;所述第一柜体为电动门,能够向上打开;所述第二柜体包括左柜门、右柜门;
25.所述排风管依次横向穿过第二壳体右侧面、第一柜体右侧面;所述第一管道依次横向穿过第一柜体的左侧面、第二壳体左侧面,第一管道末端与第三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贯穿所述第二壳体左侧面后向下伸出与所述导流件的上面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26.可选地,还包括电路板和灯,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开关键、风量调节键、照明键;所述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柜体、灯工作。
2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本技术通过在导流件的上面设置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系统;导流件内部空腔通过隔板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壳体的上面开设有第三开口,使得与室外连通的第一管道穿过第三开口与第二风机系统连接;第二风机系统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空腔连通;导流件的上面对应于第一风机系统的下方区域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开口;导流件的内侧面开设有出风口,使得高速运转的第二风机系统通过第一管道从室外吸入空气,经第二管道进入第二空腔从出风口向第一风机系统的第一进风口送风;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风机系统,第二风机系统和第一风机系统能够同时运转,在炉灶上方形成负压区,油烟经高速运转的第一风机系统对油烟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废烟从排风管排出;同时,第一管道吸入室外空气,室外空气通过第三开口经高速运转的第二风机系统从第二进风通道流入,再从出风口排出,气流向第一风机系统的中心流动,向第一风机系统下方的负压区送风,从而增大排风量,吸油烟效果增强,减少了油烟对厨房墙壁或灶台的污染。
29.2、本技术在第一蜗壳的第一下端部设置第二进风口,使得第二进风口能够正对第一进风口,使得吸油烟效果增强。
30.3、本技术在导流件的下底面设置可拆卸的油槽,且油槽下部设置导流管,导流管连接油杯,油槽的存油量大,方便清洗,油杯则不需要清洁可以直接扔掉。
31.4、本技术在第一管道上远离导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能够保证室外空气的洁净度。
32.5、本技术在导流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的内部可以放置调料瓶或者厨具等,使得厨房变得整洁。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技术,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技术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3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36.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带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
37.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去掉油槽);
38.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去掉油槽);
39.图6为图1所示的第一风机系统和第二风机系统处的结构示意图一;
40.图7为图1所示的第一风机系统和第二风机系统处的结构示意图二;
41.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一(油槽与下底面连接处);
42.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二(油槽与油杯连接处);
43.图10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三(下底面与导风板的后部连接处);
44.图1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四(卡接部位置);
45.图1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五(凸条位置);
46.图1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47.图1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二;
48.图1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分流网处)。
49.附图标记说明:
50.1、第一壳体;2、第一风机系统;21、第一风轮;22、第一电机;23、第一蜗壳;231、第一上端部;232、第一下端部;2321、第二进风口;233、第一围挡部;2331、第一出口端;3、导流件;301、上底面;3011、第一进风口;302、下底面;3021、滑槽;303、油槽;3031、插片;3032、挡片;3033、导流管;3034、油杯;3035、隔热罩;304、第一支撑件;305、卡接部;306、铁珠;307、分流网;3071、第一分流网;3072、第二分流网;308、支撑座;3081、支腿;309、垫圈;4、面板;5、排风管;
51.6、导风板;601、第二支撑件;602、凸条;6021、凹陷部;7、第二壳体;8、第二风机系统;81、第二风轮;82、第二电机;83、第二蜗壳;831、第二上端部;8311、第三进风口;832、第二下端部;833、第二围挡部;8331、第二出口端;84、进风圈;9、第一管道;10、出风口;11、止回阀;12、第二管道;13、电动阀;14、第二滤网;15、第一柜体;16、第二柜体;161、左柜门;162、右柜门;1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52.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5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54.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技术表述的范畴。
5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吸油烟机,如图1-图5所示,包括第一壳体1和排风管5,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风机系统2,底部设有导流件3,导流件3的前侧设有面板4,第一壳体1的侧面具有第一开口,排风管5穿过第一开口与第一风机系统2连接;
56.导流件3内部为空腔,且导流件3内部设置有隔板17(参见图14),隔板17将空腔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导流件3的上面对应于第一风机系统2的下方区域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开口;隔板17的上部为空心圆柱,对应于第二进风口2321下方区域,隔板17的底部与上底面301连接;
57.导流件3底面向上凹陷,形成上底面301和下底面302;下底面302为沿前端面至后端面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上底面301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3011,隔板17的底端中心区域刚好是第一进风口3011的位置;上底面301的下方连接有导风板6,导风板6位于上底面301、下底面302和导流件3侧面围成的中部区域内,且导风板6与上底面301、下底面302和导流件3侧面形成连通第一进风口3011的四个第一进风通道;
58.导流件3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壳体7,第二壳体7位于第一壳体1的一侧;第二壳体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系统8;第二壳体7的上面开设有第三开口,使得与室外连通的第一管道9穿过第三开口与第二风机系统8连接;第二风机系统8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道12与第二空腔连通;导流件3的内侧面开设有出风口10,出风口10向上倾斜,使得高速运转的第二风机系统8通过第一管道9从室外吸入空气,经第二管道12进入第二空腔从出风口10向第一进风口3011送风。
59.优选地,第一壳体1设置在导流件3后部的中部;如图13-图15所示,第二空腔内对应于导流件3的下部设置有分流网307,分流网307分为第一分流网3071和第二分流网3072,第一分流网3071位于第二分流网3072的上方;第二分流网3072与上底面301齐平;第二空腔内对应于下底面302的上端面放置有中空的支撑座308,支撑座308的底部设有3个支腿3081,3个支腿3081分别位于支撑座308的底部的两侧及中间位置,中空支撑座308的上方设置有垫圈309,垫圈309中部为空,第一分流网3071位于垫圈309的上端,第二分流网3072位于垫圈309与支撑座308之间,并通过螺钉依次贯穿第一分流网3071、垫圈309、第二分流网3072及支撑座308的边缘。第一分流网3071为大孔分流网,为了阻挡主风流,主风流分散;第二分流网3072是细孔分流网,再次阻挡通过第一分流网3071的风流,再一次使得室外风分散,这样出风口10出来的风更均匀,不会出现出风口10局部出风,或是局部风流急促。
60.优选地,如图6、图7所示,第一风机系统2包括第一风轮21、第一电机22和第一蜗壳23,第一电机22驱动第一风轮21转动;第一蜗壳23包括第一上端部231、第一下端部232和第一围挡部233,第一下端部232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321,第一上端部231用于固定第一电机22和第一风轮21,第一围挡部233设置于第一上端部231与第一下端部232之间;第一围挡部233具有第一出口端2331,第一出口端2331与排风管5连接。
61.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壳体7位于第一壳体1的左侧,第一出口端2331位于第一壳体1右侧的后部,第一围挡部233为圆弧形结构。
62.再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出口端2331与排风管5通过止回阀11连接,所述止回阀11能够防止外部油烟进入室内。止回阀11的底边缘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壳体1的右侧,止回阀11右侧与排风管5连接。
63.优选地,如图6、图7所示,第二风机系统8包括第二风轮81、第二电机82和第二蜗壳83,第二电机82驱动第二风轮81转动;第二蜗壳83包括第二上端部831、第二下端部832和第二围挡部833,第二上端部831设置有第三进风口8311,第三进风口8311与第一管道9连接,第二下端部832用于固定第二电机82和第二风轮81,第二围挡部833设置于第二上端部831与第二下端部832之间;第二围挡部833具有第二出口端8331,第二出口端8331与第二管道12连接,使得第一管道9内的室外空气依次经第三进风口8311、第二管道12、第二进风通道后从出风口10排出。第二出口端8331位于第二壳体7左侧的后部,第二围挡部833为圆弧形结构。第二风轮81的尺寸小于第一风轮21的尺寸,对应的第二蜗壳83的尺寸小于第一蜗壳
23的尺寸。
64.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管道9上远离导流件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能够保证室外空气的洁净度,防止树叶等杂物进入第一管道9内。
65.再进一步优选地,第三进风口8311与第一管道9通过进风圈84连接;进风圈84的底边缘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上端部831上;进风圈84使得在第三进风口8311处达到锁风效果,这样减少了风量的损失,促进向炉灶上方的负压区送风。第一管道9靠近第二壳体7的一侧设置有电动阀13,电动阀13能够控制第一管道9内室外空气的吸入。
66.优选地,下底面302设置有可拆卸的油槽303,油槽303位于导风板6后端的下方;如图8、图9所示,下底面302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与下底面302存在间隙的滑槽3021,滑槽3021向外侧敞开;油槽303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与滑槽3021相配合的插片3031,插片3031位于油槽303内部空间的上方,且插片3031的前侧设置有靠近内部空间的挡片3032。挡片3032用于当插片3031插入滑槽3021时,对其进行限位。油槽303的上表面为斜面,与下底面302的方向一致,油槽303的下表面为水平面。
67.进一步优选地,油槽303的下部设置有导流管3033,导流管3033连接油杯3034,导流管3033的下端伸入油杯3034内部。油杯3034可以是一般的塑料瓶,当塑料瓶接满时,拆除掉塑料瓶,直接扔掉即可。
68.油杯3034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罩3035,隔热罩3035可拆卸设置于油槽303的底部,当油杯3034为塑料瓶时,隔热罩3035能够防止做菜时,灶台上方的高温空气使得塑料瓶变软,导致油杯3034变形。隔热罩3035与油槽303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油槽303和下底面30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一样。油槽303的下部与导流管303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导流管3033与油杯3034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导流管3033具有内螺纹,对应的油杯3034具有外螺纹,或者是导流管3033具有外螺纹,对应的油杯3034具有内螺纹。导流管3033可以是类似于漏斗形状,也可以是一个细管。
69.再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0-图12所示,上底面301后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件304,导风板6上表面后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件601,第一支撑件304与第二支撑件601铰接;上底面301前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部305,卡接部305下部的内侧固定有弹簧,弹簧的两端连接两个铁珠306,导风板6上表面前部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凸条602,两个凸条602的上部具有向内的、与卡接部305相配合的凹陷部6021。卡接部305上部通螺钉固定于上底面301。
70.当导风板6处于放下状态时,若需将其闭合,则需要手动将导风板6向上关闭。由于两个铁珠306此时凸出于卡接部305的两端,这时将两个凸条602沿着两个铁珠306向上推动,弹簧受到外力被挤压,从而使得凸条602的上端穿过铁珠306卡接在铁珠306的上方,铁珠306刚好处于凹陷部6021。
71.优选地,上底面301对应于第一进风口3011处安装有第二滤网14,第二滤网14用于分离油烟;第一进风口3011位于上底面301的后部,且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下方。
72.当吸油烟机在正常使用时,导风板6处于向上闭合状态,第二滤网14分离出的油,顺着导风板6流出,至油槽303内。
73.当需要维修或清洁第一风轮21时,先将油槽303取出,再将导风板6放下,然后可取掉第二滤网14及盖板3013,最后将第一风轮21从底部取出进行维修或清洁。
74.优选地,如图1所示,导流件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柜体15和第二柜体16,第二柜体16位于第一柜体15的上部;第一柜体15为电动门,能够向上打开;第二柜体16包括左柜门161、右柜门162。第一柜体15和第二柜体16的内部均可以放置调料瓶或者厨具等。
75.第一柜体15的高度高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7的高度;排风管5依次横向穿过第二壳体7右侧面、第一柜体15右侧面,排风管5的出口方向向上;第一管道9依次横向穿过第一柜体15的左侧面、第二壳体7左侧面,第一管道9末端与第三进风口8311连接;第二管道12贯穿第二壳体7左侧面后向下伸出与导流件3的上面连接,并与第二空腔连通。由于第一出口端2331及其连接的排风管5位于第一壳体1右侧的后部,第二出口端8331及其连接的第二管道12位于第二壳体7左侧的后部,这样则节省第一柜体15的空间,且美观。
76.当灶台两侧有墙壁时,排风管5横向穿过第二壳体7右侧面,再竖直穿过第一柜体15顶面及第二柜体16,排风管5的出口方向向上;第一管道9竖直穿过第二柜体16及第一柜体15顶面,第一管道9末端与第三进风口8311连接。
77.优选地,还包括电路板和灯,面板4上设置有开关键、风量调节键、照明键和反吹键;电路板用于控制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82、第一柜体15、灯工作;当第一风机系统2停止工作时,打开第二风机系统8,利用第二电机82的反转功能实现反吹,从而对阻挡在第一滤网外的树叶等杂物进行清理。
78.导流件3的长度范围在0.9m-2.6m之间,宽度范围在0.45m-0.6m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9.第二风机系统8的送风量比第一风机系统2的吸风量小;第二风机系统8工作的同时,电动阀13自动打开,第一管道9从室外吸入空气。
80.优选地,导流件3背面的上部设置有挂耳,墙壁上设置有与挂耳适配的挂钩,导流件3背面的下部设置有橡胶垫,与墙壁贴合。
8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吸油烟机开启后,第一风机系统2和第二风机系统8同时运转,在炉灶上方形成负压区,油烟经第一进风通道从第一进风口3011进入,经高速运转的第一风机系统2对油烟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废烟从排风管5排出室外,废油经导风板6流出;此过程中,第一管道9吸入室外空气,室外空气通过第三开口经高速运转的第二风机系统8从第二进风通道流入,再从出风口10排出,向第一风机系统2的下方区域送风,然后循环第一风机系统2的工作流程。
8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风机系统,第二风机系统和第一风机系统能够同时运转,在炉灶上方形成负压区,油烟经高速运转的第一风机系统对油烟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废烟从排风管排出室外;同时,第一管道吸入室外空气,室外空气通过第三开口经高速运转的第二风机系统从第二进风通道流入,再从出风口排出,气流向第一风机系统的中心流动,向第一风机系统下方的负压区送风,从而增大排风量,吸油烟效果增强,减少了油烟对厨房墙壁或灶台的污染。
83.另外在第一下端部设置第二进风口,使得第二进风口能够正对第一进风口,使得吸油烟效果增强;在导流件的下底面设置可拆卸的油槽,且油槽下部设置导流管,导流管连接油杯,油槽的存油量大,方便清洗,油杯则不需要清洁可以直接扔掉;在第一管道上远离导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能够保证室外空气的洁净度;本技术在导流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的内部可以放置调料瓶或者厨具
等,使得厨房变得整洁。
8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5.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