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5303发布日期:2022-09-23 20:4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砌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砌块是一种比粘土砖体型大的块状建筑制品。其原材料来源广、品种多,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按尺寸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目前中国以生产中小型砌块为主。块高在380~940mm者为中型;块高小于380mm者为小型。按材料分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硅酸盐、煤矸石、人工陶粒、矿渣废料等砌块。按结构构造砌块分为密实的和空心的两种,空心的又有圆孔、方孔、椭圆孔、单排孔、多排孔等空心砌块。密实的或空心的砌块,都能作承重墙和隔断作用。中国是采用砌块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便用小型空心砌块建造住宅。5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利用水泥、砂石、炉渣、石灰等生产了中小型砌块。60年代上海等地利用粉煤灰、石灰、石膏和炉渣等制成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同时还研制了砌块成型机和轻型吊具,推动了砌块建筑的发展。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已大量应用并不断改进。近年来又研制了楼面砌块起重机,施工工艺更趋成熟。
3.专利号cn201410198581.4公开了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采用石灰窑出窑冷却的石灰直接输送到在石灰窑现场配套设置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中,与其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料制成加气混凝土砌块半成品放入生产线的蒸压釜中;同时将石灰窑尾气通入换热器,换热器中的冷却水与石灰窑尾气换热成为水蒸汽,水蒸汽进入蒸汽发生器,经过调温、调压注入到蒸压釜中,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半成品蒸压养护;与换热器的冷却水换热后的石灰窑尾气进入石灰窑除尘装置除尘后排出。本发明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提高了石灰窑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能源利用率,利用石灰窑生产的石灰作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降低了混凝土砌块生产成本和能耗,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4.1、现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生产时,可以将石灰窑尾气通入换热器,换热器中的冷却水与石灰窑尾气换热成为水蒸汽,水蒸汽进入蒸汽发生器,经过调温、调压注入到蒸压釜中,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半成品蒸压养护,而这种蒸压釜内部放入砌块时会将砌块放在滑板上,然后滑板从蒸压釜的滑轨处向内持续滑入,但是这种蒸压釜的滑轨之间缺乏较好的助滑机构,不能辅助滑板在蒸压釜内顺畅滑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
5.2、现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生产时,可以将石灰窑尾气通入换热器,换热器中的冷却水与石灰窑尾气换热成为水蒸汽,水蒸汽进入蒸汽发生器,经过调温、调压注入到蒸压釜中,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半成品蒸压养护,而这种蒸压釜内壁缺乏较好的护壁机构,当砌块送入蒸压釜掉落时,掉落的砌块会砸向蒸压釜的两侧内壁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包括蒸压釜、滑轨和滑板,还包括助滑机构和护壁机构,所述助滑机构由托座、柱孔、嵌合柱、盖座、条槽a、半圆孔a、半圆孔b、条槽b、转盘和转轴构成,所述滑轨之间的蒸压釜内壁处焊接有托座,且托座的顶端开设有柱孔,所述柱孔内部嵌入有盖座底端的嵌合柱,且柱孔后方的托座顶端开设有条槽a,所述条槽a两侧的托座表面开设有半圆孔a,且半圆孔a上方的盖座底端开设有半圆孔b,所述半圆孔b之间的盖座中部开设有条槽b,且条槽b与条槽a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端转轴横向嵌入半圆孔a和半圆孔b之间,所述转盘的顶端盘体向上伸出条槽b的顶端槽口,所述蒸压釜的内壁处对称设置有护壁机构,且护壁机构由内护板、软胶板、空腔和囊球构成。
9.进一步地,所述蒸压釜的内壁两侧对称焊接有内护板,且内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软胶板,所述软胶板的内部开设空腔,且空腔的内部嵌入有囊球。
10.进一步地,所述蒸压釜的底端内壁处对称设置有滑轨,且滑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
11.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腔孔开设于软胶板的外侧表面,且腔孔的尺寸小于囊球的球体尺寸;空腔受压产生的气体可以从腔孔处排出,并且较大的囊球不会从腔孔处落出。
12.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孔a和半圆孔b对接后形成整圆孔,且整圆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半圆孔a和半圆孔b对接形成的整圆孔可以供转轴进行转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轨之间的蒸压釜内壁处设置有助滑机构的托座,将转盘放入条槽a内,并使得转轴嵌入半圆孔a内,然后将盖座盖向托座顶端,使得嵌合柱嵌入柱孔内,此时转轴可以在半圆孔a和半圆孔b对接后形成整圆孔内转动,而转盘的顶端盘体伸出条槽b的顶端槽口,当滑板在滑轨处滑动至转盘上方时,可以转动的转盘可以转动辅助滑板的滑动,并且这种可拆式的助滑机构在转盘损坏后可以进行拆卸更换。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压釜的两侧内壁处设置有护壁机构,当滑板表面的砌块掉落时,砌块首先砸向内护板表面的软胶板,软胶板软性变形后使得空腔内的囊球也软性变形产生柔性缓冲力缓冲砌块跌落产生的冲击力,并且硬性的内护板护在蒸压釜内壁进行硬抗性保护,可以较好的防止砌块掉落砸伤蒸压釜的内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的蒸压釜局部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的蒸压釜助滑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的蒸压釜助滑机构用转盘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的蒸压釜护壁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蒸压釜;2、滑轨;3、滑板;4、助滑机构;401、托座;402、柱孔;403、嵌合柱;404、盖座;405、条槽a;406、半圆孔a;407、半圆孔b;408、条槽b;409、转盘;410、转轴;5、护壁机构;501、内护板;502、软胶板;503、空腔;504、囊球。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4所示,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包括蒸压釜1、滑轨2和滑板3,还包括助滑机构4和护壁机构5,所述助滑机构4由托座401、柱孔402、嵌合柱403、盖座404、条槽a405、半圆孔a406、半圆孔b407、条槽b408、转盘409和转轴410构成,所述滑轨2之间的蒸压釜1内壁处焊接有托座401,且托座401的顶端开设有柱孔402,所述柱孔402内部嵌入有盖座404底端的嵌合柱403,且柱孔402后方的托座401顶端开设有条槽a405,所述条槽a405两侧的托座401表面开设有半圆孔a406,且半圆孔a406上方的盖座404底端开设有半圆孔b407,所述半圆孔b407之间的盖座404中部开设有条槽b408,且条槽b408与条槽a405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盘409,所述转盘409的外端转轴410横向嵌入半圆孔a406和半圆孔b407之间,所述转盘409的顶端盘体向上伸出条槽b408的顶端槽口,所述蒸压釜1的内壁处对称设置有护壁机构5,且护壁机构5由内护板501、软胶板502、空腔503和囊球504构成。
23.其中,所述蒸压釜1的内壁两侧对称焊接有内护板501,且内护板5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软胶板502,所述软胶板502的内部开设空腔503,且空腔503的内部嵌入有囊球504。
24.其中,所述蒸压釜1的底端内壁处对称设置有滑轨2,且滑轨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3。
25.其中,所述空腔503的腔孔开设于软胶板502的外侧表面,且腔孔的尺寸小于囊球504的球体尺寸;空腔503受压产生的气体可以从腔孔处排出,并且较大的囊球504不会从腔孔处落出。
26.其中,所述半圆孔a406和半圆孔b407对接后形成整圆孔,且整圆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410;半圆孔a406和半圆孔b407对接形成的整圆孔可以供转轴410进行转动。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余热联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设备,在滑轨2之间的蒸压釜1内壁处设置有助滑机构4的托座401,将转盘409放入条槽a405内,并使得转轴410嵌入半圆孔a406内,然后将盖座404盖向托座401顶端,使得嵌合柱403嵌入柱孔402内,此时转轴410可以在半圆孔a406和半圆孔b407对接后形成整圆孔内转动,而转盘409的顶端盘体伸出条槽b408的顶端槽口,当滑板3在滑轨2处滑动至转盘409上方时,可以转动的转盘409可以转动辅助滑板3的滑动,并且这种可拆式的助滑机构4在转盘409损坏后可以进行拆卸更换,在蒸压釜1的两侧内壁处设置有护壁机构5,当滑板3表面的砌块掉落时,砌块首先砸向内护板501表面的软胶板502,软胶板502软性变形后使得空腔503内的囊球504也软性变形产生柔性缓冲力缓冲砌块跌落产生的冲击力,并且硬性的内护板501护在蒸压釜1内壁进行硬抗性保护,可以较好的防止砌块掉落砸伤蒸压釜1的内壁。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