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式传热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8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变式传热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相变式传热热水锅炉,是一种由快装水火管锅炉改装而成的汽水两用锅炉,主要适用于产生几种不同水温的生活用水。
近年来,以快装蒸汽锅炉改装成热水锅炉相当普遍。这类快装锅炉大都采用水火管结构形式,锅筒在燃烧室上部沿燃烧室纵向布置,水冷壁自锅筒两侧向下引出在锅筒下部围成燃烧室。锅筒下部筒体直接受燃烧室辐热加热,如果水质不良,排污不正常,锅筒内的泥渣可能沉积底部,结成水垢,阻碍受热面向工质传热,严重的会造成锅筒下壁过热鼓包。同时锅筒内烟管错列、排列又密,管外结成水垢不易清除,因此,由快装蒸汽锅炉改装而成的热水锅炉,同样也存在着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不易结垢,可长期高效运行的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变传热的方式,在锅筒的存汽空间安装了数个镀锌的换热管。当锅筒内热媒水受热产生的蒸汽与换热管接触,蒸汽被冷凝、释放出的汽化潜热被换热管吸收,流经换热管的水被加热;如果数个换热管吸热面积或流动工况不同,就可得到几种不同水温的生活用水。蒸汽被冷凝后,凝结在换热管上的水滴靠重力作用滴入热媒水中,这个受热、汽化、冷凝、放热的过程在锅筒内重复进行,不需要添加补充水;经过软化处理的热媒水,在锅筒蒸发受热面及换热管的外壁结垢极少,可使锅炉长期高效运行。如果换热管的布置受到锅筒存汽空间的限制,不能适应不同工况的供水要求,必要时可在锅筒外部,高于锅筒内热媒水液面的地方安装外置式换热器,两者间用数个管道连接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换热器与换热管接触,冷凝水也可通过这些管道流入锅筒。这样实际是把锅筒的存汽空间进行扩大,以适应不同工况的供水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垢少,抗腐蚀能力强,热效率高,节省燃料的特点,并可长期高效运行,节省洗炉除垢的开支,本锅炉主要适用于供应热水,开水,当要同时供汽时其结垢情况与汽水两用锅炉相似。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是由卧式双层炉排水火管混合快装锅炉改装而成的相变式传热热火锅炉。锅炉运行时,打开炉门(4)燃料先搁在水管炉排(5)上进行干馏焦化,然后投入由锅筒(13),水冷壁(6)炉排(7)围成的燃烧室(9)燃烧。锅筒(13)下部壁面和水冷壁(6),是辐射蒸发受热面、烟管(11)是对流受热面。锅筒(13)内热媒水受热蒸发产生蒸汽,与安装在锅筒(13)存汽空间(S)的换热管(14)接触发生相变传热。为了扩大存汽空间(S),在高于热媒水液面(L)处安装了外置式换热器(1),用连接管(15)与锅筒(13)相连通,以使蒸汽与换热管(14)接触换热。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后烟箱(12),烟管(11)进入前烟箱(3),经过两个回程从烟囱(2)排出。
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和必要时的排汽减压,在换热器(1)上部安装了安全阀(16)和排气阀(17)。
附图中(8)是管道阀门仪表,(10)是炉墙保温层。(I)是进水口,(E)是出水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相变式传热热水锅炉,锅筒(13)在燃烧室(9)上部沿燃烧室(9)纵向布置,水冷壁(6)自锅筒(13)两侧向下引出,在锅筒(13)下部围成燃烧室(9),水冷壁(6),锅筒(13)下部壁面是辐射蒸发受热面,烟管(11)是对流蒸发受热面;其特征在于锅筒(13)的存汽空间(S)装有一个或数个换热管(14)。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换热管(14)安装位置高于锅筒(13)热媒水液面(L)。
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换热管(14)表层采用镀锌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相变式传热热水锅炉,主要适用于产生几种不同水温的生活用水,必要时也可供应部分低压蒸汽。这种锅炉在锅筒的存汽空间装有一个或数个换热管,用以吸收蒸汽冷凝放出的汽化潜热,使管内流动水被加热凝结的水滴靠重力作用滴入锅筒的热媒水中。反复上述过程,完成热管式蒸发一凝结相变传热。该锅炉具有高效传热特性,且不易结垢,可长期高效运行,节能燃料和洗炉除垢的开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4H1/08GK86206626SQ86206626
公开日1987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86年9月4日
发明者陈金虎, 范官仁 申请人:杭州热水锅炉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