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体开启式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231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炉体开启式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炉体开启式加热炉。
多年来,加热炉均装有至少一个炉门,目的是装料和取料,例如吊挂式玻璃钢化炉,在炉体中间设有进出工件的空间距离并设有前门、后门、和上门三扇门,其结构复杂,炉门又安放在炉体的最外层,保温和密封性都较低,造成能源浪费,炉温也会因为热能损失而产生上、下不一至、不均匀,这会使被加工的工件或材料的质量产生差异,降低产品质量,另外,炉壁与炉门材质的不同会产生散热的不同,从而同样会使炉温产生差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性好,节能且炉温能保持良好的一至性的炉体开启式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其炉体内固定着加热装置,炉体由左、右两个凹腔形成的炉壁构成,左、右凹腔至少有一个被支承固定在一个可移动装置上,左、右凹腔相对密封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炉腔,密封炉腔的结合部为弹性密封材料。
本实用新型是将炉体从中间分成左、右两部分,通过左、右两部分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开炉和关炉的结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打破了现有结构的炉体均设有炉门的结构,因此也就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热能损失,同时由于材料相同,能够保证炉腔温度均匀、稳定,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产品质量良好、稳定,提高成品率20-30%。本实用新型节能十分明显,与老式炉相比,在加工相同数量、品种的工件时,节约能源在50%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是用于炉体的开启的,而弹性密封材料能够保证炉体在锁紧装置的作用下将左、右炉体的结合部有效密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剖视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剖视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开启状态结构剖视简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炉体内固定着加热装置,炉体由左凹腔1、右凹腔2两个凹腔形成的炉壁构成,左、右凹腔至少有一个被支承固定在一个可移动装置上,左、右凹腔相对密封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炉腔3,密封炉腔3的结合部为弹性密封材料4。所述的移动装置为一个水平移动的滑体。如图1所示,滑体为装有多个转动轮的小车5。此种结构开启平稳,能够保证被加工件不受振动,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炉丝9。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炉体内固定着加热装置,炉体由左凹腔1、右凹腔2两个凹腔形成的炉壁构成,左、右凹腔至少有一个被支承固定在一个可移动装置上,左、右凹腔相对密封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炉腔3,密封炉腔3的结合部为弹性密封材料4。如图3所示,移动装置为一个转臂6铰接在支座7上,支座7被固定在基座8上。所述的加热装置为多组电炉丝9。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少。
权利要求
1.一种炉体开启式加热炉,炉体内固定着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炉体由左凹腔(1)、右凹腔(2)两个凹腔形成的炉壁构成,左、右凹腔至少有一个被支承固定在一个可移动装置上,左、右凹腔相对密封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炉腔(3),密封炉腔(3)的结合部为弹性密封材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开启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装置为一个水平移动的滑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体开启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滑体为装有多个转动轮的小车(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开启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装置为一个转臂(6)铰接在支座(7)上,支座(7)被固定在基座(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开启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炉丝(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体开启式加热炉,其炉体内固定着加热装置,炉体由左、右两个凹腔形成的炉壁构成,左、右凹腔至少有一个被支承固定在一个可移动装置上,左、右凹腔相对密封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炉腔,密封炉腔的结合部为弹性密封材料。本发明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热能损失,能够保证炉腔温度均匀、稳定,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产品质量良好、稳定,提高成品率20—30%。节约能源在50%以上。可广泛用于各种固体材料的热处理以及玻璃钢化等方面上。
文档编号F27B1/00GK1186217SQ9711887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6日
发明者李恒民, 李恒华 申请人:李恒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