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810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空气调节机,具有在安装于墙壁上的大致长方形的壳体内配置交叉叶片式热交换器和贯流式风扇,从在壳体下侧设置的排出口排出空调空气的室内机的形式。
但是,在上述空气调节机中,如图8A所示,由于安装在墙壁上的室内机80的调节空气排出风向被大致限制在前方上,所以特别是在制热运行时,居住空间S1内的人容易感觉到空气流动,而且,只要不使用于控制排出风向的挡板摇摆,则不可能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存在舒适性的问题。
发明的公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不具有挡板摆动功能,也能够不产生气流感且室内温度可均匀分布地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该空气调节机包括壳体,其轴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上述壳体内、将从前面一侧吸入的空气向相对于轴向半径方向外方排出的涡轮风扇,和上述壳体内配置在上述涡轮风扇的前面一侧上的热交换器,上述壳体上设置将来自上述涡轮风扇的排出空气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排出的排出口,并具有分别控制从上述各排出口排出的方向的挡板,其特征在于,从上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大于从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
根据本发明,通过向四方排出,排出空气沿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包住室内的居住空间地流动、循环。并且,从上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大于从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以此例如使上侧排出口的排出方向朝向前方,风速大于其它排出口,从而将天花板附近的空气朝对面墙壁推动,进而使之沿墙壁向下流向地面,可高效率地搅拌空气而将室内居住空间包容起来。因此,特别是在制热运行时,可使室内上部的暖空气循环,防止暖空气上升和防止暖空气滞留在室内上部,因而能够在不具有挡板摆动功能的情况下实现无气流感、室内温度分布均匀的空调效果。
此外,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如权利要求1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排出口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上述涡轮风扇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大于上述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上述涡轮风扇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使上述上侧排出口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上述涡轮风扇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大于上述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上述涡轮风扇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从上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朝与安装该室内机的墙面所相对的墙面向前方排出。因此,可使得自上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大于自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
此外,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如权利要求1或2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挡板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较上述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挡板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长。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上述上侧挡板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大于其它挡板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气流控制,更容易做到从上侧排出口向前方排出空气。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排出口结构的室内机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上述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3为从图2中III-III线所视的剖视图。
图4为上述室内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5为表示上述室内机上侧排出口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为表示上述室内机下侧、左侧和右侧排出口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为表示将上述室内机安装在室内墙壁上时的视图。
图8A为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送风状态的视图。
图8B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送风状态的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排出口结构的室内机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1为背面一侧安装在室内墙壁上的大致正方形的底架,2为通过电机固定板12固定在上述底架1的大致中央上设置的安装部11上的电机,3为其轴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上述底架1上、由上述电机2驱动其轴、将从前面一侧吸入的空气沿轴向半径方向向外排出的涡轮风扇,4为安装在上述底架1中涡轮风扇3的前面一侧上的喇叭口,5为安装在上述喇叭口4的前面一侧上的热交换器,6为安装在上述底架1中热交换器5的前面一侧上、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吸入口6a的前面板,7为安装在上述前面板6上的吸入口6a中、背面一侧上安装有空气过滤器8的吸入格栅。在上述喇叭口4的大致中央上设置圆孔14的同时,在喇叭口4的下部上设置有承露盘13。另外,由上述底架1和前面板6构成壳体。
图2表示上述室内机中卸下图1所示的吸入格栅7和前面板6时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底架1的上侧设置有排出口21,在下侧设置有排出口22,在右侧设置有排出口23,在左侧设置有排出口24。而且,在上述排出口21~24上分别安装有上挡板31、下挡板32、右挡板33和左挡板34。上述上挡板31、下挡板32、右挡板33和左挡板34分别由上挡板用步进电机41、下挡板用步进电机42、右挡板用步进电机43和左挡板用步进电机44驱动,控制从排出口21~24排出的风向。
图3表示从图2中III-III线所视的剖视图,在使涡轮风扇3和热交换器5薄型化的同时,底架1上安装的电机2收纳在形成涡轮风扇3的弯曲面3a的凹部内。由上述涡轮风扇3从前面吸入的空气通过吸入格栅7、空气过滤器8和热交换器5而沿箭头R1、R2所示的方向从上下左右的排出口21、22(图3中只表示出二个)排出。在上述上侧排出口21中,当上挡板31处于规定开度时向前面斜上方排出来自涡轮风扇3的空气,其风向为相对于与涡轮风扇3的轴垂直的平面呈大致60度的角度。另一方面,在上述下侧排出口22中,当下挡板32处于规定开度时向前方斜下方排出来自涡轮风扇3的空气,其风向为相对于与涡轮风扇3的轴垂直的平面呈大致30度的角度。而且,在上述右侧排出口23、左侧排出口24(图2中所示)中,具有与下侧排出口22同样的结构,当右挡板33、左挡板34(图2中所示)处于规定开度时向前方斜侧方排出来自涡轮风扇3的空气,其风向为相对于包含涡轮风扇3的轴的垂直面呈大致30度的角度。由于上述上侧排出口21实质上的排出阻力较其它排出口22~24要大,因此,排出的风速大。这样,使得从上述上侧排出口21排出的风向朝向前方,并且从排出口21排出的风速大于其它排出口22~24,从而使得从上侧排出口21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较其它排出口22~24远。
图4表示上述室内机的大致结构,上述室内机具有作为驱动部的上挡板用步进电机41,下挡板用步进电机42,右挡板用步进电机43,左挡板用步进电机44和控制上述步进电机41~44或涡轮风扇3等的控制装置10。上述控制装置10具有由微型计算机和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根据运行状态向步进电机41~44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挡板31、下挡板32、右挡板33和左挡板34的开度的挡板控制部10a。由上述步进电机41~44和控制装置10的挡板控制部10a构成气流控制装置。
图5、图6为上述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上侧排出口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和下侧、右侧和左侧排出口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另外,图5、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排出口结构的,与图3所示的室内机的排出口结构不同。
如图5所示,在上述壳体50的上侧排出口53的背面一侧上配置具有从涡轮风扇3一侧向斜前方渐渐弯曲的弯曲面51a的导向部51,同时在排出口53的前面一侧上配置有具有从涡轮风扇3一侧向斜前方渐渐弯曲的弯曲面52a的导向部52。由该导向部51、52形成向前方斜上方排出调节空气的排出通路。而且,在上述排出口53中安装有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旋转轴55上的上挡板54。上述上挡板54的前缘一侧向涡轮风扇3一侧渐渐弯曲,以便在打开规定开度的状态下,空气沿上述排出通路顺畅地流入。而且,在上述上挡板54中翼面的前面一侧上隔开一定间隔地设置有大致垂直延伸的数个垂直板56(图5中只示出一个)。当上述上挡板54打开规定开度时,通过导向部51、52和上挡板54,将从涡轮风扇3排出的空气的方向控制成朝向前方斜上方,和与涡轮风扇3的轴垂直的平面的夹角为大致60度。在缩小上述上挡板54的开度的情况下,使上述上挡板54向箭头R3的方向转动。
如图6所示,在上述壳体50的下侧、右侧和左侧排出口63的背面一侧上配置具有从涡轮风扇3一侧向斜前方渐渐弯曲的弯曲面61a的导向部61,在排出口63的前面一侧上配置有具有从涡轮风扇3一侧向斜前方渐渐弯曲的弯曲面62a的导向部62。在上述下部的排出口63中,通过该导向部61、62形成从排出口63向前方斜下方排出调节空气的排出通路。而且,在左右的排出口63中,通过该导向部61、62形成从排出口53向前方斜侧方排出调节空气的排出通路。而且,在上述排出口63中安装有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旋转轴65上的下、右和左挡板64。在上述上挡板64中翼面的前面一侧上隔开一定间隔地设置有大致垂直延伸的数个垂直板66(图6中只示出一个)。在上述下侧排出口63中,当下挡板64打开规定角度时,通过导向部61、62和挡板64将从涡轮风扇3排出的空气的方向控制成朝向前方斜下方,和与涡轮风扇3的轴垂直的平面的夹角为大致30度。而且,在上述右侧和左侧排出口63中,当右挡板64、左挡板64打开规定角度时,通过导向部61、62和挡板64将从涡轮风扇3排出的空气的方向控制成朝向前方斜侧方,和与包含涡轮风扇3的轴垂直的平面的夹角为大致30度。在缩小上述挡板64的开度的情况下,使挡板64向箭头R4所示的方向转动。
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如图3所示,当驱动电机2时,涡轮风扇3旋转,从涡轮风扇3的轴向前方经过热交换器5吸入空气,空气沿涡轮风扇3的弯曲部3a的曲面流动,由热交换器5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从上下左右的排出口21~24(图2中所示)向半径方向外方排出。此时,通过由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10的挡板控制部10a控制各步进电机41~44,控制图2所示的上挡板31、下挡板32、右挡板33和左挡板34的开度,分别控制从排出口21~24排出的风向。如图7所示,在将本发明的室内机70安装在室内的墙壁上、向上下左右四方排出的情况下,则如图8B所示,向四方排出的空气沿壁面、天花板和地面包住室内的居住空间S2地流动、循环,在居住空间S2内的人不会感觉到空气流动,提高了制冷、制热时的舒适性。
这样,在上述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中,上侧排出口结构(图5中所示)较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结构(图6中所示)所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要长,因此,从上侧排出口53排出的空气能够高效率地搅拌空气而与从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63排出的空气的气流一起将室内的居住空间包容起来,特别是在制热运行时,能够促使室内上部的暖空气循环,防止暖空气上升和防止暖空气滞留在室内上部。因此,不必使挡板摆动即可实现无气流感、室内温度均匀分布的空调效果,提高舒适性。
此外,上述上侧排出口21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涡轮风扇3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大约为60度,较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22~24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涡轮风扇3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大约30度的倾斜角要大,因此,从上侧排出口31排出的空气朝与安装该室内机的墙壁相对的墙壁向前方排出。因而,可使从上侧排出口31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较从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32、33、34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长。
另外,如图5所示,上述上挡板54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较下、右以及左挡板64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长,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气流,容易做到从上侧排出口21向前方排出空气。而且,使上述上挡板54的上游侧弯曲,以平滑地引导从涡轮风扇3排出的空气,使得向前方排出空气变得特别容易。
上述实施形式中,从上侧排出口21排出的风向相对于与涡轮风扇3的轴相垂直的平面大约成60度,从下侧排出口22排出的风向相对于与涡轮风扇3的轴相垂直的平面大约成30度,并且,从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23、24排出的风向相对于与涡轮风扇3的轴相垂直的平面大约成30度,但是,只要从上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大于从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即可,将各排出口排出风向的角度设定为适当的值即可。
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可以用于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排出调节空气的空气调节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该空气调节机包括壳体(1、6),其轴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上述壳体(1、6)内、将从前面一侧吸入的空气向相对于轴向的半径方向外方排出的涡轮风扇(3)和上述壳体(1、6)内配置在上述涡轮风扇(3)的前面一侧上的热交换器(5),上述壳体(1、6)上设置将来自涡轮风扇(3)的排出空气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排出的排出口(21~24),并具有分别控制从上述各排出口(21~24)排出的风向的挡板(31~34),其特征在于,从上侧排出口(21)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大于从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22~24)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排出口(21)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上述涡轮风扇(3)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大于上述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22、23、24)的排出方向相对于与上述涡轮风扇(3)的轴相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挡板(31)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较上述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挡板(32~34)中从前缘至后缘的长度长。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即使不具有挡板摆动功能,也能够不产生气流感且室内温度可均匀分布地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结构。具有其轴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上述壳体内、将从前面一侧吸入的空气向相对于轴向的半径方向外方排出的涡轮风扇3和上述壳体1、6内配置在涡轮风扇3的前面一侧上的热交换器5,其轴在壳体内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可使自正面侧吸入的空气相对于轴沿径向向外排出的涡轮风扇3、以及在上述壳体内配置于上述涡轮风扇3的正面一侧的热交换器5。上述壳体上设有可使从涡轮风扇3排出的空气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排出的排出口21~24,从上侧排出口21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大于从下侧、右侧以及左侧排出口22~24排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
文档编号F24F13/20GK1272912SQ98809749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8日
发明者深津雅司, 冈诚司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