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烧式常压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57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烧式常压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压锅炉,具体地讲是一种反烧式常压锅炉。
常压锅炉适用于烧水、蒸饭和淋浴。采用反烧方式可使燃料燃烧完全,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目前,市场上较为先进的常压锅炉为双炉排反烧式炉,该炉由锅壳和炉胆构成夹套锅筒,炉膛内还设有一锅筒,该锅筒的前端与夹套锅筒相通连接,后端为封闭结构,从而构成一个烟气通道。该炉虽然提高了节能效果,但受热面积还不够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热面积更大,节能更明显的反烧式常压锅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反烧式常压锅炉,包括锅壳、炉胆和置于炉膛内的锅筒,该锅筒为拱形锅筒,其前后两端与所说炉胆相通连接,左右两侧均通过水管与炉胆相通连接。
在所说拱形锅筒的上方烟气通道内分布有纵向和横向的水管,该水管的两端都与炉胆相通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炉膛内设置一拱形锅筒,该拱形锅筒的前后两端与锅壳和炉胆构成的夹套锅筒相通,从而形成左右两个烟气通道,并且在拱形锅筒的两侧均由水管与夹套锅筒相通,明显增加了拱形锅筒和炉胆的受热面积。又由于在拱形锅筒上方的烟气通道内分布有纵、横向的水管,又增加了受热面积,且便于排污。所以,该炉受热面积更大,燃料燃烧完全,有利于环保,节能效果更明显,特别适用于机关、厂矿和学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烧式常压锅炉剖视图;图2是
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
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反烧式常压锅炉包括锅壳和炉胆,锅壳1和炉胆2连接成一个夹套锅筒,炉膛内设有一拱形锅筒3,该锅筒3的下拱面就是炉膛内的受热面,上拱面是高温烟气受热面,拱形锅筒3的前后两端与炉胆2连接并与夹套锅筒相通,这样就在拱形锅筒3的左右两侧和炉胆2之间均形成了烟气通道,即有两个烟气通道。在拱形锅筒3左右两侧又由水管4与炉胆2相通连接,在拱形锅筒3上方的烟气通道内分布有纵向水管5和横向水管6。水管5和水管6的根数视锅炉体积和管径大小而定,其设置原则是既要增加受热面积又不能阻碍烟气流动。锅壳1上设有与纵向水管5、横向水管6和水管4相对应的排污孔并由孔盖7密封。锅壳1的正面设上火门8、下火门10和灰门11,上炉排9是一组均布的水管并与炉胆2连接,也可采用水管组成的可拆换炉排,下炉排设在下火门10下方。
使用时,先将炉水放到适当位置,在上炉排9上加煤燃烧,由于外接烟囱的抽力,使高温烟气向下窜入拱形锅筒3左右两侧的烟气通道内再向上汇入拱形锅筒3上方的烟气通道内,少量未燃尽的煤块从上炉排9掉到下炉排上进一步燃烧完全,烟气仍然经两侧烟气通道向上流动,这样,炉胆2、拱形锅筒3的两个拱面,纵、横向水管5、6和上炉排9都受热,从而大大提高了节能效果,并且不污染环境。
权利要求1.一种反烧式常压锅炉,包括锅壳、炉胆和置于炉膛内的锅筒,其特征是该锅筒为拱形锅筒(3),其前后两端与所说炉胆(2)相通连接,左右两侧均通过水管(4)与炉胆(2)相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锅炉,其特征是在所说拱形锅筒(3)上方的烟气通道内分布有纵向水管(5)和横向水管(6),该水管的两端均与炉胆(2)相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烧式常压锅炉,包括锅壳、炉胆和置于炉膛内的锅筒,该锅筒为拱形锅筒,其前后两端与炉胆相通连接,左右两侧由水管与炉胆连接。该炉有两个烟气通道,增加了受热面积,比现有单烟道锅炉的节能效果更明显,且不污染环境,适用于机关、厂矿和学校。
文档编号F24H1/28GK2394160SQ9925319
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0日
发明者王金华 申请人:王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