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小负荷送风的冬夏两用送风口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1104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侧视图。
[0031] 图10本发明的正视图。
[0032] 图11本发明实施时所形成的不同射流长度射流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如图4-11所不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小负荷送风的冬夏两用送风口,包括外壳10, 外壳一侧设置开口端,另一侧设置封闭端,开口端用以安装风机,封闭端用以安装组合送风 口,在外壳内设置有风道分流装置和风量调节装置;所述组合送风口包括第一S型条缝口 弯头3、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第一条缝形出风口 5、第二条缝形出风口 6、第二S型条缝 口弯头7和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第 二S型条缝口弯头7和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均固定在外壳内部,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 与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连通,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7的一端与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 8连通,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7的另一端嵌入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内,嵌入第一可内嵌 条缝口渐扩4内的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出口构成第一条缝形出风口 5,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 扩4和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出口之间围成的部分是第二条缝形出风口 6,第二条缝形出风 口 6面积大于第一第一条缝形出风口 5面积;所述风道分流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柔性 隔板9,柔性隔板9将外壳内部分为上送风道和下送风道两个风道,上送风道与第一S型条 缝口弯头连通,下送风道与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连通;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 外壳内的滑槽2和风量调节板手1,风量调节板手1安装在滑槽内,且风量调节板手1可在 滑槽内滑动,风量调节板手与外壳内的柔性隔板固定连接。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和第二 S型条缝口弯头7形状相同。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和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的形状 相同,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和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平行设置,且大口端安装方向相 反。
[0034] 所述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和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7均由依次连通的连接轴、设 置在连接轴两端的喇叭口部和折弯部构成,喇叭口部的开口端为条缝形风口。
[0035]所述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和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均由依次连通的小端直 管部分、喇叭口部分和大端外露的直管部分构成。
[0036] 外壳10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状壳体,其开口端用以安装风机,其封闭端用以安装 出风口;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7、第二可内 嵌条缝口渐扩8和柔性隔板9均安装在外壳内;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与第二可内嵌条 缝口渐扩8的轴线平行且两者减扩的方向相反;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的较大端伸出外 壳10的封闭端的侧壁,并与外壳10的侧壁固连;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坚直安装且其下端 与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的较小端相连;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7坚直安装且其下端与第 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的较小端相连,其上端伸入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内且其上端端 口位于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的较大端的端口中心处,两者形成一环第一条缝形出风口 6以及嵌于该第二条缝形出风口 6中心处的第一条缝形出风口 5,即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7 的下端端口; 可选的,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与外壳1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0037] 柔性隔板9采用柔性材料,柔性隔板9的一条边水平固定在外壳10的封闭端的内 壁中部,外壳10的垂直于封闭端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坚直方向的镂空滑槽2,滑槽2中设 有能够沿滑槽2上下移动的调节扳手1,调节扳手1的一端水平穿过滑槽2与外壳10内的 柔性隔板9相连接,使得柔性隔板9能够随调节扳手1沿滑槽的上下移动而上下摆动,从而 将外壳10内部分为体积可变的上、下两个独立的送风道。
[0038]上述设计使得送风按照一定比例分别送入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及第二可内嵌条 缝口渐扩8内,进而分别从条缝形出风口 5及第一条缝形出风口 6送出。
[0039]可选的,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4与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8相同;第二S型条缝 口弯头7与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3相同。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如下: (1)内第一条缝形出风口、外条缝形出风口内第一条缝形出风口、外条缝形出风口设 计,其送风射流均为条缝型射流,也即射流流型扁平,扩散角大。所以此类组合风口特变适 用于大面积小负荷送风工况,满足冬夏送风要求。
[0040] (1)射程调节: 本发明设计了一个夹心风口,也即由条缝形出风口及其内嵌的第一条缝形出风口形成 的组合风口,见图4。条缝形出风口的风口面积大于其内嵌的第一条缝形出风口。在同量 风量下,送风速度=风量+风口面积。也即在同样方量下,送风口面积越大则送风速度越 小。而送风射程则与送风速度有关,送风速度越大,则送风射程越短。也即同样送风量下, 从小面积的第一条缝形出风口射出的风射程更长,而从大面积条缝形出风口射出的风射程 更短。
[0041]所以,本发明通过节扳手、滑槽、柔性隔板以营造不同的送风量组合形式(如40% 的风量进入大面积条缝形出风口,60%的风量进入小面积第一条缝形出风口)。
[0042]通过不同风量组合,导致大面积条缝形出风口,小面积第一条缝形出风口内的送 风速度变化。从而最终导致整理组合式送风射流的射程长度。
[0043]也即本发明的送风射流是有两方面组成的,一是小面积第一条缝形出风口送出的 射流,而是大面积条缝形出风口送出的送风射流。两股射流融合在一起,送入建筑空间内。 如果送入小面积第一条缝形出风口内的风量比例大(极限情况100%全从小面积第一条缝 形出风口内射出)。则在同等风量下送风风速大,送风射流长。如果送入大面积条缝形出风 口内的风量比例大(极限情况100%全从大面积条缝形出风口内射出)。则在同等风量下送 风风速小,送风射流短。
[0044] 也即可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风速,也即射程调节。
[0045] (2)等阻力,等风量调节: 本发明设计了两个阻力完全相等的送风通道,而仅仅通过送入不同送风通道内的送风 量比例来调节送风射程,见图5。两个通道内的最大阻力构件分别是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和 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以及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和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扩。第一S型条缝 口弯头与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形体相似,阻力系数相同,第一可内嵌条缝口渐扩与第二可 内嵌条缝口渐扩形体相似,阻力系数相同。所以第一S型条缝口弯头所引起的阻力+第一 可内嵌条缝口渐扩所引起的阻力=第二S型条缝口弯头引起的阻力+第二可内嵌条缝口渐 扩引起的阻力。也即两个通道内是空气阻力完全相同。不论是向上调风量调节扳手带动柔 性隔板向上运动,导致上部空间变小,进风量变小,还是向下调风量调节扳手带动柔性隔板 向下运动,导致下部空间变小,进风量变小。其阻力在条件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仅仅 是风量比例,随着风量调节扳手的向上,向下运动,产生了变化。
[0046] 本发明中的外壳直接与风管相接,风量调节扳手的位置变化直接导致柔性隔板对 风管道内的空气进行切割分流。风量调节扳手的位置靠上,则上部送风通道内的空气量大, 反之,则下部送风通道内的空气量大,见图6。
[0047] 另外,由于上下两个通道内的阻力相同,所以不论如何进行调节。上下两个通道所 引起的阻力没有变化。也即不论如何调节,整个风口的阻力没有变化,也即压力损失没有变 化。
[0048] 也即可通过上述过程实现阻力不变,风量不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