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电气柜智能空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4751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温度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器09的相应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建立状态信号链路,第二温度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器09的相应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建立状态信号链路;
[0043]在第一制冷单循环中,第一压缩机11的控制信号链路中串联第一可控硅16,用于控制第一压缩机11的启停和/或制冷功率;第一节流阀13的控制信号链路中串联第二可控硅17,用于控制第一节流阀13的开关和/或流量;
[0044]在第二制冷单循环中,第二压缩机21的控制信号链路中串联第三可控硅26,用于控制第二压缩机21的启停和/或制冷功率;第二节流阀23的控制信号链路中串联第四可控硅27,用于控制第二节流阀23的开关和/或流量;
[0045]第一温度传感器1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5中还可以附加湿度传感器和有害气体如CO、C02、硫离子传感器。
[0046]本实施例的工业电气柜智能空调进行制冷的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47]工业电气柜智能空调加电,信号处理器09优先选择例如第一制冷单循环,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5的米集信号;
[0048]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5采集的环境温度,与内置参数阈值对比,完成第一压缩机11的启动,在第一压缩机11运行过程中,打开第一节流阀13 ;
[0049]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5采集的第一制冷单循环部件(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出风口、进风口 )的温度变化趋势,调节第一压缩机11、第一节流阀13的运行状态;
[0050]将第一压缩机11、第一节流阀13的运行状态,与内置参数阈值对比,完成第二压缩机21的启动,在第二压缩机21运行过程中,打开第二节流阀23 ;
[0051]根据第一制冷单循环部件的温度变化趋势,并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25采集的第二制冷单循环部件(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出风口、进风口)的温度变化趋势,调节第二压缩机21、第二节流阀23的运行状态。
[0052]以上运行控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不必要的高能耗。
[0053]进行制冷的控制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0054]当第一制冷单循环运行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5采集的第一制冷单循环部件(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出风口、进风口)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内置参数阈值对比,启动第二制冷单循环,停止第一制冷单循环;
[0055]当第二制冷单循环运行时,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25采集的第二制冷单循环部件(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出风口、进风口)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内置参数阈值对比,启动第一制冷单循环,停止第二制冷单循环。
[0056]以上运行控制方式,可以有效延长单一制冷单循环的使用寿命。
[0057]—种优化的内置参数阈值,第一制冷单循环与第二制冷单循环的内置温度参数阈值保持5度温差。使得信号处理器09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初始单循环,运行中使两个制冷单循环的制冷调节范围和制冷功率曲线更平缓,避免制冷功率曲线最大功率叠加为尖峰形状。
[0058]进行制冷的控制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0059]调节第一压缩机11的运行状态通过调节第一可控硅16控制端(极)的控制电压,第一节流阀13的运行状态通过调节第二可控硅17控制端(极)的控制电压;
[0060]调节第二压缩机21的运行状态通过调节第三可控硅26控制端(极)的控制电压,第二节流阀23的运行状态通过调节第四可控硅27控制端(极)的控制电压。
[0061]以上运行控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开关、启停冲击电流,高效节能。
[0062]进行制冷的控制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0063]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15或第二温度传感器25中的附加湿度传感器和/或有害气体传感器信号,与内置参数阈值对比,强制相应制冷单循环停止运行,并向上位机发出告警信号。使得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较为苛刻的工况环境。
[0064]以上运行控制方式,可以形成底层告警信号,优先采取隔离措施,降低主设备的潜在风险。
[0065]与现有技术中产品的高、低压前后结构布局不同,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左右结构布局。
[0066]如图2所不,本实施例的工业电气柜智能空调包括一个外壳31,外壳中包括固定各制冷单循环部件的固定框架32,各制冷单循环的高压侧和低压侧按左右结构布设,高压侧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22通过固定框架32固定在外壳31内左侧的中、上部位置,低压侧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24通过固定框架32固定在外壳31内右侧的中部位置;在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22的下部通过固定框架32固定第一高风压风机33,在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24的上部通过固定框架32固定第二高风压风机(循环风机)34。
[0067]本实施例的布局结构通过固定框架32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送风通道,送风方向相反,打开外壳盖板可以访问所有模块化部件,维护非常方便,高、低压侧风道立体狭长,冷、热出回风口距离远,可防止出、回风风路短路,使风能更科学充分的得到利用;并且通过固定结构形成独立的风循环结构;这种布局有利于产品结构更加紧凑,机体尺寸超薄,产品整体厚度可以仅为99mm,是同等功率的工业电气柜空调最薄;实现安装方式多样化,可选内侧挂安装,外侧挂安装,落地安装等多种方式。
[0068]如图3所示,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24的热交换结构为前后两层平行设置,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24分别为一板状盘管式蒸发器,沿轴线方向盘管上环绕翅片,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24竖立向后倾斜6度,冷媒流入端41在每个蒸发器的下端,冷媒流出端42在每个蒸发器的上端。
[0069]如图4所示,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22的热交换结构为前后两层平行设置,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22分别为一板状盘管式冷凝器,沿轴线方向盘管上环绕翅片,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22竖立向前倾斜6度,冷媒流入端41在每个冷凝器的上端,冷媒流出端42在每个冷凝器的下端。
[0070]实际运行中的冷媒流动方向:在冷凝器中由上而下流动,第一高风压风机33形成立体送风由下而上,最上部的高温热量第一时间被风带走,并由上而下逐步实现冷媒液化全过程;在蒸发器中由下而上,在第二高风压风机34的作用下使液态冷媒迅速吸热蒸发气化。这样可以使蒸发器获得较高质量的液态冷媒,提高制冷系数。
[0071]优选情况下位于前方的板状盘管式冷凝器和板状盘管式蒸发器属于第一制冷单循环部件。蒸发器竖立向后倾斜6度,冷凝器竖立向前倾斜6度是优化角度,对于维护清洗和冷媒流动换热具有特别突出的效果。
[0072]为了避免翅片式热交换器,由于极端苛刻工业环境中往往存在的粉尘颗粒、纤维悬浮物、烟雾,腐蚀性气体等不利因素,对热交换器性能和寿命的巨大影响,避免降低换热效率,避免造成翅片间阻塞,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工清洗维护带来的增加运营成本和工作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独风道送风制冷结构。
[0073]如图5所示,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24平行设置,竖直固定在矩形壳体51的内壁中部,向后小角度倾斜,冷媒流入端41在每个蒸发器的下端,冷媒流出端42在每个蒸发器的上端;
[0074]在矩形壳体51的内壁上部固定第二高风压风机(循环风机)34,第二高风压风机34采用离心风机,进风口相对的矩形壳体51上开设有过滤风孔52,出风口指向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24顶部;
[0075]在矩形壳体51的内壁中下部,平行固定平板状的第一接水盘53和第二接水盘54,两个接水盘的向下投影轮廓部分重合;第一接水盘53的左端、前端、后端与矩形壳体51的内壁固定,第二接水盘54的由端、前端、后端与矩形壳体51的内壁固定;
[0076]包括一根贯通第一接水盘53、第二接水盘54和矩形壳体51底部的漏水管55,各接水盘中的水滴通过与漏水管55连接处的通孔顺漏水管壁流出矩形壳体51外;
[0077]在第二接水盘54下方,矩形壳体51的侧壁上开设出风孔56 ;
[0078]本实施例中空气进入矩形壳体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