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82854阅读:来源:国知局
保持稳定所需的拉力件的拉力。
[0072]图3b通过示意地示出了第一距离61在中间位置上的长度以及缩短的第一距离61V和延长的第一距离61L来示出这种关系。这里,清楚地,关于第一距离61,缩短的第一距离61V的长度变化没有精确地对应于延长的第一距离61L的长度变化。存在着导致拉力件20的拉力下降的长度差AL。然而,图3a也示出了在装配平面E的扭转期间第二距离42延迟至延长的第二距离42L的程度。
[0073]如图3c示意地所示,由于第二距离42的延长对应于或尽可能精确地对应于长度差AL,所以由此能够补偿长度差AL。
[0074]图4示出了主立柱90’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在主立柱90’的中间至下部的区域内设置有固定点64。从固定点64开始,拉力件20各自在引导横梁84两端处被从两个转向件62引导至补偿件41。补偿件41是补偿组件40的部件,其基本上由以下事实决定的:补偿件41以距离a绕着旋转轴D转动(图4中未示出)。补偿件41设置在传送件96上,且传送件96将转矩从驱动件92传送到横梁84上。驱动件92包括电动机93以及蜗轮驱动装置94。整个驱动件92经由具有椭圆孔95的支撑结构97例如通过螺栓被固定在主立柱90’上。由于椭圆孔95,可以沿主立柱90’的垂直轴进行调整。支撑结构97或驱动件92具有孔(在这里,无附图标记),以便沿纵轴L(其大体上沿旋转轴D延伸)引导其它拉力件20’。从驱动件92开始,转矩可以经由传送件96被传送到横梁84上,由此横梁84以及两个转向件62均绕着旋转轴D枢转。因此,第一基础组件60的均与固定点64连接的两个第一距离61 (出于清楚的原因在图4中没有示出)在长度上缩短或延长。右侧的第一基础组件60的拉力件20通过张紧件24被固定在转向件62上或从此处开始,接着拉力件经由固定点64被引导至补偿件41并从此处经由固定点64被往回引导至转向件62并进一步被沿组件引导。
[0075]图5示出了通过横梁84与驱动件92连接的两个第一基础组件60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在图5中,驱动件92被传送件96遮盖。传送件96用于将转矩从驱动件92传送到横梁84上。传送件96具有处于纵轴L或旋转轴D的区域内的孔(无附图标记)。此夕卜,传送件96具有两个转向轮28,这两个转向轮用于沿纵轴L或旋转轴D引导来自转向件62的拉力件20。由此,在纵轴L的两侧上的两个第一基础组件60均具有被转向件62引导至位于主立柱90’上的固定点64的拉力件20。拉力件20从固定点64被引导至补偿组件40的补偿件41,以便从此处经由固定点64被往回引导至各自的转向件62并从此处被引导至各自的转向轮28。驱动件92通过支撑结构97固定在主立柱90’上。优选地,支撑结构97具有椭圆孔95,支撑结构通过这些椭圆孔固定在主立柱90’上,以保证驱动件92的高度变化。然而,椭圆孔95在图5在被遮盖。此外示出了纵梁86,该纵梁通过固定件85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被设计为U形夹)例如借助螺栓等固定在横梁84上。此外示出了两个辅助钢索21,这些辅助钢索均通过张紧件24设置在横梁84上。此外示意地示出了两个太阳能模块10,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描述了能够绕着旋转轴D枢转地的装配平面E (未示出)。
[0076]图6示出了包括电动机93以及驱动装置94的驱动件92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平面图。驱动件92固定在主立柱90’上。通过传送件96将来自驱动件92的转矩传送到横梁84上。传送件96上设置有两个转向轮28,这些转向轮用于沿纵轴L进一步引导均属于第一基础组件60 (未示出)的两个拉力件20。此外,传送件96以及驱动件92具有孔(无附图标记),拉力件20或其它拉力件20’可以在该孔中被引导。特别地,如图2a所示,其它拉力件20’可以是如下拉力件,它们从分配件22开始,经由转向轮28被再次引导至主立柱的另一侧并到达设置在那里的转向件62或横梁84。
[0077]图7示出了具有第二基础组件60’的立柱90的优选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立柱90上设置有固定点64。立柱90的上端上设置有顶部件88。然而,该顶部件在图7中几乎被完全遮盖。在顶部件88上示出了具有两个槽孔30的转接板29。转接板29同样具有两个转向轮28,这些转向轮被设计成用于在处于横梁84两侧的转向件62的方向上引导(来自纵向的)其它拉力件20’。因此,在第二基础组件60’中,来自转向轮28的其它拉力件20’被引导至转向件62,以便从此处经由固定点64并再次往回引导至转向件62,然后最终固定在那里。转接板29同样具有椭圆孔85,这些椭圆孔用于可变地固定横梁84。然而,椭圆孔95在图7中被遮盖。
[0078]图8示出了用于沿纵轴L或旋转轴D使拉力件20或其它拉力件20’转向的转向轮28的优选实施例。立柱90上设置有顶部件88,在该顶部件上设置有转接板29。在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横梁84借助四个螺栓固定在转接板29上。为此目的,转接板29具有四个椭圆孔95 (被遮盖),以便将横梁84可变地设置在转接板29上。在这种情况下,可变的意思是:当横梁84是水平的时,可以沿立柱90的垂直轴进行高度调整。枢转点82处于顶部件88与转接板29之间,并且被构造成轴承,以便可以使横梁84绕着旋转轴D旋转。转接板29具有槽孔30,以便例如沿纵轴L引导拉力件20或其它拉力件20’。此外,在转接板29上固定有两个转向轮28,以便例如使拉力件20或20’转向180°。
[0079]图9示出了不具有第一基础组件60或第二基础组件60’的立柱90的优选实施例。在立柱90上固定有顶部件88,在顶部件上在设置有转接板29。此外,在转接板29上设置有横梁84,纵梁86通过固定件85固定在横梁上。不言而喻,这种纵梁86优选地设置在转接板29的两侧。然而,为清楚起见,这一点在这里没有示出。在纵梁86上设置有模块载轨89,在模块载轨上再设置有太阳能模块10。由太阳能模块10、模块载轨89、纵梁86以及横梁84组成的设备产生整个装配平面E。转接板29具有两个槽孔30,以便进一步沿纵轴L引导拉力件20或其它拉力件20’。
[0080]图10示出了分配件22的优选实施例。在优选实施例中,分配件22被构造成板,在分配件上设置有拉力件20。在拉力件20的设置侧的相反侧固定有其它拉力件20’,这些其它拉力件因此形成拉力件20的延长或传送被施加的拉力。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拉力件20’利用螺杆拧入分配件22的板内,由此拉力件20’能够被张紧。因此,在这里,分配件22起到张紧件24的作用。分配件22包括引导孔23,辅助钢索21在该引导孔中被引导。此外示出了纵梁部件86’,这些纵梁部件通过中间件87连接,使得它们形成纵梁86。
[0081]图11示出了用于说明防扭转装置26的工作模式的示意图。在分配件22上,拉力件20设置在一侧,而其它拉力件20’设置在另一侧。其它拉力件20’的设置可以导致向分配件22施加扭矩(参照图11中的圆形的上部箭头)。此外,分配件22具有引导孔23,该引导孔与分配件22共同作为防扭转装置26而发挥作用。辅助钢索21被引导而穿过引导孔23。该辅助钢索被张紧,以至于其不可移动或仅略微移动。因此,上面示意示出的转矩被辅助钢索21与引导孔23—起接受。也就是说,分配件22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参见双箭头)来回移动。因此,防止了其它拉力件20’或分配件22的扭转。
[0082]附图标记
[0083]10太阳能模块
[0084]20拉力件
[0085]20’其它拉力件
[0086]21辅助钢索
[0087]22 分配件
[0088]23 引导孔
[0089]24张紧件
[0090]26 防扭转装置
[0091]28转向轮
[0092]29转接板
[0093]30槽孔
[0094]40补偿组件
[0095]41补偿件
[0096]42第二距离
[0097]42L第二距离,延长
[0098]60第一基础组件
[0099]60’第二基础组件
[0100]61第一距离
[0101]61L延长的一距离
[0102]6IV缩短的一距离
[0103]62转向件
[0104]64 固定点
[0105]80可移动支撑件
[0106]82枢转点
[0107]84横梁
[0108]85 固定件
[0109]86纵梁
[0110]86’纵梁部件
[0111]87中间件
[0112]88顶部件
[0113]89模块载轨
[0114]90立柱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