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959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空调柜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包括机壳及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与所述机壳的一内壁围合形成一密闭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内壁相对的第一降噪板,所述第一降噪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降噪组件还包括将所述空腔阻隔为两腔室、并与所述第一降噪板相对的第二降噪板,所述第二降噪板上开设有将所述两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的内壁设置一降噪组件,实现噪音的二级降噪,大大提升了降噪效果。
【专利说明】
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空调领域,特别设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0002] 空调柜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噪音。噪音来源有多种,例如,柜机内 的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外部空气进入柜机内时产生的噪音、空调内部各个零部 件工作时发出的噪音等。噪音严重影响用户使用效果。
[0003] 空调柜机的吸音降噪研究及设计一直W来都是空调结构设计的难点和重点。现有 的降噪措施只是改善风道的结构来优化整机运行噪音,然而运种降噪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柜机,旨在降低空调柜机是噪音。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机壳及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 括具有一密闭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面朝所述空调柜机的一内壁且与所述内壁连接的 底板,W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第一降噪板,所述第一降噪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 一通孔;所述降噪组件还包括将所述空腔阻隔为两腔室、并与所述第一降噪板相对的第二 降噪板,所述第二降噪板上开设有将所述两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
[0006] 优选的,所述降噪组件安装于空调柜机的背板。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000引优选的,第一通孔的孔径为dl,0<dl < 3mm。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d2,0<d2。臟。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降噪板与所述第二降噪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第二降噪板与 所述内壁之间的间距为L2,L2/L1 > 3。
[0011] 优选的,0<。< 10mm,10<l^i<50mm。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具有远离所述第二降噪板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呈向 外渐扩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降噪板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自所述第 二降噪板朝向所述第一降噪板的延伸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错开设置。
[0014] 优选的,所述降噪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降噪板和所述底板,并形成所述空腔的 围板,所述围板上设置有第=通孔。
[001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的内壁设置一降噪组件,使声音通过降噪组件 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先后进入两腔室,进而带动两腔室内空气分子的振动,空气分子 在两空腔内的振动而相互摩擦,最终转化为热能,实现噪音的二级降噪,大大提升了降噪效 果。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 根据运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发明空调柜机中降噪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引图2为图1中降噪组件的俯视图;
[0019] 图3为图1中降噪组件沿M-M线的剖视图;
[0020] 图4为图1中将降噪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1中第一通孔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耳说巧,
[0023]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设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设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 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 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W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 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W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W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 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运种技术方案的结 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柜机。
[0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空调柜机包括机壳及降噪组件10,所述降噪 组件10包括具有一密闭空腔110的壳体11,所述壳体11包括面朝所述空调柜机的一内壁且 与所述内壁连接的底板111,W及与所述底板111相对的第一降噪板112,所述第一降噪板 112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110连通的第一通孔101;所述降噪组件10还包括将所述空腔110阻 隔为两腔室并与所述第一降噪板112相对的第二降噪板12,所述第二降噪板12上开设有将 所述两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102。
[0029] 具体的,空调柜机的机壳包括面板、背板、连接面板和背板的侧板、顶板及底盘。W 壳体11呈方形设置为例。所述壳体11的空腔110可W由六个壁板围合形成,也可W是五个壁 板围合形成一具有一敞口的腔室,然后通过机壳的任意一内壁将所述腔室的敞口端封堵, W形成所述空腔110。另外还可W是由一个壁板与机壳的顶板、底盘和两侧板分别对应连 接,从而形成所述空腔110。也就是所述壳体11可W安装于所述面板、背板、侧板、顶板或底 盘之一。也可W是所述壳体11的壁板形成所述机壳内壁的一部分。
[0030] 第二降噪板12将空腔110分割为第一腔室IlOa和第二腔室11化,第一降噪板112与 第二降噪板12形成第一腔室IlOa的两个壁板,第二降噪板12与背板形成第二腔室11化的两 个壁板。第一降噪板112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01与第一腔室IlOa连通,第二降噪板12上开设 的第二通孔102将第一腔室IlOa和第二腔室11化连通。
[0031] 参照图3和图4,柜机内的噪音进入壳体11后经过两级降噪:首先,当柜机内的噪音 通过第一通孔101进入第一腔室IlOa内,噪音的声波引起第一腔室IlOa内空气分子的振动, 由于空气自身具有粘滞阻力,除了空气分子自身相互摩擦外,空气分子还与第一腔室IlOa 内表面摩擦,使得声波的声能被消耗,噪音被降低,从而完成一级降噪。一级降噪完成后,剩 余的噪音由第一腔室IlOa穿过第二通孔102而进入第二腔室IlOb中,噪音在第二腔室11化 内再次引起第二腔室11化内空气分子的振动,使声能再次被消耗,从完成二级降噪。
[003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内设置一降噪组件10,使噪音通过降噪组件10 的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而先后进入两腔室,进而带动两腔室内空气分子的振动,空 气分子在两空腔110内的振动而相互摩擦,最终转化为热能,实现二级降噪,大大提升了降 噪效果。
[0033] 参照图1,空调柜机内部的噪音虽然可W通过各个方向向外传出,但是显然,由于 空调柜机内的靠近面板设置的结构较多,噪音从面板传出前,受到多个结构的阻碍,最终噪 音也较小。而背板面积较大,因此,将所述降噪组件10安装于空调柜机的背板,可W使降噪 组件10接触噪源的面积更大,降噪效果更佳。
[0034] 继续参照图3和图4,噪音虽然可W先后进入第一腔室IlOa和第二腔室11化,但是 起主要降噪作用的还是第一腔室110a。噪音进入第一腔室IlOa而经过一级降噪后,可W滤 除大部分的噪音,剩余的噪音由第二腔室IlOb滤除。在此,考虑到第一通孔101的孔径过大 会导致空腔110内空气分子振动效果不佳,降噪效果也不好。为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 通孔101的孔径di大于0小于等于3mm。另外,如果通孔的孔径过小,声音的声波难W进入第 一腔室IlOa中,如此,降噪组件10对声音的吸收效果较差,所W,第一通孔的孔径在1.5mm至 2.5mm为较佳实施方式。同样,第二通孔102的孔径Cb不宜过大,孔径过大会降低第一腔室 IlOa内空气分子的振动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02的孔径Cb大于0小于等于2mm,当 然,第二通孔102的孔径Cb也不宜过小,否则对噪音的吸收效果较差,第二通孔102的孔径Cb 在Imm至1.5mm为较佳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孔径山要大于所述第二 通孔102的孔径cb。运是因为,经过第一腔室IlOa过滤后,剩余的噪音相对较小,第二通孔 102的孔径Cb没有必要做得较大,做得较大反而会影响第一腔室IlOa内空气的振动效果。
[0035] 除了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102的孔径有限制外,第一腔室IlOa的深度和第二腔 室11化的深度也有限制。参照表巧日表2的测试数据,山位第一腔室IlOa的深度,L2位第二腔 室11化的深度)。
[0036] 表1、降噪组件10的第一腔室IlOa的深度、第二腔室11化的深度与降噪量的关系表
[0037]
[003引 的关系表
[0039]
[0040] 由此可见,当IVLi大于3时,降噪组件10的降噪效果显著提升。
[0041] 虽然L2/L1大于3时可W显著提高降噪组件10的降噪效果,但是由于空调柜机自身 结构的限制,Cb和山自身尺寸也是有限制的。参照图3,第一腔室IlOa和第二腔室11化的深度 都不宜过大,否则会对空调柜机中其它结构造成干设,例如与风机干设、或者与换热器干设 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IlOa的深度大于0小于等于10mm。当然,该间距也不宜过小,否 则降噪效果不佳,降噪板与所述内壁的间距在5mm至8mm为较佳实施例。同样,第二腔室的深 度也有限制,第二腔室IlOb的深度大于10小于等于50mm,优选15mm至25mm。
[0042] 参照图5,上述第一通孔101均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之一为位于第一降噪板112的外 表面的第一端口,另一端口位于第一降噪板112的内表面,为了使第一降噪板112对噪音的 吸收效果更佳,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外端口(第一端口)呈向外渐扩设置。同 样,上述第二通孔102均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之一为靠近第一降噪板112的第二端口,为了使 第二降噪板12对噪音的吸收效果更佳,所述第二通孔102的第二端口自所述第一降噪板112 朝向所述第二降噪板12的延伸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0043] 参照图3和图4,噪音由第一通孔101进入第一腔室IlOa后,会在第一腔室IlOa内损 耗一部分能量,而后进入第二腔室11化中。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降噪组件10的降噪效 果更佳,所述第一通孔101与所述第二通孔102呈错开设置(在第一降噪板112朝向第二降噪 板12的方向上呈错开设置),W避免噪音直接有第一通孔101进入第一腔室IlOa后直接由第 二通孔102进入第二腔室11化。如此,当噪音进入第一腔室IlOa后,噪音不会很容易进入第 二通孔102中。即,第二通孔102为噪音进入第二腔室IlOb带来阻碍,噪音可W在第一腔室 IlOa中折损较多能量,进而使得降噪效果更佳。
[0044] 继续参照图4,第一降噪板112可W将靠近降噪组件10的噪音,或者朝向第一降噪 板112福射的噪音很好的吸收,但是对于由远离降噪组件10的结构发出的噪音,第一降噪板 112难W吸收。鉴于此种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组件10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降噪板112和 所述内壁、并形成所述空腔110的围板113,所述围板113上设置有第=通孔(图中未展示 出),如此就可W在多方向吸收噪音,进一步强化降噪效果。
[0045]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 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 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具有一密闭空 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面朝所述空调柜机的一内壁且与所述内壁连接的底板,以及与所 述底板相对的第一降噪板,所述第一降噪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降 噪组件还包括将所述空腔阻隔为两腔室、并与所述第一降噪板相对的第二降噪板,所述第 二降噪板上开设有将所述两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安装于空调柜机的背板。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 的孔径。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的孔径为dl,0<dl< 3mm。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d2,0<d2< 2mm。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板与所述第二降噪板之间 的间距为1^,所述第二降噪板与所述内壁之间的间距为2 3。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0 < U < 1 Omm,10 < U < 50mm。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具有远离所述第二降噪板 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呈向外渐扩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降噪板的第 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自所述第二降噪板朝向所述第一降噪板的延伸方向上呈渐扩设置。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错开设 置。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降噪 板和所述底板并形成所述空腔的围板,所述围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文档编号】F24F1/00GK105823133SQ201610378669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发明人】庞丰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