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蓄冷再冷却供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489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蓄冷再冷却供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水蓄冷的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蓄冷主要分为冰蓄冷和水蓄冷,冰蓄冷特点是造价较高蓄冷密度大,水蓄冷的特点是造价低但蓄冷密度小。正常水蓄冷的蓄能温差为5-7°C,较多的工况为5/10°C,即夜间蓄冷后水池的温度为5°C,白天释放冷量后温度为10°C。其工作原理如图1,由于峰谷电的原因,晚上电费较低,所以晚上将供水管10°C以上的水通过制冷设备制冷将水温降低到5°C,并存储到蓄能水池中;白天的时候,电费较高,这时候蓄能水池当中5°C的冷水就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对用户进行制冷,这样白天就可以少用制冷设备进行制冷,节省了白天的电费。但是当蓄能水池中的5°C冷水对用户进行制冷后全部变成10°C以上之后,蓄能水池中的水就无法再进行制冷了,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蓄能水池的蓄能密度就显得很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蓄冷再冷却供冷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蓄能水池的蓄能密度。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的蓄冷再冷却供冷系统,包括蓄能水池,蓄能水池通过水管连接制冷设备及末端用户;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再冷却器,再冷却器通过水管连接蓄能水池。
[0006]本实用新型的供冷系统通过在原有的冷水机组中增加再冷却器,再冷却器中的冷媒对水进行冷却,冷媒的温度在30°C以上,当蓄能水池中的5°C冷水对用户进行制冷后全部变成10°C以上之后,再通过水管连接到再冷却器,对温度在30°C以上的冷媒进行冷却,这样回水温度可以达到20°C,蓄能水池的利用温差从5°C (5°C /10°C)增加到15°C(5 °C /20 °C ),提升了蓄能水池的蓄能密度。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传统蓄冷供冷系统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蓄冷供冷系统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蓄冷供冷系统增加制冷量及效率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1]由图2,一种新型的蓄冷再冷却供冷系统,包括蓄能水池1,蓄能水池I通过水管连接制冷设备及末端用户,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2、冷凝器3、气液分离器4、压缩机5,所述冷凝器3与气液分离器4之间连接再冷却器6,再冷却器6通过水管连接蓄能水池1,再冷却器6内设置有冷媒。
[0012]正常工况下,蓄能水池I蓄冷温度为5°C。蓄能水池I释放冷量分为两个阶段:1)前期蓄冷水池温度较低的情况,蓄能水池直接释放冷量:温差为出水5°C,回水为10°C,蓄能水池中的冷却水逐渐升温到10°C。2)蓄能后期:通过将10°C冷却水进入制冷设备(或热泵)主机的再冷却器中,将再冷却器中30°C以上的冷媒的温度降低,通过降低冷媒的温度,提升主机的效率;其中,蓄能水池的供水温度为10°C,回水温度可达20°C。
[0013]这样整个蓄能水池的工况为5°C -1O0C _20°C,即在蓄能水池的冷水由正常的5°C变为10°c之后,通过再冷却器再由10°C变为20°C,增大了冷却的幅度,增加了冷却量。在不增加水池造价的前提下,水池的单位体积的蓄冷量大大增加。
[0014]如图3,冷却水先经过在冷凝器下游设置的再冷却器,然后进入冷凝器,就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再冷却。TK为冷凝器的温度,TO为蒸发器的温度;3-3’就是高压液态制冷剂再冷却过程线,其所达到的温度TSC为再冷温度。由于高压液态制冷剂再冷却,在压缩机功耗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质量制冷剂制冷能力增加ql(面积:ab44’),制冷能力和制冷效率提高。
[0015]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蓄冷再冷却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水池,蓄能水池通过水管连接制冷设备及末端用户;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再冷却器,再冷却器通过水管连接蓄能水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蓄冷再冷却供冷系统,包括蓄能水池,蓄能水池通过水管连接制冷设备及末端用户;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再冷却器,再冷却器通过水管连接蓄能水池。本实用新型的供冷系统通过在原有的冷水机组中增加再冷却器,再冷却器中的冷媒对水进行冷却,冷媒的温度在30℃以上,当蓄能水池中的5℃冷水对用户进行制冷后全部变成10℃以上之后,再通过水管连接到再冷却器,对温度在30℃以上的冷媒进行冷却,这样回水温度可以达到20℃,蓄能水池的利用温差从5℃(5℃/10℃)增加到15℃(5℃/20℃),提升了蓄能水池的蓄能密度。
【IPC分类】F24F5-00
【公开号】CN204373127
【申请号】CN201420814583
【发明人】杜玉吉, 郭林, 朱庭浩
【申请人】中节能(常州)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