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95526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侧面贴合保证了待净化空气不会从机箱I和过滤机构间的空隙中直接穿越,而是必须穿越过滤机构进行过滤,保证了空气净化的到位,最大程度的去除空气中大部分的粉尘及颗粒物。
[0037]本实用新型中,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能释放高压快速吸附灭菌,可杀灭病菌而不释放臭氧,能将PM2.5的粉尘吸附到90%以上,其与HEPA过滤网10配合,能延长HEPA过滤网10的使用期限,降低HEPA过滤网10的更换频次,降低使用成本,如果没有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HEPA过滤器10很快就被堵死。
[0038]本实用新型中,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 一般采用一级6000V静电过滤装置14。
[0039]所述第一过滤层13包括若干无纺布层。
[0040]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过滤层13采用若干无纺布层作为粗效过滤层,其与作为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的一级6000V静电过滤装置14配合,可以清除PM2.5接近90%,并且整体无耗材,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轮换清洗第一过滤层13的无纺布层和作为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的一级6000V静电过滤装置14即可。
[0041]所述第二过滤层15为活性炭过滤网层和除臭氧过滤网层。
[004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过滤层15为顺次设置的活性炭过滤网层和除臭氧过滤网层,其作为高效过滤网,可以与作为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的一级6000V静电过滤装置14配合,去除臭氧、除异味、除甲醛等,完成二次过滤作业,保证去除空气中剩余的粉尘及颗粒物,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0043]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过滤网层由活性炭制成,活性炭是由含炭为主的物质作原料,经高温炭化和活化制得的疏水性吸附剂,其含有大量微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有效地去除臭味,可去除气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包含某些有毒的重金属。
[0044]本实用新型中,除臭氧过滤网层一般是将除臭氧配方附着在铝蜂窝基材的内孔表面上的层结构网,其结构紧密、吸附面积大,气流畅通,运用RCD (Room TemperatureCatalytic Decomposit1n,室温催化分解)纳米技术,以分解代替传统吸附高效降解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比如甲醛、苯等,将其还原分解成为水分子和二氧化碳,有效还原臭氧成为氧气。一般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除臭氧过滤网层除臭氧的效率高达98%以上。
[0045]所述风机8为双向离心风机8。
[0046]本实用新型中,风机8设置为双向离心风机8,保证了空气被抽排的效果最佳,净化强度更高。
[0047]所述机箱I内设有微动开关16,所述微动开关16贴设于机箱I的门侧,所述微动开关16与所述主控板7连接。
[0048]本实用新型中,在机箱I的门侧上设置微动开关16,微动开关16的工作原理为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完成开关功能。微动开关16贴设于机箱I的门侧,当机箱I的门闭合时,微动开关16处于闭合状态,机器可以运行;当机箱I的门被打开时,即微动开关16处于打开状态,由主控板7控制机器终止运行,避免了使用者操作不当打开机箱I的门时可能存在的危险。
[0049]所述机箱I上设有互动机构,所述互动机构包括Wifi模块17、显示面板和输入模块,所述互动机构与所述主控板7连接。
[0050]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机打开与关闭等功能局限于由遥控器控制或空气净化机机身上的按键控制,并不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低,故在本实用新型的机箱I上设置包括了 Wifi模块17、显示面板和输入模块的互动机构,Wifi模块17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与Wifi模块17的相互通信完成远程遥控净化机的运行的作业,利用Wifi模块17和显示面板可以同步在智能手机或显示面板上显示净化机的运行状态和室内空气质量状态。
[005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0052]实施例1:自动运行模式:传感机构6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略超出设定指示时,科学比率引入室外新风保持室内氧气含量;打开机箱I上的开关按钮,本实用新型处于自动工作模式,通过机箱I背侧的室外进风管3将室外风引入,经第一过滤层13的过滤后,再经过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杀灭细菌病毒,经第二过滤层15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利用直流无刷双向离心风机8,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上送风,再经HEPA过滤网10吸附分解空气中的细小微粒、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经多层过滤的新风通过机箱I顶部与侧部的出风口11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本运行模式下,由传感机构6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当略超出设定指示时,根据室内外空气质量差值,以科学比率引入室外新风保持室内氧气含量,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缓慢引入新风防止热量损失或是开启加热装置9。
[0053]实施例2:内循环运行模式: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或者手动切换至内循环运行模式时,室外进风阀4关闭,在风机8作用下,室内空气由机箱I底部进入机箱I内进行过滤;经第一过滤层13粗效过滤后,再经过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杀灭细菌病毒,经第二过滤层15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利用直流无刷双向离心风机8,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上送风,再经HEPA过滤网10,吸附分解空气中的细小微粒、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经多层过滤的新风通过机箱I顶部与侧部的出风口 11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
[0054]实施例3:外循环运行模式: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或者手动切换至外循环运行模式时,室外进风阀4全开,在风机8作用下,室外新鲜空气由室外进风管3进入机箱I内进行过滤后送入室内;经第一过滤层13粗效过滤后,再经过高压静电过滤装置14杀灭细菌病毒,经第二过滤层15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利用直流无刷双向离心风机8,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上送风,再经HEPA过滤网10,吸附分解空气中的细小微粒、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经多层过滤的新风通过机箱I顶部与侧部的出风口 11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
[005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空气净化机没有补氧的功能,而导致的在使用传统的空气净化机的过程中,是否开窗已经成为消费者最为纠结的问题,当不开窗进行净化时,室内空气不流通,使用过程中会感觉室内越来越闷,而当开窗进行净化时,由于室外空气的进入,又会降低净化效果,更甚如果是在天气寒冷的地域,开窗进行净化作业无疑更消费者带去了更大的不适感的问题,通过在机箱I底部设置室内进风口 2和室外进风管3,并设置传感机构6,通过传感机构6的感应值控制主控板7,以主控板7控制步进电机5控制室内进风口 2和室外进风管3间的室外进风阀4的开度,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室外进风阀4自动打开,科学比率引入室外新风保持室内氧气含量;同时还通过传感机构6实时监测,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系统自动开启加热功能对于新风进行加热;通过过滤机构6和HEPA过滤网10对于输出新风进行过滤,保证新风的新鲜。本实用新型弥补了普通净化机所不具备的补氧功能,且有效加热,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同时本实用新型亦可适用于已装修好的房屋,与新风机相比,免去了布管道等繁琐的程序,即装即用,简单省心。
【主权项】
1.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底部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机箱背侧设有室外进风管,所述室外进风管与所述机箱通过室外进风阀连接,所述室外进风阀设于所述室内进风口上方,所述室外进风阀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机箱内设有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连接至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室外进风阀和室内进风口上方顺次设有过滤机构、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上部的机箱内侧铺设有若干HEPA过滤网,所述HEPA过滤网对应的机箱上设有出风□ 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包括设于室内进风口侧部的室内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进风阀侧部的室外温度传感器及设于室内进风口侧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进风阀侧部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自下而上顺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高压静电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高压静电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层的端部分别与机箱内侧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包括若干无纺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网层和除臭氧过滤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双向离心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贴设于机箱的门侧,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设有互动机构,所述互动机构包括Wifi模块、显示面板和输入模块,所述互动机构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氧恒温净化机,包括底部设室内进风口的机箱,机箱背侧设与机箱通过室外进风阀连接的室外进风管,室外进风阀设于室内进风口上方,室外进风阀连有步进电机;机箱内设连接至主控板的传感机构,主控板与步进电机连接;室外进风阀和室内进风口上方顺次设过滤机构、风机和与主控板连接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部机箱内侧铺有若干HEPA过滤网,HEPA过滤网对应的机箱上设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科学比率引入室外新风保持室内氧气含量,具备补氧功能,且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有效加热,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通过过滤机构和HEPA过滤网对于输出新风进行过滤,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亦适用于已装修好的房屋,即装即用,简单省心。
【IPC分类】F24F11-02, F24F1-02, F24F13-28
【公开号】CN204404387
【申请号】CN201420861091
【发明人】乐飞, 颜为, 李岳山, 董栋军
【申请人】颜为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