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670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本体,在所述换热管本体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交叉设置形成交叉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在所述换热管本体内沿顺时针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槽在所述换热管本体内沿逆时针方向设置,在所述换热管本体内还固定有旋流器;在所述换热管本体的外壁上还分布有多个环形肋片,多个所述环形肋片沿所述换热管本体的轴向均匀分布。其显著效果是:能够破坏流体在换热管内流动形成的层流附面层,强化传热传质,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实现潜热及显热的双重回收,节能率达6--10%,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说明】
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燃气类热力设备节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
【背景技术】
[0002]近年,热工行业采用在锅炉排烟口加装水一气换热器的方式,使排烟温度降至170°C以下,热水回用,满足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范的要求,但节能率不大于3%。除锅炉系统外,其它燃气热力设备尾部近年也常加装节能器,实现余热回收;但由于排烟温度无法有效降低,只能回收烟气显热,而烟气汽化潜热无法回收,致使节能效益不能大幅提升。
[0003]现有技术中的节能器多采用气-水温差换热方式,由于流体在流动中换热管内壁附近层流附面层的存在,形成极大的传热热阻,大大降低了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该换热管能够破坏流体在管内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层流附面层,提高换热管的换热系数,有效降低管壁温度,为冷凝传热创造条件;以实现烟气潜热及显热的双重回收。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其关键在于:包括换热管本体,在所述换热管本体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交叉设置形成交叉双螺纹槽,在所述换热管本体内还固定有旋流器。
[0007]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换热管内壁设置相互交叉的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从而能够破坏流体在换热管内流动中形成的层流附面层,形成紊流,进而增加换热管的换热系数;另外,通过设置旋流器,能够使流体在换热管内形成旋转流及涡流,从而避免管内流动形成层流附面层。本换热管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换热管中流体形成的层流附面层的破坏,强化了传热传质,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0008]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螺纹槽在所述换热管本体内沿顺时针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槽在所述换热管本体内沿逆时针方向设置。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换热管本体的外壁上还分布有多个环形肋片,多个所述环形肋片沿所述换热管本体的轴向均匀分布。
[0010]通过设置环形肋片能够增加烟气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均匀分布不仅便于加工,而且可以保证换热管各处能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器为螺旋形不锈钢片,该旋流器从所述换热管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旋流器的两端与所述换热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在换热管道内形成旋转流,优选所述旋流器的节距为125mm,扭率为4.8,厚度为I?1.5mm。
[0013]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对换热管内的层流附面层进行破坏,优选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的槽深均为0.5mm,槽宽均为0.5mm,节距为12mm。
[0014]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通过在换热管内壁设置相互交叉的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从而能够破坏流体在换热管流动中形成的层流附面层,形成紊流,进而增加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另外,通过设置旋流器,能够使流体在换热管内形成旋流及涡流,增强混合,强化传热传质,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设置环形肋片能够增加烟气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实现了烟气潜热及显热的双重回收,可使烟温降至55°C,节能率达6-10%。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所述交叉双螺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所述旋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本体I,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2与第二螺纹槽3,所述第一螺纹槽2与第二螺纹槽3交叉设置形成交叉双螺纹槽,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内还固定有旋流器4,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外壁上还分布有多个环形肋片5,多个所述环形肋片5沿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轴向均匀分布。
[0020]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一螺纹槽2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内沿顺时针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槽3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内沿逆时针方向设置。
[0021]本例中,所述旋流器4为螺旋形不锈钢片,该旋流器4从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旋流器4的两端与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
[0022]本例中,为了更好的在换热管道内形成旋转流,所述旋流器4的节距选取为125mm,扭率选取为4.8,厚度选取为I?1.5mm。
[0023]本例中,为了更好地对换热管道内的层流附面层进行破坏,所述第一螺纹槽2与第二螺纹槽3的槽深均为0.5mm,槽宽均为0.5mm,节距为12mm。
[0024]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换热管本体I内壁设置相互交叉的第一螺纹槽2与第二螺纹槽3,从而能够破坏流体在换热管本体I内形成的流体层流附面层,形成紊流,进而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另外,通过设置旋流器4,能够使得流体在换热管本体I内形成旋流及涡流,从而强化传热传质;而且通过设置环形肋片5能够增加烟气与换热管本体I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尚了换热效率。
【主权项】
1.一种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本体(I),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2)与第二螺纹槽(3),所述第一螺纹槽(2)与第二螺纹槽(3)交叉设置形成交叉双螺纹槽,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内还固定有旋流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槽(2)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内沿顺时针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槽(3)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内沿逆时针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外壁上还分布有多个环形肋片(5),多个所述环形肋片(5)沿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轴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4)为螺旋形不锈钢片,该旋流器(4)从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旋流器(4)的两端与所述换热管本体(I)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4)的节距为125mm,扭率为4.8,厚度为I?1.5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深度冷凝式给水加热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槽(2)与第二螺纹槽(3)的槽深均为0.5mm,槽宽均为0.5mm,节距为12mm。
【文档编号】F28F13/12GK205448793SQ201521127159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发明人】李惠军, 李生根, 郑绍渝, 周兴国, 周德伟
【申请人】重庆南方热力工程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