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249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有关一般冰箱的蒸发器(也称为冷却器)外围的构造,都是相当清楚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至6)。
冰箱是计测冰箱内的冷藏室及冷冻室的温度,然后控制冷冻回路的ON/OFF,而将冰箱内的冷藏室及冷冻室的温度调整至预定温度。此冰箱是利用冷气循环用风扇而使通过冷冻回路的蒸发器而被冷却的冷气,在冰箱内循环。
蒸发器的冷媒管是形成为蛇行形状,是由直线状的多个直管部、以及连结这些直管部端部的连结部(也称为弯管部)所构成。而且在蒸发器的上述直管部安装有多个散热片。
而且,此蒸发器的设计方式是使上述直管部形成水平状态而安装在冰箱内,从冰箱内之冷冻室等返回的空气是由此蒸发器下方流入,并且通过散热片之间,再由此蒸发器上方再度流出至冰箱内的冷冻室等。
流入此蒸发器的空气由于会经此蒸发器而冷却至露点以下,因此在蒸发器会有霜附着。
为了去除此霜,在稍稍离开蒸发器的下方有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设置成大致水平状态(参照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2),或是在此蒸发器的下部,一体设置大致水平状态的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例如参照上述专利文献3)。
理想的状况是,冷却运转中在整个蒸发器均匀地结霜,除霜时则使整个蒸发器的霜均匀溶解。
但是,实际上由于在空气流入的附近,发生结霜的情况较多,而且是从玻璃管加热器周围开始进行霜的溶解,所以并无法全部均匀地进行。
因此,提出一种使得均匀结霜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将蒸发器安装成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同时使空气从由于此倾斜而升高之侧流入(参照上述专利文献4),藉此即可实现结霜的均匀化。然而,由于使蒸发器倾斜,并且使空气从蒸发器的横向流入,因此在结霜以外的方面会产生困难点。
在此,针对终止除霜的控制方法加以说明。终止除霜的控制是利用终止除霜检测用温度传感器(终止除霜的温度感知部,以下称为除霜用温度传感器)检测而知。因此蒸发器安装有终止除霜的检出用温度传感器。此外,虽然蒸发器的结霜分布状况并不均匀,而且,利用玻璃管加热器的溶解进行状况下也会有不均匀的情形,但只要是相同构造(相同设计)的冰箱其终止除霜的控制就有某程度的相似。
通常是在推测为霜最后残留(最后霜溶解)的位置配置除霜用温度传感器。然后,当此除霜用温度传感器感测到例如变成8℃时,便终止除霜运转。此外,如上所述,除霜用温度传感器的配置位置以霜最后残留的位置为最佳位置,但由于霜的附着状况以及霜溶解进行状况可做某种程度的推测,因此并不特别限定霜最后残留的位置,即使是霜最后残留的位置的周边也没有问题。
以下,针对发生异常高温时的安全对策加以说明。利用玻璃管除霜加热器除霜的情况下,此玻璃管除霜加热器周边的温度会变高。
因此,在除霜时,在玻璃管加热器周边的冰箱的部分是使其分开或配置铝构件以避免因为高温而受到不良影响。另外,也可将温度保险丝配置在蒸发器本体或蒸发器附近,以在形成异常的高温状态时强制终止除霜动作。此温度保险丝是从设定温度为65℃、68℃、70℃、75℃的温度保险丝当中选择,并且配置在冰箱的最适当位置。
这种设计是分析该冰箱的结霜的分布状况、利用玻璃管加热器的溶解进行状况、除霜时除霜用加热器的温度的上升状况而进行。而且,这种状况是只要是相同构造的冰箱(相同机型),尽管有些细微的偏差,但大致是相同的设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00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336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4792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11309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实公昭60-38120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9-4961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少相同设计的冰箱的偏差,使得冰箱的设计更为容易,同时使冰箱的除霜动作更有效、更安全地进行。
关于结霜的分布,如上述专利文献4所记载,已知会受到液态冷媒的影响。
本发明人发现,由于液态冷媒的存在,即使是相同构造(相同机型),在通过上述玻璃管加热器的溶解进行状况会发生偏差现象,还发现导致除霜时除霜用加热器升温不均匀现象。
在冰箱的冷却运转当中,流入蒸发器的液态冷媒在朝向出口移动期间会吸取周围的热而蒸发,使周围的空气冷却。此液态冷媒并不一定会在出口之前蒸发,已知一部分会以液态冷媒形态残留在冷媒管内。而且,依冰箱的不同,甚至还有积极地要将此液态冷媒留在蒸发器者(参照专利文献5、6)。
上述溶解进行状况的时间长短会依此液态冷媒的残留量而异。但是,这在设计上并不会造成太大妨碍。问题在于此液态冷媒偏向蒸发器右侧的情况以及偏向左侧的情况。由于此偏向,在蒸发器左右的上述溶解进行状况就会有所偏差。
蒸发器的直管部通常是安装成水平状态。但是,由于安装蒸发器时的位置偏差、冰箱的设置场所的倾斜及/或冰箱高度调整的不够充分,冰箱的蒸发器并没有保持真正的水平,而是稍微倾斜。
即使稍微倾斜,液态冷媒也会流到较低的一方,并停留在该处。液态冷媒会停留在倾斜的较低一方,该侧的霜的溶解会变得很慢。只要经常有固定一侧较慢,即可加以考虑而对冰箱加以设计,但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实际试着将冰箱设在厨房等,就无法判断是朝哪一侧倾斜,而无法解决此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其目的在于减少相同构造(相同机型)的冰箱中由于残留在蒸发器的液态冷媒及蒸发器的倾斜所导致的霜溶解进行状况的不均匀。
本发明是一种可进行除霜的冰箱,具有形成蒸发器(8)的蛇行形状的冷媒管(20);在此冷媒管(20)中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直管部(20A);在此冷媒管(20)中使上述直管部(20A)相连结的弯管部(20B);安装于上述直管部(20A)的多个散热片(21);以及配置成与上述直管部(20A)大致平行且大致水平的玻璃管加热器(24),并且以上述蒸发器(8)的直管部(20A)稍微倾斜的方式安装该蒸发器(8)。
而且,本发明是一种可进行除霜的冰箱,具有形成蒸发器(8)的蛇行形状的冷媒管(20);在此冷媒管(20)中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直管部(20A);在此冷媒管(20)中连结两个上述直管部(20A)的弯管部(20B);安装于上述直管部(20A)的多个散热片(21);配置成与上述直管部(20A)大致平行且大致水平的玻璃管加热器(24);可安装上述蒸发器(8)的内箱(3);以及用以将该蒸发器(8)以上述蒸发器(8)稍微倾斜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内箱(3)的安装部(3A)。
本发明中,上述安装部(3A)是上述内箱(3)的一部分。此安装部(3A)是可供蒸发器(8)的弯管部(20B)嵌合而进行该蒸发器(8)的定位的嵌合部(3A)。
本发明中,上述安装部是设在上述内箱内(3)。
本发明中,上述玻璃管加热器(24)是安装于上述蒸发器(8)的下方。
本发明中,上述玻璃管加热器(24)是安装于上述蒸发器(8)的下部。
本发明中,上述蒸发器(8)安装成一边比另一边低1.5mm至10mm。
本发明中,上述蒸发器(8)安装成一边比另一边低2.5mm。
本发明中,上述蒸发器(8)安装成倾斜度在0.5度至4度范围内。
本发明中,上述蒸发器(8)安装成倾斜度为0.86度。
本发明是设计成在上述蒸发器(8)内,冷气以至下而上的上下流动方式流动。
本发明中,上述冷媒管(20)是在上述蒸发器(8)上部配置有冷媒的入口部及出口部。更详细的说,是将此冷媒管(20)以蛇行形状并列配置在上述蒸发器(8)的前面侧及后面侧,并且使此前面侧冷媒管部分的下边部与上述后面侧冷媒管部分的下边部连续而形成连续的冷媒通路,使上述前面侧冷媒管的上边部及上述后面侧冷媒管的上边部之一方构成冷媒的入口部,使另一方构成冷媒的出口部。
本发明中,在倾斜安装的上述蒸发器(8)的较高侧设有用来感知预定的高温而切断上述玻璃管加热器(24)通电的温度保险丝(29)。
本发明中,上述冷媒管(20)是以蛇行形状并列配置在前面侧及后面侧,并且使此前面侧冷媒管的下部与上述后面侧冷媒管的下部连续,而且在上述前面侧冷媒管的上部及上述后面侧冷媒管的上部之一方配置有冷媒的入口部,在另一方配置有冷媒的出口部。
本发明中,在蒸发器(8)之倾斜的较低侧设有用来检知除霜终止的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
本发明中,在倾斜安装的上述蒸发器(8)的较低侧设有液气分离器(27)。
本发明当中,上述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是设在上述液气分离器(27)附近。
本发明是故意使冰箱的蒸发器朝一方倾斜而安装。因此,液态冷媒停留之侧可固定在相同机型的冰箱之左右任一方。可减少在相同机型的冰箱当中发生的霜之溶解进行状况的左右不均匀现象。
而且,此倾斜很小,外观看来仍为水平配置。因此,不会因此倾斜而使其它部分的设计复杂化、或使其它部分的设计需要再检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蒸发器的斜视图。
图3是用以说明实施例1的蒸发器之安装的正面图。
图4是显示将蒸发器及隔板装入实施例1的冰箱的内箱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用以说明除霜温度传感器及温度保险丝的安装例的实施例2的蒸发器的斜视图。
图6是用以说明除霜温度传感器及温度保险丝的安装例的实施例2的蒸发器的正面图。
符号说明1隔热箱体 2 外板3内箱 3A嵌合部(安装部)4间隔构件 5 冷冻室6冷藏室 7 冷却室8蒸发器(冷却器) 9 风扇10 隔板 10A 突起部11 背板 20冷媒管20A 直管部(冷媒管) 20B 弯管部(冷媒管)21 散热片 22侧板23 缺口24 玻璃管除霜加热器(玻璃管加热器)25 顶板 26缺口27 液气分离器 28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9 温度保险丝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将蒸发器倾斜而安装。因此,大大抑制了除霜时的偏差。
实施例1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加以说明。根据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至图4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
图1是本实施例的冰箱的剖视图。另外,在此图1中省略了冰箱的门及压缩机等。
图2是蒸发器的组装斜视图。
图3是显示将蒸发器装入冰箱状态的正面图。
图4是显示装入蒸发器状态的剖视图。
图1中,符号1表示隔热箱体。此隔热箱体1是在外箱2与内箱3之间填充发泡隔热材而形成。
符号4表示间隔构件。此间隔构件4是隔开上部的冷冻室5及下部的冷藏室6。符号7表示冷却室,此冷却室7配设有蒸发器8。
符号9表示风扇。通过此风扇9的旋转,经蒸发器8冷却的冷气会吹至冷冻室5。此冷气在冷冻室5循环之后会回到蒸发器8下方,并通过蒸发器8而再度被冷却。
符号10表示通过隔开蒸发器8下方的吸入侧及上方的吹出侧而形成冷却室7的隔板。符号11表示冷冻室的背板。
以下参照图2说明蒸发器8。
蒸发器8在冷媒管20安装有多个散热片21。散热片21垂直安装于冷媒管的直线状的直管部。此直管部的端部彼此是通过U字形的弯管部20B而连结。
符号22表示安装于左右两端的侧板。
符号23表示形成于侧板22的缺口。在此缺口23可从前侧安装玻璃管除霜加热器24。
符号25表示顶板。用来保护玻璃管加热器24以免接触到除霜时从蒸发器8滴下的除霜水。符号26表示形成于侧板22的缺口。在此缺口26部分可安装上述顶板25。符号27表示液气分离器(accumulator)。
此蒸发器8的冷媒管20是在蒸发器8的上部配置有冷媒的入口部及出口部。更详细的说,是将此冷媒管20以蛇行形状并列配置在上述蒸发器8的前面侧及后面侧,并且使此前面侧冷媒管部分的下部与上述后面侧冷媒管部分的下部连续而形成连续的冷媒通路,使上述前面侧冷媒管的上部及上述后面侧冷媒管的上部之一方构成冷媒的入口部,使另一方构成冷媒的出口部。而且,在冷媒的出口部配置有液气分离器27。
以下参照图3说明蒸发器8之安装位置的设定等。
隔热箱体1是在外箱2与内箱3之间填充发泡隔热材而形成。符号3A表示嵌合部。
在蒸发器8的冷媒管20安装有多个散热片21。此散热片21在结霜较多的冷气流入侧是加大排列间距,以谋求蒸发器8上之结霜分布的均匀化。
散热片21垂直安装于冷媒管20之直线状的直管部20A。此直管部20A的端部彼此是通过U字形的弯管部20B而连结。
符号22表示安装于左右两端的侧板。符号24表示玻璃管除霜加热器。符号25表示顶板。符号27表示液气分离器。
在此内箱3安装蒸发器8,此蒸发器8的设定位置是通过将弯管部20B嵌入嵌合部3A而决定。
过去是以使蒸发器8的直管部20A与冰箱的水平线一致的方式设计此嵌合部3A。
本实施例是以使位于蒸发器8之左右的嵌合部3A当中的左侧嵌合部3A的形成位置比过去大致高2.5mm来设计内箱3。
因此,蒸发器8只要用与过去同样的方式安装于冰箱,就会形成左侧高起的状态,液态冷媒便容易停留在右侧。
如上所述,由于是使蒸发器8的一侧升高2.5mm,因此只要是相同构造(相同机型)的冰箱,便可使霜均匀地溶解,而抑制了不均匀的现象。另外,由于液态冷媒会停留在右侧,因此右侧的霜之溶解会比过去慢,但并无法断定霜最后残留的部分是否一定在右侧。
无论如何,皆可抑制相同构造(相同机型)的冰箱中的不均匀,使得设计更为容易。
以下参照图4说明蒸发器8的安装等。
隔热箱体1是在外箱2与内箱3之间填充发泡隔热材而形成。在此内箱3安装蒸发器8,此蒸发器8的设定位置是通过将弯管部20B嵌入嵌合部3A而决定。
在隔板10设有突起部10A,以与嵌合部3A一同进行蒸发器8的定位。
当然,是以左侧突起部10A的形成位置是比过去高2.5mm左右的方式设计隔板10。
因此,只要是相同构造(相同机型)的冰箱,便可使霜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溶解,而抑制偏差,使设计更为容易。例如,也可容易决定由于玻璃管除霜用加热器得通电所导致的异常过热而动作的温度保险丝之安装位置。
实施例2以下,参照图5、图6说明实际显示温度保险丝29及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的安装位置例的实施例2。此实施例2是以与实施例1相反,升高蒸发器8的右侧的方式设计冰箱,使液态冷媒停留在左侧。
符号28表示除霜用温度传感器。符号29表示温度保险丝。HLC代表蒸发器8的直管部20A的水平线,HLR代表冰箱本体侧的水平线。在此例中,蒸发器8是向左侧倾斜α°(蒸发器的左侧下降)。另外,图5、图6中,省略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及温度保险丝29所需配线的图标。
如上所述,除霜时的结霜状况及溶解进行状况并不均匀,最后到底是哪一部分的霜会残留无法一概而论。但是,此蒸发器8是使左侧下降,液气分离器27也设在左侧。因此,此冰箱应该是藉由来自玻璃管加热器的热,从右侧的下部开始进行霜的溶解,最后使左侧上部的霜溶解。所以,此例中是在蒸发器的左侧上部、且在液气分离器27的附近配置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藉此即可将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配置在霜最后残留的部分,而可确实检测出除霜的结束。
而且,用来检测异常高温,且为了安全而切断对于玻璃管加热器24之通电的温度保险丝29是配置在容易变成高温的蒸发器8的右侧。藉此,即可将温度保险丝29配置在除霜时容易变成异常高温的部分,且可在异常时确实切断对于玻璃管加热器8的通电。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可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包含与这些变更有关的各种实施形态。
另外,上述实施例是针对具有冷冻室及冷藏室的冷冻冰箱加以说明,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在仅具有冷藏室的冰箱、或是仅具有冷冻室的冷冻库。
而且,本实施例的冰箱为双门冰箱,但也可为三门以上或单门冰箱。只要是可进行除霜的冰箱皆可采用。
而且,本实施例是藉由设在内箱3的嵌合部3A而使蒸发器8倾斜,但用来使蒸发器8倾斜的手段(构造、零件)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嵌合部3A。
而且,本实施例是以在冰箱搭载一个蒸发器8的冰箱加以说明,但当然也可采用在具有多个蒸发器8的其中一个。
而且,本实施例是使蒸发器8的一侧倾斜2.5mm,但也可为1.5mm至10mm。而且,也可使倾斜以角度表示而倾斜0.86度。另外,也可使此角度为0.5度至4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进行除霜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蒸发器(8)的蛇行形状的冷媒管(20);在此冷媒管(20)中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直管部(20A);在此冷媒管(20)中使所述直管部(20A)相连结的弯管部(20B);安装于所述直管部(20A)的多个散热片(21);以及配置成与所述直管部(20A)大致平行且大致水平的玻璃管加热器(24),并且以所述蒸发器(8)的直管部(20A)稍微倾斜的方式安装该蒸发器(8)。
2.一种可进行除霜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形成蒸发器(8)的蛇行形状的冷媒管(20);在此冷媒管(20)中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直管部(20A);在此冷媒管(20)中使所述直管部(20A)相连结的弯管部(20B);安装于所述直管部(20A)的多个散热片(21);配置成与所述直管部(20A)大致平行且大致水平的玻璃管加热器(24);可安装所述蒸发器(8)的内箱(3);以及用以将该蒸发器(8)以所述蒸发器(8)稍微倾斜之方式安装于所述内箱(3)的安装部(3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A)是所述内箱(3)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A)设在所述内箱内(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加热器(24)是安装于所述蒸发器(8)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加热器(24)是安装于所述蒸发器(8)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8)安装成一边比另一边低1.5mm至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8)安装成一边比另一边低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8)安装成倾斜度在0.5度至4度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8)安装成倾斜度为0.86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该冰箱是设计成在所述蒸发器(8)内,冷气以至下而上流动的方式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20)在所述蒸发器(8)的上部配置有冷媒的入口部及出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倾斜安装的所述蒸发器(8)的较高侧设有用来感知预定的高温而切断所述玻璃管加热器(24)通电的温度保险丝(29)。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20)是以蛇行形状并列配置在前面侧及后面侧,并且使此前面侧冷媒管的下部与所述后面侧冷媒管的下部连续,而且在所述前面侧冷媒管的上部及所述后面侧冷媒管的上部之一方配置冷媒的入口部,在另一方配置冷媒的出口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倾斜安装的所述蒸发器(8)的较低侧设有用来检测终止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倾斜安装的所述蒸发器(8)的较低侧设有液气分离器(27)。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用温度传感器(28)是设在所述液气分离器(27)附近。
全文摘要
一种可进行除霜的冰箱,其冰箱蒸发器内的液态冷媒未完全蒸发,在残留部分液态冷媒的条件下,对除霜用加热器进行通电,则残留有液态冷媒部分的负荷变大,未残留有液态冷媒部分的负荷变小,因此在霜溶解时会出现偏差现象。以便避免这种偏差现象的发生,蒸发器冷媒管的直管部安装成相对于冰箱主体为水平状态,通过高度调整尽量使冰箱保持水平状态。然而,仍会发生所述偏差现象。本发明提供通过抑制相同机型的霜溶融的偏差,而达到冰箱设计的简化。因此,本发明是将蒸发器(8)稍稍倾斜而安装在冰箱内,通过将液态冷媒的停留侧特定在右边或左边的方法,可进行构造设计及控制设计,因此可达到设计的容易化。
文档编号F25D19/00GK1590937SQ20041005707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
发明者栢野悟朗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