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628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尤其涉及在设置于冷藏室门的制冰室的一侧具有引导冷气的制冰室通道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冰箱是将食品的低温储藏作为目的的装置,根据所要保藏食品的状态,对食物进行冷冻或冷藏而保管。供给到冰箱内部的冷气通过冷媒的热交换作用而产生,反复执行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循环过程而持续供给到冰箱的内部,被供给的冷媒通过对流均匀传递到冰箱的内部,将冰箱内部的食物以所希望温度储藏。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冰箱的门开启状态的正面图,如图所示,冰箱的本体10以直六面体形状形成,所述本体10的内侧在上部和下部分别划分形成有将食物冷藏而储藏的冷藏室20和冷冻而储藏的冷冻室30。
所述冷藏室20和冷冻室30分别形成独立的储藏空间,且其前面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本体的前面通过冰箱门22、32可选择地开闭,所述冰箱门22、32由开闭所述本体10上部的冷藏室20的冷藏室门22和开闭本体10下部的冷冻室30的冷冻室门32构成。
所述冷藏室门22设置在左/右两侧,其两侧端部固定在本体10上而可旋转,由此可左/右选择地开闭所述冷藏室20的前面。
所述冷藏室20的内部和可选择地开闭所述冷藏室的冷藏室门22上具有根据各种大小及状态的食物的特性对食物进行储藏的抽屉、篮筐、支架等。
所述本体10的前面下部,即所述冷冻室30开口的前面通过冷冻室门32可选择地开闭。所述冷冻室门32可前/后方向滑动而有选择地开闭所述冷冻室30,所述冷冻室门32的上部具有冷冻室门把手,它向前方凸出形成而使用户容易手握。
而且,所述冷冻室30的内侧具有多个抽屉和储物筐,因此可将多种食物分离而储藏,在所述冷冻室30的一侧设有制造冰块的制冰机40。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的冰箱中制造冰块的制冰机40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下侧的冷冻室30里,因此用户取出冰块时,打开冷冻室门32后需弯下腰操作所述制冰机40,因而导致使用上的不便。
另外,为了解决如上所述存在的问题,如今正在研究,所述制冰机40设置在所述冷藏室门22上,在所述制冰机40的下侧设置分配器(未图示),而使用户能够从冷藏室门22的外侧取出冰块的冰箱。
但是,这些结构需要另外单独具备向具有所述制冰机40的制冰室(未图示)供给为了进行制冰作业的冷气的蒸发器(未图示)和使冷气强制流动的风扇(未图示)。因此制冰室在冷藏室门22上所占据的空间大,减少整体的储藏空间,同时由于增加了部件数量而增多了制造工序和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向形成于冷藏室门一侧的制冰室引导供给冷冻室的冷气的一部分而进行制冰作业的冰箱。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设置于冷藏室门的制冰室的一侧具有引导冷气的制冰室通道的冰箱。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冰箱,包括有作为冷冻储藏食物的空间的冷冻室;形成在所述冷冻室的一侧,作为冷藏储藏食物的空间的冷藏室;可选择地开闭所述冷冻室和冷藏室开口的前面的冷冻室门及冷藏室门;设置在所述冷藏室门的一侧,作为制冰而储藏冰块的空间的制冰室;其中该冰箱还包括有内置于所述冷藏室的壁面并引导所述冷冻室与制冰室之间的冷气流动的冷气通道;设置在形成有所述制冰室的冷藏室门的一侧,引导所述冷气通道与制冰室之间的冷气流入的制冰室通道。
在所述制冰室的侧壁,分别开口设有使冷气出入所述制冰室的内侧与所述冷气通道之间的吸入口和排出口。
所述制冰室通道连通于所述吸入口和排出口,并安装在对应于形成所述吸入口和排出口的位置上。
制冰室通道对应于所述吸入口和排出口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安装着能够防止冷气泄漏的制冰室密封圈的支架。
所述制冰室通道由能够防止冷气的热损失的隔热材料构成。
所述制冰室通道固定设置在具有所述冷藏室门内侧形状的门衬里上。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以提高冰箱的使用便利性和绝热性能。
本发明的效果是根据如上的本发明的冰箱,制造冰块的制冰室形成在冷藏室门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分配器容易取出冰块,因此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而且,冷冻室的冷气通过冷气通道引向形成于所述冷藏室门的制冰室而制造冰块,因此在冷藏室或所述冷藏室门上无需再设置另外单独的蒸发器和风扇。进而,结构变为简单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确保储藏空间而可以增加储藏空间。
不仅如此,还具备设置着能够使制冰室密封圈的安装变为容易的支架的制冰室通道,所述制冰室密封圈能够防止在所述冷气通道和制冰室之间流动着的冷气的泄漏,因此防冷气泄漏的效果卓越,同时由于所述制冰室通道以隔热材料构成,因此具有确实良好的隔热效果。另外,由于在向所述冷藏室通道填充隔热材料之前,将事先制造的由隔热材料构成的制冰室通道安装到门衬里上,因此可以从根源上切断由于未填充隔热材料所导致的隔热性能的低下。


图1是一般冰箱的冰箱门开启状态的正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冰箱的门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冰箱的要部结构的制冰室的冷藏室门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冰箱的要部结构的制冰室通道的安装状态的单独部件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冰箱的要部结构的制冰室通道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100.本体 200.冷藏室220.冷藏室门 240.外板260.门衬里280.门密封圈300.冷冻室320.冷冻室门340.储藏盒360.冷冻室蒸发器400.制冰室410.吸入口420.排出口430.制冰室密封圈440.制冰机450.储冰室460.制冰室门 500.冷气通道520.吸入通道 522.吸入出口540.排出通道 524.排出入口600.制冰室通道640.安装部642.安装槽66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冰箱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冰箱的门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冰箱的本体100以大约直六面体形状构成,所述本体100的内部被划分为冷藏室200和冷冻室300。
所述冷藏室200形成在所述本体100的上部,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是为了在所述冷藏室200的内部有效容纳各种食物,各种形状的篮筐和支架及抽屉等划分所述冷藏室200的空间而设置。
所述冷藏室200的前面开口而形成,所述冷藏室200开口的前面通过冷藏室门220可选择地被开闭。所述冷藏室门220分别安装在所述本体100的左/右两侧,所述各自冷藏室门220的左/右侧端部铰链连接在所述本体100的左/右侧端部。
进而,所述冷藏室门220以铰链连接的两侧端为中心旋转,所述冷藏室200开口的前面通过所述冷藏室门220的旋转而可选择的被开闭。
另外,所述冷藏室200的下方,即与所述冷藏室200划分而构成单独的空间的所述本体100的下部形成冷冻室300。所述冷冻室300是对鱼类或肉类或需要长时间储藏的食物进行冷冻而保藏的地方,所述冷冻室300的内侧具有对冷冻储藏的食物根据大小或状态而进行分类保管的抽屉或篮筐等。
而且,所述冷冻室300的前面设有开闭所述冷冻室300的内部的冷冻室门320。所述冷冻室门320的下端与储藏食物的储藏盒340的下端铰链连接,所述储藏盒340可以前后滑动,由此可以与所述冷冻室门320一同向前后方向拉出/推入。
所述冷冻室300的后方设有冷冻室蒸发器360,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通过冷媒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外侧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而产生冷气,产生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的冷气流入到所述冷冻室300而使所述冷冻室300发挥强大的冷却能力。
产生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的冷气中一部分通过冷气通道500流入到制冰室400。所述制冰室400为制造冰块的空间,形成在开闭着所述冷藏室200开口的前面的左/右侧冷藏室门220中一个的内侧,通过由所述冷气通道500流入的冷冻室蒸发器360的冷气而进行制冰作业。
另外,所述冷气通道500连通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相邻接的所述冷冻室300的一侧和所述制冰室400而构成引导冷气的通路,它由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向所述制冰室400的内侧传递冷气的吸入通道520和从所述制冰室400向所述冷冻室300传递冷气的排出通道540构成。
所述冷气通道500内置在具有制冰室400的冷藏室门220铰链连接而设置的所述本体100的侧面(从图2观察时的左侧面),更具体来讲,内置在所述冷藏室200的侧壁。
内置有所述吸入通道520和排出通道540的冷藏室200的内侧壁面上,分别形成有吸入出口522和排出入口524。所述吸入出口522是所述吸入通道520开口的端部露于外部而形成,它构成通过所述吸入通道520引向所述制冰室400的冷气的吸入通道520侧的出口。
所述排出入口524形成在所述吸入通道520的下方,它是所述排出通道540开口的端部露于外部而形成,它构成通过所述排出通道540引向所述冷冻室300的所述制冰室400内部冷气的排出通道540侧的入口。
另外,所述制冰室400从所述冷藏室门220的内侧面向所述冷藏室200凸出的形状而形成,当关闭所述冷藏室门220时,所述制冰室400的一侧面接触到形成有所述吸入出口522和排出入口524的所述冷藏室200的一侧面。
此时,对应于所述吸入出口522的所述制冰室400的一侧壁面上形成吸入口410,对应于所述排出入口524的所述制冰室400的一侧壁面上形成排出口420。
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分别贯通所述制冰室400的一侧壁面而开口形成,通过所述吸入口410由所述吸入通道520引导的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的冷气流入到所述制冰室400,通过所述排出口420已被热交换的冷气引向排出通道540而重新回流到冷冻室300。
进而,所述吸入出口522和排出入口524通过形成有所述制冰室400的所述冷藏室门220的开闭与形成在所述制冰室400的一侧壁面的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有选择地接触而传递冷气。
图3是具有作为本发明冰箱的要部结构的制冰室的冷藏室门的局部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冷藏室门220包括,构成露于所述冷藏室门220外侧的前面及侧面周围的外观的外板240;和构成所述冷藏室门220的背面即面向冷藏室的后面的外观的门衬里260。
而且,所述冷藏室门220的内侧空间,即外板240与门衬里260之间填充有能够防止所述冷藏室200内部的温度变化的隔热材料,在所述门衬里260和外板240相遇的左侧端如图3所示,还设有能够防止冷气从所述左/右侧的冷藏室门220之间泄漏的门密封圈280。
所述门衬里260的上部形成有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的制冰室400,在所述制冰室400的内侧上部具有制造冰块的制冰机440,所述制冰室440的下方具有储藏制造于制冰机440的冰块的同时能够排出所需量冰块的储冰室450。
邻接于作为所述冷藏室门220的转轴的所述冷藏室200的一端的所述制冰室400的右侧如图3所示,分别开口形成有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分别形成在所述制冰室400的上下侧而使冷气流入到所述制冰室400的内部和向外部流出。
另外,所述制冰室400的一侧还设有向一个方向转动而可选择地开闭所述制冰室400开口的前面的制冰室门460,由此关闭所述制冰室400开口的前面而使温度不相同的所述冷藏室200和制冰室400分别具有独立的空间。
图4是显示作为本发明冰箱的要部结构的制冰室通道的安装状态的单独部件立体图,如图所示,为了向所述冷藏室门220安装篮筐等或为了提供形成制冰室400的空间,在所述门衬里260上形成有多个凸出的部分和凹陷的部分,这些都与所述门衬里260一体形成。
所述门衬里260的上部为了形成制冰室400而凹陷形成,所述制冰室400的外侧面与所述冷藏室门220的外侧面为了隔热相隔一定间距而形成。
进而,形成有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的所述冷藏室门220的一侧面和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制冰室400的一侧面会相隔一定间距,而在所述的间距之间卡接制冰室通道600。
所述制冰室通道600引导所述冷气通道500与制冰室400之间的冷气流入,它与所述吸入口410及排出口420相连通而使所述冷藏室200内部的冷气通道500的冷气引向所述冷藏室门220内侧的制冰室400,与之相反,也将所述制冰室400的冷气引向所述冷气通道500。
图5是显示作为本发明冰箱的要部结构的制冰室通道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制冰室通道600以能够卡接于所述冷藏室门220的外侧面与所述制冰室400的外侧面之间的大小形成,与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贯通形成有贯通口620。
当所述制冰室通道600安装在所述冷藏室门220与制冰室400之间时,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一直连通到所述制冰室400的内侧,由此冷气可以通过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进行流动。
而且,所述贯通口620的上面安装有相比所述贯通口620的大小略大的支架660。所述支架660是为了安装所述制冰室密封圈430的结构物,它以能够与所述制冰室密封圈430的一侧相形合的形状形成。
为了所述支架660的稳定的安装,在所述制冰室通道600的贯通口外周面上形成有安装部640。所述安装部640是能够使所述支架660稳定安装的位置,它以与所述支架660相同的形状向下方段差,即阶梯状而形成。
而且,在所述安装部640上形成有多个安装槽642。所述安装槽642向下方凹陷而形成,它与所述支架660的一侧相形合而固定所述支架660。
所述支架660的上面安装所述制冰室密封圈430,所述制冰室密封圈430通过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露于所述冷藏室门220的外侧。
另外,所述制冰室通道600引导着通过所述冷气通道500流入或流出的冷气,因此为了减少冷气的损失以隔热材料构成,应该使用易于成型且隔热性能良好的膨胀性聚苯乙烯(EPS)。
参照附图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冰箱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
冰箱接通外部电源后,所述冰箱的本体100内部的冷冻循环系统开始工作,由此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与所述冷冻室300内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产生冷气。
产生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的冷气被供给到所述冷冻室300而冷冻储藏所述冷冻室内部的食物。而且,产生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的冷气中一部分由所述冷气供给风扇(未图示)而强制输送到所述吸入通道520。
被输送到所述吸入通道520的冷气沿着所述吸入通道520向上方流动,达到所述吸入通道520端部的所述吸入出口522的冷气流经与所述吸入出口522相接触的所述吸入口410和所述制冰室通道600而流入到所述制冰室400。
被输送到所述制冰室400的冷气流动到所述制冰室400内部的制冰机440,而流入到所述制冰机440的冷气与水进行热交换而完成制冰作业。
另外,进行完毕热交换的冷气排出到所述吸入口410下侧的排出口420,此时也流经所述制冰室通道600而排出到所述排出口420,并通过与所述排出口420相接触的排出入口524流入到所述排出通道540。
流入到所述排出通道540的冷气通过所述排出通道540的引导向下方流动而流入到所述冷冻室300。流入到所述冷冻室300的冷气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360重新进行热交换而继续循环。
此时,所述吸入口410与所述吸入出口522以及所述排出口420与排出入口524通过所述冷藏室门220的关闭而相互接触,并通过露于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的所述制冰室密封圈430而紧贴,以此防止冷气的泄漏。
而且,在所述制冰室400的内部制冰作业完了后的冰块储藏于所述储冰室450里,被储藏的冰块根据用户的操作移送到安装于所述冷藏室门220外侧的分配器(未图示)上,由此可以从冷藏室门220的外部取出冰块。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上,在如上所述的技术范围内,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发明做出多种其他的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包括有作为冷冻储藏食物的空间的冷冻室;形成在所述冷冻室的一侧,作为冷藏储藏食物的空间的冷藏室;可选择地开闭所述冷冻室和冷藏室开口的前面的冷冻室门及冷藏室门;设置在所述冷藏室门的一侧,作为制冰而储藏冰块的空间的制冰室;其特征是该冰箱还包括有内置于所述冷藏室(200)的壁面并引导所述冷冻室(300)与制冰室(400)之间的冷气流动的冷气通道(500);设置在形成有所述制冰室(400)的冷藏室门(220)的一侧,引导所述冷气通道(500)与制冰室(400)之间的冷气流入的制冰室通道(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是在所述制冰室(400)的侧壁,分别开口设有使冷气出入所述制冰室(400)的内侧与所述冷气通道(500)之间的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是所述制冰室通道(600)连通于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并安装在对应于形成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是制冰室通道(600)对应于所述吸入口(410)和排出口(420)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安装着能够防止冷气泄漏的制冰室密封圈的支架(660)。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是所述制冰室通道(600)由能够防止冷气的热损失的隔热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是所述制冰室通道(600)固定设置在具有所述冷藏室门(220)内侧形状的门衬里(260)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有冷冻室、形成在冷冻室的一侧冷藏室、可选择地开闭的冷冻室门及冷藏室门以及设置在冷藏室门一侧的制冰室;该冰箱还包括有内置于所述冷藏室的壁面并引导所述冷冻室与制冰室之间的冷气流动的冷气通道;设置在形成有所述制冰室的冷藏室门的一侧,引导所述冷气通道与制冰室之间的冷气流入的制冰室通道。本发明的效果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分配器容易取出冰块,因此提高了冰箱使用的便利性。在冷藏室无需再设置另外单独的蒸发器和风扇,结构变为简单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储藏空间。由于制冰室密封圈能够防止在冷气通道和制冰室之间流动着的冷气的泄漏,因此防冷气泄漏的效果优越,同时由于制冰室通道采用隔热材料构成,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文档编号F25D11/02GK101074820SQ20061001369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6日
发明者梁彰完 申请人: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