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935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冰箱。
背景技术
水即使在冻结温度以下也以液态而存在的状态、即过冷却现象是很早以来就公知的。例如,当在玻璃杯中注入已成为过冷却状态的容器内饮料水时,由于此时产生的冲击导致过冷却一瞬间被解除,并在玻璃杯上生成沙冰(sherbet)状的冰。使沙冰状的冰和尚未冻结的饮料水混合不仅观赏性强,而且作为新口感饮料水也得到人们关注,此产品在健身俱乐部、酒馆、酒吧等中已实际向客人来供应了。可是,由于饮料水的过冷却状态在物理性上是非常不稳定的状态,所以难以维持。例如,传递给饮料水的振动、冷却速度、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及饮料水内的温度分布等被认为是液体过冷却解除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学术上还有很多不明的地方。
在通过家庭用电冰箱使饮料水过冷却时,防止由于门开闭时的振动而导致过冷却解除的对策也是重要的,与此同时,饮料水的冷却方法成为大的课题。另外,在箱内冷却饮料水直至规定的冻结温度以下时,有从冷气与饮料水容器直接接触的位置结冰的情况。因此,为了使饮料水到达规定的过冷却温度域且维持其温度,需要使箱内均温化、并且使饮料水内部不具有温度分布的冷却方法。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举出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将箱内的冷气分为气体变为均一的温度分布状态,具备冷气供给管和冷气吸入管,使将饮料水冷却为过冷却状态时的存放箱内成为均一的温度分布状态,以防止在到达规定温度(冻结温度以下)之前过冷却解除。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控制进行过冷却运转时的冷气循环量,减小箱内的温度变动。
特开2003-21475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4260号公报专利文献1涉及制造过冷却饮料水的过冷却用冷却装置,该冷却用冷却装置设置成使配置在箱内的冷气供给管和吸收管相对,使存放饮料水的位置的冷气氛围气体为均一温度分布状态。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也通过控制冷气循环量来抑制温度变动。
可是,在利用家庭用电冰箱使饮料水过冷却时,仅使箱内的冷气氛围气体均一是不够的,有时饮料水内部的温度分布导致过冷却解除,或使得过冷却易于解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提高维持过冷却状态的电冰箱。
在具有对存放在空间内的食品进行冷却的储藏室的电冰箱中,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一形态,具备冷气流通空间,其设置在所述空间的周围;绝热层,其设置在所述空间与所述冷气流通空间之间;冷气吐出口,其向所述冷气流通空间吐出冷冻温度的冷气,以使所述空间内冷却到比0℃低的冷冻温度带;和冷却器,其生成从所述冷气吐出口吐出的冷气,使所述空间内温度比0℃低,以进行食品的间接冷却。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是,具有冷气流通空间,其设置在所述空间的周围;间隔壁,其为了间接冷却存放在所述空间内的食品,而隔开所述空间与所述冷气流通空间;绝热层,其设置在所述空间与所述冷气流通空间之间;冷气吐出口,其向所述冷气流通空间吐出冷冻温度的冷气,以使所述空间内冷却到比0℃低的冷冻温度带;和冷却器,其生成从所述冷气吐出口吐出的冷气。
在上述第二形态的理想的具体结构中,所述间隔壁在上方具有开口部,并且所述间隔壁由侧面以及底面没有孔的容器部件和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盖部件构成。
此外,在具有上述任意结构的形态中,更理想的具体形态如以下所示。
(1)具有冷气返回口,其用于向所述冷却器返回从所述冷气吐出口吐出并在所述储藏室内流通的冷气,使所述冷气吐出口位于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上方。
(2)所述空间内的空气温度,在所述空间的上侧比下侧高,且流过所述冷气流通空间的冷气温度,与所述空间相比上侧比下侧低,当在所述空间中存放5℃以上的食品时,所述食品经过4℃~0℃的温度,冷却至比0℃低的温度。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形态,为如下电冰箱,其具有冷却单元,其对分割为多个温度域的箱内进行冷却;和温度控制单元,其使所述冷却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联动地进行箱内的温度控制,在此电冰箱中具备冷却单元,其将饮料水或者生鲜食品保存在冻结温度以下,使冷气在容器的壁面外周部上循环。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实现提高维持过冷却状态的电冰箱。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冰箱的正面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方式的电冰箱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进行过冷却的储藏室的构造图。
图4是设置在过冷却容器内部的内侧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设置在肋条(rib)上的防滑物的图。
图6是表示组合了过冷却容器和内侧容器的状态图。
图7是构成与图3~图6的例子不同的过冷却容器构造时的图。
图8是直接冷却方式中的液体温度经时变化的示意图。
图9是间接冷却方式中的液体温度经时变化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用于根据均质核生成理论生成冰核的能量变化图。
图11是示意表示相对于液体水温的过冷却维持概率的趋势图。
图12是试验装置的概略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2所示的各例中的温度推移图。
图14是储藏室内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4.冷却器;5.箱内冷却风扇;6.风门;7.冷藏室冷气风路;8.电冰箱;9.冷藏室;10、11.冷冻室;12.蔬菜室;13.冷冻室风路;14.冷冻室返回口;15.冷藏室门;16、17冷冻室门;18.蔬菜室门;26.肋条;27.饮料水容器;29.内侧容器;30.防滑物;40、41.冷冻室容器;42.蔬菜室容器;43.制冰室门;45、53.把手;46.滑动式盖;47.滑动式盖卷绕部;49.导轨;50、55.绝热壁;51、52.冷气的流动;54.外框;56.容器部件;57.吐出口;58.盖部件;59.衬垫;60.风机网罩;61.吸入口;62.过冷却容器;65.储藏空间;66.冷气流通空间;70.绝热层;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本部分进行说明可知为了在家庭用电冰箱中制作过冷却饮料水,需要间接冷却饮料水,抑制在饮料水内部产生的上下方向的温度分布,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过冷却容器采用不直接流入冷气的间接冷却方式,减小在饮料水内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温度分布,以维持过冷却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如下方式在设置于家庭用电冰箱储藏室内的容器、即储藏容器的外周部具有绝热层,利用流过储藏容器周围的冷气来间接冷却设置于储藏容器内部的饮料水及生鲜食品。储藏容器内部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并通过安装在设有储藏容器的储藏室的冷气入口部的风门(damper)来进行控制。
另外,塑料瓶(PET bottle)或瓶、罐等饮料水容器直接与储藏容器的壁面接触,为了从这部分不进行冻结导致解除过冷却,而在容器上设有设置了肋条(rib)状凸部的分体内侧容器,以减少饮料水容器与容器内壁直接接触的部分。此外,为了饮料水容器不移动,在凸部与饮料水容器接触的部分设有防滑物(例如,橡胶),这样饮料水容器即使在门开闭时也难以在储藏容器内移动。采用附图对具有这些结构的冰箱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冰箱的正面外观图。图1所示的冰箱由从上至下具有冷藏室9、冷冻室10、11以及蔬菜室12的绝热箱体构成(参照图2),用冷藏室门15、制冰室门43、冷冻室门16、17及蔬菜室门18来覆盖各自的储藏室开口部。此外,关于配置也可以与此图的情况不一致。
另外,设制冰室门43、冷冻室门16、17以及蔬菜室门18是抽屉式的门,其为与各冷藏室内的箱体一起被抽出这样的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方式的电冰箱的剖面图。电冰箱8从上至下以冷藏室9、冷冻室10、11以及蔬菜室12的顺序进行配置。在冷冻室、蔬菜室的内部具备食品存放用的箱体40、41、42,该食品存放用的箱体40、41、42分别与冷冻室门16、17以及蔬菜室门18的开闭联动。为了冷却箱内,在电冰箱8中装入冷冻循环,由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阀3、冷却器4构成,这些通过冷冻配管来顺次连接。冷却器4配置在位于冷冻室10、11背部的冷却器室内,冷却器室通过间隔壁与冷冻室隔开。通过设置在冷却器4下流侧的箱内冷却风扇5来循环冷气以冷却箱内,通过设置在箱内冷却风扇5下流侧的风门6的开闭,向冷藏室风路7或者冷冻室风路13导入冷气,对冷藏室9或者冷冻室10、11提供冷气。通过导入提供给冷藏室9的冷气的一部分来进行冷却蔬菜室12(未图示)。
风门6打开时,通过冷藏室风路7、冷冻室风路13,从设为多个的冷藏室吐出口或冷冻室吐出口提供冷气,同时冷却冷藏室9、蔬菜室12以及冷冻室10、11。冷却了冷藏室9的冷气经由冷藏室返回管返回到冷却器4,另外,冷却了冷冻室10、11的空气经由冷冻室返回口(冷冻室返回空气流入部)14返回到冷却器4。此外,在单独冷却冷冻室10、11时,可以将风门6置为关闭,向冷冻室风路13导入冷气以进行冷却。此时,返回到冷却器4的冷气仅仅来自冷冻室返回口14。
即,本实施例的电冰箱具有冷冻室10、11,其将室内保持在冷冻温度带;冷却器4,其配置在该冷冻室10、11的背部、冷却箱内循环空气;冷却器室,其设有该冷却器4、并设置在隔开冷却器室与冷冻室10、11的间隔壁的背部;以及箱内冷却风扇5,其使冷却器4生成的冷气循环。另外,在隔开冷却器室与冷冻室10、11的间隔壁上,设置连通冷却器室与冷冻室10、11的冷气返回口14。
图3是表示进行过冷却的储藏室的构造图。以下,将用于过冷却的储藏容器称为过冷却容器并进行说明。在本例中,将过冷却容器62设置在冷冻室10上。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记载为使冷冻室10代表进行过冷却的储藏室。冷冻室10为了避免来自其它储藏室的热侵入,通过绝热壁50、55与冷冻室9、下段的冷冻室11隔开。另外,虽然在图中没有表示,但是还通过绝热壁与横向邻接的制冰室隔开。
向冷冻室10流入的冷气,从设置在构成冷冻室10后壁的风机网罩(fanguard)60上的吐出口57流入冷冻室,经过位于吐出口57下方的吸入口62向冷冻室10外导出。在吐出口57的上流侧设有风门(未图示),可以控制过冷却容器62内的温度。另外,还可以具有根据需要来控制温度的电加热器。
此外,还在过冷却容器62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根据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控制风门的开闭。这样,可以通过控制从吐出口57流入到冷冻室10的冷气,来控制过冷却容器62内部的温度。
具有绝热层70的容器部件56的上面开口,通过盖部件58来覆盖,在过冷却容器62内部形成储藏空间65。因为盖部件58也具有绝热层,所以储藏空间65与过冷却容器62的外部绝热。该绝热层可以配置泡沫聚安酯(urethane)、泡沫苯乙烯、或者真空绝热材料等绝热材料来形成,而且如后所述,因为利用过冷却容器62外侧的低温来冷却储藏空间65内,所以可以通过空气绝热层来形成。
尤其,因为在过冷却容器62的特性上,考虑了在发生结露或卸下清洗时等附着水分的情况,所以空气绝热是简便的。关于形成空气绝热的绝热层的构造在后面进行叙述。
过冷却容器62与外框54连接,使冷却容器62与冷冻室门16联动,在冷冻室门16与冷冻室10的开口圆周部之间具有衬垫59,以抑制向电冰箱8的外部泄漏冷气。另外,盖部件58由于不需要与冷冻室门16联动抽出,所以即使固定在冷冻室10内也没有影响。在将盖部件58构成为与冷冻室门16联动抽出时,可以在盖部件58上设置把手53。
接着,对冷却存放在储藏空间65内的食品(包括饮料水)的方法进行简单说明。从吐出口57向冷冻室10吐出的冷气,流过过冷却容器62周围的冷气流通空间66,从位于吐出口57下方的吸入口61向冷冻室10外导出。通过过冷却容器62的容器壁或者盖部件58来隔开储藏空间65与冷气流通空间66。并且,该容器壁或者盖部件58成为间隔壁,这样可使流过冷气流通空间66的冷气不直接流入储藏空间65的内部地进行间接冷却。
另外,为了在冷气流通空间66中的盖部件58的上侧流过吐出冷气,而将吐出口57配置在盖部件58的上方。因此,从吐出口57流入的冷气(用箭头来图示符号51)大部分通过盖部件58的上部,之后沿着过冷却容器62的外周部流动,从吸入口61流至冷冻室10外(用箭头来图示符号52)。此外,冷却冷冻室10内、从吸入口61导出到冷冻室10外的冷气,之后,在冷却了下段侧冷冻室11以后返回到冷却器室,通过冷却器4再次冷却。
另外,冷冻室10可切换到生成过冷却状态的温度(后述)和通常的冷冻温度(-18℃以下)。即,通过切换开关(未图示)的导通/断开,可以进行通常的冷冻保存,不过在以下说明中,对于通常的冷冻保存省略说明,对于以过冷却状态来保存食品的温度进行说明。
适合于以过冷却状态来保存食品的温度,根据试验结果可知,例如放入塑料瓶的饮料水约是-5℃,金枪鱼等鱼约是-3℃~-4℃。这样,因为放入过冷却容器62的对象物不同导致最佳的温度不同,所以通过未图示的输入单元可以进行温度设定。具体来说,对由设置在过冷却容器62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和由输入单元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控制风门的开闭,该风门控制从吐出口57吐出冷气。
接着,当对成为了过冷却状态的饮料水给予冲击时,从饮料水容器内的气液界面一瞬间解除过冷却状态,生成沙冰状的冰。另外,当以过冷却状态来保存金枪鱼等鱼时可以延长保鲜时间,这样有利于普遍食品的保存。
对过冷却容器62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过冷却容器62在形成外壳的外侧容器的内部具有可卸下的内侧容器29。因此,可以通过在内部容器间设置间隙,来设置基于空气绝热的绝热层。
图4是内侧容器29的立体图。在内侧容器29的内壁侧,将肋条26设置在多个位置,构成如下结构用肋条26支承存放于容器29内侧的饮料水容器、例如塑料瓶。此外在肋条26与饮料水容器接触的部分,如图5所示设置有防滑物30(例如,橡胶)。
这些内侧容器29的结构的作用效果如以下说明。当在过冷却容器62的内壁面直接接触塑料瓶或瓶、罐等饮料水容器或者食品时,其部分容易被局部冷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过冷却容器62的内壁面上设置肋条26这样的凸部,来减少饮料水容器和过冷却容器62内壁面直接接触的部分。因此,可容易维持过冷却状态。
另外,在饮料水容器或者食品与凸部接触的部分、即凸部的顶部上设置橡胶等防滑物30,由此在门开闭时食品等在过冷却容器62内难以移动。因此,可以降低违反电冰箱使用者的意思的过冷却状态解除的概率。
图6是表示组合了过冷却容器62和容器29的状态图。减少饮料水容器27和过冷却容器62壁面直接接触的部分,以不发生局部冻结,此外即使使过冷却容器62滑动由于防滑物30的作用饮料水也难以移动,所以减小过冷却解除的概率。
图7是形成用于以过冷却状态保存的储藏空间65并与图3~图6的例子不同的图。作为具有绝热层的盖部件的其它结构,表示了沿着导轨49使盖46滑动这样的例子。此时,具备了滑动功能的盖46,因为具有卷绕机构47,所以不用将盖46从过冷却容器62分离就可以存取饮料水等食品。由此,即使在将成为了过冷却状态的饮料水取出至外部,再放入其它饮料水时,因为盖是滑动式的,所以全部更换储藏空间65内的冷气这样的情况较少,从而致使冷却时间缩短。
接着,为了考察上述具体构造的优点,对测定了饮料水温度变化的结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向过冷却容器内的储藏空间直接送入了冷气时、即直接冷却方式中的饮料水(以后,在图8~图11的说明中称为“液体”。)温度经时变化示意图。该温度经时变化是在固定了冷却空气温度的空间内设置台、冷却了放入容器中的饮料水时的饮料水的上部与下部的温度经时变化。通过来自设置有容器的台的热传导,使容器内下部液体的冷却速度加快,所以在上下方向产生温度分布,在冷却初期阶段中,下部温度变得比上部温度低。
可是,因为水的最大密度约是4℃,所以当上部温度到达4℃时,存在于上部的液体向下部移动。由此在下部冷却的液体向上部移动,所以形成上部侧温度变为最低的温度分布。
图9是表示不直接向过冷却容器内的储藏空间送入了冷气时、即间接冷却方式中的液体温度经时变化示意图。与直接冷却方式(图8)不同,冷却速度慢,容器内液体为亚稳状态。因此,即使发生密度反转也难以产生容器内上下方向的温度分布,所以在溶液内发生的对流也较弱。
当考察这些结果时可知,间接冷却方式与直接冷却方式相比液体温度的波动小。
图10是表示用于根据均质核生成理论生成冰核的能量变化图。液体即使在冻结温度以下也不开始冻结,在经过冰核生成的过程后初次进行冻结,因此关于冰核生成可以通过均质核生成理论来系统化。作为过冷却状态的液体在物理性上为不稳定状态,但是在基于表面张力的界面自由能量(正自由能量)超过相变成冰时的自由能量(负自由能量)的情况下,维持过冷却。
存在于过冷却状态的液体的自由能量成为满足这些的值,所以当水簇(water cluster)半径超越临界值时,其成为冰核,过冷却解除。此外因为过冷却状态的液体温度越低,相变为冰时的自由能量越大,所以在临界半径中的自由能量变小。即,温度越低越容易解除过冷却状态。可是,在实际的过冷却水、尤其像饮料水这样的混合物的情况下,含有大量构成冰核的杂质,比在均质核生成中生成冰核的概率高,所以容易解除过冷却状态(不均质核生成)。
作为解除过冷却状态的主要原因,发表了如下研究成果,除了类似于冰结晶构造的杂质之外,冲击力、气液界面和壁面的相互作用(液面的变形)、气穴现象(cavitation)、液体接触的固体壁面的性质状态、电场的作用等成为解除过冷却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小图10所示的簇临界半径中自由能量的大小,容易解除过冷却。
另外,如在图8、图9中所示,在实际冷却放入到饮料水容器(例如,塑料瓶)的液体时在直接冷却的情况下液体上部相对地构成低温,由此可以推测为由于液体上部的、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导致容易解除过冷却,或者由于液体内对流的影响导致容易解除过冷却,所以在电冰箱中实际制作过冷却水时,适合间接冷却。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间接冷却表示通过放置冷却对象物的场所周围的低温氛围气体来进行冷却的方式,而不是对冷却对象物直接吹冷气以进行冷却的方式。因此,即使稍微连通着冷却空间和冷气流通空间,只要不是直接吹冷气,就称为间接冷却。
图11表示根据计算可维持过冷却的次数和解除的次数改变液体温度来调查概率的结果,过冷却维持概率相对于液体水温的趋势的示意图。所谓过冷却维持概率是在以规定温度冷却了液体时,液体到达该温度并可以维持过冷却的概率,概率为1时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维持过冷却。由该结果可知,如果液体温度变低则过冷却容易解除,相反如果液体温度变高则容易维持过冷却。
另外,当比较直接冷却与间接冷却的过冷却维持概率时,可以得到选择间接冷却的过冷却维持概率变高的趋势。通过试验,过冷却的维持温度实际上适合-5℃左右,当比这个温度高时过冷却维持概率提高、但解除之后的沙冰状冰的生成量与过冷却温度成比例,所以当过冷却维持温度提高时沙冰状的冰变少,由此观赏性降低,在品尝时也没有了新口味。
由于知道了用间接冷却在该-5℃附近的过冷却维持概率极高,所以为了在本实施例中实现过冷却尽管是比0℃低的温度带(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也采用间接冷却方式。
为了根据图8~图11得到的结论来更详细地调查过冷却容器内部的温度分布与饮料水冷却的关系,还进行了进一步试验。如图12所示,在放入水的饮料水容器中,在上段、中段、下段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对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了计测。在温度传感器上采用热电偶。另外,以盖封闭饮料水容器27上表面的状态进行了计测。并且,对于以绝热材料来覆盖饮料水容器27的上段侧时、以绝热材料来覆盖下段侧时分别进行计测,与没有绝热材料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图12(a)表示不以绝热材料覆盖来进行冷却的例子,图12(b)表示以绝热材料覆盖上段侧的例子,图12(c)表示以绝热材料覆盖了下段侧的例子。并且,将这些饮料水容器27放置在-4.8℃的氛围气体内以进行了冷却。
图13是表示了在图12(a)~图12(c)所示的各例中的温度推移图。由这些图可知,在水温通过约4℃时,趋势进行很大地变化。该现象如上所述是因为在约4℃时水的密度反转。
图13(a)表示不以绝热材料覆盖饮料水容器进行了冷却时的上段、中段、下段的温度推移。在该例中因为饮料水容器没有绝热,所以冷却速度也最快。可是,在水温成为约4℃以下的区域中,存在上段侧与下段侧的温度差变大的趋势。图13(b)是以绝热材料来覆盖饮料水容器上段侧的例子,在水温成为约4℃以上的区域中,上段侧与下段侧的温度大,但是在约4℃以下的区域中,抑制为温度差较小。图13(c)是以绝热材料来覆盖饮料水容器下段侧的例子。在该例中可认为有以下趋势在水温约4℃以上的区域中抑制为上段侧与下段侧的温度差较小,但在水温约4℃以下的区域中温度差变大。
另外,在图12(a)~图12(c)的各例中分别进行了48次试验,由此可维持过冷却状态的概率分别是28.6%、66.7%、45.8%。
考察这些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在比0℃低的所谓冷冻温度带的分为气体下冷却5℃以上的饮料水时,在饮料水温度降低通过4℃时,温度分布上下反转。
(2)在凝固点以下的所谓过冷却区域中,当饮料水容器内的温度分布校大时,可维持过冷却状态的概率降低。
(3)通过对饮料水容器的上段侧进行绝热,可将4℃以下区域(也包括0℃以下地过冷却区域)中的容器内温度的波动抑制成较小。
从基于这些结论的研究可知,为了在家庭用电冰箱中实现过冷却状态,需要在4℃以下将饮料水容器内的温度波动抑制成较小,作为其方法,从下段侧冷却比从上段侧冷却更有效。
可是,由于考虑到当强制用绝热材料覆盖饮料水容器(塑料瓶、瓶、罐等)的上段侧时会对家庭用电冰箱的使用者给予繁杂感,所以进行了下面的研究。
图14是用于实现过冷却状态的储藏室(冷冻室10)内的概略图,对照表示放置在过冷却容器62内的饮料水容器27内的饮料温度与过冷却容器62内的温度的关系。在饮料水温度被冷却到低于4℃的状态时容易分布为接近液面侧的上侧温度(t3)低、饮料水容器27底面侧(下侧)的下侧温度(t4)高的状态。另一方面,过冷却容器62内的空气温度容易分布为上层侧的温度(T1)高、下层侧的温度(T2)低。
在本实施例中所记载的电冰箱,以通过过冷却容器62内空间的低温来冷却饮料水为目的。即,其前提是过冷却容器62内的储藏空间65的温度比饮料水的温度低。因此,T1、T2是比t3、t4低的温度,可以使饮料水容器27上侧的温度(t3)与过冷却容器62内的储藏空间65的上层侧温度(T1)的温度差ΔT13、比饮料水容器27下侧的温度(t4)与过冷却容器62内的储藏空间65的下层侧温度(T2)的温度差ΔT24小(ΔT13<ΔT24)。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减小饮料水容器27上侧的容器内外的温度差,可使上侧比下侧“绝热”。
为了实现这些结构,成为冷气51流过储藏空间65上面侧的冷气流通空间66这样的构造是有效的。另外,用盖部件来覆盖上方,使过冷却容器62内不直接流入冷气。此时,储藏空间65与冷气流通空间66之间,含有盖部件的过冷却容器62的容器壁成为间隔壁,可以构成间接冷却。
此时,流过冷气流通空间66的冷气温度形成为,流过过冷却容器62上面侧的冷气温度Ta比流过下面侧的冷气温度Tb低,在过冷却容器62中预先设置绝热层70。这样,为了使流过过冷却容器62上侧的冷气温度Ta比流过下侧的冷气温度Tb低,例如可以将向冷气流通空间66吐出冷气的冷气吐出口57配置在冷气吸入口以及盖部件的上侧。
具有这些结构的作用效果如下所述。流过过冷却容器62上面侧的冷气(例如,-18℃以下的冷气),在通过过冷却容器62上面侧的同时,一部分从侧方落下,另一部分到达电冰箱前侧后落下(参照图14的箭头)。此外,在图14中用虚线箭头来表示由过冷却容器62侧方落下的冷气流向。这些冷气由于一边冷却过冷却容器62一边流动,所以温度缓缓上升。因此,到过冷却容器62下面侧的冷气温度Tb(例如,-15℃)比流过过冷却容器62上侧的冷气温度Ta高(Ta<Tb)。
由流过冷气流通空间66的冷气冷却过外表面的过冷却容器62,将低温传达到内侧,但由于过冷却容器62具有绝热层70,所以缓缓冷却储藏空间65。因此,在储藏空间65的内部形成如下温度分布低温的空气向下层侧移动,上层侧的温度T1(例如,-4℃)比下层侧的温度T2(例如,-6℃)高。
放置在成为这样的温度分布的储藏空间65内的饮料水,其温度缓缓下降,且在达到低于4℃的温度时,液面侧的上侧温度t3(例如,1℃)比底面侧的下侧温度t4(例如,3℃)低。此时,与饮料水容器27上侧的饮料水与储藏空间65内上层侧分为气体的温度差相比,下侧的温度差变大。因此,在饮料水容器27内,可以降低饮料水温度的波动,提高过冷却实现的概率。
此外,只要是不将冷气直接吹入储藏空间65内这样的构造就没有影响,从而不需要封闭过冷却容器62内部的储藏空间65来与冷气流通空间66之间完全闭塞。因此,即使与过冷却容器62的盖部件之间有一些间隙也没有特别的问题。其中,当在过冷却容器62的底面有孔等开口部时,储藏空间65下侧的低温冷气向冷气流通空间66流动,因此不在过冷却容器62的底面或侧面设置开口部较好。
本实施方式只要是满足采用图14所说明的各条件的结构,就可以在同一发明构思下采用各种具体的构造,而不用拘泥于图3~图7所示的、更具体的构造。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冰箱,具有对存放在空间内的食品进行冷却的储藏室,其特征在于,具备冷气流通空间,其设置在所述空间的周围;绝热层,其设置在所述空间与所述冷气流通空间之间;冷气吐出口,其向所述冷气流通空间吐出冷冻温度的冷气,以使所述空间内冷却到比0℃低的冷冻温度带;和冷却器,其生成从所述冷气吐出口吐出的冷气,使所述空间内温度比0℃低,以进行食品的间接冷却。
2.一种电冰箱,具有对存放在空间内的食品进行冷却的储藏室,其特征在于,具有冷气流通空间,其设置在所述空间的周围;间隔壁,其为了间接冷却存放在所述空间内的食品,而隔开所述空间与所述冷气流通空间;绝热层,其设置在所述空间与所述冷气流通空间之间;冷气吐出口,其向所述冷气流通空间吐出冷冻温度的冷气,以使所述空间内冷却到比0℃低的冷冻温度带;和冷却器,其生成从所述冷气吐出口吐出的冷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在上方具有开口部,并且所述间隔壁由侧面以及底面没有孔的容器部件和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盖部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冷气返回口,其用于向所述冷却器返回从所述冷气吐出口吐出并在所述储藏室内流通的冷气,所述冷气吐出口位于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内的空气温度,在所述空间的上侧比下侧高,且流过所述冷气流通空间的冷气温度,与所述空间相比上侧比下侧低,当在所述空间中存放5℃以上的食品时,所述食品经过4℃~0℃的温度,冷却至比0℃低的温度。
6.一种电冰箱,具有冷却单元,其对分割为多个温度域的箱内进行冷却;和温度控制单元,其使所述冷却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联动地进行箱内的温度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冷却单元,其将饮料水或者生鲜食品保存在冻结温度以下,使冷气在容器的壁面外周部上循环。
全文摘要
在使用家庭用电冰箱使饮料水过冷却时,仅均一箱内冷气分为气体是不够的,饮料水内部的温度分布导致过冷却解除,或过冷却易于解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对存放在空间65内的食品进行冷却的储藏室10的电冰箱,其具备冷气流通空间66,其设置在空间65的周围;绝热层70,其设置在空间65与冷气流通空间66之间;冷气吐出口57,其向冷气流通空间66吐出冷冻温度的冷气,以使空间65内冷却到比0℃低的冷冻温度带;和冷却器4,其生成从冷气吐出口57吐出的冷气,该电冰箱使空间65内温度比0℃低,以进行食品的间接冷却。该电冰箱通过这种冷却方式,可以抑止饮料水内部温度分布的发生,使成为过冷却状态的饮料水不意外地解除过冷却。
文档编号F25D17/04GK101046345SQ200710091598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大平昭义, 河井良二, 山田三纪夫, 小久保亚由美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