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051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需要冬天取暖,夏天制冷,全年提供 生活用热水,同时又需要节省能源,无疑热泵是一个很好的能同时满足以 上要求的系统。现有热泵系统设计复杂,通常是由压缩机,独立的冷凝器, 节流阀,独立的蒸发器,水箱和复杂的管道组成。因此其结构复杂,无辅 助回油,体积较大,制冷剂填充量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在使用变频 调速技术进一步节能时,它们的效率随时间会不断下降。以上的缺点阻碍 了市场的4,广普及。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 便,长期可靠性高,制冷剂填充量少,更加环保,效率高,价格低的热泵系^i。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喷射器、电子 控制器、膨胀阀、保暖水箱,集成板式热交换器上设有供冷循环液入口^ 供冷循环液出口、供热循环液入口和供热循环液出口,保暖水箱上设有保 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和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 ,保暖水箱上设有冷水 入口和热水出口,其中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 冷凝器部分制冷剂入口连通,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 换器蒸发器部分制冷剂出口连通;膨胀阀的制冷剂入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 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冷剂出口连通,膨胀岡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喷射 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喷射器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蒸 发器部分制冷剂入口连通,喷射器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上的辅助回 油口连通;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的一端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 热循环液入口连通、另一端经管道与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以及管道A 连通,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入口与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连接 的管道上设有开关阀;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的一端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 交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入口连通、另一端与管道B的一端连通,三通换向阀 A分别与管道C、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及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 环液出口连通;管道D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出口连通;电子 控制器经电缆与压缩机、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 相连,控制它们的运行。上述的热泵系统,其中膨胀阀的制冷剂入口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 凝器部分制冷剂出口之间的管道上串接有干燥过滤器。上述的热泵系统,其中三通换向阀C分别与管道B 、连接房内热交 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及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连通,三通换向 阀B分别与管道A 、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及连接房内热交 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连通,三通换向阀E与三通换向阀D并联后一端与连 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 环管道B连接,管道C与三通换向阀E余下的一端连接,管道D与三通 换向阀D余下的一端连接;三通换向阀A.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 液出口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上述的热泵系统,其中管道C和管道D与四通换向阀A的一对进出 口相连接,四通换向阀A的另一对进出口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 道C和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C相连接;管道B和管道A与四通 换向阀B的一对进出口相连接,四通换向阀B的另一对进出口与连接房外 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D和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D相连接;三 通换向阀A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 加热器。上述的热泵系统,其中管道C和管道A与八通换向阀的一对进出口 相连接,管道D和管道B与八通换向阀的另一对进出口相连接,八通换向 阀的另两对进出口分别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和连接房外热 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F、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和连接房内热 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F相连接;三通换向阀A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 循环液出口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上述的热泵系统,其中连接电控三通换向阀与电加热器之间的管道 与连接膨胀罐和安全阀之间的管道用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采用了集成板式 热交换器,使得常规需用的两个热交换器(一个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一 个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集成到一个热交换器上的两个区域上,从而用一 个集成热交换器提供了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功能。使用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和 喷射器,解决了回油难题,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3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简单的管道连接切换,在夏天就可以同时供冷和供生活 用热水,在冬天可以同时供热和供生活用热水,在别的时候供生活用热水。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部件及管路较少,它可以在直接融合变频调速节能 技术的同时保持热泵系统的效率的长期稳定性。它利用简单的管道切换设 计来实现供热,供冷和提供生活用热水的功能,整个系统只使用一个集成
板式热交换器和喷射器,因而结构简单,制冷剂填充量少。压縮机无回油 困难,控制方便,可靠性高,价格低,市场推广价值高。附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集成板式热交换器蒸发器部分制冷剂入口, 2、集成板式热交换器 蒸发器部分制冷剂出口, 3、供冷循环液入口, 4、供冷循环液出口, 5、集 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冷剂入口, 6、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 制冷剂出口, 7、供热循环液入口, 8、供热循环液出口, 9、辅助回油口, 10、压缩机,11、集成板式热交换器,12、喷射器,13、电子控制器,14、 膨胀阀,15、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 16、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 17、冷水入口, 18、保暖水箱,19、热水出口, 20、管道D, 21、供热循 环回路中的水泵,22、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3、开关阀,24、管道B, 25、三通换向阀A, 26、管道C, 27、管道A, 28、干燥过滤器,29、三通 换向阀B, 30、三通换向阀C, 31、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2、 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3、三通换向阀D, 34、三通换向阀E, 35、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 36、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 管道B, 37、四通换向阀A, 38、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C, 39、 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C, 40、四通换向阀B, 41、连接房外热 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D, 42、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D。 43、八 通换向阀,44、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 45、连接房内热交换系 统的循环管道F, 46、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 47、连接房外热 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F, 48、膨胀^, 49、安全阀,50、电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泵系统的具 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参见
图1,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IO、集成板式热交换器11、喷射器12、 电子控制器13、膨胀阀14、保暖水箱18,集成板式热交换器11上设有供 冷循环液入口 3和供冷循环液出口 4、供热循环液入口 7和供热循环液出口 8,保暖水箱18上设有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 15和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 出口 16,保暖水箱上设有冷水入口 17和热水出口 19,其中压缩机10的 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冷剂入口 5连通,压 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蒸发器部分制冷剂出口 2 连通;膨胀阀14的制冷剂入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冷 剂出口 6连通,膨胀阀14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喷射器12的制冷剂入口 连通,喷射器12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蒸发器部分制冷 剂入口 l连通,喷射器12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上的辅助回油口 9连 通;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的一端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 环液入口 7连通、另一端经管道与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 16以及管道 A27连通,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入口 7与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 泵2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阀23;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2的一端经管 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入口 3连通、另一端与管道B24的一 端连通,三通换向阀A 25分别与管道C26、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 15 及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 8连通;管道D20与集成板式热文 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出口 4连通;电子控制器13经电缆与压缩机10、供热循 环回路中的水泵21、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2相连,控制它们的运行。实施例2:参见图2,膨胀阀14的制冷剂入口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 冷剂出口 6之间的管道上串接有干燥过滤器28,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参见图3,三通换向阀C30分别与管道B24、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 循环管道A 32及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1连通,三通换向阀 B29分别与管道A27、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31及连接房内热 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32连通,三通换向阀E34与三通换向阀D33并联后 一端与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36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房外热交 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 35连接,管道C 26与三通换向阀E34余下的一端连 接,管道D 20与三通换向阀D33余下的一端连接;三通换向阀A25与集 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 8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50,其 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参见图4,管道C 26和管道D 20与四通换向阀A 37的一对进出口相 连接,四通换向阀A37的另一对进出口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 C 38和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C 39相连接;管道B 24和管道A 27 与四通换向阀B40的一对进出口相连接,四通换向阀B40的另一对进出口 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D41和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
D42相连接;三通换向阀A25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 8连 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50,其余同实施例l。实施例5:参见图5,管道C 26和管道A27与八通换向阀43的一对进出口相连 接,管道D20和管道B24与八通换向阀43的另一对进出口相连接,八通 换向阀43的另两对进出口分别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 46和连 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F 47、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 44 和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F45相连接;三通换向阀A25与集成板 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 8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50,其余同 实施例1。实施例6:参见图6,连接电控三通换向阀25与电加热器50之间的管道与连接 膨胀罐48和安全阀49之间的管道用管道连通,其余同实施例3。以下以实施例3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一) 在冬季供暖、供热水的工作状况下,供热循环液在供热循环回 路中的水泵21的作用下,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入口 7流入, 在冷凝部皿加升温度后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 8流出, 经三通换向阀A25流向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 15,在水箱中放出热量, 从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 16流回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从而为水箱 循环加热,冷水从冷水入口 17流入,从热水出口 19流出生活用热水。当 三通换向阀A25把循环热水导向管道C 26时,径三通换向阀E 34导向连 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 36,与房间内热交换器换热,再从连接房 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32流径三通换向阀B29,流到管道A27,流向 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从而循环向房间供暖。供冷循环液从供冷循环 液出口 4流出径三通换向阀D 33流向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 35,流向房外的热交换器取得热量后经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1流向三通换向阀C 30,流向管道B 24流向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2, 流向供冷循环液入口 3,流向供冷循环液出口 4形成循环。(二) 只供热水的工作状况,就是供热循环液只在供热循环回路中的 水泵21流向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入口 7,流向供热循环液出口 8,流向三通换向阀A25流向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 入口 15,流向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 16,流向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 之间循环,别的与第一种工况时相同。(三) 在夏天供空调和供热水的工况下,供冷循环液在供冷循环回路 中的水泵22的作用下,流经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入口 3,流向
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出口 4,流向三通换向阀D33,流向连接房 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 36,流向房内热交换器,吸收房间热量后,流 回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32,流向三通换向阀C30,流向管道 B 24,流向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2,形成空调回路;在供热循环回路中 的水泵21的作用,给水箱加热的循环与工作状况1、 2相同,在水箱不需 加热时,在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的作用下,供暖循环液流向供热循环 液入口 7,流向供热循环液出口8,流向三通换向阀A25,流向管道C26, 流向三通换向阀E34,流向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35,流向房 外换热器,再流回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1,流向三通换向阀 B29,流向管道A27,流向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形成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集成板式热交换器(11)、喷射器(12)、电子控制器(13)、膨胀阀(14)、保暖水箱(18),集成板式热交换器(11)上设有供冷循环液入口(3)和供冷循环液出口(4)、供热循环液入口(7)和供热循环液出口(8),保暖水箱(18)上设有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15)和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16),保暖水箱上设有冷水入口(17)和热水出口(19),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冷剂入口(5)连通,压缩机(10)的制冷剂入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蒸发器部分制冷剂出口(2)连通;膨胀阀(14)的制冷剂入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冷剂出口(6)连通,膨胀阀(14)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喷射器(12)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喷射器(12)的制冷剂出口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蒸发器部分制冷剂入口(1)连通,喷射器(12)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上的辅助回油口(9)连通;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的一端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入口(7)连通、另一端经管道与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16)以及管道A(27)连通,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入口(7)与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阀(23);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2)的一端经管道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入口(3)连通、另一端与管道B(24)的一端连通,三通换向阀A(25)分别与管道C(26)、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15)及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8)连通;管道D(20)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冷循环液出口(4)连通;电子控制器(13)经电缆与压缩机(10)、供热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1)、供冷循环回路中的水泵(22)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膨胀阀(14)的制冷 剂入口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冷凝器部分制冷剂出口 (6)之间的管道上串接有干燥过滤器(28)。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三通换向阀C(30) 分别与管道B (24)、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2)及连接房 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1)连通,三通换向阀B (29)分别与管道A(27)、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A (31 )及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 循环管道A (32)连通,三通换向阀E (34)与三通换向阀D (33)并联后 一端与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 (36)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房外 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B (35)连接,管道C (26)与三通换向阀E (34) 余下的一端连接,管道D (20)与三通换向阀D (33)余下的一端连接; 三通换向阀A(25)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 (8)连通的管 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50)。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管道C(26)和管道 D (20)与四通换向阀A (37)的一对进出口相连接,四通换向阀A (37) 的另一对进出口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C (38)和连接房内热 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C (39)相连接;管道B (24)和管道A (2 )与四通 换向阀B (40)的一对进出口相连接,四通换向阀B (40)的另一对进出口 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D (41 )和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 管道D (42)相连接;三通换向阀A (25)与集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 环液出口 (8)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5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管道C (26)和管道 A (27)与八通换向阀(43)的一对进出口相连接,管道D (20)和管道B(24) 与八通换向阀(43)的另一对进出口相连接,八通换向阀(43)的 另两对进出口分别与连接房外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 (46)和连接房外热 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F (47)、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E (44)和 连接房内热交换系统的循环管道F(45)相连接;三通换向阀A(25)与集 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供热循环液出口 ( 8)连通的管道上串联有电加热器(50 )。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电控三通换向阀(25) 与电加热器(50)之间的管道与连接膨胀罐(48)和安全阀(49) 之间的管道用管道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集成板式热交换器(11)、喷射器(12)、电子控制器(13)、膨胀阀(14)、保暖水箱(18),集成板式热交换器(11)上设有供冷循环液入口(3)和供冷循环液出口(4)、供热循环液入口(7)和供热循环液出口(8),保暖水箱(18)上设有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入口(15)和保暖水箱供热循环液出口(16),保暖水箱上设有冷水入口(17)和热水出口(19)。它利用简单的管道切换设计来实现供热,供冷和提供生活用热水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长期可靠性高,制冷剂填充量少,更加环保,效率高,价格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F25B30/00GK201045546SQ20072012303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端 牟 申请人:端 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