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969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空调等小型制冷设备中的节流结构一般采用节流阀或节流块结构,如 一专利号为ZL97236534.6(公告号为CN229508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节流阀》披露 了一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固定有两只相对的阀A与阀B, a:阀A包括一个端 部固定有垫片的阀体,阀体中部开有通孔,其大孔径部分有一个阀芯,阀芯中部开有 喷孔,在阀体上相对进出口的一端连接有滤网;b:阀B包括一个端部固定有垫片的阀 体,阀体中部开有通孔,其大孔径部分有一个阀芯,阀芯中部开有喷孔,在阀体上相 对进出口的一端连接有滤网。
如一专利号为ZL03247899.2(公告号为CN263980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孔 板型节流、分流的节流装置》披露了一种节流装置,它包括管壳、主孔板、辅孔板、 档板。主孔板固定在管壳一端,档板固定在管壳的另一端,辅孔板装于管壳内并置于 主孔板与档板之间,辅孔板可随管壳内两端流体压差变化移动。当辅孔板移至主孔板 一端时,流体必须通过两孔板中心小孔节流;当辅孔板移至档板一端时,流体只通过 主孔板中心小孔节流。
如一专利号为ZL200420090859.8(公告号为CN276978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 种空调制冷节流管》披露了这样一种节流管,它包括装置在管道中的圆柱形的动块和 定块,其中动块的两端为凸圆锥面,且有一小孔贯穿动块轴心,为制冷剂通道,该动 块可以在定块与所述管道壁形成的空腔内自由滑动;所述定块共两块,相隔适当距离 并分别固定于所述管道内壁,与所述动块相邻的端面为与动块端面吻合的凹圆锥面, 另一端为平面或锥面,所述定块端面分布多个贯通小孔,且其轴心为毛细小通道,均 为制冷剂通道,且所述两定块的轴向尺寸不相同,能改变空调制冷系统中节流毛细管 的长度来适应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化,以达到调节制冷与制热时节流毛细管的性能 匹配要求,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经济性。
然而,上述各节流装置中当动阀芯和静阀芯端面接触时,静阀芯上的毛细孔与动 阀芯上的毛细孔直接贯通,流过其中一个静阀芯和动阀芯上毛细孔交接处的制冷剂平 缓流动,可能会导致制冷剂的流动速度过慢,而影响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使流过其 中一个静阀芯和动阀芯上毛细孔交接处的制冷剂有一膨胀放大过程的家用空调节流 管,其具有结构较为合理、节流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 有管状阀体,阀体内间隔设有与所述的阀体相对固定设置的左、右静阀芯,在阀体内 还设有一可相对阀体轴向滑移并位于左、右两静阀芯之间的动阀芯;所述的右静阀芯 内具有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动阀芯内具有毛细孔,所述的左静阀芯 内具有左毛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静阔芯的右端面上还开有一口径大于左毛细孔 直径的凹腔,所述的左毛细孔与凹腔相连通;在动阀芯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的 动阀芯左端面与左静阔芯的右端面接触配合,且所述的动阀芯的左端面未充满所述的 凹腔,同时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所述的凹腔相通;在动阀芯移动至最右端状态下,所 述的动阀芯右端面与右静阀芯的左端面接触配合,同时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右静阀芯 的通道连通。
上述的左静阀芯内仅有左毛细孔,且左毛细孔为一个。在其中的一个静阀芯上仅 仅设置一个毛细孔,而没有溢流孔,相对现有空调节流管中两个静阀芯上同时有溢流 孔和毛细孔的结构要简单,经过实验,该结构同样具有更好的节流效果,且简化加工 制作工艺,从而可降低产品成本。还有增加的凹腔结构,使当制冷剂从该只开有毛细 孔的静阀芯方向流入时,制冷剂进入凹腔中会有一膨胀放大的效果,产生较大的推动 动阀芯的力,工作灵敏度高,同时确保节流效果。
上述的动阀芯的左右两端面与左、右静阀芯的内端面之间以为平面接触配合为 佳,平面接触配合可简化动阀芯和静阀芯的结构,还可确保当动阀芯与左静阀芯接触 后,它们之间的凹腔空间最大,确保制冷剂膨胀放大效果。当然,动阀芯和各静阀芯 的端面配合可以是,上述的动阀芯的左端面与左静阀芯的右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 合,该动阀芯的右端面与右静阀芯的左端面之间为锥面接触配合。还可以是,上述的 动阀芯的左端面与左静阀芯的右端面之间为锥面接触配合,该动阀芯的右端面与右静 阀芯的左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合。
上述的凹腔横截面呈方形、圆形或锥形, 一般以方形、圆形为佳。
上述的动阀芯左端面具有一与凹腔外形相配的凸部,动阀芯上的毛细孔贯穿所述 的凸部,且该凸部的厚度小于凹腔的深度。凸部与凹部的配合起到一定导向作用。
上述的右静阀芯内的通道由数个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溢流孔及一个右毛细孔 组成,所述左静阀芯的左毛细孔、动阀芯的毛细孔和右静阀芯的右毛细孔对齐在同一 轴线上。当然,上述的右静阀芯内的通道仅为供制冷剂通过的溢流孔,所述左静阀芯的左毛细孔、动阀芯的毛细孔和右静阀芯的溢流孔对齐在同一轴线上。还可以是,上 述右静阀芯内的通道仅为右毛细孔,所述的左毛细孔、毛细孔和右毛细孔对其在同一 轴线上。我们可更据实验需要选择上述右静阀芯结构。
上述的左静阀芯由两个静阀芯单体组成,相邻两个静阀芯单体紧密贴合而形成完 整的左静阀芯。左静阀芯采用至少两个单体拼接而成,故各单体的轴向长度相对短, 在该单体上加工溢流孔或毛细孔相对简单,还有经过实验得知,当静阀芯采用两个或 两个以上单体拼接而成,可改变节流管的节流效果,即其与相同轴向长度的整体式静 阀芯相比节流效果不同,使该节流管的适应性更强,可方便调节节流管的节流效果。
上述的左静阀芯由至少两个静阀芯单体组成,相邻两个静阀芯单体间隔设置。上 述的相邻两静阀芯单体之间设有挡圈。
一般的空调节流管,所述的左、右静阀芯直接与阀体内壁固定。由于左、右静阀 芯的外周面和阀体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左、右静阀芯外周面与阀体内 壁之间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为佳,挤压的方式具有定位简单的优点。又因 左、右静阀芯壁厚较大,而阀体管壁较薄,故我们可在左、右静阀芯外周面上分别预 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再于阀体外部施力,将阀体内壁挤压卡入到所述的环形槽 内,这样可使阀体与左、右静阀芯牢固结合。
上述的左、右静阀芯及动阀芯与阔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该衬管与所述的阀 体内壁固定,所述的左、右静阔芯间隔固定于所述的衬管内,各静阀芯的外端面分别 与所述衬管的两端面齐平。增加衬管结构可使二静阀芯及动阀芯的安装定位简单且准 确,根据需要设置合适长度的衬管,先将动阀芯放入衬管内然后将两静閥芯从衬管两 端装入,只需保持两静阀芯的外端面与衬管两端面分别齐平,便使各部件安装到位, 因此安装十分方便;同时根据静阀芯的外形及尺寸,我们可在衬管外部便可测得需在 哪里挤压衬管,故静阀芯的定位也方便准确。
由于衬管外周面和阀体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衬管外周面与阀体内壁 之间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为佳,挤压的方式具有定位简单的优点;同理,由 于左、右静阀芯外周面平滑,所述的左、右静阀芯外周面与衬管内壁之间也通过挤压 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又因左、右静阀芯壁厚较大,而阀体及衬管的管壁较薄,故我们 可在左、右静阀芯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再于阀体外部施力,将 衬管内壁挤压到所述的环形槽内,同时,阀体内壁也会相应挤压到衬管外壁上,这样 可使将阀体与左、右静阀芯牢固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左静阀芯的 右端面上开有一口径大于左毛细孔直径的凹腔,所述的左毛细孔贯穿凹腔的底面;在 动阀芯左端面与左静阀芯的右端面接触配合,且所述的凹腔和动阀芯的左端面之间形 成空腔,同时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所述的凹腔相通,这样,当制冷剂从节流管的左端流入时,制冷剂通过左毛细孔后进入空间更大的凹腔内,制冷剂具有一膨胀放大的过 程,确保制冷剂流动速度,经实验证明,当经过左静阀芯毛细孔后的制冷剂有一适当 的膨胀放大过程可确保该节流管较好的节流效果。


图l为本实用新型第l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2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3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3个实施例的右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4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4个实施例的右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5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6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7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8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1 l为本实用新型第9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10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11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12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13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14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15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16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17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18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l,阀体l一般由铜或铝或钢管制成,所述
的阀体呈圆管状,阀体l的内径为①5 O30mm;阀体l内间隔设有二个与所述的阔体l 直接固定设置的左、右静阀芯2、 3,在阀体l内还设有一可相对阀体l轴向滑移并位于 左、右两静阀芯2、 3之间的动阀芯4,左、右静阀芯2、 3之间的距离大于动阀芯4的轴 向尺寸,以保证动阀芯4可在左、右静阀芯2、 3之间滑移。所述的左、右静阀芯2、 3和
7动阀芯4可采用铜、铝、钢或塑料制成,且左、右静阀芯2、 3和动阀芯4呈与阀体1内腔 相配的圆柱状。
所述的左静阀芯2内仅具有一个左毛细孔21,且该左毛细孔21只有一个,该左毛细 孔21轴向贯穿左静阀芯2的轴心,该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上还开有一口径大于左毛细孔 21直径的凹腔22,该凹腔22横截面呈圆形或方形,所述的左毛细孔21贯穿凹腔22的底面。
所述的右静阀芯3内仅具有一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溢流孔32,该溢流孔32轴向 贯穿右静阀芯3的轴心,所述的溢流孔32为圆孔,圆孔比较容易加工,溢流孔的横截面 大于毛细孔的横截面。当然也可以为圆孔、方孔、三角形孔、多边形孔或腰形孔。
所述动阀芯4的外周面与阀体1内壁密封接触,即制冷剂不能从动阀芯4和阀体1内 壁之间通过,且所述的动阀芯4内具有毛细孔41,该毛细孔41轴向贯穿动阀芯4的轴 心,所述的左毛细孔21、毛细孔41和右毛细孔32对齐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的动阀芯4的 左右两端面与左、右静阀芯2、 3的内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合。
所述的左毛细孔21、毛细孔41的孔径为O0.8 O3mm。经实验可知,当毛细孔的 孔径小于0.8mm时,制冷剂几乎不能通过毛细孔,当毛细孔的孔径大于3mm时,毛细 孔又不能起到节流的作用,因此,上述的左毛细孔21、右毛细孔31、毛细孔41的孔径 为①0.8 O3mm。在该范围内毛细孔偏小则节流效果越好。
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4左端面与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平面 接触配合,且所述的动阀芯4的左端面未充满所述的凹腔22,即所述的凹腔22和动阀芯 4的左端面之间具有空腔,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所述的凹腔22贯穿相通;
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右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4右端面与右静阀芯3的左端面平面 接触配合,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右静阀芯3的溢流孔32连通。
由于左、右静阀芯2、 3的外周面和阀体1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左、 右静阀芯2、 3外周面与阀体1内壁之间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挤压可采用如下方 式,在左、右静阀芯2、 3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23、 33,再于阀体l 外部施力,将阀体1内壁挤压到所述的环形槽23、 33内,这样便于将阀体l与左、右静 阀芯2、 3牢固结合,该环形槽23、 33的横截面以半圆形为佳,也可以矩形或方形。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体 l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该衬管5用金属材质制成,该衬管5与所述的阀体1内壁通过 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左、右静阀芯2、 3间隔固定于所述的衬管5内,即左、右静阀芯2、 3间接与 阀体1固定,各静阀芯2、 3的外端面与所述衬管5的两端面分别齐平。所述的衬管5外周面与阀体l内壁之间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左、右静阀芯2、 3外周面与衬 管5内壁之间也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挤压可采用如下方式,在左、右静阀芯 2、 3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23、 33,再于阀体l外部施力,将衬管5 内壁挤压到所述的环形槽23、 33内,同时,阀体1内壁也会相应挤压到衬管5外壁上, 这样可使将阀体l与左、右静阀芯2、 3牢固结合,该环形槽23、 33的横截面以半圆形为 佳,也可以矩形或方形。
如图3、 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其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右静阀芯3内的通道由数个轴向贯穿供制 冷剂通过的溢流孔32及一个右毛细孔31,其中,右毛细孔31轴向贯穿右静阀芯3的轴 心,所述的溢流孔32为圆孔,当然也可矩形孔、三角形孔或其它形状的孔,溢流孔32 有至少二个,本实施例为四个,均匀设置在右毛细孔31的四周,右毛细孔31的孔径也 为O0.8 ①3mm,所述的左毛细孔21、毛细孔41和右毛细孔3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右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4右端面与右静阀芯3的左内端面接 触配合以将右静阀芯3上的溢流孔32封堵住,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所述的右毛 细孔31相通。
如图5、 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
其和第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壁 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
其和第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右端面与右静阀芯3的左端面之 间为锥面配合,而动阀芯4的左端面与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为平面配合。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
其和第五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壁 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五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左端面具有一与凹腔22外 形相配的凸部42,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贯穿所述的凸部42,且该凸部42的厚度小于凹 腔22的深度,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陶芯4左端面与左静阀芯2的右 端面接触配合,同时所述的凸部42插入所述的凹腔22内,凸部42外端和凹腔22内端面之间有间隙,形成所述的空腔,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所述的凹腔22相通。当然 动阀芯4的右端面和右静阔芯3的左端面之间也可为平面接触。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七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体 l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l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和动阀芯4的 左端面之间为锥面配合,即左静阓芯2的右端面具有一凹锥部24,动阀芯4的左端面呈 与凹锥部24贴配的凸锥部43,同时的凹腔22设置在凹锥部24的底部。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九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体 l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凹腔22横截面呈锥形,动阀芯4的 左端面为平面,动阀芯4的右端面和右静阀芯3的左端面为平面接触配合。 当然,动阀芯4的右端面和右静阀芯3的左端面为锥面接触配合。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H^—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 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十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左静阀芯2由两个静阀芯单体 2a、 2b组成,相邻两个静阀芯单体2a、 2b紧密贴合而形成完整的左静阀芯2。
左静阀芯2采用两个单体拼接而成,故各单体的轴向长度相对短,在该单体上加工 溢流孔或毛细孔相对简单,还有经过实验得知,当静阀芯2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拼 接而成,可改变节流管的节流效果,即其与相同轴向长度的整体式静阀芯相比节流效 果不同,使该节流管的适应性更强,可方便调节节流管的节流效果。当然事实上,在 前述任何一个实施例中的左静阀芯由均可采用前述左静阀芯结构。
1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十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 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十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左静阀芯2虽然两个静阀芯单体 2a、 2b组成,但相邻两个静阀芯单体2a、 2b间隔设置,分别与所述的管状阀体l直接固 定。
当然事实上,在前述任何一个实施例中的左静阀芯2均可采用前述左静阔芯结构。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十五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 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十五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所述的相邻两静阀芯单体2a、 2b 之间设有挡圈6,挡圈6起到对两静阀芯单体的限位作用。
如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十七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 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衬管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当然我们还可将上述18个实施例中的右静阀芯3的结构左适当改进,即右静阀芯3 内的通道仅为右毛细孔,所述的左毛细孔、毛细孔和右毛细孔对其在同一轴线上。
前述三 十八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相同的
当制冷剂从阀体l右端流入,制冷剂从右静阀芯的溢流孔32及右毛细孔31流入,并 推动动阀芯4左移,在动阀芯4移动到最左端状态下,动阀芯4的左端面与左静阀芯2的 右内端面接触,这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左静阀芯2上的左毛细孔21及凹腔22连 通,制冷剂只能依次通过毛细孔41、凹腔22及左毛细孔21,以起到节流的作用,当制 冷剂流到凹腔22内时,制冷剂有一个突然稍微膨胀的过程,确保制冷剂流动的顺畅。
当制冷剂从阀体l左端流入时,制冷剂从左静阀芯2的左毛细孔21流入到凹腔22 内,制冷剂有一突然稍微膨胀的过程,产生一放大的推动动阀芯4移动的力,并推动动 阀芯4右移,同时确保制冷剂流动的顺畅,当动阀芯4的右端面与右静阀芯3的左内端面
11接触将右静阀芯3上的溢流孔31封堵住,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右静陶芯3上的右 毛细孔31连通,此时,制冷剂只能依次通过毛细孔41及右毛细孔31流过,以起到节流
的作用。
制冷剂从左右两端通过时由于路径不同,制冷剂通过毛细孔的长度不同,即从两 端通过的制冷剂流速不同,进而实现适应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化。
而第一、二个实施例工作原理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制冷剂只通过位于右 静阀芯轴心位置处的溢流孔。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1),阀体(1)内间隔设有与所述的阀体相对固定设置的左、右静阀芯(2、3),在阀体(1)内还设有一可相对阀体轴向滑移并位于左、右两静阀芯(2、3)之间的动阀芯(4);所述的右静阀芯(3)内具有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动阀芯(4)内具有毛细孔(41),左静阀芯(2)内具有左毛细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上还开有一口径大于左毛细孔(21)直径的凹腔(22),所述的左毛细孔(21)与凹腔(22)相连通;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4)左端面与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接触配合,且所述和动阀芯(4)的左端面未充满所述的凹腔(22),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所述的凹腔(22)相通;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右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4)右端面与右静阀芯(3)的左端面接触配合,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右静阀芯(3)的通道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静阀芯(2)内仅 有左毛细孔(21),且左毛细孔(21)为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的左右 两端面与左、右静阀芯(2、 3)的内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的左端 面与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合,该动阀芯(4)的右端面与 右静阀芯(3)的 左端面之间为锥面接触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的左端 面与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之间为锥面接触配合,该动阀芯(4)的右端面与右静阀芯(3)的 左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腔(22)横截面 呈方形、圆形或锥形。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左端面 具有一与凹腔(22)外形相配的凸部(42),动阀芯上的毛细孔(41)贯穿所述的凸部(42),且 该凸部(42)的厚度小于凹腔(22)的深度。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静阀芯(3)内的 通道由数个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溢流孔(32)及一个右毛细孔(31)组成,所述左静阀 芯的左毛细孔(21)、动阀芯的毛细孔(41)和右静阀芯的右毛细孔(31)对齐在同一轴线 上。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静阀芯(3)内的 通道仅为供制冷剂通过的溢流孔(32),所述左静阀芯的左毛细孔(21)、动阀芯的毛细孔(4 l)和右静阀芯的溢流孔(32)对齐在同 一轴线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静阀芯(2)由 至少两个静阀芯单体(2a、 2b)组成,相邻两个静阀芯单体(2a、 2b)紧密贴合而形成完整 的左静阀芯(2)。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静阀芯(2)由 至少两个静阀芯单体(2a、 2b)组成,相邻两个静阀芯单体(2a、 2b)间隔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静阀芯 单体(2a、 2b)之间设有挡圈(6)。
13、 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左、右静阀芯(2、 3)直接与阀体(1)内壁固定,所述的左、右静阀芯(2、 3)外周面上 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23、 33),所述阀体(l)的内壁通过挤压卡入所述的环 形槽(23、 33)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左、右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5),该衬管(5)与 所述的阀体(l)内壁固定,所述的左、右静阀芯(2、 3)间隔固定于所述的衬管(5)内,各 静阀芯(2、 3)的外端面分别与所述衬管(5)的两端面齐平。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管(5)外周面 与阔体(l)内壁之间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左、右静阀芯(2、 3)外周面与 衬管(5)内壁之间也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左、右静阀芯(2、 3)外周面上 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23、 33),所述的衬管(5)通过挤压卡入到所述的环形 槽(23、 33)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1)、左、右静阀芯(2、3)、动阀芯(4);右静阀芯(3)内具有通道,动阀芯(4)内具有毛细孔(41),左静阀芯(2)内具有左毛细孔(21);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上还开有一凹腔(22),左毛细孔(21)贯穿凹腔(22)的底面;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动阀芯(4)左端面与左静阀芯(2)的右端面接触配合,且凹腔(22)和动阀芯(4)的左端面之间具有空腔,同时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所述的凹腔(21)相通。当制冷剂从节流管的左端流入进入空间更大的凹腔内,制冷剂具有一膨胀放大的过程,确保制冷剂流动速度,经实验证明,当经过左静阀芯毛细孔后的制冷剂有一适当的膨胀放大过程可确保该节流管的节流效果。
文档编号F25B41/06GK201297811SQ20082016547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金仁召 申请人:金仁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