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冷温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121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式冷温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重效用吸收式冷温水机,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
将锅炉、反劝布几的4、邻7f亏汰热rF刀驱功热源 温水才几。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将发动机的冷却水等作为再生器的热源的吸收式冷温水
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2等)。这种吸收式冷温水机将锅炉或发动机的冷却水等冷却水作为热源,使 用再生器将制冷剂从稀吸收液中蒸发分离并向冷凝器输送,并且将上述制 冷剂蒸发而使浓度变浓的吸收液向吸收器输送。
接着,在冷凝器中,利用冷却水将上述制冷剂冷凝并作为制冷液向蒸 发器输送,在蒸发器中,将其散布到传热管中并再次蒸发,使上述制冷剂 向负载循环的载冷剂(Z,O)在该传热管内循环,在吸收器中,由吸 收液吸收上述再次蒸发的制冷剂,并且,利用上述冷却水回收吸收液的热 量,从而进行向上述负载的冷热(冷熱)供给运转。另外,上述冷却水向 冷却塔循环,并向空气中散热。
另外,与此相对,在欧洲等,构成为向该单重效用吸收式冷温水机的 再生器进行主热源的热源供给,并且,向蒸发器进行副热源的热源供给, 将在上述冷热供给运转时利用的冷却水作为载冷剂,使其从冷凝器及吸收 器向负载循环,进行作为吸收式热泵的运转,从而进行向上述负载的温热 (温熱)供给运转。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昭58-1270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曰本)特开平8-233391号公报
上述温热运转时的机内循环的吸收液浓度中,在最佳平均吸收液浓度方面 存在差,因此,一4殳来说,或者作为单重效用吸收式冷温水机而进行冷热供给运转,或者作为吸收式热泵而进行温热供给运转,需要选择上述两种 情况中的任一种。此时,在选择了单重效用吸收式冷温水机时,不能进行 冬季时的温热供给运转,而在选择了吸收式热泵时,不能进行夏季时的冷 热供给运转。
因此,特别是在欧洲,因近年来的温室效应,夏季气溫上升,故要求 将吸收式热泵作为单重效用吸收式冷温水机使用而使其进行冷热供给运转 的期望越来越高,期待对这一点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重效用吸收式冷温水机,其可以 容易地切换冷热供给运转及温热供给运转,并且无论是在冷热供给运转时, 还是在温热供给运转时,都能够以最佳吸收液浓度进行运转。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面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将再生器、冷凝 器、蒸发器及吸收器进行配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及吸收液的循环路径,该 吸收式冷温水机进行冷热供给运转和温热供给运转,该冷热供给运转为经 由流量控制阀向再生器供给驱动热源,并且,使从冷却塔向吸收器及冷凝 器供给的冷却水循环,,并经由第 一载冷剂管从所述蒸发器向负载供给冷热,
述再生器供给,向所述蒸发器供给副热源,并且经由第二载冷剂管使在吸 收器及冷凝器流动的所述冷却水向所述负载循环,该吸收式冷溫水机的特 征在于,在蒸发器的出口设置第一温度检测器、在冷凝器的出口设置第二 温度检测器,并且设置切换阀,将负载切换为与第一载冷剂管或第二载冷 剂管择一地连接,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一载冷剂管连接时,根据由第一温 度检测器检测的溫度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二载 冷剂管连接时,根据由第二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 度,并且,在从冷凝器向蒸发器连接的制冷剂管的中途,设置贮留制冷剂 的贮留部及使制冷剂从该贮留部向蒸发器流出的排出机构,所述负载被切 换为向第 一载冷剂管或第二载冷剂管连接时使该排出机构进行开闭。
第二方面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 在于,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一载冷剂管连接时,在打开排出机构以使制冷 剂不贮留在贮留部的状态下进行运转,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二载冷剂管连接时,在关闭排出机构以使制冷剂贮留到贮留部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第三方面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发明的基础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留部在其上部具有制冷剂总是能够从冷凝器向蒸 发器流动的制冷剂管,所述排出机构设于贮留部的底部和蒸发器之间。
第一方面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若将热源向再生器供给,将冷却水 向吸收器及冷凝器供给,则能够从蒸发器向负载进行冷热供给运转,并且 该吸收式冷温水机通过如下操作可以进行温热供给运转,即,若将热源(主 热源)向再生器供给,并且将副热源向蒸发器供给,则作为吸收式热泵进
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结构简单,根据需要可以容易地进行将稀吸 收液或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变稀或变浓的控制,因此,其具有如下显著 的效果,即通过一台装置,在夏季的制冷季节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制冷运转, 而且在冬季的供暖季节可以容易地切换到供暖而进行高效率的供暖运转。
第二方面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 在于,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一载冷剂管连接时,在打开排出机构以使制冷 剂不贮留在贮留部的状态下进行运转,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二载冷剂管连 接时,在关闭排出机构以使制冷剂贮留到贮留部的状态下进行运转,通过 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贮留制冷液的贮留部和使贮留在该贮 留部的制冷液流出的排出机构,从而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即,将在机内 循环的吸收液的浓度切换为适合冷热供给运转、温热供给运转的浓度,并 能够以最佳吸收液浓度进行各个运转。
即,例如在冷热供给运转中,使所述排出机构打开,使贮留在贮留部 的制冷液流出,将机内的吸收液浓度作为整体上的低浓度而进行运转,在 温热供给运转中,使所述排出机构关闭,使制冷液贮留在贮留部,将机内 的吸收液浓度作为整体上的高浓度而进行运转。
第三方面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f几,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发明的基础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S留部在其上部具有制冷剂总是能够从冷凝器向蒸 发器流动的制冷剂管,所述排出机构设于贮留部的底部和蒸发器之间,通 过在贞i留部的上部设置制冷剂总是能够从冷凝器向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 管,并在贮留部的底部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所述排出机构,从而具有更为显温热供给运转的浓度,并能够切实地以最佳吸收液浓度进行各个运转。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的整体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2是说明使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进行制冷运转时 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3是说明使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进行供暖运转时 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4是说明控制阀及制冷剂切换阀的控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A吸收式冷温水才几1再生器 2冷凝器
3蒸发器4吸收器 5 加热器
6冷凝器热交换器7蒸发器热交换器
8吸收器热交换器9上才几体 10 下才几体
11马区动热源12供给配管13 回流配管
14流量控制阀15冷却水管16 冷水配管
17第一温度检测器18第二温度检测器
19开关20控制装置 21、 23 制冷剂管
21-.1旁通制冷剂管21-2 副制冷剂管22制冷剂泵24负载(制冷/供暖)
25浓液热交换器26稀吸收液泵 27 稀吸收液配管
28浓液配管29冷却塔30 冷温水泵
31冷却水泵32、33 温热水配管34 副热源
40制冷剂槽41制冷剂切换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的整体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说明使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进行制冷运转时 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使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进行供暖运转时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中标注的附图标记所指的部件与图2及图3中的相同。在使用图2
对使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进行供暖运转时的情况进行说明时,对它们 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 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将再生器1、冷凝器2、蒸发器 3以及吸收器4进行配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以及吸收液的循环路径,可进行 如下选择,即经由流量控制阀14向再生器1供给驱动热源11,并且,经由 冷却水管15使从冷却塔29向吸收器4及冷凝器2供给的冷却水循环(由 图中的粗黑线表示),另一方面,从蒸发器3经由第一载冷剂管(冷水配管 16)向负载(制冷)24循环供给冷热(由图中的粗黑线表示)而进行冷热 供给运转。
即,切换由三通阀A、三通阀B构成的第一切换阀而使负载24被切换 为与第一载冷剂管(冷水配管16)连接,并且,由三通阀C、三通阀D以 及三通阀E构成的第三切换阀被切换而使蒸发器3向负载24连接,冷热经 由第 一载冷剂管(冷水配管16 )向负载24循环供给(由图中的粗黑线表示), 另一方面,由三通阀F构成的第二切换阀被切换而使吸收器4向冷却塔29 连接,经由冷却水管15使从冷却塔29向吸收器4及冷凝器2供给的冷却 水循环(由图中的粗黑线表示),根据由第一温度检测器17检测的温度来 控制流量控制阀14的开度,并进行向负载24供给的冷热供给运转。
图2中,附图标记A是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制冷剂例如使用水 (H20),吸收液(溶液)使用溴化锂(LiBr)溶液。
在图2中,附图标记1例如是以锅炉、发动^/L的冷却水(以下称为驱 动热源温水)作为驱动热源11的再生器、2是冷凝器、3是蒸发器、4是吸 收器、5是再生器1的加热器、6是冷凝器热交换器、7是蒸发器热交换器、 8是吸收器热交换器、9是收纳了再生器l及冷凝器2的上机体、IO是收纳 了蒸发器3及吸收器4的下机体。附图标记12是从驱动热源ll到再生器l 的加热器5的供给配管、13是从再生器1到驱动热源11的回流配管、14 是与供给配管12的中途连接的流量控制阀。
附图标记15是利用冷却水泵31从冷却塔29经由三通阀F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管,在中途设有吸收器热交换器8及冷凝器热交换器6、第一温度
检测器17,冷却水经由三通阀B流回冷却塔29而^皮循环使用。
附图标记16是冷水配管,在冷水配管(第一载冷剂管)16的中途设有
蒸发器热交换器7、第一温度检测器17、三通阀D、三通阀A、冷温水泵
30、负载(制冷负载)24、三通阀C、三通阀E。
第一温度检测器17是设于蒸发器热交换器7下游的冷水配管16中途
的、检测冷水出口温度的温度检测器。在制冷运转时使用第一温度检测器17。
附图标记18是设于冷凝器热交换器6下游的冷却水管15中途的、检测温水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器。在制冷运转时不使用第二温度检测器18。
附图标记19是用于切换来自第一温度检测器17或第二温度检测器18的信号的开关,而且,附图标记20是如下的控制装置,其经由开关19从第一温度检测器17或第二温度检测器18输入信号并输出控制阀14的开度的控制信号。
由控制阀14的开度决定的从驱动热源11供给的驱动热源温水,通过供给配管12流向再生器1的加热器5。在再生器1中,浓度稀的吸收液(称为稀吸收液)被加热,从稀吸收液中分离制冷剂并进行蒸发,从而生成浓吸收液(称为浓液)。
蒸发的制冷剂流向冷凝器2,与在冷凝器热交换器6中流动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并冷凝液化,经由制冷剂管21流向蒸发器3。
在制冷剂管21的中途设置有作为贮留规定量制冷剂的贮留部的制冷剂槽40,在制冷剂槽40的底部,从底部设有副制冷剂管21-2,并且从制冷剂槽40的上部设有绕过制冷剂切换阀41的旁通制冷剂管21-1,该副制冷剂管21 - 2设有作为排出机构的制冷剂切换阀41。
制冷剂槽40的容量没有特别限定,若将吸收式冷温水机A中使用的制冷剂量设为100 (容量),则制冷剂槽40的容量优选为50- 150,更优选为100。若不到50,则容量过少而恐怕不能将稀吸收液或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充分地稀释到适当值,若超过150,则恐怕会导致装置变大且不经济。
切换由三通阀A、三通阀B构成的第一切换阀而使负载24被切换为与第一载冷剂管(冷水配管16)连接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来打开作为排出机构的制冷剂切换阀41,使贮留在制冷剂槽40内的制冷剂流出并经由副制冷剂管21 - 2向蒸发器3输送。通过经由副制冷剂管21 - 2将贮留在制冷剂槽40的制冷剂向蒸发器3输送,从而可以将机内的吸收液浓度(吸收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作为整体上最合适的低吸收液浓度而进行冷热供给运转。
如前所述,在冷热供给运转中,打开作为排出机构的制冷剂切换阀41,使贮留在作为贮留部的制冷剂槽40的制冷剂流出,进行将机内的吸收液浓度作为整体上的低浓度的运转。这是为了,在冷热供给运转中,确保由蒸发器3蒸发的制冷剂量,另外,在再生器1以外的部位,由于吸收液暴露在低溫环境中,故在再生器1中,使蒸发分离制冷剂后的吸收液的浓度不过于提高。
另外,例如在后述的温热供给运转等时,保持关闭制冷剂切换阀41的状态,即在将制冷剂贮留于制冷剂槽40的状态下,可以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1向蒸发器3输送制冷剂。
并且,也可构成为,通过控制制冷剂切换阀41的开度而打开制冷剂切换阀41,从而经由副制冷剂管21 -2将贮留在制冷剂槽40的制冷剂的需要量向蒸发器3输送,之后在将制冷剂贮留于制冷剂槽40中的状态下,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 - 1向蒸发器3输送制冷剂。若经由副制冷剂管21 -2将贮留在制冷剂槽40的制冷剂的需要量向蒸发器3输送,则可以将稀吸收液或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设为适当的浓度。即,可以容易地进行将稀吸收液或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变稀或变浓的控制。
流向蒸发器3并积存的制冷剂利用制冷剂泵22经由制冷剂配管23在蒸发器热交换器7上散布,接着,制冷液与在蒸发器热交换器7中流动的副热源水进行热交换并蒸发,冷水因气化热而被冷却并利用冷温水泵30经由三通阀D、 A向与冷水配管(第一载冷剂管)16连接的负载(制冷负载)24供给而进行制冷之后,经由三通阀C、 E进行循环。
接着,由第一温度检测器17检测到的信号经由开关19输入到控制装置20中,从控制装置20输出信号并适当地进行控制阀14的开度控制。
另外,在蒸发器3蒸发的制冷剂流向吸收器4。另一方面,在再生器l生成的浓液,在浓液热交换器25与利用稀吸收液泵26从吸收器4经由稀吸收液配管27送来的稀吸收液进行热交换之后,经由浓液配管28散布到吸收器热交换器8。流向吸收器4的制冷剂被散布到吸收器热交换器8的浓液吸收而成为稀吸收液。
在吸收器4吸收了制冷剂的稀吸收液,利用稀吸收液泵26从吸收器4经由稀吸收液配管27在浓液热交换器5中如前所述与浓液进行热交换并向再生器l输送。
流入到再生器1的稀吸收液利用加热器5被加热,制冷剂分离并蒸发,如前所述,浓液流向吸收器4并被散布。
如上所述,若进行吸收式冷温水机A的运转,则在配管于蒸发器3内部的蒸发器热交换器7中,因制冷剂的气化热而被冷却的冷水,利用冷温水泵30的运转,经由冷水配管(第一载冷剂管)16循环供给到负载(制冷负载)24,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可以在夏季的制冷季节等进行制冷运转。 .
图2中的三通阀表示如下情况,即由黑色表示的方向关闭,由白色表示的方向打开。三通阀构成为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0的信号,被输送开闭信号而适当地进行开闭。
在图2的温度检测器中,由黑色圆圈表示的温度检测器表示不使用,由白色圓圈表示的温度检测器表示被使用。
(接着,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进行供暖运转的情况)
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被选择为进行温热供给运转,该温热供给运转为,将驱动热源11作为主热源并经由流量控制阀14向再生器l供给,向蒸发器3供给副热源34 (由图中的粗黑线表示),并且,不使用冷却塔29,将在制冷运转时使用的冷却水管15作为第二载冷剂管使用,使在吸收器4及冷凝器2被加热而流动的上述冷却水,经由第二载冷剂管(冷却水管15 )向负载(供暖)24循环(由图中的粗黑线表示)。
即,切换由三通阀A及三通阀B构成的第一切换阀而使负载(供暖)24被切换为与第二载冷剂管(冷却水管15)连接,吸收器4及冷凝器2向负载(供暖)24连接,并且,由三通阀C、三通阀D以及三通阀E构成的第三切换阀被切换,蒸发器3经由具有三通阀E及三通阀D的温热水配管32、 33向未图示的地热、温泉、锅炉等副热源34连接,在吸收器4及冷凝器2被加热而流动的上述冷却水,经由第二载冷剂管(冷却水管15)向负载(供暖)24供给而进行供暖之后,经由三通阀C、三通阀F进行循环(由图中的粗黑线表示)。
来自未图示的地热、温泉、锅炉等副热源的温热水,经由三通阀E从
温热水配管32供给到在制冷运转时使用的冷水配管16中,经由蒸发器3的蒸发器热交换器7,通过三通阀D从温热水配管33排出,从而使其循环而再利用。
切换由三通阀A、三通阀B构成的第一切换阀而使负载24被切换为与第二载冷剂管(冷却水管15)连接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来关闭作为排出机构的制冷剂切换阀41,在将制冷剂贮留于制冷剂槽40中的状态下,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 - 1将制冷剂向蒸发器3输送。
在将制冷剂贮留于制冷剂槽40中的状态下,通过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1将制冷剂向蒸发器3输送,从而可以将机内的吸收液浓度(吸收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作为整体上最合适的高吸收液浓度而进行温热供给运转。
如前所述,在温热供给运转中,关闭作为排出机构的制冷剂切换阀41,在将制冷剂贮留于作为贮留部的制冷剂槽40中的状态下,通过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 - 1将制冷剂向蒸发器3输送,从而进行将机内的吸收液浓度作为整体上的高浓度的运转。
这是因为,在温热供给运转中,蒸发器3内(以及吸收器4内)的温度因副热源34而上升,即便在提高浓度的吸收液中,LiBr结晶析出的危险性也小,另外,通过提高吸收液的浓度,可以提高吸收液的制冷剂吸收能力而提高运转效率。
并且,也可构成为,通过控制制冷剂切换阀41的开度而打开制冷剂切换阀41,从而经由副制冷剂管21 -2将贮留在制冷剂槽40的制冷剂的需要量向蒸发器3输送,之后在将制冷剂贮留于制冷剂槽40中的状态下,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 - 1向蒸发器3输送制冷剂。若经由副制冷剂管21 -2将贮留在制冷剂槽40的制冷剂的需要量向蒸发器3输送,则可以将稀吸收液或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设为适当的浓度。即,可以容易进行如下控制将稀吸收液或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变稀或变浓。
接着,利用在冷凝器热交换器6下游的第二载冷剂管(冷却水管15)中途设置的第二温度检测器18检测到的信号,经由开关19被输入到控制装置20中,并从控制装置20输出信号而适当地进行流量控制阀14的开度控制。制冷剂、驱动热源温水、稀吸收液、浓液等的循环量、稀吸收液中的溴化锂浓度、浓液中的溴化锂浓度、温度等,与供暖运转相应地适当被控制。关于制冷剂、驱动热源温水、稀吸收液、浓液等的循环路径,供暖运转时的情况也与上述制冷运转时的情况相同。
图3中的三通阀表示如下情况,即由黑色表示的方向关闭,由白色表
示的方向打开。三通阀构成为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0的信号,被输送开闭信号而适当地进行开闭。
在图3的温度检测器中,由黑色圓圈表示的温度检测器表示不使用,由白色圓圈表示的温度冲企测器表示被使用。
如上所述,若进行吸收式冷温水机A的运转,则在如下状态下,即保持将制冷剂贮留于制冷剂槽40的状态并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 - 1将制冷剂向蒸发器3输送而将吸收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变浓的状态下,在吸收器4及冷凝器2的热交换器8、 6中被加热的温水,可以利用冷温水泵30的运转,经由第二载冷剂管(冷却水管15)向负载(供暖负载)24循环供给,由此,使用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可以在冬季的供暖季节等有效进行供暖运转。
附图标记20是设于具有如上所述的动作功能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的控制装置,具有个人电脑、存储机构等而构成,该控制装置具有容量控制功能,并且具有通过对冷温水泵30的运转进行反相式控制(一 乂"一夕制御),从而将冷温水的循环量设为最佳液体循环量的控制功能。该容量控制功能为经由开关19读入由第一温度检测器17或第二温度检测器18检测到的冷温水的温度信息,控制控制阀14的开度并控制向再生器1的输入热量,以使该冷温水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设定温度。
的控制盘来控制。, 口一 , 、p -' ,、、;
图4是说明流量控制阀及制冷剂切换阀的控制的流程图。在进行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的供暖运转时,由第二温度检测器18检测到的信号经由开关19输入到控制装置20,从控制装置20输出信号而适当地进行流量控制阀14的开度控制,并且,从控制装置20输出信号,在保持将制冷剂切换阀41关闭的状态下,即,将制冷剂贮留于制冷剂槽40的状态下,经由旁通制冷剂管21 - 1将制冷剂向蒸发器3输送,将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变浓而进行运转,因此,可以高效率地进行供暖运转。
在进行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A的制冷运转时,由第一温度检测器17检测到的信号经由开关19输入到控制装置20,从控制装置20输出信号而适当地进行流量控制阀14的开度控制,并且,从控制装置20输出信号并打开制冷剂切换阀41,即经由副制冷剂管21 -2将贮留在制冷剂槽40的制冷剂向蒸发器3输送,将浓液中的渙化锂的浓度变稀而进行运转,因此,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制冷运转。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或缩小范围。另外,本发明的各部分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保护所记栽的技术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全部使用三通阀A F的情况,^旦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两个二通阀(开关阀)组合,使其反向开闭(逆開閉),从而构成各个三通阀A-F。由此,可以降低成本来实施本发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若将热源供给到再生器并将冷却水供给到吸收器及冷凝器,则可以进行从蒸发器向负载的冷热供给运转,若将热源(主热源)供给到再生器并将副热源供给到蒸发器,则进行作为吸收式热
从而可以进行温热供给运转。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温水机的结构简单,通过一台装置,可以容易地进行将稀吸收液或浓液中的溴化锂的浓度变稀或变浓的控制,在夏季的制冷季节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制冷运转,而且在冬季的供暖季节可以容易地切换到供暖而高效率地进行供暖运转,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显著的效果,故在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甚大。
1权利要求
1. 一种吸收式冷温水机,将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及吸收器进行配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及吸收液的循环路径,该吸收式冷温水机进行冷热供给运转和温热供给运转,该冷热供给运转为经由流量控制阀向再生器供给驱动热源,并且,使从冷却塔向吸收器及冷凝器供给的冷却水循环,并经由第一载冷剂管从所述蒸发器向负载供给冷热,该温热供给运转为将所述驱动热源作为主热源并经由所述流量控制阀向所述再生器供给,向所述蒸发器供给副热源,并且经由第二载冷剂管使在吸收器及冷凝器流动的所述冷却水向所述负载循环,该吸收式冷温水机的特征在于,在蒸发器的出口设置第一温度检测器、在冷凝器的出口设置第二温度检测器,并且设置切换阀,将负载切换为与第一载冷剂管或第二载冷剂管择一地连接,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一载冷剂管连接时,根据由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二载冷剂管连接时,根据由第二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并且,在从冷凝器向蒸发器连接的制冷剂管的中途,设置贮留制冷剂的贮留部及使制冷剂从该贮留部向蒸发器流出的排出机构,所述负载被切换为向第一载冷剂管或第二载冷剂管连接时使该排出机构进行开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冷温水机,其特征在于,当负载被切换 为与第 一 载冷剂管连接时,在打开排出机构以使制冷剂不贝i留在贝i留部的 状态下进行运转,当负载被切换为与第二载冷剂管连接时,在关闭排出机 构以使制冷剂贮留到贮留部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式冷温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贝i留 部在其上部具有制冷剂总是能够从冷凝器向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管,所述 排出机构设于贮留部的底部和蒸发器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重效用吸收式冷温水机。将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及吸收器配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及吸收液的循环路径,进行冷热、温热供给运转,前者经由流量控制阀向再生器供给驱动热源且使从冷却塔向吸收器及冷凝器供给的冷却水循环,经由第一载冷剂管从蒸发器向负载供给冷热,后者将驱动热源作为主热源并经由流量控制阀向再生器供给,向蒸发器供给副热源,经由第二载冷剂管使在吸收器及冷凝器流动的冷却水向负载循环。在将由冷凝器冷凝液化的制冷剂向蒸发器输送的制冷剂管中途,设置作为贮留规定量制冷剂的贮留部的制冷剂槽并设置从制冷剂槽底部设置作为排出机构的制冷剂切换阀的副制冷剂管和从制冷剂槽上部绕过制冷剂切换阀的旁通制冷剂管。
文档编号F25B29/00GK101545696SQ20091012983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小林唯人, 山崎志奥, 梨本猛夫, 石河豪夫, 西田一孝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