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59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制冷空调领域的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日益增长 的能源需求、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都离不开先进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科学用能是有效解决 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由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使得我国不同能量梯级的余 热非常丰富,如果得到合理利用,这些余热将变为“有用资源”、否则就成了无用的废热。实 施能量梯级利用,高效回收利用这些广泛地低品位余热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 径,对缓解我国能源压力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热化学吸附制冷因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近年来在余热回收领域受 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热化学吸附制冷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绿色制冷技术,其特点是 采用低品位热能作为驱动力利用固一气可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实现对外界的制冷效果,然 而,由于这些广泛存在的余热具有不同的温度品位,因此采用单一模式的热化学吸附制冷 系统很难实现对不同能量梯级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34283. 6的“双重吸附式制 冷循环系统”,该技术中高温反应器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低温反 应器相连、低温反应器与高温反应器相连,即是通过采用双重吸附制冷技术来提高制冷系 统的工作性能,但未涉及可降低驱动热源温度的变压解吸技术,其驱动热源温度较高,限制 了在较低热源温度场合的应用。又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00040. 5的“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回热 型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该技术中主反应器与辅助反应器相连,辅助反应器与 冷凝器相连,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主反应器相连,通过采用二级变压解吸技术来 降低制冷系统的驱动温度,但其不足之处是该系统工作性能较低,无法实现余热的高效回 收利用,限制了在高效制冷场合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 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根据外界驱动热源温度的高低,实现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双效、双 重和二级三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可显著扩大余热的利用温度范围,提高不同能量 梯级余热的回收利用效率。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第一反应器、第一反应器换热盘 管、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冷凝器、冷凝器换热盘管、蒸发器、蒸发器换热盘管、 第一解吸调节阀、第二解吸调节阀、第一吸附调节阀、第二吸附调节阀、节流阀、辅助调节 阀、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其中第一反应器上出口与第一解吸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一解吸调节阀出口与冷凝器左进口相连,蒸发器左出口与第一吸附调节阀 进口相连,第一吸附调节阀出口与第一反应器下进口相连,第二反应器上出口与第二解吸 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二解吸调节阀出口与冷凝器右进口相连,冷凝器出口与节流阀进口相 连,节流阀出口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右出口与第二吸附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二吸附调 节阀出口与第二反应器下进口相连,辅助调节阀的一端与第一反应器相连,辅助调节阀的 另一端与第二反应器相连,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都设置在第一反应 器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都设置在第二反应器内,冷凝器换热盘 管设置在冷凝器内,蒸发器换热盘管设置在蒸发器内。在相同的工作压力下,所述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的工作温度高于低温反应化学吸 附剂的工作温度。所述装置根据外界不同梯级的余热温度具有三种制冷循环模式驱动余热温度较 高时,采用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或基于吸附_再吸附技术 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驱动余热温度较低时,采用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 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所述装置运行模式为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时,第一反 应器与第二反应器之间的辅助调节阀关闭,左侧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反应器、第一解 吸调节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再回到第一反应器;右侧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二反应 器、第二解吸调节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再回到第二反应器,即第一反应器与第二反 应器之间采用内部回热技术,第二反应器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消耗的解吸热由第一反应 器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释放的吸附热提供,此时,由外界高温热源输入一次热量实现两 次吸附制冷过程。所述装置运行模式为基于吸附-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时,第一 反应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吸附调节阀关闭,第二反应器与冷凝器之间的第二解吸调节阀 关闭,第二反应器的左出口与辅助调节阀的进口相连,辅助调节阀的出口与第一反应器的 右进口相连,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反应器、第一解吸调节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 第二吸附调节阀、第二反应器、辅助调节阀、再回到第一反应器。此时,由外界高温热源输入 一次热量实现两次制冷过程,其中一次为吸附制冷过程,另一次为再吸附制冷过程。所述装置运行模式为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时,第一反应 器与冷凝器之间的第一解吸调节阀关闭,第二反应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二吸附调节阀关 闭,第一反应器的右出口与辅助调节阀的进口相连,辅助调节阀的出口与第二反应器的进 口相连,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反应器、辅助调节阀、第二反应器、第二解吸调节阀、冷凝 器、节流阀、蒸发器、第一吸附调节阀、再回到第一反应器。此时,由外界高温热源输入两次 热量实现一次吸附制冷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第一,本发明可根据外界驱动热源温度的高低进行最佳循环模式的选择,同一套 系统可以实现双效、双重及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提高外界不同能量梯级余热的 回收利用效率。第二,本发明当外界热源温度较高时,采用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技术,在循 环过程中由外界高温热源输入一次解吸热,可实现两次制冷输出,因而可显著提高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当外界热源温度较低时,采用二级热化学变压解吸技术,可显著降低热化学 吸附制冷循环系统的驱动热源温度,扩大余热的利用温度范围。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第一反应器,2是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3是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4是第 一解吸调节阀,5是冷凝器,6是冷凝器换热盘管,7是第二解吸调节阀,8是第二反应器,9是 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10是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11是第二吸附调节阀,12是蒸发器,13是 蒸发器换热盘管,14是第一吸附调节阀,15是节流阀,16是辅助调节阀。图2是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示意图及其原理图;其中图2(a)是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示意图;图2(b)是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原理图。图3是基于吸附_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示意图及其原理 图;其中图3(a)是基于吸附_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示意图; 图3(b)是基于吸附-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原理图。图4是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示意图及其原理图;其中图4(a)是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示意图;图 4(b)是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 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反应器1,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2,高温反应化学 吸附剂氯化锰3,第一解吸调节阀4,冷凝器5,冷凝器换热盘管6,第二解吸调节阀7,第二 反应器8,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9,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第二吸附调节阀11,蒸发 器12,蒸发器换热盘管13,第一吸附调节阀14,节流阀15和辅助调节阀16,其中第一反应 器1上出口与第一解吸调节阀4进口相连,第一解吸调节阀4出口与冷凝器5左进口相连, 冷凝器5出口与节流阀15进口相连,节流阀15出口与蒸发器12进口相连,蒸发器12左出 口与第一吸附调节阀14进口相连,第一吸附调节阀14出口与第一反应器1下进口相连,第 二反应器8上出口与第二解吸调节阀7进口相连,第二解吸调节阀7出口与冷凝器5右进 口相连,冷凝器5出口与节流阀15进口相连,节流阀15出口与蒸发器12进口相连,蒸发器 12右出口与第二吸附调节阀11进口相连,第二吸附调节阀11出口与第二反应器8下进口 相连,辅助调节阀16的一端与第一反应器1相连,辅助调节阀16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应器8 相连,第一反应器1内填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并安装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2,第 二反应器8内填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并安装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9,冷凝器5 内设有冷凝器换热盘管6,蒸发器12内设有蒸发器换热盘管13。
在相同的工作压力下,所述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工作温度高于低温反 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工作温度。本实施例根据外界不同梯级的余热温度具有三种制冷循环模式当驱动余热温度高于170°C时,采用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或基于吸附-再 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当驱动余热温度低于170°C时,采用基于变压 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本实施例运行模式为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时,第 一反应器1与第二反应器8之间的辅助调节阀16关闭,第一反应器1与第二反应器8之间 采用内部回热技术,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消耗的解吸热由第一反 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释放的吸附热提供,其制冷过程由第一反应器1与 蒸发器12之间的吸附制冷过程和第二反应器8与蒸发器12之间的吸附制冷过程两部分组 成。本实施例运行模式为基于吸附_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时, 第一反应器1与蒸发器12之间的第一吸附调节阀14关闭,第二反应器8与冷凝器5之间 的第二解吸调节阀7关闭,第二反应器8的左出口与辅助调节阀16的进口相连,辅助调节 阀16的出口与第一反应器1的右进口相连,其制冷过程由第二反应器8与蒸发器12之间 的吸附制冷过程和第一反应器1与第二反应器8之间的再吸附制冷过程两部分组成。本实施例运行模式为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时,第一 反应器1与冷凝器5之间的第一解吸调节阀4关闭,第二反应器8与蒸发器12之间的第二 吸附调节阀11关闭,第一反应器1的右出口与辅助调节阀16的进口相连,辅助调节阀16 的出口与第二反应器8的左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反应器1的加热解吸过程由高温反应化学 吸附剂氯化锰3向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二级变压解吸过程和低温反应化学吸 附剂氯化钡10向冷凝器12的加热解吸过程两部分构成,其制冷过程由第一反应器1与蒸 发器12之间的吸附制冷过程组成。本实施例工作时,具体实施过程为如图2(a)和图2(b)所示,当本实施例工作于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 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时,此时制冷剂流动分为左右两侧循环,左侧循环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一 反应器1、第一解吸调节阀4、冷凝器5、节流阀15、蒸发器12,再回到第一反应器1,形成第 一个环状的流动循环回路;右侧循环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二反应器8、第二解吸调节阀7、冷 凝器5、节流阀15、蒸发器12,再回到第二反应器12,形成右侧环状的流动循环回路。具体 实施过程为(1)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加热解吸过程D-E-A。该阶 段外界驱动热源通过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2对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提供解吸热, 在加热作用下,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温度由吸附温度Ta升高到解吸温度Td,从 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一解吸调节阀4流入冷凝器5,在冷 凝器换热盘管6的冷却作用下凝结成液体后经节流阀15流入蒸发器12,完成第一反应器1 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加热解吸过程。(2)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冷却吸附过程A-B-C。该阶 段外界热沉通过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9对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进行冷却带走吸附热,在冷却作用下,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温度由解吸温度Ta降低到吸附温度Tm,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从蒸发器12吸附制冷剂,使得蒸发器12内制冷剂在温度 Te下发生蒸发相变向蒸发器换热盘管13内的传热流体吸收热量,蒸发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二 吸附调节阀11流入第二反应器8内被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吸附,被降温后的流 体向外界产生制冷效果,此为第一次吸附制冷过程。(3)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冷却吸附过程A-B-D和第二 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加热解吸过程C-F-A,该过程同时也为第一反 应器1与第二反应器8之间的内部回热过程D-F。该阶段回收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 学吸附剂氯化锰3释放的吸附热为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提供解 吸热,在加热作用下,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温度由吸附温度1升高到解吸温度 Ta,从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二解吸调节阀7流入冷凝器 5,在冷凝器换热盘管6的冷却作用下凝结成液体后经节流阀15流入蒸发器12,完成第二反 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加热解吸过程;同时,在冷却作用下,高温反应化 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温度由解吸温度Td降低到吸附温度Ta,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 从蒸发器12吸附制冷剂,使得蒸发器12内制冷剂在温度Te下发生蒸发相变向蒸发器换热 盘管13内的传热流体吸收热量,蒸发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一吸附调节阀14流入第一反应器 1内被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吸附,被降温后的流体向外界产生制冷效果,此为第二 次吸附制冷过程。如图3(a)和图3(b)所示,当本实施例工作于基于吸附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 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时,此时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反应器1、第一解吸调节阀4、冷凝器 5、节流阀15、蒸发器12、第二吸附调节阀11、第二反应器8、辅助调节阀16,再回到第一反应 器1,形成一个环状的流动循环回路。具体实施过程为(1)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加热解吸过程E-F-A。该阶 段外界驱动热源通过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2对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提供解吸热, 在加热作用下,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温度由再吸附温度八升高到解吸温度Td,从 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一解吸调节阀4流入冷凝器5,在冷 凝器换热盘管6的冷却作用下凝结成液体后经节流阀15流入蒸发器12,完成第一反应器1 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加热解吸过程。(2)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冷却吸附过程A-B-C。该阶 段外界热沉通过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9对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进行冷却带走吸 附热,在冷却作用下,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在吸附温度Tm下从蒸发器12吸附制 冷剂,使得蒸发器12内制冷剂在温度Te下发生蒸发相变向蒸发器换热盘管13内的传热流 体吸收热量,蒸发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二吸附调节阀11流入第二反应器8内被低温反应化学 吸附剂氯化钡10吸附,被降温后的流体向外界产生制冷效果,此为第一次制冷过程,为吸 附制冷。(3)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与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 学吸附剂氯化钡10之间的再吸附制冷过程C-D-E。在冷却作用下,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 化锰3的温度由解吸温度Td降低到吸附温度Ta,该阶段利用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 与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不同热平衡特性,使得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向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吸附制冷剂蒸汽,低温反应 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温度由吸附温度Tm降低到再吸附制冷温度IY发生解吸反应,从第 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汽经辅助调节阀16流入第 一反应器1内被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所吸附,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释放 的吸附热通过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2由外界热沉带走,在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 吸附作用下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发生再吸附制冷温度IY下的解吸反应向第二反 应器换热盘管9内的传热流体吸收热量,被降温后的流体向外界产生制冷效果,即利用低 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消耗的解吸热产生制冷效果,此为第二次制冷过程,为再吸附 制冷。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实施例工作于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 制冷循环模式时,此时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反应器1、辅助调节阀16、第二反应器8、第 二解吸调节阀7、冷凝器5、节流阀15、蒸发器12、第一吸附调节阀14,再回到第一反应器1, 形成一个环状的流动循环回路。具体实施过程为
(1)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冷却吸附过程A-B-C。该阶 段外界热沉通过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2对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进行冷却带走吸附 热,在冷却作用下,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温度由解吸温度Tdl降低到吸附温度Ta, 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从蒸发器12吸附制冷剂,使得蒸发器12内制冷剂在温度Te 下发生蒸发相变向蒸发器换热盘管13内的传热流体吸收热量,蒸发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一 吸附调节阀14流入第一反应器1内被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吸附,被降温后的流体 向外界产生制冷效果,为吸附制冷过程。(2)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二级变压加热解吸过程 C-D-E,同时也为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冷却吸附过程F-E-D。该 阶段利用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与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不同热平衡特 性,使得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在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 附剂氯化钡10的吸附作用下发生二级变压解吸过程,在加热作用下,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 氯化锰3的温度由吸附温度Ta升高到解吸温度Tdl,在冷却作用下,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 化钡10的温度由解吸温度Td2降低到吸附温度Tm,从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 氯化锰3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汽经辅助调节阀16流入第二反应器8内被低温反应化学吸附 剂氯化钡10所吸附,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消耗的解吸热通过第一反应器换热盘 管2由外界驱动热源提供,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释放的吸附热通过第二反应器换 热盘管9由外界热沉带走,从而完成第一反应器1内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锰3的二级 变压加热解吸过程,系统驱动温度由原来的Tdtl降低到Td,从而实现降低驱动热源温度的目 的。(3)第二反应器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加热解吸过程E-F-A。该阶 段外界驱动热源通过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9对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提供解吸热, 在加热作用下,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温度由吸附温度1升高到解吸温度Td2,从 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汽经第二解吸调节阀7流入冷凝器5,在 冷凝器换热盘管6的冷却作用下凝结成液体后经节流阀15流入蒸发器12,完成第二反应器 8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氯化钡10的加热解吸过程。
对于传统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采用氯化锰为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时,所需 驱动热源温度需在170°C以上,当外界热源温度低于此温度时,该制冷循环模式无法工作, 且制冷方式为外界高温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只能实现一次吸附制冷过程,工作性能 较低。本实施例装置可根据外界余热温度的高低进行最佳循环模式的选择,同一套系统可 以实现双效、双重及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提高了外界不同能量梯级余热的回收 利用效率;当外界余热温度较高时,采用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技术,在循环过程中由 外界高温热源输入一次解吸热,可实现两次制冷输出,相对传统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 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将提高一倍以上;当外界余热温度较低时,采用二级 热化学变压解吸 技术,相对传统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可显著降低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的驱动热 源温度,扩大余热的利用温度范围。相对传统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基于反应热回收技术的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 循环模式的工作性能较高,由外界高温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可以实现两次吸附制冷 过程,从而多了一次吸附制冷过程,制冷量在理论工况下将提高一倍。相对传统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基于吸附_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 冷循环模式的工作性能较高,由外界高温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可以实现吸附制冷和 再吸附制冷两次制冷过程,从而多了一次再吸附制冷过程,由于再吸附制冷量一般高于吸 附制冷量,因此制冷量在理论工况下将提高一倍以上。相对传统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 环模式的制冷量大小基本一致,但其所需的驱动热源温度由于采用二级变压解吸技术得到 大幅度的降低,实现对温度较低余热的回收利用,从而可扩大外界余热的利用温度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器、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冷凝器、冷凝器换热盘管、蒸发器、蒸发器换热盘管、节流阀、辅助调节阀、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解吸调节阀、第二解吸调节阀、第一吸附调节阀和第二吸附调节阀,其中第一反应器上出口与第一解吸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一解吸调节阀出口与冷凝器左进口相连,蒸发器左出口与第一吸附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一吸附调节阀出口与第一反应器下进口相连,第二反应器上出口与第二解吸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二解吸调节阀出口与冷凝器右进口相连,冷凝器出口与节流阀进口相连,节流阀出口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右出口与第二吸附调节阀进口相连,第二吸附调节阀出口与第二反应器下进口相连,辅助调节阀的一端与第一反应器相连,辅助调节阀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应器相连,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都设置在第一反应器内,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都设置在第二反应器内,冷凝器换热盘管设置在冷凝器内,蒸发器换热盘管设置在蒸发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其特征 是,当第一反应器与第二反应器之间的辅助调节阀关闭时,左侧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 反应器、第一解吸调节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再回到第一反应器;右侧制冷剂流动依 次经过第二反应器、第二解吸调节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再回到第二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其特征 是,当第一反应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吸附调节阀关闭时,第二反应器与冷凝器之间的第 二解吸调节阀关闭,第二反应器的左出口与辅助调节阀的进口相连,辅助调节阀的出口与 第一反应器的右进口相连,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反应器、第一解吸调节阀、冷凝器、节 流阀、蒸发器、第二吸附调节阀、第二反应器、辅助调节阀、再回到第一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其特征 是,当第一反应器与冷凝器之间的第一解吸调节阀关闭时,第二反应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第 二吸附调节阀关闭,第一反应器的右出口与辅助调节阀的进口相连,辅助调节阀的出口与 第二反应器的进口相连,制冷剂流动依次经过第一反应器、辅助调节阀、第二反应器、第二 解吸调节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第一吸附调节阀、再回到第一反应器。
全文摘要
一种制冷空调技术领域的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器、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冷凝器、冷凝器换热盘管、蒸发器、蒸发器换热盘管、第一解吸调节阀、第二解吸调节阀、第一吸附调节阀、第二吸附调节阀、节流阀、辅助调节阀、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本发明可根据外界余热温度的高低进行最佳循环模式的选择,同一套系统可以实现双效、双重及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提高了不同能量梯级余热的回收利用效率,扩大了余热的利用温度范围。
文档编号F25B17/00GK101813398SQ20101014833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廷贤, 王丽伟, 王如竹, 马良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