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节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4927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节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尤其与一种用于空调中调节制冷制热介质流量的双向节流阀有关。
背景技术
节流阀是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 流体流量的阀门。 空调系统中使用一种双向节流阀实现制冷制热介质的流量控制。现有的双向节流阀如图I所示,采用双阀芯、双阀座配挡圈的结构,主要由第一阀芯3、第一阀座2组成制冷节流组件,主要由第二阀芯5、第二阀座6组成制热节流组件,挡圈4位于两组组件之间;阀座、挡圈通过反向铆压紧固在连接管I内腔形成双向节流阀。这样的节流阀需要多个阀芯、阀座组件,结构复杂,力口工难度高,制造成本高;阀芯和阀座长期碰撞容易磨损,会加大泄漏量,从而导致节流阀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双向节流阀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高、组件容易磨损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相对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双向节流阀。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向节流阀,包括连接管和阀座,阀座紧固安装于连接管内腔中,阀座外壁与连接管内腔壁形成紧密配合,将连接管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其特征是所述的阀座上靠近第二腔的一端设置有阀腔,阀腔中容置有一阀芯,阀腔靠近第二腔的一端开口,用作阀芯安装通道,阀腔开口处设置阀芯限位机构,将阀芯限位于阀腔中,阀芯限位机构上设置有阀芯驱动流通道,连通阀腔和第二腔,阀腔底部设置阀口 ;阀座上设置有主节流通道,主节流通道一端与第一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阀口连通;阀芯与阀口相对一端设置有锥形密封面,阀芯上设置有副节流通道,副节流通道贯通阀芯两端,并且一端口部对准阀口,主节流通道流通面积不小于副节流通道流通面积;所述的阀座外壁与连接管内腔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导流间隙的流通面积不小于所述的主节流通道的流通面积,阀座上设置有导流孔连通阀腔和导流间隙,导流孔内孔口在阀芯紧靠阀芯限位机构时位于阀芯密封面与阀口之间,导流孔流通面积不小于主节流通道流通面积。本实用新型中介质流向向右时,介质从第一腔流入主节流通道,推动阀芯离开阀口,一部分介质从副节流通道流到阀腔,再从阀芯限位机构的阀芯驱动流通道中流入第二腔,阀芯滑移到靠近阀芯限位机构后,打开导流孔,形成从主节流通道到阀腔再通过导流孔、导流间隙到第二腔的通道,以及从主节流通道、阀腔、副节流通道、阀芯驱动流通道到第二腔的通道,但是介质流量由主节流通道控制,实现介质流量控制。介质流向向左时,介质从连接管的第二腔进入阀芯限位机构上的阀芯驱动流通道,将阀芯往阀口一侧推移,并且一部分通过副节流通道流入阀腔,阀芯密封面与阀口接触后关闭从第二腔经导流间隙、导流孔、阀腔、主节流通道到第一腔的通道,至留下第二腔经阀芯驱动流通道、阀腔、副节流通道、主节流通道到第一腔的通道,介质流量只由副节流通道控制,实现介质流量控制。[000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下述技术特征所述的阀座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凹槽,所述的连接管管壁内凸卡入该凹槽,将阀座和连接管相互固定。所述的阀座两端的连接管内腔中分别设置有过滤网罩,过滤网罩与连接管内壁紧固。所述的阀芯限位机构为中空挡圈,挡圈的中空内腔作为所述的阀芯驱动流通道。所述的阀口处设置有与阀芯密封面配合的密封副,起到增强密封作用。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副为仿球形状或锥状,还可以为圆弧凸起状。所述的阀口与主节流通道之间设置有过渡孔,用于降低阀芯长期动作后阀座上可能存在的变形而引起流量差异的隐患,该过渡孔孔径不小于主节流通道内径,过渡孔长度大于阀芯密封面长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固定于连接管内的阀座上设置主节流通道,在阀芯上设置副节流通道,减少了零部件,节约了成本;阀芯在阀座上的阀腔内移动,避免了阀芯对阀座的冲击影响到阀座与连接管的紧固,不会产生阀座与连接管紧固处的泄露,延长节流阀的使用寿命。

图I是现有双向节流阀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管7和阀座10,阀座10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凹槽,连接管管壁内凸卡入该凹槽,将阀座和连接管相互固定,阀座10外壁与连接管7内腔壁形成紧密配合,将连接管内腔分隔成第一腔8和第二腔15 ;阀座上靠近第二腔的一端设置有阀腔19,阀腔19中容置有一阀芯17,阀腔17靠近第二腔的一端开口,用作阀芯安装通道,阀腔开口处设置阀芯限位机构14,将阀芯限位于阀腔中,阀芯限位机构14上设置有阀芯驱动流通道16,阀芯限位机构14为中空挡圈,挡圈的中空内腔作为阀芯驱动流通道16,连通阀腔19和第二腔15,阀腔19底部设置阀口 20 ;阀座10上设置有主节流通道21,主节流通道21的一端与第一腔8连通,阀口 20与主节流通道21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孔11,过渡孔孔径不小于主节流通道内径,过渡孔长度大于阀芯密封面长度;阀芯17与阀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密封面,阀口 20处设置有与阀芯密封面配合的密封副,密封副为仿球形状,阀芯17上设置有副节流通道13,副节流通道13贯通阀芯两端,并且一端口部对准阀口,主节流通道21的流通面积不小于副节流通道13的流通面积;阀座10的外壁与连接管7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18,导流间隙18的流通面积不小于主节流通道21的流通面积,阀座10上设置有导流孔12连通阀腔19和导流间隙18,导流孔12内孔口在阀芯紧靠阀芯限位机构时位于阀芯密封面与阀口之间,导流孔12的流通面积不小于主节流通道21的流通面积;阀座10两端的连接管内腔中分别设置有过滤网罩9,过滤网罩9与连接管7的内壁紧密固定。[0018]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技术方案中阀口处的密封副也可以为锥状,还可以为圆弧凸起状。·
权利要求1.双向节流阀,包括连接管(7)和阀座(10),阀座(10)紧固安装于连接管内腔中,阀座外壁与连接管内腔壁形成紧密配合,将连接管内腔分隔成第一腔(8)和第二腔(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上靠近第二腔的一端设置有阀腔(19),阀腔(19)中容置有一阀芯(17),阀腔靠近第二腔的一端开口,阀腔开口处设置阀芯限位机构(14),阀芯限位机构(14)上设置有阀芯驱动流通道(16),连通阀腔和第二腔,阀腔底部设置阀口(20);阀座(10)上设置有主节流通道(21),主节流通道(21)—端与第一腔(8)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阀口(20)连通;阀芯(10)的与阀口(20)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密封面,阀芯(17)上设置有副节流通道(13),副节流通道(13)贯通阀芯两端,并且一端口部对准阀口(20),主节流通道(21)的流通面积不小于副节流通道(13)的流通面积;所述的阀座外壁与连接管内腔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18),导流间隙(18)的流通面积不小于所述的主节流通道(21)的流通面积,阀座(10)上设置有导流孔(12)连通阀腔和导流间隙,导流孔内孔口在阀芯紧靠阀芯限位机构时位于阀芯密封面与阀口之间,导流孔流通面积不小于主节流通道流通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10)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凹槽,所述的连接管(7)管壁内凸卡入该凹槽,将阀座和连接管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两端的连接管内腔中设置有过滤网罩(9),过滤网罩(9)与连接管(7)内壁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限位机构(14)为中空挡圈,挡圈的中空内腔作为所述的阀芯驱动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口处设置有与阀芯密封面配合的密封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副为仿球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副为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副为圆弧凸起状。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双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口与主节流通道之间设置有过渡孔(11),该过渡孔孔径不小于主节流通道内径,过渡孔长度大于阀芯密封面长度。
专利摘要双向节流阀,属于阀门。现有双向节流阀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高、组件容易磨损。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管和阀座,阀座紧固安装于连接管内腔中,将连接管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阀座上靠近第二腔的一端设置有阀腔,阀腔中容置有一阀芯,阀腔靠近第二腔的一端开口,阀腔开口处设置阀芯限位机构,阀芯限位机构上设置有阀芯驱动流通道,阀腔底部设置阀口;阀座上设置有主节流通道,主节流通道连通第一腔和阀口;阀芯与阀口相对一端设置有锥形密封面,阀芯上设置有副节流通道,副节流通道贯通阀芯两端,并且一端口部对准阀口;阀座外壁与连接管内腔壁之间设置导流间隙,阀座上设置导流孔连通阀腔和导流间隙。本实用新型阀芯冲击小,制造成本小。
文档编号F25B41/06GK202420051SQ20122002365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潘军波 申请人:新昌县富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