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1575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设备应用节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针对机械制冷系统的充氟收氟装置,但是并不适用于热管设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充氟收氟装置都是针对机械制冷系统设计,充氟和 收氟过程通过压缩机实现,因此可能造成压缩机冷冻油对循环氟工质的污染,回收的氟再次应用于热管设备时,在热管设备管内形成油膜,油膜的形成会降低热管设备的换热效率,影响氟工质的循环利用效率;另外,机械制冷系统的氟工质充注量小,而热管设备的氟充注量大,因此现有的针对于机械制冷系统的充氟收氟装置,并不能满足热管设备对充氟收氟量的要求,也不能有效地缩短热管设备充氟和收氟时间。目前热管设备充氟和收氟的实操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样机设备的实验测试环节,其二是在工程安装环节。在样机设备的实验环节上,充氟通过高低压充注表连接热管设备的针阀进行氟工质充注,为加快充氟速度,通常需要对氟罐进行适当的加温,以便提高氟罐内氟工质的压力,方便氟工质液体流入到热管设备换热器内。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加热设备,所以操作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采用热风枪加热,有时甚至直接用焊炬明火烘烤氟罐来实现加热。这样不但带来了安全的隐患,而且因为加热的部位只在氟罐的某个局部,加热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同时,在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氟工质泄露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氟工质消耗,都需要对氟工质进行回收,目前采用的收氟办法通常是开启热管设备上的风机增加换热器的温度,然后把氟罐浸泡在自来水池等温度相对低的地方。如此收氟,实验人员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每年累计氟浪费量巨大而不可忽视。在工程安装环节上,充氟时,基站热管设备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冬季施工安装时,因为外界空气寒冷,在没有合适的野外热源来加热氟罐的情况下,充氟非常困难;收氟时,在很多特殊的场所,如对室内环境有着严格要求的机房,水不允许进入机房内,当该类机房需要收氟时,因氟工质液体多储藏于室内换热器,采用上述氟罐浸泡在自来水里的收氟方式也不可行,另外,由于氟工质储藏于室内换热器,该状态下的室内换热器为满液式换热器,此时只有采用非水浴的冷却方式,才能使收氟更为方便、可行、通用。而机房、基站用热管设备,其室内机均充氟量较大,氟工质的高回收率具有很可观的节能环保意义。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适用于以氟利昂/氟氯碳氢化合物为循环工质的热管设备,利用加热充氟冷却收氟的工作机理,通过加热或冷却氟罐进行充氟或收氟,使得回收后的氟未经润滑油交叉污染,再次使用时不会在热管设备管内形成油膜,使得热管设备在性能测试及工程项目应用时,能够实现简易、快速、有效的充氟收氟,节约了充氟收氟时间,降低了充氟收氟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提高了氟回收效率,加强了回收氟的重复使用,有效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包括控制装置(I),恒温工作腔(2),加热冷却装置(3),氟罐(4),高低压充注表(5),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I)、恒温工作腔(2)和加热冷却装置(3)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所述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的功能主体,所述恒温工作腔(2)置于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内,所述氟罐(4)可调节地置于所述恒温工作腔(2)内,所述氟罐(4)的罐口通过所述高低压充注表(5)与热管设备(6)连通;通过所述控制装置(I)来设定所述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使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加热或制冷工作模式。优选地,利用加热充氟冷却收氟的工作机理,并通过加热或冷却氟罐进行充氟或 收氟而将该机理在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上得以实现。对热管设备进行充氟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I)将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设定为高于环境温度,使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加热工作模式,调节所述氟罐(4)的罐口大致朝下;对热管设备进行收氟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I)将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设定为低于环境温度,使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制冷工作模式,调节所述氟罐(4)的罐口大致朝上。优选地,当热管设备处于充氟或收氟需求时,所述恒温工作腔(2)的设定温度根据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的控温范围和热管设备的目标充氟收氟时间进行灵活设定。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I)进一步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恒温工作腔(2)内的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采用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蒸气压缩制冷,或者是半导体制冷。优选地,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采用的加热方式可以是电加热,热泵制热或者是半导体制热。优选地,所述氟罐(4)的容量可以是市面上常见规格的罐体,包括但不限于501b和251b规格的商用氟罐。优选地,所述氟罐(4)内充装的氟工质与热管设备采用的氟工质相同,为R22、R134a、R32,R125, R407C 或 R410A 中的至少一种。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同现有技术的充注收氟装置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利用加热充氟冷却收氟的工作机理并通过加热或冷却氟罐进行充氟或收氟而将该机理在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上得以实现,使得回收后的氟未经润滑油交叉污染,再次使用时不会在热管设备管内形成油膜,故不会降低热管设备的换热效率,可循环充氟利用,弥补了现有的针对于机械制冷系统设计的充注收氟装置的交叉污染的缺点;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使得热管设备在性能测试及工程项目应用时,能够实现简易、快速、有效的充氟收氟,节约了充氟收氟时间,降低了充氟收氟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提高了氟回收效率,加强了回收氟的重复使用,有效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处于充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处于收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包括控制装置1,恒温工 作腔2,加热冷却装置3,氟罐4,高低压充注表5 ;控制装置1,恒温工作腔2和加热冷却装置3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的功能主体,根据热管设备的充氟或收氟需求,通过控制装置I设定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使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加热或制冷工作模式,氟罐4置于所述恒温工作腔2内,根据热管设备的充氟或收氟需求,调整氟罐4的罐口朝下或朝上并通过高低压充注表5与热管设备连通。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处于充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当热管设备6处于充氟需求时,通过控制装置I将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设定为高于环境一定温度,使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加热工作模式,此时氟罐4的罐口朝下并与通过高低压充注表5与热管设备6连通,此时实现了热管设备6的充氟。充氟时氟工质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A方向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处于收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当热管设备6处于收氟需求时,通过控制装置I将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设定为低于环境一定温度,使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制冷工作模式,此时氟罐4的罐口朝上并与通过高低压充注表5与热管设备6连通,此时实现了热管设备6的收氟。收氟时氟工质流动方向如图3中箭头B方向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包括控制装置(1),恒温工作腔(2),加热冷却装置(3),氟罐(4),高低压充注表(5),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I)、恒温工作腔(2)和加热冷却装置(3)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所述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的功能主体,所述恒温工作腔(2)置于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内,所述氟罐(4)可调节地置于所述恒温工作腔(2)内,所述氟罐(4)的罐口通过所述高低压充注表(5 )与热管设备(6 )连通;通过所述控制装置(I)来设定所述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使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加热或制冷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I)进一步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恒温工作腔(2)内的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采用的制冷方式为蒸气压缩制冷,或者半导体制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冷却装置(3)采用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热泵制热或者半导体制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恒温工作腔(2)置于加热冷却装置(3)内,氟罐(4)可调节地置于恒温工作腔(2)内,其罐口通过高低压充注表(5)与热管设备(6)连通。根据热管设备的充氟或收氟需求,调节所述罐口的朝向,通过控制装置(1)设定恒温工作腔(2)的温度,使加热冷却装置(3)处于加热或制冷工作模式,以改变氟罐(4)内氟工质的温度和压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设备专用充氟收氟机,利用加热充氟冷却收氟的工作机理,使回收后的氟未经润滑油交叉污染,再次使用时不会在热管设备管内形成油膜,能够实现热管设备简易、快速、有效的充氟收氟,降低了充氟收氟对环境温度的依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F25B45/00GK202532793SQ20122016711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任聪颖, 冯剑超, 刘志辉, 庞晓风, 李宾, 钟志鹏 申请人: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