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736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翅片及内置于翅片的换热流路及汇总流路、输入管组件及输出管组件,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三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及第三换热流路并联后一端与输入管组件连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过输出管组件与汇总流路连接,输出冷媒,其中,第一换热流路及第二换热流路呈顺时针走势,第三换热流路呈逆时针走势。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器。通过换热器内流路的改进,有效的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专利说明】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尤其涉及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空调用户越来越多,空调器制造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发展。现有空调器内换热器包括24根U管和22个用于连接U管的连接头,制造U管的材料为铜管,U管的直径为7mm。随着物价的上涨,铜的价格也随着上升,从而使得换热器的制造成本提高。若改变铜管的管径,现有的冷媒流路却不能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所以如何在保证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前提下来节约成本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换热器的制造成本。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翅片及内置于所述翅片的换热流路及汇总流路、输入管组件及输出管组件;所述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三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及第三换热流路并联后一端与所述输入管组件连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过所述输出管组件与所述汇总流路连接,输出冷媒,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流路及第二换热流路呈顺时针走势,所述第三换热流路呈逆时针走势。
[0005]优选地,所述翅片的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均由若干换热管首尾串接而成,且各所述换热流路的若干换热管沿所述迎风侧至所述背风侧设置为两列,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中的至少一个流路中靠近所述迎风侧的至少一个换热管与靠近所述背风侧的至少一个换热管交替串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中的靠近所述迎风侧的至少两个换热管与靠近所述背风侧的至少两个换热管交替串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分别为竖直方向排列的上、中、下换热流路,所述中换热流路中的四个靠近所述迎风侧的换热管与靠近所述背风侧的四个换热管交替串接。
[0008]优选地,所述若干换热管包括靠近所述背风侧的若干第一长U管及靠近所述迎风侧的第二长U管。
[0009]优选地,所述输入管组件包括:扩口管、输入总管、输入支管、封口盖以及第一缩口管;
[0010]所述输入总管的一端与所述封口盖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孔管固定连接;
[0011]所述输入总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拔孔,所述输入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拔孔与所述输入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缩口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缩口管与第一长U管的管口连接;
[0012]所述输入支管上设有外凸定位点。
[0013]优选地,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第一输出支管、第二输出支管、集气管以及注氟管;
[0014]所述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支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汇总管连通;
[0015]所述汇总管与所述第一长U管的管口连接;
[0016]所述集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拔孔,所述第二输出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拔孔与所述集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长U管的管口连接;
[0017]所述注氟管与所述集气管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总输出管包括:第二缩口管、输出总管以及用于过滤冷媒的过滤器;
[0019]所述输出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缩口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长U管的管口连通;
[0020]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输出总管的管内。
[0021]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将所述翅片包围起来的壳体,及用于固定所述壳体的右端盖,所述右端盖包括底板、用于固定所述底板的内翻边和外翻边,以及底翻边;
[0022]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长U管管径适配的第二翻边孔和与所述第二长U管管径适配的第三翻边孔;
[0023]所述内翻边与所述底板设置所述第二翻边孔一侧的侧边固定连接;
[0024]所述外翻边与所述内翻边相对设置;
[0025]所述底翻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
[0026]所述内翻边和所述外翻边上均设置有固定板。
[0027]优选地,所述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0028]所述中换热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长U管和五根第二长U管;
[0029]所述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0030]所述汇总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长U管和一根第二长U管;
[0031]所述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第二输入支管和第三输入支管,所述第一输入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
[0032]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所述第一输出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所述汇总管与所述汇总流路连通。
[0033]优选地,所述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0034]所述中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六根第二长U管;
[0035]所述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0036]所述汇总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长U管和一根第二长U管;
[0037]所述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第二输入支管和第三输入支管,所述第一输入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
[0038]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所述第一输出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所述汇总管与所述汇总流路连通。
[0039]优选地,所述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0040]所述中换热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长U管和五根第二长U管;
[0041]所述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0042]所述汇总流路包括二根第一长U管和二根第二长U管;
[0043]所述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第二输入支管和第三输入支管,所述第一输入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
[0044]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所述第一输出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所述汇总管与所述汇总流路连通。
[004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包括翅片及内置于所述翅片的换热流路及汇总流路、输入管组件及输出管组件;所述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及第三换热流路并联后一端与所述输入管组件连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过所述输出管组件与所述汇总流路连接,输出冷媒,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流路及第二换热流路呈顺时针走势,所述第三换热流路呈逆时针走势。
[004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条换热流路并将三条换热流路并联设置,使得三条换热流路可以同时进行换热,冷媒从输入管组件分别流入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三换热流路,并在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内按顺时针流动,在第三换热流路中按逆时针方向流动,使得三条换热流路同时沿特定的走向与外界换热,相比传统的换热流路有利于提闻冷媒流路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闻换热器的能效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48]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9]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输入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输出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总输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6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左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7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右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5]图9为本实用性新型换热器冷媒流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6]图10为本实用性新型换热器冷媒流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7]图11为本实用性新型换热器冷媒流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6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参照图1和图9,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性新型换热器冷媒流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该换热器包括翅片及内置于翅片的换热流路及汇总流路、输入管组件及输出管组件,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及第三换热流路并联后一端与输入管组件连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过输出管组件与汇总流路连接,输出冷媒,其中,第一换热流路及第二换热流路呈顺时针走势,第三换热流路呈逆时针走势。冷媒通过输入管组件分别进入三条换热流路,当冷媒在三条换热流路内换热完成后,通过输出管组件汇总起来,流入到汇总流路,然后经总输出管流出翅片。
[006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三条换热流路并将三条换热流路并联设置,使得三条换热流路可以同时进行换热,冷媒从输入管组件分别流入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三换热流路,并在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内按顺时针流动,在第三换热流路中按逆时针方向流动,使得三条换热流路同时沿特定的走向与外界换热,相比传统的换热流路有利于提闻冷媒流路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闻换热器的能效比。
[0062]进一步地,翅片的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均由若干换热管首尾串接而成,且各换热流路的若干换热管沿迎风侧至背风侧设置为两列,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中的至少一个流路中靠近迎风侧的至少一个换热管与靠近背风侧的至少一个换热管交替串接。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换热器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换热效果相差比较大,以翅片间距1.7mm为例,风速0.5m/s时迎风侧换热量占总换热量的96.3%,风速3.0m/s时迎风侧换热量占总换热量的69.2%。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传热温差的变化,通过迎风侧的换热后,背风侧的空气与背风侧换热管之间的温差变小,从而使得热传递效率变低,进而使得换热效率降低。
[0063]本实施例中,以制冷换热器为例,通过将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换热管交替串接,使得冷媒先在背风侧换热,再流到迎风侧换热,在此过程中,由于背风侧的空气经迎风侧换热后温度升高,而背风侧的冷媒温度在换热前比迎风侧的冷媒温度较高,即背风侧冷媒的温度高于迎风侧冷媒的温度,而迎风侧空气的温度低于背风侧空气的温度,从而保证冷媒与空气的温差相当,使得冷媒在迎风侧和背风侧都可以很好的换热,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006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换热流路中的靠近迎风侧的至少两个换热管与靠近背风侧的至少两个换热管交替串接。由于室外机采用的是轴流风扇,经过冷凝器的风呈散射状,存在四周风速高,中间风速低的现象,将换热管的流路设置为交叉流动后且中间不抽管,比A方案增加多2根U管,通过增加管程加大该部分的散热量,冷媒可以在迎风侧和背风侧之间交叉流动,从而使得冷媒在风速较低的中部可以更均匀的换热,从而有利于换热管内的冷媒能更好的换热。参照图10,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分别为竖直方向排列的上、中、下换热流路,中换热流路中的四个靠近迎风侧的换热管与靠近背风侧的四个换热管交替串接。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65]结合上述实施例,现介绍换热器的总体结构,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0、多根第一长U管71、多根第二长U管72、弯头、用于输入冷媒的输入管组件20、用于输出冷媒的输出管组件30以及总输出管40 ;其中弯头包括多个用于连通相邻第一长U管71和第二长U管72的第一弯头81、多个用于连通相邻第一长U管71的第二弯头82、多个用于连通第二长U管72的第三弯头83 ;第一长U管71和第二长U管72为小管径铜管;第二长U管72两管口的中心距大于第一长U管71两管口之间的中心距;多根第一长U管71呈一列设置在壳体10的背风侧,多根第二长U管72呈一列设置在壳体10的迎风侧;第一弯头81设置于相邻的第一长U管71和第二长U管72之间;第二弯头82设置于相邻的第一长U管71之间或相邻的第二长U管72之间;输入管组件20与第一长U管71的管口连通;输出管组件30与第一长U管71和第二长U管72连通;输出管组件30包括汇总管35,汇总管35和总输出管40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一长U管71和多根第二长U管72。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汇总流路,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以及汇总流路都包括若干第一长U管71和若干第二长U管72 ;输入管组件20分别与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以及第三换热流路连通;输出管组件30分别与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第三换热流路以及汇总流路连通;总输出管40与汇总流路连通。其中所述小管径铜管的外径小于7mm,优选地,所述小管径铜管为外径小于等于5mm的铜管。
[0066]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不,本实施例中,第一长U管71和第二长U管72均为管径为Φ5(即铜管的外径为5_)的内螺纹铜管,壳体10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曲面体,壳体10内设置有翅片90,沿水平方向设置有26根U管,靠近曲面凹陷的一侧为内侧,靠近曲面凸出的一侧为外侧,13根第一长U管71呈一列设置在壳体10的内侧即换热器的背风侧,13根第二长U管72呈一列设置在壳体10的外侧即换热器的迎风侧。
[0067]下面举一个各流路之间位置关系的实施例,从换热器的顶部到底部依次为,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第三换热流路和汇总流路。13根第一长U管71的26个管口呈一列设置在换热器的背风侧,依次为第一管口至第二十六管口,13根第二长U管72的26个第二管口呈一列设置在换热器的迎风侧,依次为第二十七管口至第五十二管口,第一管口与第二十七管口相邻设置;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三根输入支管,三根输入支管分别与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五管口连通;输入管组件20的第一输出支管32与第三十二管口连通,输入管组件20的两根第二输出支管分别与四十二和第四十三管口连通,汇总管35与第二十三管口连通;输出总管42背离第二缩口管41的一端与第五i^一管口连通;第四弯头84的一端与第九管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管口连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间、第十管口和第i^一管口之间、第十六管口至第二i^一管口之间通过第二弯头82连通;第二十八管口至第三十一管口之间、第三十四管口至第三十七管口之间、第四十管口和第四十一管口之间、以及第四十四管口至第四十七管口之间通过第三弯头83连通;第一管口和第二十七管口之间、第十三管口和第三十八管口之间、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间、第十五管口和第四十管口之间、第二十二管口和第四十八管口之间、第二十四管口和第四十九管口之间、第二十五管口和第五十管口之间,以及第二十六管口和第五十二管口之间通过第一弯头81连通。本实施例与铜管直径为Φ 7的换热器比较:铜管直径为Φ7的换热器采用24根铜管和20个弯头,其总质量约1405g,直径为Φ 5的换热器采用26根铜管和22个弯头,其总质量约991g,后者铜材质量比前者少29.5%。
[0068]如表I所示,表I为使用Φ 5铜管的本换热器与使用Φ 7铜管的传统换热器之间能效比等参数的比较。
[0069]表I额定制冷工况参数
[0070]流路换热器管注入冷媒毛细管规格(内__
序号径量/g 径X长度)/mm输入功制冷量 EER/(
_率/W/WW/W)
O Φ7 1080 φ 1.4x650 74027583.72A Φ5 740 φ 1.4x650 74027333.70B Φ5 760 φ 1.4x550 72827133.72_C_Φ5_760_φ 1.4x550 7242843.91
[0071]流路O为传统换热器各参数;流路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路;流路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流路;流路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流路。从表I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A、B两种流路的能效比与传统流路的能效比相当,本实用新型A、B两种流路的能效比与传统流路的能效比闻。
[0072]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长U管71和第二长U管72设置成小管径铜管,使得与铜管直径为Φ7的换热器比较,换热器需使用铜材料的重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节约了换热器的制造材料;同时通过改进冷媒流路,使得改进后的冷媒流路的能效比与传统换热器能效比相当,进而在保证换热器能效比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了换热器的制造成本。
[0073]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输入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输入管组件20包括:扩口管23、输入总管21、输入支管、封口盖24以及第一缩口管26 ;输入总管21的一端与封口盖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扩孔管固定连接;输入总管21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拔孔27,输入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拔孔27与输入总管2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缩口管26固定连接,第一缩口管26与第一长U管71的管口连接;输入支管上设有外凸定位点25。
[0074]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一根输入总管21,一根扩口管23,三根输入支管,一个封口盖24和三根第一缩口管26。输入总管21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筒管,扩口管23与输入总管21的一端焊接,封口盖24与输入总管21的另一端焊接,封口盖24将输入总管21的一端封闭。扩口管23的管径大于输入总管21,冷媒输入管与输入总管21固定连接。在输入总管21—侧的管壁上,沿输入总管2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三个第一拔孔27,三根输入支管的一端分别插入三个第一拔孔27中,三根输入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第一缩口管26焊接,第一缩口管26的另一端设置于长U管的管口中,第一缩口管26增加了输入支管与U管的接触长度。输入支管靠近第一拔孔27的一端设置有外凸定位点25,当输入支管插入第一拔孔27中时,夕卜凸定位点25限制输入支管插入输入总管21中的深度,使得三根输入支管插入输入总管21的深度相同,当冷媒通过输入总管21时,避免输入支管造成冷媒偏流。
[007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输入支管上焊接第一缩口管26,使得输入支管与长U管的接触长度得到增加,从而增加了输入支管与长U管连接处的强度,有效的防止输入支管在连接处被折断。
[0076]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输出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输出管组件30还包括:第一输出支管32、第二输出支管、集气管31以及注氟管36 ;集气管3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支管32连通,另一端与汇总管35连通;汇总管35与第一长U管71的管口连接;集气管3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拔孔,第二输出支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拔孔与集气管3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长U管72的管口连接;注氟管36与集气管31连通。
[0077]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输出管组件30包括一根第一输出支管32、两根第二输出支管、一根集气管31、一根汇总管35以及一根注氟管36。集气管31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筒管,集气管3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输出支管32,另一端焊接有汇总管35。第一输出支管32的另一端与第二长U管72的管口连接,汇总管35的另一端与第一长U管71的管口连接。在集气管31的两端管口的附近设置有内凹定位点,用以限制第一输出支管32和汇总管35插入集气管31中的长度。集气管31的侧壁上、延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两个拔孔,两根第二输出支管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第二拔孔中。第二输出支管靠近第二拔孔的一端设置有外凸定位点25,用以限制第二输出支管插入集气管31的深度。集气管31的侧壁上与第二输出支管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注氟管36,注氟管36的一端与集气管31连通。
[007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输出支管上设置外凸定位点25,保证两根第二输出支管插入集气管31的长度相同,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集气管31内冷媒偏流现象的发生;通过在集气管31的两端设置内凸定位点37,有效的限制了第一输出支管32和汇总管35在集气管31中的位置,在保证集气管31两端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第一输出支管32和汇总管35伸入到集气管31内太长而阻碍冷媒的流通。
[0079]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总输出管的结构示意图。总输出管40包括:第二缩口管41、输出总管42以及用于过滤冷媒的过滤器43 ;输出总管42的一端与第二缩口管4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长U管的管口连通;过滤器43设置于输出总管42的管内。
[0080]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输出总管42为折弯角度为90°的弯折管,其一端焊接有第二缩口管41,另一端直接与空调器中的毛细管连通。靠近毛细管一端的输出总管42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媒的过滤器43。
[008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输出总管42与毛细管直接连接,与传统的换热器相比,省去了安装毛细管的分流三通管,有效的节约了制造成本。
[0082]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左端盖的结构示意图。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固定壳体10的左端盖50,左端盖50包括连接部52和用于固定连接部52的固定部51,固定部51和连接部52固定连接,连接部52上开设有与第二长U管72管径适配的第一翻边孔53。
[0083]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左端盖50为钣金材料,钣金材料设有90°的弯折部,弯折部的一端为固定部51,另一端为连接部52,固定部51上设置有连个螺纹孔,左端盖50通过该螺纹孔与空调器内部结构螺纹连接。连接部52上设置有三个第一翻边孔53和三个通孔,通孔和第一翻边孔53间隔设置。第二长U管72的一端穿过第一翻边孔53,另一端穿过通孔,三个第一翻边孔53,对应设置三根第二长U管72。固定部51上的螺纹孔,对应第二长U管72的U 口位置,错开第二长U管72的内螺纹铜管,避免了铜管被螺钉划伤的现象发现。第二长U管72胀管时,U管与第一翻边孔53过盈配合,使得第二长U管72卡设在第一翻边孔53内。壳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左端板。
[0084]本实施例中,通过左端盖50的设置,将换热器壳体10的一端固定在空调器内,固定部51与空调器内部螺纹连接,此连接稳定可靠,有利于换热器的装卸,有利于换热器的更换和维护。
[0085]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右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固定壳体10的右端盖60,右端盖60包括底板61、用于固定底板61的内翻边62和外翻边63,以及底翻边64 ;底板61上设置有与第一长U管71管径适配的第二翻边孔65和与第二长U管72管径适配的第三翻边孔;内翻边62与底板61设置第二翻边孔65 —侧的侧边固定连接;外翻边63与内翻边62相对设置;底翻边64设置于底板61的一端;内翻边62和外翻边63上均设置有固定板66。
[0086]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61为矩形板,底板61的两长边上垂直板面分别向外延伸有内翻边62和外翻边63,外翻边63上沿其翻边的方向设置有三个固定板66,内翻边62上沿其翻边的方向设置有二个固定板66,固定板66上设置有螺纹孔。内翻边62通过固定板66上的螺纹孔与空调器的中隔板固定连接,外翻边63通过固定板66上的螺纹孔与空调器的内部结构固定连接。底板61上设置有13个与第一长U管71管径适配的第二翻边孔65和13个与第二长U管72管径适配的第三翻边孔,每个第二翻边孔65和第三翻边孔都相应设置有一个通孔。第一长U管71的一端穿过第二翻边孔65,另一端穿过通孔,13个第二翻边孔65,对应设置13根第一长U管71 ;第二长U管72的一端穿过第三翻边孔,另一端穿过通孔,13个第三翻边孔,对应设置13根第二长U管72。底翻边64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
[0087]本实施例中,通过右端盖60的设置,将换热器壳体10的一端固定在空调器内,固定板66与空调器内部结构螺纹连接,此连接稳定可靠,有利于换热器的装卸,有利于换热器的更换和维护。
[0088]根据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换热器内冷媒的三种流路,下面分别具体说明三种流路中冷媒的具体流向。三种流路对应表I中的流路A、流路B和流路C。
[0089]流路A的具体连接结构和冷媒流向。
[0090]进一步地,参照图9,图9为本实用性新型换热器冷媒流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71和三根第二长U管72 ;中换热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长U管71和五根第二长U管72 ;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71和三根第二长U管72 ;汇总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长U管71和一根第二长U管72 ;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221、第二输入支管222和第三输入支管223,第一输入支管221与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222与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223与下换热流路连通;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第一输出支管32与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第二输出支管33与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第二输出支管34与下换热流路连通,汇总管35与汇总流路连通。
[0091]换热器还包括第四弯头84,12根第一长U管71和12根第二长U管72 ;第一长U管71的24个管口呈一列设置,依次为第一管口 711A至第二十四管口 712A,第二长U管72的24个第二管口呈一列设置,依次为第二十五管口 721A至第四十八管口 722A,第一管口71IA与第二十五管口 721A相邻设置;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三根输入支管,三根输入支管分别与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五管口连通;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第一输出支管32与第三十管口连通,两根第二输出支管分别与四十和第四十一管口连通,汇总管35与第二十三管口连通;输出总管42背离第二缩口管41的一端与第四十七管口连通;第四弯头84的一端与第九管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管口连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间、第十管口和第i^一管口之间、第十六管口至第二i^一管口之间通过第二弯头82连通;第二十六管口至第二十九管口之间、第三十二管口至第三十五管口之间、第三十八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间、以及第四十二管口至第四十五管口之间通过第三弯头83连通;第一管口 711A和第二十五管口 721A之间、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三管口之间、第二十二管口和第四十六管口之间,以及第二十四管口 712A和第四十八管口 722A之间通过第一弯头81连通。
[0092]具体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输入管组件20的三根输入支管,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输入支管221、第二输入支管222和第三输入支管223,输出管组件30的两根输出支管,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输出支管32和第二输出支管。对应输入管组件20和输出管组件30设置有上、中、下三条换热流路,分别为221?32,222?33,223?34,三条流路换热后汇总冷媒,形成汇总流路35?41。
[0093]上换热流路221?32: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一输入支管221输入到第八管口,流经4根第一长U管71和3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一管口 71IA经第一弯头81流进第二十五管口 721A,然后再经3根第二 U管和2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三十管口流进第一输出支管32,即上换热流路221?32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顺时针走势进行换热,如前所述,风速较高的上端如此设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证冷媒与空气的温差相当,从而有利于提闻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94]中换热流路222?33: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二输入支管222输入到第十二管口,流经2根第一长U管71和I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九管口经第四弯头84流进第三十一管口,然后再经三根第二 U管和两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三十六管口流进第十三管口,再经一根第一长U管71和一个第一弯头81后流进第三十七管口,在经过两根第二长U管72和一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四十管口流进第一输出支管32,所述中换热流路222?33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顺时针流和交叉流结合的方式进行换热,如前所述,风速较低的中部如此设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证冷媒与空气的温差相当,从而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95]下换热流路223?34: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三输入支管223输入到第十五管口,流经4根第一长U管71和3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二十二管口经第一弯头81流进第四十六管口,然后再经三根第二 U管和两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四十一管口流进第二输出支管,即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逆时针走势进行换热,如前所述,风速较高的下端如此设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证冷媒与空气的温差相当,从而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96]汇总流路35?41:冷媒从汇总管35流入第二十三管口,流经I跟第一长U管71后经第一弯头81流入第四十八管口 722A,再经I根第二长U管72后从第四十七管口流进总输出管40。
[0097]本实施例中,通过冷媒流路的设置,使得在使用管径为Φ5的内螺纹铜管后,换热器的能效比与改进前使用Φ7铜管的能效比相当(参照表I),从而节约了制造换热器的筒材料,有利于控制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0098]流路B的具体连接结构和冷媒流向。
[0099]进一步地,参照图10,图10为本实用性新型换热器冷媒流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71和三根第二长U管72 ;中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71和六根第二长U管72 ;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71和三根第二长U管72 ;汇总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长U管71和一根第二长U管72 ;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221、第二输入支管222和第三输入支管223,第一输入支管221与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222与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223与下换热流路连通;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第一输出支管32与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第二输出支管33与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第二输出支管34与下换热流路连通,汇总管35与汇总流路连通。
[0100]换热器还包括第四弯头84,换热器包括13根第一长U管71和13根第二长U管72;第一长U管71的26个管口呈一列设置,依次为第一管口 711B至第二十六管口 712B,第二长U管72的26个第二管口呈一列设置,依次为第二十七管口 721B至第五十二管口722B,第一管口 711B与第二十七管口 721B相邻设置;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三根输入支管,三根输入支管分别与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七管口连通;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第一输出支管32与第三十二管口连通,两根第二输出支管分别与四十四和第四十五管口连通,汇总管35与第二十五管口连通;输出总管42背离第二缩口管41的一端与第五十一管口连通;第四弯头84的一端与第九管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管口连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间、第十管口和第i^一管口之间、第十八管口至第二十三管口之间通过第二弯头82连接;第二十八管口至第三十一管口之间、第三十四管口至第三十七管口之间、第四十二管口和第四十三管口之间、以及第四十六管口至第四十九管口之间通过第三弯头83连通;第一管口 711B和第二十七管口 721B之间、第十三管口和第三十八管口之间、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间、第十五管口和第四十管口之间、第十六管口和第四十一管口之间、第二十四管口和第五十管口之间,以及第二十六管口 712B和第五十二管口 722B之间通过第一弯头81连通。
[0101]具体地,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输入管组件20的三根输入支管,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输入支管221、第二输入支管222和第三输入支管223,输出管组件30的两根输出支管,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输出支管32和第二输出支管。对应输入管组件20和输出管组件30设置有上、中、下三条换热流路,分别为221?32,222?33,223?34,三条流路换热后汇总冷媒,形成汇总流路35?41。
[0102]上换热流路221?32: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一输入支管221输入到第八管口,流经4根第一长U管71和3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一管口 71IB经第一弯头81流进第二十七管口 721B,然后再经3根第二 U管和2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三十二管口流进第一输出支管32,即上换热流路221?32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顺时针走势进行换热,如前所述,上端的风量较大,采用顺时针(即逆流,与风向相反)方式进行换热,加大迎风侧、背风侧与风中空气温度的温差,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0103]中换热流路222?33: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二输入支管222输入到第十二管口,流经2根第一长U管71和I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九管口经第四弯头84流进第三十三管口,然后再经3根第二 U管和2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三十八管口流进第十三管口,再经一根第一长U管71和一个第一弯头81后流进第三十九管口,经过I根第二长U管72后,从第四十管口经I个第一弯头81流入第十五管口,经过I根第一长U管71后,从第十六管口经I个第一弯头81流入第四十一管口,再经过2根第二长U管72和I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四十四管口流进第一输出支管32,所述中换热流路222?33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顺时针流和交叉流结合的方式进行换热,且管程较长,如前所述,风速较低的中部如此设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证冷媒在较低风速的冷凝器中部也有一定的过冷度,从而有利于提闻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104]下换热流路223?34: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三输入支管223输入到第十七管口,流经4根第一长U管71和3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二十四管口经第一弯头81流进第五十管口,然后再经3根第二 U管和2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四十五管口流进第二输出支管,即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逆时针走势进行换热,如前所述,下端的风量较大,采用顺时针(即逆流,与风向相反)方式进行换热,加大迎风侧、背风侧与风中空气温度的温差,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0105]汇总流路35?41:冷媒从汇总管35流入第二十五管口,流经I根第一长U管71后经第一弯头81流入第五十二管口 722B,再经I根第二长U管72后从第五十一管口流进总输出管40。
[0106]本实施例中,通过冷媒流路的设置,使得在使用管径为Φ5的内螺纹铜管后,换热器的能效比与改进前使用Φ7铜管的能效比相当(参照表I),从而节约了制造换热器的筒材料,有利于控制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0107]流路C的具体连接结构和冷媒流向。
[0108]进一步地,参照图11,图11为本实用性新型换热器冷媒流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71和三根第二长U管72 ;中换热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长U管71和五根第二长U管72 ;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71和三根第二长U管72 ;汇总流路包括二根第一长U管71和二根第二长U管72 ;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221、第二输入支管222和第三输入支管223,第一输入支管221与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222与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223与下换热流路连通;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第一输出支管32与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第二输出支管33与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第二输出支管34与下换热流路连通,汇总管35与汇总流路连通。
[0109]换热器还包括第四弯头84,换热器包括13根第一长U管71和13根第二长U管72 ;第一长U管71的26个管口呈一列设置,依次为第一管口 711至第二十六管口 712,第二长U管72的26个第二管口呈一列设置,依次为第二十七管口 721至第五十二管口 722,第一管口 711与第二十七管口 721相邻设置;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三根输入支管,三根输入支管分别与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五管口连通;输入管组件20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第一输出支管32与第三十二管口连通,两根第二输出支管分别与四十二和第四十三管口连通,汇总管35与第二十三管口连通;输出总管42背离第二缩口管41的一端与第五i^一管口连通;第四弯头84的一端与第九管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管口连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间、第十管口和第十一管口之间、第十六管口至第二十一管口之间通过第二弯头82连接;第二十八管口至第三十一管口之间、第三十四管口至第三十七管口之间、第四十管口和第四十一管口之间、以及第四十四管口至第四十七管口之间通过第三弯头83连通;第一管口 711和第二十七管口 721之间、第十三管口和第三十八管口之间、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间、第十五管口和第四十管口之间、第二十二管口和第四十八管口之间、第二十四管口和第四十九管口之间、第二十五管口和第五十管口之间,以及第二十六管口 712和第五十二管口 722之间通过第一弯头81连通。
[0110]具体地,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输入管组件20的三根输入支管,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输入支管221、第二输入支管222和第三输入支管223,输出管组件30的两根输出支管,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输出支管32和第二输出支管。对应输入管组件20和输出管组件30设置有上、中、下三条换热流路,分别为221?32,222?33,223?34,三条流路换热后汇总冷媒,形成汇总流路35?41。
[0111]上换热流路221?32: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一输入支管221输入到第八管口,流经4根第一长U管71和3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一管口 711经第一弯头81流进第二十七管口 721,然后再经3根第二 U管和2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三十二管口流进第一输出支管32,即上换热流路221?32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顺时针走势进行换热,如前所述,上端的风量较大,采用顺时针(即逆流,与风向相反)方式进行换热,加大迎风侧、背风侧与风中空气温度的温差,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中换热流路222?33: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二输入支管222输入到第十二管口,流经2根第一长U管71和I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九管口经第四弯头84流进第三十三管口,然后再经3根第二 U管和2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三十八管口流进第十三管口,再经一根第一长U管71和一个第一弯头81后流进第三十九管口,经过2根第二长U管72和I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四十二管口流进第一输出支管32,所述中换热流路222?33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顺时针流和交叉流结合的方式进行换热,如前所述,风速较低的中部如此设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证冷媒在较低风速的冷凝器中部也有一定的过冷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112]下换热流路223?34:冷媒从输入管组件20的第三输入支管223输入到第十五管口,流经4根第一长U管71和3个第二弯头82后,从第二十二管口经第一弯头81流进第四十八管口,然后再经3根第二 U管和2个第三弯头83后,从第四十三管口流进第二输出支管,即采用从背风侧出发流向迎风侧的逆时针走势进行换热,如前所述,下端的风量较大,采用顺时针(即逆流,与风向相反)方式进行换热,加大迎风侧、背风侧与风中空气温度的温差,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0113]汇总流路35?41:冷媒从汇总管35流入第二十三管口,经I根第一长U管71后,从第二十四管口经I个第一弯头81流入第四十九管口,再经I根第二长U管72和I个第一弯头81后流入第二十五管口,经I根第一长U管71和I个第一弯头81后流入第五十二管口 722,再经I根第二长U管72后从第五十一管口流进总输出管40。
[0114]本实施例中,通过冷媒流路的设置,增加冷媒与风的温差,使得迎风侧与通过迎风侧风温差、背风侧与通过背风侧的风温差两者相当,从而有利于提高冷媒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另外通过冷媒流路的设置,使得在使用管径为Φ5的内螺纹铜管后,换热器的能效比比改进前使用Φ 7铜管的能效比得到提高(参照表I),有利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01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包括换热器,该换热器的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116]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三条换热流路并将三条换热流路并联设置,使得三条换热流路可以同时进行换热,冷媒从输入管组件分别流入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并在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内按顺时针流动,在第二换热流路中按逆时针方向流动,使得三条换热流路同时沿特定的走向与外界换热,相比传统的换热流路有利于提闻冷媒流路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闻换热器的能效比。通过将第一长U管和第二长U管设置成小管径铜管,使得与铜管直径为Φ 7的换热器比较,换热器需使用铜材料的重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节约了换热器的制造材料;同时通过改进冷媒流路,使得改进后的冷媒流路的能效比与传统换热器能效比相当,进而在保证换热器能效比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了换热器的制造成本。
[011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换热器,包括翅片及内置于所述翅片的换热流路及汇总流路、输入管组件及输出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三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及第三换热流路并联后一端与所述输入管组件连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过所述输出管组件与所述汇总流路连接,输出冷媒,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流路及第二换热流路呈顺时针走势,所述第三换热流路呈逆时针走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均由若干换热管首尾串接而成,且各所述换热流路的若干换热管沿所述迎风侧至所述背风侧设置为两列,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中的至少一个流路中靠近所述迎风侧的至少一个换热管与靠近所述背风侧的至少一个换热管交替串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中的靠近所述迎风侧的至少两个换热管与靠近所述背风侧的至少两个换热管交替串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换热流路分别为竖直方向排列的上、中、下换热流路,所述中换热流路中的四个靠近所述迎风侧的换热管与靠近所述背风侧的四个换热管交替串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换热管包括靠近所述背风侧的若干第一长U管及靠近所述迎风侧的第二长U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组件包括:扩口管、输入总管、输入支管、封口盖以及第一缩口管; 所述输入总管的一端与所述封口盖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孔管固定连接; 所述输入总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拔孔,所述输入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拔孔与所述输入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缩口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缩口管与第一长U管的管口连接; 所述输入支管上设有外凸定位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第一输出支管、第二输出支管、集气管以及注氟管; 所述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支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汇总管连通; 所述汇总管与所述第一长U管的管口连接; 所述集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拔孔,所述第二输出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拔孔与所述集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长U管的管口连接; 所述注氟管与所述集气管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输出管包括:第二缩口管、输出总管以及用于过滤冷媒的过滤器; 所述输出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缩口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长U管的管口连通; 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输出总管的管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将所述翅片包围起来的壳体,及用于固定所述壳体的右端盖,所述右端盖包括底板、用于固定所述底板的内翻边和外翻边,以及底翻边;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长U管管径适配的第二翻边孔和与所述第二长U管管径适配的第三翻边孔; 所述内翻边与所述底板设置所述第二翻边孔一侧的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外翻边与所述内翻边相对设置; 所述底翻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 所述内翻边和所述外翻边上均设置有固定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所述中换热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长U管和五根第二长U管; 所述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所述汇总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长U管和一根第二长U管; 所述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第二输入支管和第三输入支管,所述第一输入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下输入支管与所述第三换热流路连通; 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所述第一输出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所述汇总管与所述汇总流路连通。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所述中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六根第二长U管; 所述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所述汇总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长U管和一根第二长U管; 所述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第二输入支管和第三输入支管,所述第一输入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 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所述第一输出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所述汇总管与所述汇总流路连通。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所述中换热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长U管和五根第二长U管; 所述下换热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长U管和三根第二长U管; 所述汇总流路包括二根第一长U管和二根第二长U管; 所述输入支管包括第一输入支管、第二输入支管和第三输入支管,所述第一输入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第二输入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第三输入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 所述输出管组件包括两根第二输出支管,所述第一输出支管与所述上换热流路连通,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中换热流路连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输出支管与所述下换热流路连通,所述汇总管与所述汇总流路连通。
13.—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



VO J=ItL.'-''/
【文档编号】F25B39/00GK203964456SQ20142036343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冼志健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