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813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搭载有能够注入制冷剂的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作为向压缩机注入制冷剂的方式,例如已知向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间端口)注入制冷剂的方式、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注入制冷剂的方式、以及上述2种注入方式组合后的方式。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向压缩机注入制冷剂,能够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此处,以往作为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注入制冷剂的方式而存在如下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从冷凝器分支并与压缩机连接的分支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以往作为上述2种注入方式组合后的方式而存在如下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一注入回路,其构成为能够向涡旋式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注入制冷剂;以及第二注入回路,其构成为能够向涡旋式压缩机的吸入侧注入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174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40615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于在冷凝器中冷凝液化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分支管而向压缩机注入,因此,存在系统内的制冷剂循环量降低而导致制冷能力下降之类的课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在进行制冷循环动作的情况下,2个注入回路始终工作,无法调整在2个注入回路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因此,存在无法充分发挥制冷循环的能力之类的课题。

此处,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例如,考虑设置从注入回路分支并与位于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旁通管。然而,在压缩机的吸入侧设置有低压传感器、油分离器的回油配管、温度热敏电阻器等。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因构造方面的制约而难以将旁通管与位于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连接,从而设计自由度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以上述那样的课题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自由度得以提高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其对在制冷剂配管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其使得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冷凝;油分离器,其位于上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且位于上述冷凝器的入口侧;返油管,其供在上述油分离器中从制冷剂分离出的油通过,并在上述制冷剂配管中的位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第一汇合部处与上述制冷剂配管汇合;注入管,其在上述制冷剂配管中的上述冷凝器的出口侧的第一分支部处从上述制冷剂配管分支,并将制冷剂向上述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供给;旁通管,其在设置于上述注入管的第二分支部处从上述注入管分支,并在设置于上述返油管的第二汇合部处与上述返油管汇合;过冷却器,其使在上述制冷剂配管中的上述冷凝器的出口侧且在比上述第一分支部靠上述冷凝器侧的位置处流动的制冷剂、与在上述注入管中的比上述第二分支部靠上述第一分支部侧的位置处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电磁阀,其设置于上述注入管中的比上述第二分支部靠上述中间压力部侧的位置;第二电磁阀,其设置于上述旁通管;以及控制单元,其对上述第一电磁阀以及上述第二电磁阀进行控制。

优选地,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不足基准频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且将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达到所述基准频率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且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

优选地,所述旁通管具有弯曲部,并构成为使得作为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第二汇合部之间的距离的第一距离达到第一基准距离以上。

优选地,所述返油管构成为使得作为所述制冷剂配管中的与所述旁通管对置的制冷剂配管外表面、与所述旁通管中的与所述制冷剂配管对置的旁通管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的第二距离不足第二基准距离。

优选地,所述注入管与所述返油管由所述旁通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在设置于注入管的第二分支部从注入管分支并在设置于返油管的第二汇合部与返油管汇合的旁通管。因此,能够使构造上的自由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现有例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200的回路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控制流程的图。

图4(a)~图4(c)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的控制时刻的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旁通管13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旁通管13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旁通管13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图。基于图1对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另外,在以下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是相同或者与其相当的部件,这在说明书全文中通用。并且,在说明书全文中表示的结构要素的方式毕竟仅为示例,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例如作为冰箱、冰柜、空调装置、展示柜等的室外机而利用制冷循环装置100,该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油分离器2、冷凝器3、贮液容器4、过冷却器5以及蓄积器(accumulator)9。利用制冷剂配管10以串联的方式对压缩机1、油分离器2、冷凝器3、贮液容器4、过冷却器5以及蓄积器9进行配管连接,由此构成热源侧装置。

压缩机1对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其形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将其排出,该压缩机1例如由变频压缩机构成。油分离器2将从压缩机1排出的排出气体分离成制冷剂和油、且设置于压缩机1的排出侧。冷凝器 3是使从油分离器2流出的制冷剂冷凝的热交换器。冷凝器3使从油分离器2流出的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冷凝器3的出口侧设置有贮液容器4。

贮液容器4是供从冷凝器3流出的液体制冷剂贮存的容器。从贮液容器4流出的制冷剂向过冷却器5流入。过冷却器5是对从贮液容器4 流出的液体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的热交换器。过冷却器5使从贮液容器4 流出的制冷剂与利用电子膨胀阀6进行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过冷却器5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从热源侧装置流出并向负荷侧装置流入。

负荷侧装置例如构成为至少将膨胀阀(省略图示)以及冷却器(省略图示)串联连接。膨胀阀对流入至负荷侧装置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冷却器是使得在膨胀阀中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器。冷却器使在膨胀阀中减压后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冷却器流出的制冷剂从负荷侧装置流出并再次向热源侧装置流入而流入至蓄积器9。蓄积器9对从负荷侧装置流入至热源侧装置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从蓄积器9流出的制冷剂从构成制冷剂配管10的一部分的吸入管10s通过而向压缩机1供给。在制冷剂配管10连接有返油管11、注入管12以及旁通管 13。

返油管11是供流入至油分离器2的制冷剂所含有的油通过的管。返油管11构成为在位于压缩机1的排出侧的油分离器2处从制冷剂配管 10分支、且在制冷剂配管10中的位于压缩机1的吸入侧的第一汇合部10b处与制冷剂配管10汇合。

注入管12是在制冷剂配管10中的位于过冷却器5的出口侧的第一分支部10a处从制冷剂配管10分支、且与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部1a(中间端口)连接的管。在注入管12设置有电子膨胀阀6以及第一电磁阀7。电子膨胀阀6、过冷却器5、第二分支部12a、第一电磁阀7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按顺序配置于注入管12。第一电磁阀7是用于允许或者限制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向中间压力部1a流动的电磁阀。

旁通管13是用于将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向返油管11供给的管。旁通管13构成为:在注入管12的第二分支部12a处从注入管12分支,且在返油管11的第二汇合部11b处与返油管11汇合。在旁通管13设置有第二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8是用于允许或者限制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向旁通管13流动的电磁阀。

上述的电子膨胀阀6、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由控制单元50控制。控制单元50例如由实现其功能的电路设备等硬件、或者在微机或CPU等运算装置上执行的软件构成。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第一电磁阀7的“打开”状态是指将第一电磁阀7打开,第二电磁阀8的“打开”状态是指将第二电磁阀8打开。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第一电磁阀7的“关闭”状态是指将第一电磁阀7关闭,第二电磁阀8的“关闭”状态是指将第二电磁阀8关闭。

以下,对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使得从压缩机1排出的排出气体分离成制冷剂和油。在油分离器2中,从压缩机1排出的排出气体所含有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10流动。另外,在油分离器2中,从压缩机1排出的排出气体所含有的油在返油管 11流动。

从油分离器2流出的制冷剂向冷凝器3流入。流入至冷凝器3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从冷凝器3流出。从冷凝器3流出的制冷剂向贮液容器4流入,从冷凝器3流出的制冷剂所含有的液体制冷剂贮存于贮液容器4。从贮液容器4流出的制冷剂向过冷却器5流入。

从贮液容器4流出并向过冷却器5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因与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降低。即,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因与从贮液容器4流出并向过冷却器5流入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上升。

从过冷却器5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分支部10a处分流而向两个方向流动。即,从过冷却器5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在负荷装置侧流动,从过冷却器5流出的剩余的液体制冷剂的向注入管12流入。

从过冷却器5流出并经由第一分支部10a在负荷装置侧流动的制冷剂在负荷侧装置经由膨胀阀、冷却器等而向蓄积器9流入。从过冷却器 5流出并经由第一分支部10a而流入至注入管12的制冷剂在电子膨胀阀 6减压,进而在过冷却器5中与从贮液容器4流出的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此处,在第一电磁阀7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从第一电磁阀7通过而向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部1a注入。

另外,在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分支部12a而在旁通管13流动,并经由第二汇合部11b而在返油管11流动,进而经由第一汇合部10b而在吸入管10s流动。经由第一汇合部10b而在吸入管10s流动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的吸入侧供给。

图2是示出现有例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200的回路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200中,旁通管113设置为将注入管 12的第二分支部12a和吸入管10s的汇合部110b连接。旁通管113是将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向压缩机1的吸入侧供给的管。在旁通管113设置有第二电磁阀8。

此处,在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200中,在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分支部12a而在旁通管113流动,并经由汇合部110b 而在吸入管10s流动。即,在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200中,从蓄积器9 流出的制冷剂、在返油管11流动的油、以及在旁通管113流动的制冷剂在吸入管10s混合,并向压缩机1的吸入侧供给。

另外,在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200中,在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处于“关闭”状态的压缩机1的停止时,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存在于注入管12内。若在该状态下启动压缩机1而使得第一电磁阀7处于“打开”状态,则在注入管12内流动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部1a注入,因此,压缩机1会对液体进行压缩。因此,作用于压缩机1的扭矩增大而使得过电流发挥作用。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在压缩机1的启动时,控制单元50对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进行控制以使得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使得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直至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例如30Hz)为止,控制单元50对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进行控制以使得第一电磁阀7 处于“关闭”状态且使得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控制流程的图。以下,利用图3对压缩机1的运转状况、与第一电磁阀 7以及第二电磁阀8的开闭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0中,控制单元50判定压缩机1是否正在运转。

在步骤S10中,当控制单元50判定为压缩机1正在运转时(在步骤S10中结果为是),向步骤S20转移。另一方面,在步骤S10中,当控制单元50判定为压缩机1未运转时(在步骤S10中结果为否),向步骤S11转移。在步骤S11中,控制单元50对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进行控制以使得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使得第二电磁阀8处于“关闭”状态,并返回至步骤S10。

在步骤S20中,控制单元50判定压缩机1的频率是否达到基准频率以上。

在步骤S20中,当控制单元50判定为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以上时(在步骤S20中结果为是),向步骤S21转移。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中,当控制单元50判定为压缩机1的频率未达到基准频率以上时(在步骤S20中结果为否),向步骤S22转移。

在步骤S21中,控制单元50对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进行控制以使得第一电磁阀7处于“打开”状态且使得第二电磁阀8处于“关闭”状态。

在步骤S22中,控制单元50对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进行控制以使得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使得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并返回至步骤S20。

图4(a)~图4(c)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的控制时刻的图。以下,利用图4(a)~图4(c)对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压缩机1的频率以及第一电磁阀7的开闭状态和第二电磁阀8的开闭状态进行说明。

图4(a)中示出了在横轴上规定时间、且在纵轴上规定压缩机1的频率的曲线图。图4(a)中示出了区间(i)、区间(ii)以及区间(iii)。

图4(b)中示出了在横轴上规定时间、且在纵轴上规定第一电磁阀 7的开闭状态的曲线图。图4(b)中示出了区间(i)、区间(ii)以及区间(iii)。

图4(c)中示出了在横轴上规定时间、且在纵轴上规定第二电磁阀 8的开闭状态的曲线图。图4(c)中示出了区间(i)、区间(ii)以及区间(iii)。

此外,图4(a)、图4(b)以及图4(c)中在横轴上规定的时间轴通过图4(a)、图4(b)以及图4(c)而示出通用的时间。即,图4(a) 中的区间(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图4(b)中的区间(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图4(c)中的区间(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全部都是相同的时间。另外,图4(a)中的区间(i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图4(b)中的区间(i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图4 (c)中的区间(i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全部都是相同的时间。另外,图4(a)中的区间(ii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图4(b)中的区间(ii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图4(c)中的区间(iii)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全部都是相同的时间。

区间(i)是压缩机1启动之前的区间,压缩机1的频率为0Hz。在区间(i)中,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处于“关闭”状态。控制单元50通过进行启动压缩机1的控制(图4中的启动指示)而从区间(i)向区间(ii)转移。此外,虽然对压缩机1的频率以线性的方式增加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非线性的方式增加的频率。

区间(ii)是在压缩机1启动之后、且直至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为止的区间。若从区间(i)向区间(ii)转移,则压缩机1进行驱动而使得压缩机1的频率上升,从而第一电磁阀7变为“关闭”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变为“打开”状态。然后,因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而从区间(ii)向区间(iii)转移。

区间(iii)是在压缩机1启动之后、且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之后的区间。若从区间(ii)向区间(iii)转移,则第一电磁阀7变为“打开”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便为“关闭”状态。

然后,在第一电磁阀7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二电磁阀8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通过进行使压缩机1停止的控制(图4 中的停止指示)而使得压缩机1的频率减小。

反复执行图3的步骤S10中的判定(在步骤S10中结果为否)以及步骤S11中的处理的区间与图4中的区间(i)相当。在图3中的步骤 S10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从图4中的区间(i)向图4中的区间(ii) 转移。

反复执行图3的步骤S20中的判定(在步骤S20中结果为否)以及步骤S22的处理的区间与图4中的区间(ii)相当。在图3中的步骤S20 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从图4中的区间(ii)向图4中的区间(iii) 转移。

如上,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旁通管13,该旁通管13在设置于注入管12的第二分支部12a处从注入管12分支、且在设置于返油管11的第二汇合部11b处与返油管11汇合。因此,能够提高构造方面的自由度。由此,能够降低制冷剂配管的材料费。

另外,在压缩机1的启动之后、且直至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为止,控制单元50使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降低在注入管12流动的液体制冷剂向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部1a流入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在压缩机1的启动时以及启动之后压缩机1对液体进行压缩的可能性。这样,能够降低在压缩机1的启动时以及启动之后使得过电流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另外,在压缩机1的启动之后、且直至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为止,控制单元50使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经由旁通管13而向返油管11供给。因此,在返油管11流动的油经由吸入管10s向压缩机1供给。由此,能够实现压缩机1的启动性的提高。

另外,在压缩机1的启动之后、且直至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为止,控制单元50使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在注入管12流动的液体制冷剂向供高温的油流动的返油管11供给而容易蒸发。因此,能够抑制回液。

另外,在压缩机1的启动之后、且直至压缩机1的频率达到基准频率为止,控制单元50使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在压缩机1 达到基准频率以上之后,控制单元50使第一电磁阀7处于“打开”状态。因此,能够减低在注入管12流动的制冷剂所含有的液体制冷剂向中间压力部1a供给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压缩机1对液体进行压缩的可能性。

此外,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100应用于空调装置的情况下,构成热源侧装置的一部分的冷凝器3成为室外侧热交换器,构成负荷侧装置的一部分的冷却器成为室内侧热交换器,因此,进行制冷运转,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100应用于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压缩机1的排出侧且在冷凝器3的入口侧设置四通阀(省略图示),将构成热源侧装置的一部分的冷凝器3 作为室内侧热交换器,将构成负荷侧装置的一部分的冷却器作为室外侧热交换器,由此进行制热运转。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旁通管13的形状进行变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于未特别记述的项目,与实施方式 1相同,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相同的功能、结构进行叙述。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旁通管13的结构的图。如图5所示,旁通管13具有弯曲部13A。

此处,通过控制单元50使得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使得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由此经由旁通管13以及返油管 11而将贮存于注入管12内的液体制冷剂向低压侧供给。此时,产生高压侧的液体制冷剂减压而蒸发并在气液混合状态下与返油管11发生碰撞的、类似液锤(hammer)的现象,从而有时应力会施加于返油管11。

考虑到应力这样施加于返油管11的情况,如图5所示,通过在旁通管13设置弯曲部13A而减小应力。由此,液锤在图5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上施力,从而图5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上的应力施加于第二汇合部11b。此外,当如图5那样将弯曲部13A与第二汇合部11b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一距离L1时,通过将第一距离L1设为第一基准距离(例如50mm)以上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施加于第二汇合部11b的应力。

如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旁通管13具有弯曲部13A,且以使得作为弯曲部13A与第二汇合部11b 之间的距离的第一距离L1达到第一基准距离以上的方式构成旁通管 13。因此,能够抑制由液锤引起的应力。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旁通管13的形状进行变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于未特别记述的项目,与实施方式 1相同,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相同的功能、结构进行叙述。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旁通管13的结构的图。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旁通管13的结构的图。

此处,控制单元50使得第一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且使得第二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由此经由旁通管13以及返油管11而将贮存于注入管12内的液体制冷剂向低压侧供给。此时,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从高压侧向低压侧流动的过程中蒸发而对返油管11进行冷却。

另外,返油管11取决于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而变为高温,即使压缩机1停止也暂时带有较高的热量。当在该状态下再次使压缩机1运转时,在贮存于注入管12内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旁通管13而向低压侧供给的过程中,返油管11的温度从高温迅速降低,从而有时在返油管11产生热应力。

当返油管11因热变动而伸缩时,因力施加于返油管11的端部、弯曲部而产生热应力。返油管11的直线距离越长,向相同方向的伸缩程度越大,因此,产生的热应力也越大。

考虑到热应力这样施加于返油管11的情况,如图6所示,不使制冷剂配管10中的与旁通管13对置的制冷剂配管外表面10Z、与旁通管13 中的与制冷剂配管10对置的旁通管外表面13Z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能够减小施加于返油管11的热应力。此外,当如图6那样将制冷剂配管外表面10Z与旁通管外表面13Z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二距离L2时,通过将第二距离L2设为不足第二基准距离(例如500mm)而能够减小产生的热应力。

如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以使得作为返油管外表面11Z与旁通管外表面13Z之间的距离的第二距离L2不足第二基准距离的方式构成返油管11。因此,能够抑制由热伸缩引起的应力。

此外,在设计方面,当超过第二距离L2时,通过如图7那样设置弯曲部11z1、11z2而能够抑制由热伸缩引起的应力。返油管11的弯曲次数并不限定于2次,例如也可以是3次以上。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1a…中间压力部;2…油分离器;3…冷凝器;4…贮液容器;5…过冷却器;6…电子膨胀阀;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 9…蓄积器;10…制冷剂配管;10a…第一分支部;10b…第一汇合部; 10s…吸入管;10Z…吸入管外表面;11…返油管;11b…第二汇合部; 11z1、11z2…弯曲部;12…注入管;12a…第二分支部;13…旁通管;13A…弯曲部;13Z…旁通管外表面;50…控制单元;100…制冷循环装置; 110b…汇合部;113…旁通管;200…制冷循环装置;L1…第一距离;L2…第二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