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恒温间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150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恒温间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冰箱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恒温间室。



背景技术:

冰箱作为一种可使食物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容器已成为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

传统冰箱一般包括冷冻室和冷藏室,款式更新的冰箱还设有恒温间室,恒温间室内可以设定为长期保持在某一合适温度,能够延长水果、蔬菜、生鲜等食品的保鲜时间。

现有冰箱的恒温间室仅仅通过一路风道送风,导致恒温间室内不同区域温度差异较大。

具体的,以最为常见的恒温间室为例,唯一的风道形成于间室背板内,风道一侧端口与冰箱制冷系统连通,另一侧端口设置在背板中部并与恒温间室内部连通,当制冷系统中的冷气通过风道进入恒温间室中时,间室内区域纵深方向的内侧温度要低于外侧温度,间室内区域宽度方向的两侧温度要高于中部温度。如此,势必会缩短恒温间室内食物的保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恒温间室。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箱恒温间室,包括间室本体,所述间室本体限定有一侧开口的存储空间,还包括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由位于所述间室本体内壁上的凹槽和盖设在所述凹槽开口处的盖板所限定;

第二风道,一端与冰箱制冷系统连通,另一端通过送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接;

所述第一风道分为至少两条相互独立的支路;

开关机构,设置于所述支路与所述送风口的连接处,用于切换所述支路与所述送风口的连通或阻断状态;

进风孔,设置在所述盖板上,连通所述支路和所述间室本体内部存储空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挡板和用于驱动所述挡板运动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路由所述间室本体内壁上相互间隔的若干凹槽和盖设在所述凹槽开口处的扁平状盖板所限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路由所述间室本体内壁上贯通的凹槽和盖设在所述凹槽开口处的盖板所限定,所述盖板包括扁平状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凹槽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凸起设有若干隔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间室本体顶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间室本体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间室本体内还设有回风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抽屉,所述抽屉通过滑轨机构与所述间室本体连接,可以在封闭所述间室本体开口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间室本体开口的第二位置间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间室本体背部一侧设有第一磁体,所述抽屉背部一侧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极性相反,为所述抽屉提供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方向的作用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抽屉与所述间室本体开口的配合面上设有密封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第一风道的优化设计,可以减小恒温间室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有益于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冰箱恒温间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抽屉抽出于间室本体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冰箱恒温间室(移除抽屉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冰箱恒温间室(移除抽屉状态)斜向下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冰箱恒温间室(移除抽屉状态)斜向上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风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方向均是以位于冰箱正面的观察视角为参照,例如,顶部即是竖直方向靠上的一侧,背部即是冰箱纵深方向靠内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似结构采用了相同标号。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6,一种冰箱恒温间室100,包括间室本体1,所述间室本体1限定有一侧开口的存储空间,还包括第一风道2,所述第一风道2由位于所述间室本体1内壁上的凹槽21和盖设在所述凹槽21开口处的盖板22所限定;

第二风道,一端与冰箱制冷系统(未图示)连通,另一端通过送风口3与所述第一风道2相连接;

若干进风孔221,均匀设置在所述盖板22上,连通所述第一风道2和所述间室本体1内部存储空间;

所述进风孔221的孔径在靠近所述送风口3的方向上依次递减。

需要说明的是,冰箱制冷系统是指冰箱现有的用于产生冷量的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等装置。第二风道为现有冰箱结构,形成于间室本体1的保温层中。

冰箱恒温间室100制冷时,冷风由第二风道导引至送风口3,并通过送风口3进入第一风道2,冷风在第一风道2内传输的过程中,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风压会逐渐减小,所以将距离送风口3近的进风孔221孔径设置得小一些,将距离送风口3远的进风孔221孔径设置得大一些,可以保证离送风口3不同距离的进风孔221,实际进风风量大致相同,也即是,进风孔221提供的冷量基本相同,可以减小恒温间室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有益于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同时,进风孔221均匀分布在盖板22上,意味着,冷风并不是像现有技术中一样,集中送入间室内,而是分散为若干小股送入,可以使得间室内制冷更加均匀,有助于减小恒温间室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2分为至少两条相互独立的支路;

开关机构5,设置于所述支路与所述送风口3的连接处,用于切换所述支路与所述送风口3的连通或阻断状态。

各支路分别对应着间室内不同的制冷区域,每个制冷区域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用于监测该区域内的温度参数,并反馈至冰箱主控板,进而控制开关机构5将该支路与送风口3连通或阻断。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机构5包括挡板和用于驱动所述挡板运动的电磁继电器。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某一制冷区域温度过高,则电磁继电器通电吸合挡板,使对应支路与送风口3连通,冷风沿着该支路流动并从盖板22上的进风孔221进入间室内部,为该区域均匀降温;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某一制冷区域温度过低,则电磁继电器断电,挡板依靠自动下落,使对应支路与送风口3断开,停止为该区域制冷。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室本体1内还设有抽屉6,关于抽屉6结构的改进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此处仍然对风道结构进行说明。

由于抽屉6开口位于顶部,为了使冷风顺利进入抽屉6内,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风道2设置于间室本体1顶部,冷气从进风孔排出后自然落入抽屉6中。

当然并不排除,在其它不设抽屉6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2也可以设置在间室本体1其它方位,例如,使用枢轴连接在间室本体1上的门体封闭间室本体1的开口,将第一风道2设置在间室本体1底部,冷气从进风孔排出后,由下至上填充间室内空间。

请具体参见图4至6,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口3位于间室本体1背部,第一风道2分为左、中、右三条支路(对应凹槽位置),支路由间室本体1顶部内壁上相互间隔的三条凹槽21和盖设在所述凹槽21开口处的扁平状盖板22所限定,三条支路在冰箱宽度方向上排布并单独可控,有助于减小恒温间室内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差异,盖板22上进风孔221的孔径在冰箱纵深方向上,由正面至背面依次减小,有助于减小恒温间室内纵深方向上的温度差异。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路也可以由所述间室本体1内壁上贯通的凹槽(即只有一条凹槽)和盖设在所述凹槽开口处的盖板所限定,所述盖板包括扁平状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凹槽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凸起设有若干隔板,利用隔板分隔出若干支路。

所述间室本体1内还设有回风口7,用于维持间室内气压稳定,间室内的气体可以由回风口7通往制冷系统。

所述盖板22和间室本体1的内壁均由导热系数高的金属材质所制成,其目的在于利用金属材质的导热性增加间室内冷量的冷辐射交换面积,有助于保持间室内温度均匀。

再者,间室本体1内还设有抽屉6,所述抽屉6通过滑轨机构8与所述间室本体1连接,可以在封闭所述间室本体1开口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间室本体1开口的第二位置间移动。

抽屉6包括抽屉本体61和固定在抽屉本体61前端的面板62,抽屉本体61呈顶部开口的矩形状,用于存储物品,抽屉6位于第一位置时,面板62遮挡封闭间室本体1的开口处。

当然,抽屉6与所述间室本体1开口的配合面上可以设置密封条9,以提升恒温间室的密封性。

所述间室本体1背部一侧设有第一磁体10,所述抽屉6背部一侧设有第二磁体(未图示,第二磁体位于抽屉背部与第一磁体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磁体10与所述第二磁体极性相反,为所述抽屉6提供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方向的作用力。利用第一磁体10和第二磁体产生的吸引力,可以使抽屉6与间室本体1的密封结构更加可靠,防止冷气从二者的配合缝隙中溢出,有益于提升冰箱的能效。

第一磁体10和第二磁体的相对位置可以设置为,当所述抽屉6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10和所述第二磁体接触吸合,或者是,当所述抽屉6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10和所述第二磁体间具有一间隙。

可以根据第一磁体10和第二磁体的磁力进行灵活配置,例如,当第一磁体10和第二磁体的磁力较小时,可以将二者设置为抽屉6闭合时相互吸合,以获得较大的吸引力;当第一磁体10和第二磁体磁力较强时,可以将二者设置为抽屉6闭合时具有一间隙,以将吸引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免抽屉6难以抽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