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换热器和包括该多排换热器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789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除霜效率方面做出改进的多排换热器以及一种包括该多排换热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空调系统所用的多排换热器中,例如在低温时迎风面的那一排铜管(迎风侧换热器排)结霜最严重,而背风面的铜管(背风侧换热器排)处则基本无霜。在进行空调系统化霜时,如果使冷媒(制冷剂)的流程既经过迎风面铜管又经过背风面铜管,则冷媒流经背风面铜管时浪费了热量,这导致化霜效率较低。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本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内容旨在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而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或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多排换热器以及一种包括该多排换热器的空调器,以便改进多排换热器的化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多排换热器。所述多排换热器包括位于空气进入一侧的迎风侧换热器排和位于空气排出一侧的背风侧换热器排,所述多排换热器设置有用于所述迎风侧换热器排的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和用于所述背风侧换热器排的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与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彼此独立。所述多排换热器构造成使得:当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下对所述多排换热器进行除霜时,经由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流入所述迎风侧换热器排的冷媒量多于经由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流入所述背风侧换热器排的冷媒量。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包括多个并联的迎风侧子管路,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包括单个背风侧子管路或多个并联的背风侧子管路,所述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所述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迎风侧入出管的长度小于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背风侧入出管的长度。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迎风侧入出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背风侧入出管的管径。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多排换热器包括第一分流-集流装置和第二分流-集流装置,所述迎风侧入出管包括第一迎风侧入出管和第二迎风侧入出管,所述背风侧入出管包括第一背风侧入出管和第二背风侧入出管,所述第一迎风侧入出管和第一背风侧入出管汇集于所述第一分流-集流装置,所述第二迎风侧入出管和所述第二背风侧入出管汇集于所述第二分流-集流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管径大于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管径,并且/或者,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管内壁的粗糙度小于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的管内壁的粗糙度。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迎风侧换热器排为单排,并且/或者,所述背风侧换热器排为单排或多排。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和/或所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多排换热器的换热翅片中的U形管、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U形管的弯头和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入出管。

优选地,在上述多排换热器中,所述多排换热器为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或室内换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多排换热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化霜时将较多冷媒分配至结霜较重的迎风侧换热器排而将较少冷媒分配至结霜较轻或基本无霜的背风侧换热器排,因此能够减少热量浪费并且能够提高化霜速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排换热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清单:

10---多排换热器

20---迎风侧换热器排

22---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

24---第一迎风侧入出管

26---第二迎风侧入出管

30---背风侧换热器排

32---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

34---第一背风侧入出管

36---第二背风侧入出管

40---第一分流-集流装置

42---第一分流-集流装置的端口

50---第二分流-集流装置

52---第二分流-集流装置的端口

62---换热翅片

64---U形管

66---弯头

AD---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

参照本申请唯一的图即图1(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排换热器的立体图),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空调器的多排换热器10可以呈大致V形并且包括位于空气进入一侧(V形外侧)的迎风侧换热器排20和位于空气排出一侧(V形内侧)的背风侧换热器排30。亦即,迎风侧换热器排20位于空气流动方向AD的上游侧,而背风侧换热器排30位于空气流动方向AD的下游侧,并且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与背风侧换热器排30并排布置。通常,在多排换热器中,例如在低温时在迎风侧换热器排处结霜最严重,而在背风侧换热器排处则结霜较轻或基本无霜。

在图示的示例中,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为单排,并且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为单排。然而,可以构想的是,迎风侧换热器排20也可以为多排,并且背风侧换热器排30可以为多排。同样地,通常在多排的迎风侧换热器排20处结霜较重而在多排的背风侧换热器排30处结霜较轻。

多排换热器10设置有用于迎风侧换热器排20的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和用于背风侧换热器排30的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

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和/或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多排换热器10的换热翅片62中或者说穿过换热翅片62设置的U形管64(例如U形铜管,并且优选地为多个并排的U形管)、连接两个相邻的U形管64的弯头66(例如U形小弯头)和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入出管24、26、34、3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迎风侧换热器排20和背风侧换热器排30可以共用同一个换热翅片。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与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彼此独立。亦即,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与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彼此并联地连接而不串联地连接。由此,流经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的冷媒不会串流到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并且反之亦然,从而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中的冷媒流程与和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流程彼此分开。

根据本发明,多排换热器10构造成使得:当在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下对多排换热器10进行除霜时,经由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流入迎风侧换热器排20的冷媒量多于经由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流入背风侧换热器排30的冷媒量。

为此,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迎风侧子管路,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包括单个背风侧子管路或多个并联的背风侧子管路,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在图示的示例中,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为三,而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为二。然而,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和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不限于此,只要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以便实现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中的冷媒量多于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量即可。这里,还需指出的是,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中的冷媒量多于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量的情况可以包括供给(输入)至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量为零的情况。

多排换热器10可以包括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和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迎风侧入出管24,26可以包括第一迎风侧入出管24和第二迎风侧入出管26。背风侧入出管34,36可以包括第一背风侧入出管34和第二背风侧入出管36。第一迎风侧入出管24和第一背风侧入出管34可以汇集于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以便将冷媒从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分流至多排换热器10的主体(即设置有换热翅片62的部分)或者将冷媒从多排换热器10的主体汇流至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第二迎风侧入出管26和第二背风侧入出管36可以汇集于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以便将冷媒从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分流至多排换热器10的主体或者将冷媒从多排换热器10的主体汇流至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

由此,由于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当对多排换热器10进行除霜时,在其它条件(例如迎风侧换热器排20和背风侧换热器排30的换热区域的尺寸)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迎风侧入出管24或第二迎风侧入出管26(在图示的示例中其数量为三)从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或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输入至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中的冷媒量(例如单位时间内的冷媒质量或冷媒体积)就会多于通过第一背风侧入出管34或第二背风侧入出管36(在图示的示例中其数量为二)从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或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输入至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量。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在化霜时将较多冷媒分配至结霜较重的迎风侧换热器排而将较少冷媒分配至结霜较轻或基本无霜的背风侧换热器排,因此能够减少热量浪费并且能够提高化霜速度。在发明人对某一型号的多排换热器进行的实验中,与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与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串联地连接的常规多排换热器相比,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排换热器化霜时间可以缩短大约20%-40%。

多排换热器10可以用作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也可以用作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

当多排换热器10用作室外换热器(冷凝器)时,在正常工作时,冷媒可以从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的端口42进入、经过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的分流之后在多排换热器10的主体中流动、然后汇流至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最后从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的端口52流出。在化霜时,冷媒的流动方向则相反。

当多排换热器10用作室内换热器(蒸发器)时,在正常工作时,冷媒可以从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的端口52进入、经过第二分流-集流装置50的分流之后在多排换热器10的主体中流动、然后汇流至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最后从第一分流-集流装置40的端口42流出。在化霜时,冷媒的流动方向则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多排换热器容许多种不同的变形。

例如,替代或附加于如上所述的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的方案,可以使迎风侧入出管24、26的长度小于背风侧入出管34、36的长度。以此方式,在其它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迎风侧入出管24、26的长度更短而例如使得冷媒流动阻力更小,因此也能够使输入至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中的冷媒量多于输入至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量。

又例如,替代或附加于如上所述的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的方案,可以使迎风侧入出管24、26的管径大于背风侧入出管34、36的管径。以此方式,在其它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迎风侧入出管24、26的管径更大而例如使得冷媒流量更大,因此也能够使输入至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中的冷媒量多于输入至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量。

又例如,替代或附加于如上所述的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的方案,可以使整个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的管径大于整个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的管径。

又例如,替代或附加于如上所述的迎风侧子管路的数量大于背风侧子管路的数量的方案,可以使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的管内壁的粗糙度小于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的管内壁的粗糙度(例如,使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的管内壁的更加光滑并且在背风侧冷媒流动管路32的管内壁处加设小突起等而增加粗糙度)。以此方式,在其它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迎风侧冷媒流动管路22的管内壁的粗糙度更小而例如使得冷媒流动阻力更小,因此也能够使输入至迎风侧换热器排20中的冷媒量多于输入至背风侧换热器排30中的冷媒量。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文件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某个实体或操作与另一实体或操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另外,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可以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方式/示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示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