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800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用户常常将温度较高的食品未经初步冷却直接放入冰箱,这对于食品自身而言有较大的损害,温度骤然降低将会使食品内部发生质变。并且,高温食品的放入会导致储物间室的温度上升,温度的较大波动会影响到储物间室内其他食品的正常存储。另外,将未经初步冷却的高温食品直接放入储物间室,也会增加冰箱不必要的能耗。因此,如何提醒用户不要将高温食品直接放入储物间室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在用户将高温食品放入储物间室前,对用户进行提醒的冰箱。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限定有前侧敞开的储物间室;

门体,设置于箱体前侧,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

至少一个温度感测装置,设置在储物间室的内壁上,配置成在门体打开后,感测处于储物间室外部且与温度感测装置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物体表面温度;

过热提醒装置,配置成在温度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物体的表面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

可选地,温度感测装置设置在储物间室的顶壁前侧。

可选地,每个储物间室具有多个温度感测装置,多个温度感测装置在储物间室的顶壁前侧沿直线排列。

可选地,门体铰接于箱体;每个储物间室具有两个温度感测装置,其中一个温度感测装置在冰箱的横向方向上远离门体的铰轴设置,另一个温度感测装置在冰箱的横向方向上靠近箱体的中心设置。

可选地,温度感测装置具有悬臂,悬臂可沿一竖向轴线转动地安装于储物间室的顶壁,以通过转动来改变温度感测装置的感测区域。

可选地,温度感测装置配置成:在门体关闭时,可操作地转动至储物间室内部,以感测处于储物间室内的物体的表面温度;在门体打开后,可操作地转动至储物间室外部,以感测处于储物间室外的物体的表面温度。

可选地,悬臂通过弹性扭矩施加装置与储物间室的顶壁相连,弹性扭矩施加装置配置成向悬臂施加使其向储物间室外部转动的弹性扭矩,以在门体关闭时,使温度感测装置抵靠于门体内侧,在门体打开过程中,自动向外转动。

可选地,温度感测装置为红外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过热提醒装置为蜂鸣器、振动器、指示灯或显示屏,分别可在温度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物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发出声音、产生振动、闪烁或者显示预设内容。

可选地,储物间室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储物间室内均设置有温度感测装置。

本发明的冰箱,当用户打开门体欲将温度高于预设温度的物体放入储物间室时,温度感测装置可感测到该物体的表面温度,然后过热提醒装置可发出提醒信号,提醒用户不要将该物体放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中,每个温度感测装置具有两个温度感测装置,其中一个温度感测装置在冰箱的横向方向上远离门体的铰轴设置,另一个温度感测装置在冰箱的横向方向上靠近箱体的中心设置,如此可在门体打开的最初阶段,也能有温度感测装置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中,温度感测装置中的可转动的悬臂以及弹性扭矩施加装置的设置,可使以在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温度感测装置抵靠于所述门体内侧,以感测储物间室内的物体的表面温度,在所述门体打开过程中,自动向外转动,以感测处于所述储物间室外的物体的表面温度,实现了温度感测装置多功能利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冰箱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冰箱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冰箱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7是将图6的门体打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指示方位的“前”指的是设置有冰箱设置有门体的一侧,“横向”指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前视图;图3是图2所示冰箱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冰箱0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其中,因温度感测装置100设置于储物间室410内,在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应不可见,因此用虚线表示。

如图1至图4所示,冰箱10一般性地包括箱体400、门体500、至少一个温度感测装置100、过热提醒装置200。其中,箱体400限定有至少一个前侧敞开的储物间室410,通常为多个,如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等。门体500设置在箱体400前侧,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410,可使门体500如图2所示通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箱体400前侧,或通过现有冰箱通常采用的其他平动开门形式。温度感测装置100设置在储物间室410的内壁上,配置成在门体500打开后,感测处于储物间室410外部且与温度感测装置100距离在预设距离L内的物体表面温度。过热提醒装置200配置成在温度感测装置100检测到的物体的表面温度超过预设温度T时,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

温度感测装置100的感测有效感测范围(即前述的预设距离L)可根据门体500的宽度进行设定,即当用户正常使用冰箱10时,打开门体500后用户的手所处位置与温度感测装置100的距离应小于预设距离L。如此,当用户手持高温物体(高温食品或饮品)打开门体500,欲将高温物体放入储物间室410时,温度感测装置100即感测到该物体的表面温度。当表面温度大于前述的预设温度时,过热提醒装置200可发出提醒信号,提醒用户不要将该物体放入。如此不仅可避免因其自身温度骤然降低将致使内部发生质变,而且不会影响其他食品的正常存储,还能减轻冰箱的能耗。

前述的预设温度T可在出厂前设定,也可由用户自行调整。

温度感测装置100优选为本领域常用的红外温度传感器,其通过接受表面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判断物体的表面温度。

温度感测装置100、过热提醒装置200可均与冰箱的控制器300电连接,以受到控制器300的控制。当温度感测装置100检测到物体表面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向控制器300传递相关信息,控制器300即控制过热提醒装置200动作,使其发出提醒信号,提醒用户该物体温度过高,不宜放入储物间室410。

过热提醒装置200可为多种形式,如蜂鸣器、振动器、指示灯或显示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温度感测装置100检测到的物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蜂鸣器可发出声音,振动器可产生振动,指示灯可闪烁,显示屏可现实预设内容(如温度过高或者直接显示温度值)。

为便于感测储物间室410外部的物体温度,温度感测装置100优选设置在储物间室410的顶壁412前侧(如图3和图4)。当然,用户手持物体放入储物间室410的过程中,物体高度位置通常不会高出储物间室410的顶壁412。因此,可使温度感测装置100朝向前下方感测(如图4)。

为扩大感测范围,避免在储物间室410的前下方出现感测盲区,每个储物间室410可设置有多个温度感测装置100,多个温度感测装置100在储物间室410的顶壁412前侧沿直线排列。

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门体500是铰接于箱体400的。此时,每个储物间室410内可仅设置两个温度感测装置100即足够使用。其中一个温度感测装置100在冰箱10的横向方向上远离门体500的铰轴(如图2设置在储物间室410左侧区域)设置,另一个温度感测装置100在冰箱10的横向方向上靠近箱体400的中心设置(如图2设置在储物间室410中间偏右区域)。如此,在门体500打开的最初阶段(例如门体500刚刚被打开一个缝隙),储物间室410左侧的温度感测装置100即可正常工作,而当门体500打开角度较大或完全打开后,两个温度感测装置100可同时工作,储物间室410的前下方不会出现感测盲区。

对于设置有多个储物间室410的箱体400,可使每个储物间室410内均设置有温度感测装置100。当然,不同存储温度的储物间室410不同,所设定的预设温度T也可不同。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冰箱的示意性俯视图;图7是将图6的门体打开后的示意图。如图5至图7所示的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温度感测装置100安装方式和感测范围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因温度感测装置100设置于储物间室410内,在图6和图7所示的俯视图中应不可见,因此用虚线表示。如图5至图7所示,温度感测装置100具有悬臂120,悬臂120可沿一竖向轴线(即图5的轴线X1)转动地安装于储物间室410的顶壁412,以通过转动来改变温度感测装置100的感测区域。

可使温度感测装置100能以手动或电动方式绕轴线X1转动,以增大其对于储物间室410外部空间的感测范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使温度感测装置100配置成在门体500关闭时,可操作地转动至储物间室410内部(参考图6),以感测处于储物间室410内的物体的表面温度。而在门体500打开后,可操作地转动至储物间室410外部,以感测处于储物间室410外的物体的表面温度(参考图7)。

感测到的储物间室410内的物体表面温度可作为冰箱10自动控制的重要输入参数,控制器可根据该温度数据调整冰箱10的运行状态,如改变压缩机频率。

进一步地,悬臂120可通过弹性扭矩施加装置与储物间室410的顶壁412相连,弹性扭矩施加装置配置成向悬臂120施加使其向储物间室410外部转动的弹性扭矩,以在门体500关闭时,使温度感测装置100抵靠于门体500内侧,即处于图6的状态,在门体500打开过程中,自动向外转动至图7的状态,无需手动操作或另设电动机构。

弹性扭矩施加装置可为扭簧,其连接在悬臂120的转轴处,或其他能将弹性拉力(压力)转化为弹性扭矩的装置,这些结构都是本领域常见的,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