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25358发布日期:2018-10-23 15:5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四通阀是空调机组不可缺少的零件,然而较易出现被损坏的问题。目前,四通阀大部分被液击损坏,具体地,室外环境低于室内环境时,空调机组长期停机放置,受高低压差的影响或压缩机曲轴箱内冷冻油的吸引引起冷媒迁移,液态冷媒回流至压缩机,导致压缩机排出液态冷媒,当空调系统从制冷状态转换到制热状态时,四通阀换向时,四通阀的主滑阀11必须经过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当主滑阀11位于中间位置时,四通阀的E管、C管、S管几乎被主滑阀11封死,流速减小最为明显,由于液态冷媒的不可压缩性,四通阀内腔的压力最大,此时四通阀就易被液击损坏。

另外,若四通阀的E管、S管和C管三条接管垂直向上,则更易导致四通阀被液击损坏。为了减小四通阀被液击损坏的几率,E管、S管和C管垂直朝下,如图2。但是,这样布置会对空调机组的管路系统进行限制,导致管路系统较复杂,管路布置的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防止四通阀被液击损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以防止四通阀被液击损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旁通装置,其中,所述旁通装置能够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空调机组的四通阀连通,所述旁通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入口连通的第二连接管;

所述旁通装置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时,所述旁通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出口连通的第三连接管;

所述旁通装置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时,所述旁通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连接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旁通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连接管上的节流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旁通装置包括:旁通管,和串接于所述旁通管的控制阀。

优选地,上述空调机组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排出液态冷媒;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空调机组的制热开机指令后,所述压缩机排出液态冷媒时,控制所述控制阀开启。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

判定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压缩机排出液态冷媒;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机前,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或者,

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机前,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

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机后,所述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

优选地,上述空调机组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阀开启第三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由制冷模式向制热模式切换时,若压缩机排出液态冷媒,则利用旁通装置将液态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有效减小了自压缩机的排气口流至四通阀的液态冷媒,则防止了四通阀被液击损坏。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时,气态冷媒通过旁通装置进入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即气态冷媒进入空调机组的低压端,增加了空调机组的系统流量,提高了空调机组的低压,增加了空调机组的可靠性。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防止了四通阀被液击损坏,则无需要求四通阀的E管、S管和C管垂直朝下,可使四通阀的E管、S管和C管垂直朝上设置,解除了四通阀对整个空调机组的管路系统的限制,能够简化管路系统,也能够减小管路布置的工作量。

基于上述提供的空调机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该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空调机组的制热开机指令;

获取所述空调机组的压缩机是否排出液态冷媒;

若所述压缩机排出液态冷媒,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

优选地,上述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中,获取所述压缩机是否排出液态冷媒,具体包括步骤:

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记录所述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

若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空调机组排出液态冷媒;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机前,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或者,

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机前,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

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机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

优选地,上述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的旁通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间时,停止旁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四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四通阀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21,四通阀211,室内换热器212,室外换热器27和节流组件29。

上述四通阀211的D管管口与压缩机21的排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214连通,四通阀211的C管管口与室外换热器27通过第二连接管23连通,四通阀211的E管管口与室内换热器212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四通阀211的S管管口与压缩机21的吸气口连通。

上述室内换热器212和室外换热器27通过第三连接管28连通,节流组件29串接于第三连接管28,节流组件29和室内换热器212之间还设有第一截止阀210,第一截止阀210串接于第三连接管28,室内换热器212和四通阀211的E管管口之间还设有第二截止阀213,第二截止阀213串接于第四连接管。

为了便于描述,将室外换热器27与四通阀211的C管管口连通的一端记为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将室外换热器27与室内换热器212连通的一端记为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当空调机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流入室外换热器27,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流出室外换热器27;当空调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时,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流入室外换热器27,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流出室外换热器27。

当然,也可将将室外换热器27与四通阀211的C管管口连通的一端记为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将室外换热器27与室内换热器212连通的一端记为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对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的限定,并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入口和第二连接管23,其中,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入口连通,第二连接管23的另一端与四通阀211的C管管口连通。

上述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出口和第三连接管28,其中,第三连接管28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出口连通,第三连接管28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212连通。

为了防止四通阀211被液击损坏,上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旁通装置,该旁通装置能够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

可以理解的是,旁通装置能够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是指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能够通过旁通装置流入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由制冷模式向制热模式切换时,若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则利用旁通装置将压缩机21排出的液态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有效减小了自压缩机21的排气口流至四通阀211的液态冷媒,则防止了四通阀211被液击损坏。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时,气态冷媒通过旁通装置进入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即气态冷媒进入空调机组的低压端,增加了空调机组的系统流量,提高了空调机组的低压,增加了空调机组的可靠性。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防止了四通阀211被液击损坏,则无需要求四通阀211的E管、S管和C管垂直朝下,可使四通阀211的E管、S管和C管垂直朝上设置,解除了四通阀211对整个空调机组的管路系统的限制,能够简化管路系统,也能够减小管路布置的工作量。

上述空调机组中,旁通装置能够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则旁通装置的进口与压缩机21的排气口连通。旁通装置的进口与压缩机21的排气口可直接连通,也可间接连通,即旁通装置的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214与压缩机21的排气口间接连通。为了方便安装,优先选择后者,具体地,旁通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连接管214连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优先选择在第一连接管214上翻孔,旁通装置的旁通管24与该翻孔配合。当然,也可选择其他部件或者结构来实现第一连接管214与旁通装置的连通,例如旁通阀等,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旁通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连接管214的连通位置距压缩机21的距离,小于旁通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连接管214的连通位置距四通阀211的距离,即旁通装置的进口靠近压缩机21的排气口。

上述空调机组中,旁通装置的进口更加靠近于压缩机21的排气口,也便于经压缩机21排出的液态冷媒经旁通装置流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旁通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连接管214的连通位置距压缩机21的排气口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优选地,旁通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连接管214的连通位置距压缩机21的排气口的距离为100mm。

上述空调机组中,旁通装置能够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则旁通装置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连通。

当旁通装置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连通时,旁通装置能够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上述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入口和第二连接管23,为了方便安装,优选选择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23连通。当然,也可选择旁通装置的出口直接与室外换热器入口连通,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同理,当旁通装置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连通时,旁通装置能够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上述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出口和第三连接管28,为了方便安装,优选选择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三连接管28连通。当然,也可选择旁通装置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出口连通,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三连接管28连通时,由于第三连接管28上串接有第一截止阀210和节流组件29,则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三连接管28的连通位置可位于第一截止阀210和节流组件29之间、第一截止阀210和室内换热器212之间、或者节流组件29和室外换热器27之间。

为了方便安装以及简化管路,优先选择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三连接管28的连通位置位于室外换热器27和节流组件29之间。

进一步地,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三连接管28的连通位置距室外换热器27的距离,小于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三连接管28的连通位置距节流组件29的距离。当然,也可选择旁通装置的出口与第三连接管28的连通位置位于节流组件29和室外换热器27之间的中间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旁通装置能够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该旁通装置存在多种结构,例如,旁通装置仅包括旁通管24,该旁通管24的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气口连通,该旁通管24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连通;或者旁通装置包括旁通管24和旁通阀,旁通阀串接于第一连接管214,且旁通阀的旁通口与旁通管24的一端连通,旁通管24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连通。

为了方便安装和控制,优先选择上述旁通装置包括:旁通管24,串接于旁通管24的控制阀25。可以理解的是,旁通管24的进口即为旁通装置的进口,旁通管24的出口即为旁通装置的出口;则旁通管24的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气口连通,旁通管24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连通,控制阀25位于旁通管24的两端之间。

对于旁通管24的管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为了便于设置,也便于引流,优先选择旁通管24的直径为6mm。当然,也可选择旁通管24的直径为其他数值,例如4mm、8mm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控制阀25的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控制阀25为气动阀、电动阀或者电磁阀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控制,优先选择控制阀25为电磁阀。

优选地,上述空调机组还包括:获取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空调机组的制热开机指令后,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时,控制控制阀25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模块接收到制热开机指令前,空调机组处于制冷模式(空调机组开机或者停机)。

上述空调机组,实现了对旁通装置的自动控制,方便了用户使用。

上述空调机组中,获取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包括:获取压缩机21会排出液态冷媒、和/或获取压缩机21排出了液态冷媒。获取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存在多种方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为了便于确定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上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6,第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22、记录单元和判定单元。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26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压力传感器22用于检测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记录单元用于记录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判定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判定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

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前,室外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或者,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小于预设差值、且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判定单元判定压缩机21不排出液态冷媒。

当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前,室外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或者,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小于预设差值、且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获取到压缩机21会排出液态冷媒。

当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时,获取到压缩机21排出了液态冷媒。

上述空调机组,仅在可能导致四通阀211被液击损坏的情况下开启控制阀25,实现液态冷媒的旁通,避免了四通阀211被液击损坏,提高了可靠性。

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6可设于空调机组的室外机的机壳上,也可设于室外换热器27的外壳上。为了提高使用寿命,优先选择后者。上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壳设于空调机组的室内机的机壳上,也可设于室内换热器212的外壳。为了方便检测排气压力,优先选择压力传感器22设于第一连接管214且靠近压缩机21的排气口。

为了提高控制精度,上述预设差值为5℃。进一步地,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为8℃。当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为其他数值,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空调机组中,对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压力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为0℃,第一预设时间为5h,第二预设时间为5h,第一预设压力为3.9MPa。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参数的具体数值为其他,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时,预设条件具体为:空调机组开机第四预设时间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具体地,该第四预设时间为5-20s。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减小或者增大第四预设时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该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阀25开启第三预设时间后,控制控制阀25关闭。这样,便于保证空调机组正常运行。

上述第三预设时间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第三预设时间为5-20s。

进一步地,上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和第四控制模块;其中,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空调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当室外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控制控制阀25开启;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大于第三预设压力时,控制控制阀25关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第三预设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

上述空调机组中,当室内环境温度或室外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空调机组较易出现过负荷制热,当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表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较大,此时需要降低排气压力,具体地,第三控制模块控制控制阀25开启,冷媒通过旁通装置流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降低了排气压力,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系统过负荷制热能力。当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大于第三预设压力时,第四控制模块控制控制阀25关闭,从而使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对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压力和第三预设压力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为25℃,第二预设压力为3.9MPa,第三预设压力为3.2MPa。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参数的具体数值为其他,并不局限于此。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该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S01)接收空调机组的制热开机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到空调机组的制热开机指令前,空调机组处于制冷模式,则接收到空调机组的制热开机指令后,需要四通阀211换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在四通阀211换向之前进行。

S02)获取空调机组的压缩机是否排出液态冷媒:

当压缩机21排出液态冷媒时,较易导致四通阀211被液击,因此,需要获取压缩机21是否排出液态冷媒。获取压缩机21是否排出液态冷媒包括:获取压缩机21是否会排出液态冷媒、和/或获取压缩机21是否排出了液态冷媒。获取压缩机21是否排出液态冷媒,存在多种方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为了方便获取,上述步骤中,获取压缩机21是否排出液态冷媒,具体包括步骤: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检测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记录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若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空调机组排出液态冷媒。

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前,室外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或者,

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小于预设差值、且空调机组的停机时间不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

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空调机组不排出液态冷媒。

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压缩机21是否排出液态冷媒,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S03)若压缩机排出液态冷媒,将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

为了便于描述,将室外换热器27与四通阀211连通的一端记为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将室外换热器27与室内换热器212连通的一端记为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当空调机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流入室外换热器27,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流出室外换热器27;当空调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时,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流入室外换热器27,冷媒自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流出室外换热器27。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入口和第二连接管23,其中,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入口连通,第二连接管23的另一端与四通阀211连通。

上述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具有:室外换热器出口和第三连接管28,其中,第三连接管28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出口连通,第三连接管28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212连通。

上述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将压缩机21排出的液态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则减小了自压缩机21的排气口流至四通阀211的液态冷媒,则防止了四通阀211被液击损坏。

上述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中,为了提高控制精度,上述预设差值为5℃。进一步地,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为8℃。当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为其他数值,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压力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为0℃,第一预设时间为5h,第二预设时间为5h,第一预设压力为3.9MPa。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参数的具体数值为其他,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预设条件为:空调机组开机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时,预设条件具体为:空调机组开机第四预设时间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具体地,该第四预设时间为5-20s。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减小或者增大第四预设时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旁通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间时,停止旁通。该旁通时间即为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的时间。

具体地,当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时,此时停止旁通即为停止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端;当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时,此时停止旁通即为停止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端。上述第三预设时间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第三预设时间为5-20s。

上述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便于保证空调机组正常运行。

优选地,上述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空调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时,若室外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则将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旁通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

待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大于第三预设压力时,停止旁通;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第三预设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

上述空调机组中,当室内环境温度或室外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空调机组较易出现过负荷制热,当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表明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较大,此时需要降低排气压力,具体地,第三控制模块控制控制阀25开启,冷媒通过旁通装置流至室外换热器27的入口端或室外换热器27的出口端,降低了排气压力,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系统过负荷制热能力。当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不大于第三预设压力时,第四控制模块控制控制阀25关闭,从而使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对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压力和第三预设压力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为25℃,第二预设压力为3.9MPa,第三预设压力为3.2MPa。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参数的具体数值为其他,并不局限于此。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