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组件及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674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冰组件及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冷藏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制冰组件及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制冰机一般安装在门背部,储冰盒(蓄冰桶)直接安放在所述制冰机的下方,当制冰机满冰后,冰块直接落到所述储冰盒中。此时制冰机与储冰盒所处的空间完全连通,制冰与储冰在同一个凹腔中,所以制冰机在制冰过程中储冰盒中的温度与制冰机周围温度相近,而冰块的实际所需的储存温度相对于制冰温度较高,这样就造成了冷量的损耗,进而造成相应的制冰量减少。另外当制冰机开始加热脱冰时,制冰机加热丝工作,会使制冰机周围温度上升,造成储冰盒中的温度出现波动,影响冰块的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制冰区和储冰区分隔的制冰组件并提供一种对制冰和储冰分隔后的温度控制方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冰组件,包括制冰腔体、安装在制冰腔体内部上部的制冰机,以及位于制冰腔体内部下部的储冰盒,还包括:

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设置在制冰机与储冰盒之间的用于连通或分隔制冰机和储冰盒,所述活动隔板将制冰腔体分隔为制冰区和储冰区两部分;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开口连通制冰蒸发器所在的腔体与制冰腔体;

储冰区温度传感器,所述储冰区温度传感器位于储冰盒下部并连接在储冰盒的内壁上,用于采集储冰区实际温度;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储冰区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接收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储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风扇相连接并控制风扇的运行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冰与储冰分区,减少能量损耗,提升制冰量;避免制冰机开始加热脱冰时,造成储冰盒中的温度出现波动,影响冰块的储存;制冰与储冰分区,储冰室温度相对较高,可以使储冰室周围泡层减薄,增加储冰盒的大小,进而增加储冰量;储冰区温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配合能够分隔后的储冰区温度的简单控制,不需要再添加其他器件,实现了结构的简单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制冰区温度传感器,所述用于采集制冰区实际温度的制冰区温度传感器位于制冰机的上方并连接在制冰腔体内壁上;所述微处理器与制冰区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接收制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制冰区实际温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添加制冰区温度传感器并与微处理器相配合,实现对制冰区的温度的监控与采集,进而使温度控制更为完善。

进一步,所述制冰组件还包括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隔板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一侧壁相连接并以连接端为转动轴转动,所述活动隔板非连接端与固定隔板相接触或分离。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的分隔空间,并且减少活动隔板的活动轨迹,安装制作起来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活动隔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风口的设置使制冰区域内的部分冷气可以吹向储冰区域,从而保证储冰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活动隔板包括隔板本体和两个连接耳,所述两个连接耳固定连接在隔板本体一端的两侧;所述制冰腔体内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耳分别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隔板本体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口,所述隔板本体的另一端与固定隔板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活动隔板的重心和所述活动隔板的旋转中心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动隔板的重心与隔板的旋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保证活动隔板的初始状态为倾斜状态,当冰块落在活动隔板上时,活动隔板受到向下的力,活动隔板便打开,当冰块完全落下时,活动隔板在自身重力下恢复初始位置,继续起到隔温作用。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制冰腔体内壁和隔板本体之间的弹性复位件,所述隔板本体在外力作用下与固定隔板相分离,在外力结束后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恢复至与固定隔板相接触的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依靠弹性件的弹力和固定隔板的阻力,保证活动隔板的初始状态为倾斜状态,当冰块落在活动隔板上时,活动隔板受到向下的力,活动隔板便打开,当冰块完全落下时,活动隔板在自身重力下恢复初始位置,继续起到隔温作用。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性卡簧,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弹性卡簧套接在螺栓上,所述连接耳和连接板均为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耳和连接板均为两个,并且所述两个连接板位于所述两个连接耳的外侧,所述螺栓依次穿过并套设置在连接耳和连接板上的通孔内,所述弹性卡簧的一端与制冰腔体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隔板本体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具体的能够满足活动隔板在制冰时转动储冰时分隔空间的方案。

进一步,所述活动隔板为电动风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具体的能够满足活动隔板在制冰时转动储冰时分隔空间的方案。

进一步,所述储冰盒上沿与活动隔板旋转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活动隔板的长度。

所述制冰组件还包括制冰蒸发器,所述制冰蒸发器连接在制冰腔体的上方,所述风扇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开口连通制冰蒸发器所在的腔体与制冰腔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冰箱,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安装在冰箱门体上或者是冰箱的储藏腔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冰组件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微处理器内设置储冰区预设温度W2;

2)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并传递至微处理器中;

3)微处理器通过比较分析储冰区预设温度W2和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的关系,控制风扇的运行模式。

本发明的一种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制冰与储冰分离的温度控制方法;储冰区温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配合能够分隔后的储冰区温度的简单控制,不需要再添加其他器件,实现了结构的简单化。

进一步,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情况:

3-1)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制冰过程中,

若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若W2<T2,风扇高转速运行;

3-2)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脱冰或者注水的过程中,风扇停止转动;

3-3)在制冰功能关闭时,

若W2>T2,风扇停止转动,

若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风扇为冰箱中常用风扇,所述风扇至少具有高转速运行和低转速运行两种模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详细的区分了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温度控制方法,有效的控制温度的同时,减少了过多的控制部件,使得结构简单,能源损耗减少。

进一步,所述制冰组件还包括制冰区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冰区温度传感器位于制冰机的上方并连接在制冰腔体内壁上,用于采集制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储冰区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接收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储冰区实际温度;

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微处理器内设置制冰区预设温度W1;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制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制冰区的实际温度T1并传递至微处理器中;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情况:

3-1)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制冰过程中,

若W1>T1,W2>T2,风扇停止转动或微循环,

若W1<T1,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若W2<T2,风扇高转速运行;

3-2)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脱冰或者注水的过程中,风扇停止转动;

3-3)在制冰功能关闭时,

若W2>T2,风扇停止转动,

若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风扇为冰箱中常用风扇,所述风扇至少具有高转速运行和低转速运行两种模式,当风扇只具有高转速运行和低转速运行两种模式时,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制冰过程中,若W1>T1,W2>T2,风扇停止转动;若是风扇具有高转速运行、低转速运行和微循环三种模式时,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制冰过程中,若W1>T1,W2>T2,风扇运行微循环模式即极低速转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详细的区分了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制冰区和储冰区的温度控制方法,有效的控制温度的同时,减少了过多的控制部件,使得结构简单,能源损耗减少。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制冰区预设温度W1为-25℃~-10℃,所述储冰区预设温度W2为-10℃~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温度区间的设置既能满足制冰和储冰需求,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活动隔板闭合时的制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活动隔板打开时的制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活动隔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活动隔板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制冰机,2、储冰盒,3、活动隔板,31、隔板本体,32、连接耳,33、通风口,4、固定隔板,5、风扇,6、制冰机蒸发器,7、制冰区温度传感器,8、储冰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制冰组件,包括制冰腔体、安装在制冰腔体内部上方的制冰机1,以及位于制冰腔体内部下部的储冰盒2,还包括:

活动隔板3,所述活动隔板3设置在制冰机1与储冰盒2之间的用于连通或分隔制冰机1和储冰盒2,所述活动隔板3将制冰腔体分隔为制冰区和储冰区两部分;

风扇5,所述风扇5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开口连通制冰蒸发器6所在的腔体与制冰腔体;

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所述用于采集储冰区实际温度的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位于储冰盒下部并连接在储冰盒的内壁上;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相连接并接收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采集的储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风扇5相连接并控制风扇5的运行模式。

所述活动隔板3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一侧壁相连接并以连接端为转动轴转动,所述活动隔板3包括隔板本体31和两个连接耳32,所述两个连接耳32固定连接在隔板本体31一端的两侧;所述制冰腔体内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隔板本体31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口33,所述隔板本体31的另一端与固定隔板4相接触。所述活动隔板3的重心和所述活动隔板3的旋转中心X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所述制冰组件还包括制冰蒸发器6,所述制冰蒸发器6连接在制冰腔体的上方,所述风扇5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开口连通制冰蒸发器6所在的腔体与制冰腔体。

其中所述风扇为冰箱中常用风扇,所述风扇至少具有高转速运行和低转速运行两种模式。

上述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微处理器内设置储冰区预设温度W2;

2)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并传递至微处理器中;

3)微处理器通过比较分析储冰区预设温度W2和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的关系,控制风扇的运行模式;

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情况:

3-1)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制冰过程中,

若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若W2<T2,风扇高转速运行;

3-2)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脱冰或者注水的过程中,风扇停止转动;

3-3)在制冰功能关闭时,

若W2>T2,风扇停止转动,

若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所述步骤1)中,所述制冰区预设温度W1为-25℃~-10℃,所述储冰区预设温度W2为-10℃~0℃。

实施例2

一种制冰组件,包括制冰腔体、安装在制冰腔体内部上方的制冰机1,以及位于制冰腔体内部下部的储冰盒2,还包括:

活动隔板3,所述活动隔板3设置在制冰机1与储冰盒2之间的用于连通或分隔制冰机1和储冰盒2,所述活动隔板3将制冰腔体分隔为制冰区和储冰区两部分;

风扇5,所述风扇5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开口连通制冰蒸发器6所在的腔体与制冰腔体;

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所述用于采集制冰区实际温度的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位于制冰机1的上方并连接在制冰腔体内壁上;

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所述用于采集储冰区实际温度的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位于储冰盒下部并连接在储冰盒的内壁上;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相连接并接收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采集的制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相连接并接收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采集的储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风扇5相连接并控制风扇5的运行模式;固定隔板4,所述固定隔板4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隔板3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一侧壁相连接并以连接端为转动轴转动,所述活动隔板3非连接端与固定隔板4相接触或分离。

所述活动隔板3为电动风门,包括驱动电机和隔板本体,所述隔板本体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隔板本体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口33。

其中所述风扇为冰箱中常用风扇,所述风扇至少具有高转速运行和低转速运行两种模式。

一种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微处理器内设置制冰区预设温度W1和储冰区预设温度W2;

2)制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制冰区的实际温度T1并传递至微处理器中;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并传递至微处理器中;

3)微处理器通过比较分析储冰区预设温度W2和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以及制冰区预设温度W1和制冰区的实际温度T1的关系,控制风扇的运行模式;

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情况:

3-1)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制冰过程中,

若W1>T1,W2>T2,风扇停止转动,

若W1<T1,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若W2<T2,风扇高转速运行;

3-2)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脱冰或者注水的过程中,风扇停止转动;

3-3)在制冰功能关闭时,

若W2>T2,风扇停止转动,

若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所述步骤1)中,所述制冰区预设温度W1为-25℃~-10℃,所述储冰区预设温度W2为-10℃~0℃。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一种制冰组件,包括制冰腔体、安装在制冰腔体内部上方的制冰机1,以及位于制冰腔体内部下部的储冰盒2,还包括:

活动隔板3,所述活动隔板3设置在制冰机1与储冰盒2之间的用于连通或分隔制冰机1和储冰盒2,所述活动隔板3将制冰腔体分隔为制冰区和储冰区两部分;

风扇5,所述风扇5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开口连通制冰蒸发器6所在的腔体与制冰腔体;

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所述用于采集储冰区实际温度的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位于储冰盒下部并连接在储冰盒的内壁上;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相连接并接收储冰区温度传感器8采集的储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风扇5相连接并控制风扇5的运行模式;

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所述用于采集制冰区实际温度的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位于制冰机1的上方并连接在制冰腔体内壁上;所述微处理器与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相连接并接收制冰区温度传感器7采集的制冰区实际温度;

还包括固定隔板4,所述固定隔板4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隔板3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一侧壁相连接并以连接端为转动轴转动,所述活动隔板3非连接端与固定隔板4相接触或分离。

所述活动隔板3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口33。

所述活动隔板3包括隔板本体31和两个连接耳32,所述两个连接耳32固定连接在隔板本体31一端的两侧;所述制冰腔体内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隔板本体31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口33,所述隔板本体31的另一端与固定隔板4相接触。

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制冰腔体内壁和隔板本体31之间的弹性复位件,所述隔板本体31在外力作用下与固定隔板4相分离,在外力结束后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恢复至与固定隔板4相接触的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性卡簧,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弹性卡簧套接在螺栓上,所述弹性卡簧的一端与制冰腔体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隔板本体31相连接。

所述储冰盒1上沿与活动隔板3旋转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活动隔板3的长度。

其中所述风扇为冰箱中常用风扇,所述风扇具有高转速运行、低转速运行和微循环三种模式。

一种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微处理器内设置制冰区预设温度W1和储冰区预设温度W2;

2)制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制冰区的实际温度T1并传递至微处理器中;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并传递至微处理器中;

3)微处理器通过比较分析储冰区预设温度W2和储冰区的实际温度T2以及制冰区预设温度W1和制冰区的实际温度T1的关系,控制风扇的运行模式;

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情况:

3-1)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制冰过程中,

若W1>T1,W2>T2,风扇微循环,

若W1<T1,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若W2<T2,风扇高转速运行;

3-2)在制冰功能开启时,在脱冰或者注水的过程中,风扇停止转动;

3-3)在制冰功能关闭时,

若W2>T2,风扇停止转动,

若W2<T2,风扇低转速运行。

所述步骤1)中,所述制冰区预设温度W1为-25℃~-10℃,所述储冰区预设温度W2为-10℃~0℃。

实施例4

一种冰箱,包括如实施例1-3任一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安装在冰箱门体上或者是冰箱的储藏腔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