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的冷风循环内腔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30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柜的冷风循环内腔壳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柜的冷风循环内腔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柜的风冷循环覆盖范围不够广,制冷速度不够快,冷藏室存在一定的温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冷藏室风道,以使得冷藏室中风冷循环覆盖范围广,制冷速度快,改善冷藏室中存在温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柜的冷风循环内腔壳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柜的冷风循环内腔壳体,所述内腔壳体为矩形带内腔壳体,包括壳体、前门;前门与壳体通过插销铰接连接,前门以插销作为转轴,可绕插销旋转,可实现前门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壳体的内壁、前门内壁设有若干条平行凸起条棱,相邻条棱之间间隔出平行凹槽,所述凹槽宽度窄于冷柜存储物品,已使冷柜内存储物品时,存放存储物品可以被架设在相邻条棱之上,而凹槽保持导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壁、下壁的各条棱水平平行设置,且各条棱沿冷柜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壳体内壁的后壁的各条棱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各条棱宽度尺寸相同,各面壁的各条棱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后壁、下壁的条棱在其边角处相互对接,使后壁、下壁的凹槽对接形成导通风道;

优选的,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门内壁上的各条棱宽度尺寸相同,各条棱间距相同;左侧壁、后侧壁、前门上的各凹槽对接、导通,形成风道。

优选的,所述各条棱棱边倒边角或倒圆弧过渡,避免碰伤皮肤和方便清理凹槽内残渣、冰块,保持凹槽气流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冷柜内腔壳体,其壳体内壁布设有若干凸起条棱,相邻条棱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形成风道,气流循环可以使冷冻物品快速降温,;而后壁、下壁的凹槽相连通,左侧壁、前门内壁、右侧壁的凹槽相连通;冷柜内腔因气压差形成冷风循环,而凸起条棱的设置增大了冷柜内存储物品与冷风的接触面积。因此,提高制冷效率、提高鲜活产品的新鲜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冷柜的冷风循环内腔壳体,所述内腔壳体为矩形带内腔壳体,包括壳体1、前门2;前门2与壳体1通过插销铰接连接,前门2以插销作为转轴,可绕插销旋转,可实现前门2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壳体1的内壁、前门2的内壁设有若干条平行凸起条棱3,相邻条棱3之间间隔出平行凹槽4,所述凹槽4宽度窄于冷柜存储物品,已使冷柜内存储物品时,存放存储物品可以被架设在相邻条棱3之上,而凹槽4保持导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壁、下壁的各条棱3水平平行设置,且各条棱3沿冷柜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壳体内壁的后壁的各条棱3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各条棱3宽度尺寸相同,各面壁的各条棱3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后壁、下壁的条棱3在其边角处相互对接,使后壁、下壁的凹槽4对接形成导通风道;

优选的,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门2的内壁上的各条棱3宽度尺寸相同,各条棱3间距相同;左侧壁、后侧壁、前门2上的各凹槽4对接、导通,形成风道。

优选的,所述各条棱3棱边倒边角或倒圆弧过渡,避免碰伤皮肤和方便清理凹槽4内残渣、冰块,保持凹槽4气流导通。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