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292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源热泵空调装置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现有技术的水源热泵空调装置,通常包括取水井、取水泵、取水管、滤砂器、地源热泵空调机组、回水管、回灌井,取水泵设置于取水井中、并与取水管相连,滤砂器设置在取水管上,取水管和回水管连接在地源热泵空调机组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回水管的端部设置于回灌井中;然而地下水源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一般的材料不能耐受,而用防腐合金材料制作又太昂贵,现有的水源热泵空调装置,缺乏有效的措施,从而导致循环泵和换热器极易因腐蚀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腐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取水井、取水泵、取水管、地源热泵空调机组、回水管、回灌井,所述取水泵设置于取水井中、并与取水管相连,所述取水管和回水管连接在地源热泵空调机组的进水侧和出水侧,所述回水管的端部设置于回灌井中;所述取水泵的进水侧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为筒状主体结构,所述过滤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设置有金属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内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内设置有玻璃纤维,所述第二滤芯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第三滤芯内设置有反渗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管为软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底座、线缆和升降电机,所述取水泵设置于所述升降底座上,所述升降底座悬吊于所述线缆下,所述线缆与所述升降电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泵为潜水泵。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管道进水的源头增加过滤器,可以降低地源水中的杂质含量,除去腐蚀性的碱和盐,有效防止腐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取水井1、取水泵2、取水管3、地源热泵空调机组4、回水管5、回灌井6,取水泵2设置于取水井1中、并与取水管3相连,取水管3和回水管5连接在地源热泵空调机组4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回水管5的端部设置于回灌井6中;取水泵2的进水侧连接有过滤器7,过滤器7为筒状主体结构,过滤器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水管8的管口设置有金属过滤网10,过滤器7内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滤芯11、第二滤芯12和第三滤芯13,第一滤芯11内设置有玻璃纤维,第二滤芯12内设置有活性炭,第三滤芯13内设置有反渗透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在管道进水的源头增加过滤器,可以降低地源水中的杂质含量,除去腐蚀性的碱和盐,有效防止腐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其中,金属过滤网的作用在于阻隔大块的岩石、砂砾等杂质,剥离纤维用于除去小颗粒的杂质,活性炭用于除去有机物、生物质等杂质,反渗透膜用于除去腐蚀性的碱和盐。

为了防止回水导致管道腐蚀,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回水管5上设置有单向阀14。

为了方便取水泵的检修以及过滤器的更换,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取水管3为软管;还包括升降底座15、线缆16和升降电机17,取水泵2设置于升降底座15上,升降底座15悬吊于线缆16下,线缆16与升降电机17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水源热泵空调装置,取水泵2为潜水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