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6444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及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及冰箱。



背景技术:

传统冰箱的冷藏室若设计为两扇对开的门,那么通常在其两扇门之间会安装一个翻转梁,以便于两扇冷藏门之间的门封的搭接和密封。但由于翻转梁厚度较小和中间填充材料的导热性较差,冰箱冷藏室在正常制冷时其表面温度比较低,容易产生凝露,为防止其表面凝露,通常会在翻转梁内表面贴一个加热器,使其表面温度升高。但在实际使用发现,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会与冰箱的内部冷气接触,会产生凝露的现象,导致翻转梁的内表面有水珠或者水雾现象产生,影响冰箱内食品存放,钣金件表面也会产生水雾现象,影响了产品的形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翻转梁产生凝露的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包括冰箱箱胆,冰箱箱胆前侧设有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冰箱门体与第二冰箱门体,翻转梁本体可翻设至在由冰箱箱胆、第一冰箱门体与第二冰箱门体构成的空间中,翻转梁本体的表面设有加热器;所述第一冰箱门体与第二冰箱门体包括水平门胆部以及朝向冰箱箱胆的竖直门胆部,两个冰箱门体的水平面板部上均设有门体密封条,翻转梁本体朝向冰箱箱胆方向设有翻转梁密封条,第一冰箱门体上的竖直门胆部、门体密封条、翻转梁本体与翻转梁密封条构成第一密封区,第二冰箱门体上的竖直门胆部、门体密封条、翻转梁本体与翻转梁密封条构成第二密封区,所述加热器为加热片,翻转梁本体朝向冰箱门体的方向上设有钣金件,加热片覆设在钣金件的后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门体密封条包括箭头插入部及水平包覆部,水平门胆部的后壁上设有与箭头插入部相适配的插入腔,侧壁上设有与水平包覆部相适配的插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翻转梁密封条的中端固定在翻转梁本体上,两端可搭设在第一冰箱门体与第二冰箱门体的竖直门胆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的冰箱,其包括安装有上述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的冰箱箱胆与冰箱门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区的设置配合加热片的位置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加热片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入冰箱箱胆中,从而提高了冰箱的制冷效果;另外也能够避免加热片所产生的热量与冰箱箱胆中的冷气接触后,使翻转梁本体产生凝露现象,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外观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包括冰箱箱胆1,冰箱箱胆1前侧设有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冰箱门体2与第二冰箱门体3,翻转梁本体4可翻设至在由冰箱箱胆1、第一冰箱门体2与第二冰箱门体3构成的空间中,翻转梁本体4的表面设有加热器5;所述第一冰箱门体2与第二冰箱门体3包括水平门胆部6以及朝向冰箱箱胆1的竖直门胆部7,两个冰箱门体的水平面板部4上均设有门体密封条8,翻转梁本体4朝向冰箱箱胆1方向设有翻转梁密封条9,第一冰箱门体2上的竖直门胆部7、门体密封条8、翻转梁本体4与翻转梁密封条9构成第一密封区10,第二冰箱门体3上的竖直门胆部7、门体密封条8、翻转梁本体4与翻转梁密封条9构成第二密封区11,所述加热器5为加热片,翻转梁本体4朝向冰箱门体的方向上设有钣金件12,加热片覆设在钣金件12的后方。

由于将加热片覆设在钣金件12的后方,靠近冰箱门体,远离冰箱箱胆,有效的降低了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冰箱箱胆的可能,同时通过利用翻转梁本体4左右两侧的第一密封区10与第二密封区11的设置,更能有效避免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冰箱箱胆内部,从而提高了冰箱的制冷效果,而且也能够避免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与冰箱箱胆的内部冷气接触后,翻转梁本体4产生的凝露现象,保证了产品的形象。

本实施例中,门体密封条8包括箭头插入部81及水平包覆部82,水平门胆部6的后壁上设有与箭头插入部81相适配的插入腔61,侧壁上设有与水平包覆部82相适配的插槽62。该种结构的设计目的在于,便于门体密封条8的装配,以及维持较高的密封度。

本实施例中,翻转梁密封条9的中端固定在翻转梁本体4上,两端可搭设在第一冰箱门体2与第二冰箱门体3的竖直门胆部7上。目的在于,在关闭冰箱门体时,不影响翻转梁本体4的翻转,而且在到达关闭位置后,能够使翻转梁密封条9在两个密封区中实现较为稳定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的冰箱,其包括安装有上述冰箱翻转梁防凝露安装结构的冰箱箱胆与冰箱门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 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