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系统及具有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78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制冰系统及具有其的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备有制冰装置的制冰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冰系统及具有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风冷制冰系统主要靠不断流动的低温气流来降低制冰系统间室内部的温度。但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各种细菌和病毒,因此如何保证风冷制冰系统内食品的食用安全,一直是各大制冰系统厂家关注的焦点。冷藏室内的蔬菜、瓜果,以及冷冻室内的肉类及其它冻品,由于在食用之前一般都要进行清洗或者都有严密的外包装,因此这些细菌和病毒对对食品的存储期限影响较大,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影响较小。但是制冰室里面的冰块由于裸露在空气中,并且直接食用,存在很大的食用安全隐患。

专利TW539839B是一种通过紫外线对制冰系统进行消毒、杀菌,该专利申请主要是采用放电灯照射出紫外线,当环境温度比较低时,照射紫外线的效率比较低,甚至无法照射出紫外线,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尽量避开低温气流;同时采用该专利中的技术时会产生臭氧,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

专利CN204616969U将紫外线照射源放置于冷藏室内,只能对冷藏室局部进行消毒、杀菌,但是由于人体不能直接接触紫外线,该方法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风冷制冰系统没有安全的消毒灭菌方法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冰系统及具有其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冰系统,所述制冰系统设有制冰室,其中,所述制冰系统包括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所述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制冰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制冰室的风道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制冰室的制冰盘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系统包括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以及制冰用水水管,所述制冰用水水管用于向制冰室提供制冰用水,所述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制冰用水水管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系统还包括制冰用水水管以及制冰用储水箱,所述制冰用储水箱与制冰用水水管连通,所述士兵用水水管用于向所述制冰室提供制冰用水,所述制冰用储水箱或制冰用水水管透明,所述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制冰用储水箱或制冰用水水管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系统包括风道以及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所述风道用于向所述制冰室导入冷风,所述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冷冻风扇的风道内或风道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室内还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冰盘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冰系统。

上述制冰系统以及冰箱,制冰室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能够发射紫外线照射位于制冰室内的制冰盘、冰块,能够有效杀灭制冰室内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上述制冰系统以及冰箱,制冰室内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制冰盘中冰块的温度,避免了传统温度探测器需要直接接触被测物给被测物带来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以及红外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的灭菌控制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程序方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冰箱的灭菌控制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程序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制冰系统及具有其的冰箱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制冰系统设有制冰室,在制冰室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优选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为能够发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LED)。

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属于物理消毒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对家用电器的杀菌和消毒。此外,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制作能够发射紫外线的LED的技术日益成熟,能够提供较好的短波紫外线光源。

进一步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设置在制冰室的风道出风口331处或制冰室的制冰盘310上方。优选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设置在风道出风口331处与制冰盘310上方的交界处,使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发射的短波紫外线既能照射到风道出风口331,又能照射到制冰盘310,能够同时对通过风道出风口331进入的冷风、制冰盘310以及制冰室进行照射灭菌、消毒。

在其他实施例中,制冰系统中的制冰室也可以是制冰系统的冷冻室,用户手动放置注好水的制冰盘310在冷冻室内进行制冰。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制冰室内还设有红外传感器200,优选的红外传感器200设置在制冰盘310上方。红外传感器200对制冰盘310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测温准确,并且对冰块没有污染。

请参阅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制冰系统中还设置有制冰用水水管320以及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设置在制冰用水水管320外部,对制冰用水水管320内流经的水进行照射灭菌。制冰用水水管320能够与水源连接向制冰室内的制冰盘310注水,水源可以设置是制冰系统外部的供水系统,也可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制冰用储水箱321。

进一步的,制冰用储水箱321以及制冰用水水管320透明,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设置在制冰用储水箱321和制冰用水水管320外部,能够对储存在制冰用储水箱321以及流经制冰用水水管320内水进行照射灭菌。

进一步的,制冰用水水管320上设有开关装置,能够通过该开关装置控制制冰用水水管320的接通与断开,实现自动向制冰盘310注水,优选的,该开关装置为电磁阀或水泵,例如,水泵通过供水泵电机420带动运行,将储水箱321中的水泵入制冰盘310。

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制冰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制冰系统优选是一种风冷制冰系统,通过冷冻风扇产生低温气流降低制冰系统内部的温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在冷冻风扇的风道330内或冷冻风扇的风道330旁设有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产生的紫外线能够照射通过冷冻风扇风道330流通的冷风或通过冷冻风扇的风道330待冷却的空气,经过紫外线照射的冷风进入制冰系统内部各箱室,避免冷风携带的细菌、病毒等污染源进入制冰系统内部各箱室污染制冰系统内的食物。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制冰室内还设有制冰室热敏电阻440,制冰室热敏电阻440用于测定制冰室的温度。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制冰室的风道出风口331处或冷冻风扇的风道330内设置制冰室风门以及制冰室风门电机430,制冰室风门电机430带动制冰室风门开启或关闭。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制冰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制冰系统主控板400以及制冰系统显示板500,制冰系统主控板400与制冰系统显示板500信号连接,例如电信号、WIFI信号。制冰系统显示板500能够向制冰系统主控板400发射控制信号,也可以接受制冰系统主控板400的反馈信号。其中,制冰系统主控板400分别与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供水泵电机420、制冰室风门电机430、制冰室热敏电阻440、离冰电机450、红外线传感器200、以及冷冻风扇410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冰箱内部,不会直接照射到使用者,避免了使用者接触紫外线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灭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比较;

S400,当当前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制冰系统启动制冰模式;

S900,控制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工作。

此方法首先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并判断当前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此处,第一预设温度是指预先设定的制冰室能够启动制冰模式的最高温度。当启动制冰模式后,通过控制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工作,使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发射的紫外线照射制冰室,尤其是照射制冰室内的冰块,对制冰室及其内的冰块消毒、灭菌,避免制冰室的冰块被细菌、病毒污染。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灭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比较;

S400,当当前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制冰系统启动制冰模式;

S900,控制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工作。

进一步的,上述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比较,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

S120,判断当前温度是否第一预设温度。

进一步的,在S400控制制冰系统启动制冰模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并将冰块高度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

S600,当冰块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控制制冰系统停止制冰模式。

此方法通过制冰前对制冰室内的冰块量进行检测,避免制冰室满冰时继续制冰,造成制冰室储冰超载的危险。

进一步的,S5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并将冰块高度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包括以下步骤:

S51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

S520,判断冰块高度是否达到预设高度。

进一步的,在S400控制制冰系统启动制冰模式之后,优选在S5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并将冰块高度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之后,当冰块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优选在S900控制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工作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0,控制设置在制冰用水水管320外部的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工作;

S800,控制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制冰用水水管320上的开关装置开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制冰系统优选是一种可自动注水制冰的制冰系统,当启动制冰模式后,能够通过制冰用水水管320给制冰盘310注水。具体的,可以先执行S700控制设置在制冰用水水管320外部的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工作;再执行S800控制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制冰用水水管320上的开关装置开启,以使制冰用水水管320向制冰盘310注水前水管320中的水受到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充分的照射灭菌。也可以同时执行S700控制设置在制冰用水水管320外部的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工作以及S800控制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制冰用水水管320上的开关装置开启,以使制冰用水水管320向制冰盘310注水的同时利用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充分的照射水管320中的水对其进行灭菌。

进一步的,在S400控制制冰室启动制冰模式之后,优选在S900控制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工作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00,判断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是否运行;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处于运行状态,则控制冷冻风机410持续工作;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处于未运行状态,则执行以下步骤:

S1200控制所述冷冻风机410开启,并控制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打开。

其中,可以是控制冷冻风机410开启的同时,打开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也可以先控制冷冻风机410开启,后打开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亦可以先打开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后控制冷冻风机410开启。

启动冷冻风机410,向制冰室源源不断输送冷风,以使其内的水冻结成冰。

进一步的,在S400控制制冰室启动制冰模式之后,优选在S1200控制冷冻风机410开启,并控制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打开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3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制冰盘310内的冰块温度,并将冰块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S1400,当冰块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确定制冰盘310内水冻结完成。

其中,S13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制冰盘310内的冰块温度,并将冰块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包括以下步骤:

S131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制冰盘310内的冰块温度;

S1320,判断冰块温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

此方法中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测定制冰盘310中的冰块温度,即采用非接触方式测定冰块温度,避免了采用接触式感温器对与冰块接触可能带来污染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S1400,确定制冰盘310内水冻结完成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500,控制制冰盘310翻转,使制冰盘310内的冰块从制冰盘310脱离。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是,制冰系统内设有离冰电机450,通过离冰电机450控制制冰盘310反转,以使冰盘内的冰块从制冰盘310脱离,以便可以再次利用制冰盘310制冰。

进一步的,在S1500控制制冰盘310翻转,使制冰盘310内的冰块从所述制冰盘310脱离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并将所述冰块高度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S120判断当前温度是否第一预设温度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0,当当前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判断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是否运行;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未运行,则执行步骤S300:S300,控制冷冻风机410开启,并控制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打开,之后执行步骤S100;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处于运行状态,则执行:

S100,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比较步骤。

当当前温度高于(大于等于)当前温度时,即制冰室内的温度不适宜启动制冰模式,此时,需要对制冰室进行风冷降温。通过冷冻风机410运行,对制冰室进一步降温,因此需要再次对制冰室的当前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直至制冰室的当前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S400控制制冰系统启动制冰模式之后;优选在S900控制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工作之后;优选在S1200控制冷冻风机410开启,并控制设置在制冰室风道上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打开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0,控制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扇的风道330上或风道330旁的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工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S400控制制冰系统启动制冰模式之前;优选在S300控制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工作,并控制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处331的制冰室风门打开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0,控制设置在冰箱内的冷冻风扇的风道330上或风道330旁的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工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制冰系统优选是一种风冷制冰系统,外部空气经过降温成为冷风,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扇吹动冷风使冷风通过风道330进入制冰系统的各箱室。本实用新型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设置在冷冻风扇风道330上或风道330旁的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工作,使其对风道330内流经的风进行照射灭菌,避免由冷风将细菌等污染源带入制冰室等制冰系统的各箱室中。

请参阅图7所示,冰箱的灭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冰箱。

S100,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比较;之后执行步骤S200或步骤S400。

其中,S100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并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比较,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制冰室的当前温度;

S120,判断当前温度是否第一预设温度。

其中,S200,当当前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判断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是否运行;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未运行,则执行以下步骤S300:S300,控制冷冻风机410开启,并控制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打开,之后执行步骤S100;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处于运行状态,则执行步骤S100。

其中,S400,当当前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制冰系统启动制冰模式,之后执行步骤S500。

S5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并将冰块高度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之后执行步骤S600。

其中,S5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并将冰块高度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包括以下步骤:

S51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

S520,判断冰块高度是否达到预设高度,之后执行步骤S600或步骤S700。

S600,当冰块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控制制冰系统停止制冰模式。

S700,当冰块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控制设置在制冰用水水管320外部的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工作,之后执行步骤S800。

S800,控制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制冰用水水管320上的开关装置开启,之后执行步骤S900。

S900,控制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工作,之后执行步骤S1000。

S1000,控制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扇的风道330上或风道330旁的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工作,之后执行步骤S1100。

S1100,判断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是否运行;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处于运行状态,则控制冷冻风机410持续工作,之后执行步骤S1300;

若设置在制冰系统内的冷冻风机410处于未运行状态,则执行以下步骤:

S1200控制所述冷冻风机410开启,并控制设置在制冰室风道出风口331处的制冰室风门打开,之后执行步骤S1300。

S13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制冰盘310内的冰块温度,并将冰块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之后执行步骤步骤S1400。

其中,S13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制冰盘310内的冰块温度,并将冰块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包括以下步骤:

S131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制冰盘310内的冰块温度;

S1320,判断冰块温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

S1400,当冰块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确定制冰盘310内水冻结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1500。

S1500,控制制冰盘310翻转,使制冰盘310内的冰块从制冰盘310脱离。

进一步的,在S1500控制制冰盘310翻转,使制冰盘310内的冰块从所述制冰盘310脱离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0,获取设置在制冰室内的探冰杆探测的制冰室内的冰块高度,并将所述冰块高度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

既循环至S500判断制冰室是否满冰,进而确定是继续制冰还是关闭制冰模式,如此循环,直至制冰室满冰。

上述制冰系统的灭菌控制方法,在启动冷冻风机410工作前通过分别控制第一紫外线发射装置110、第二紫外线发射装置120、第三紫外线发射装置130工作,使其对制冰室、制冰用水以及风道330进行照射灭菌,能够全面、有效杀灭制冰室内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避免直接使用制冰室内的冰块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