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114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存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经常会购买大量的物品放置在各类冰箱中,但是对于叶类蔬菜以及瓜果类食材,冰箱的储物空间内的低温不仅会使这些食物的表皮出现起皱和斑痕的现象,还会影响它们原有的味道和营养。

气调保鲜技术一般性地是指通过调节储存物所处封闭空间的气体氛围(气体成分比例或气体压力)的方式来来延长食材贮藏寿命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在一定的封闭空间内,通过各种调节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空气成分的气体氛围,以抑制导致储存物(通常为食材)腐败变质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微生物的活动。特别地,在本申请中,所讨论的气调保鲜将专门针对于对气体成分比例进行调节的气调保鲜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正常空气成分包括(按体积百分比计,下文同):约78%的氮气,约21%的氧气,约0.939%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031%的二氧化碳,以及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例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气等)。在气调保鲜领域,通常采用向封闭空间充入富氮气体来降低氧气含量的方式来获得富氮贫氧的保鲜气体氛围。

但是传统上用于气调保鲜的制氮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导致该技术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使用在各种大型的专业贮藏库上(储藏容量一般至少30吨以上)。可以说,采用何种适当的气体调节技术和相应装置才可能经济地将气调系统小型化、静音化,使其适用于家庭或个人用户,是气调保鲜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成功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的气调保鲜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冰箱内各类物品的存储效果。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限定有储物空间,储物空间内设置有保鲜空间;门体,设置于箱体的前表面,以供关闭储物空间;制冷系统,配置成向储物空间提供冷量;以及储物盒,设置于保鲜空间,其底部为电解膜,电解膜的第一侧朝向储物盒内部,电解膜的第二侧朝向保鲜空间,储物盒内还设置有包括水盒的加湿器,以向储物盒内部提供水蒸气,使电解膜的第一侧发生电解水反应,电解膜的第二侧发生耗氧反应,降低保鲜空间内的氧气浓度。

可选地,电解膜包括树脂和电解片,其中树脂中间包覆有电解片。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储物盒内部,以监测储物盒内部的湿度,并且加湿器配置成向储物盒内部提供水蒸气,以使储物盒内部的湿度大于预设湿度阈值。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密封抽屉,设置于储物空间内,由密封抽屉限定出保鲜空间。

可选地,箱体包括:内胆,其内限定有储物空间,并且密封抽屉包括:抽屉筒体,具有前向开口,且固定于内胆,其内限定有保鲜空间;以及抽屉本体,可滑动地安装于抽屉筒体内,以从抽屉筒体的前向开口可操作地向外抽出和向内插入抽屉筒体。

可选地,储物盒嵌设于抽屉筒体的顶壁。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直流电端口,由箱体引出,设置于抽屉筒体,以向电解膜和加湿器提供电能。

可选地,储物盒还包括上盖,设置于储物盒顶部,其中至少对应水盒区域的上盖可开启,以向水盒加水。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按键,设置于冰箱上,配置成获取用户开启气调保鲜功能的触发操作。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氧气传感器,设置于保鲜空间内,以监测保鲜空间内的实际氧气浓度,并且在气调保鲜功能开启,并且实际氧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电解膜开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在保鲜空间内设置有储物盒,储物盒的底部为电解膜,电解膜的第一侧朝向储物盒内部,电解膜的第二侧朝向保鲜空间,储物盒内还设置有包括水盒的加湿器,以向储物盒内部提供水蒸气,使第一侧发生电解水反应,第二侧发生耗氧反应,降低保鲜空间内的氧气浓度,通过加湿器增加储物盒内的湿度,以使电解膜在冰箱储物空间较低温度的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两侧分别进行电解水反应和耗氧反应,加快耗氧速度,使得保鲜空间内的氧气浓度下降且湿度提高,在保鲜空间内实现高湿低氧低温的利于食材保鲜的气体氛围,此外,实现气调保鲜的结构简单安全,有效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还包括直流电端口,由箱体引出,设置于抽屉筒体,以向电解膜和加湿器提供电能,并且在气调保鲜功能开启,并且保鲜空间内的实际氧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直流电端口向电解膜和加湿器提供电能,根据保鲜空间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气体氛围的调节,更能够满足食材的保鲜需求,此外,储物盒还包括上盖,设置于储物盒顶部,其中至少对应水盒区域的上盖可开启,以向水盒加水,提高向水盒内加水的便利性,避免水盒没水后影响电解膜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食材的保鲜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密封抽屉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4示出的密封抽屉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电解膜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实现气调保鲜,在提高食材保鲜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例的冰箱10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箱体10、门体、制冷系统以及储物盒14。

其中,箱体10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102。储物空间102的数量以及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配置,图1示出了上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储物空间、第二储物空间和第三储物空间的情况;以上储物空间按照用途不同可以配置为冷藏空间、冷冻空间、变温空间或者保鲜空间。各个储物空间可以由分隔板分割为多个储物区域,利用搁物架或者抽屉储存物品。储物空间102内可以设置有储物容器,且储物容器内部限定有保鲜空间。

门体设置于箱体10的前表面,以供封闭储物空间102。门体可以与储物空间对应设置,即每一个储物空间都对应有一个或多个门体。而储物空间及门体的数量、储物空间的功能可由具体情况实际选择。本实施例的冰箱100对应上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储物空间、第二储物空间、第三储物空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门体21、第二门体22、第三门体23。门体可以枢转地设置于箱体前表面,还可以采用抽屉式开启,以实现抽屉式的储物空间,其中抽屉式的储物空间往往设置有金属滑轨,可以保证抽屉开启关闭过程中效果轻柔,并可以减少噪音。本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第一储物空间的开门方式为枢转式开启,第二储物空间和第三储物空间的开门方式为抽屉式开启。

如图2所示,冰箱100的储物空间102内可以设置有密封抽屉11,由密封抽屉11限定出保鲜空间10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保鲜空间也可以由密封盒、密封罐、密封箱等限定出。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抽屉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由密封抽屉11限定出的保鲜空间103也可以对应为一个或多个。

如图3所示,箱体10可以包括内胆101,其内限定出储物空间10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中密封抽屉11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4示出的密封抽屉11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中电解膜15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密封抽屉11包括:抽屉筒体12,具有前向开口,且固定于内胆101,其内限定有保鲜空间103;以及抽屉本体13,可滑动地安装于抽屉筒体12内,以从抽屉筒体12的前向开口可操作地向外抽出和向内插入抽屉筒体12。抽屉筒体12可设置于内胆的下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抽屉筒体12也可设置于内胆的中部或上部。在该实施例中,内胆101和抽屉筒体12可一体成型,也可单独成型然后再进行安装。

抽屉筒体12上可开设有多个气压平衡孔,以连通储物空间102和保鲜空间103。每个气压平衡孔可为毫米级的微孔,例如每个气压平衡孔的直径可以为0.1mm至3mm。设置多个气压平衡孔可以平衡保鲜空间内外的压力,多个气压平衡孔的设置也不会使保鲜空间内的气体向大的储物空间流动,即使流动也是很小甚至是可忽略不计的,不会影响保鲜空间内食物的保存。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抽屉筒体12上也可不设置气压平衡孔,即使这样,保鲜空间内还具有大量的气体存在,例如保鲜空间中原本存在的氮气,用户在拉开抽屉本体13时,也不用太费力气,相比于现有的真空储物室,则会大大省力。

如图5和图6所示,储物盒14设置于保鲜空间103内,其底部为电解膜15,电解膜的第一侧151朝向储物盒14内部,电解膜15的第二152侧朝向保鲜空间103,储物盒14内还设置有包括水盒16的加湿器16,以向储物盒14内部提供水蒸气,使电解膜的第一侧151发生电解水反应,电解膜的第二侧152发生耗氧反应,降低保鲜空间103内的氧气浓度。

电解膜15包括树脂和电解片,其中树脂中间包覆有电解片。电解膜15的工作原理为:第一侧151发生电解水反应,即2H2O→4H++O2+4e-,第二侧152发生耗氧反应,即4H++O2+4e-→2H2O,由此可见,电解膜的第二侧152发生耗氧反应的同时生成有水,可以提高保鲜空间内的湿度,在保鲜空间103内实现高湿低氧低温的利于食材保鲜的气体氛围。

电解膜的第二侧152消耗氧气的速度取决于第一侧151电解水的速度。由于电解膜15处于冰箱100的保鲜间室,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工作,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大幅降低,在低温的冰箱环境下,需要提高湿度,进而提高耗氧速度,使得保鲜空间103内的气体氛围满足食材保鲜的需要。

为了增加储物盒14内的湿度,即电解膜的第一侧151的湿度,本实施例的储物盒14在电解膜的第一侧151设置了包括水盒16的加湿器,其中加湿器可以设置于水盒16中,由于被水盒16侧壁遮挡而并未在图中示出。冰箱100还包括: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储物盒14内部,以监测储物盒14内部的湿度,并且加湿器配置成向储物盒14内部提供水蒸气,以使储物盒14内部的湿度大于预设湿度阈值。其中预设湿度阈值可以根据储物盒14的体积、电解膜15的面积以及实际的气调需求进行设置,以使电解膜15所在的储物盒14空间内的湿度处于较高水平,便于电解膜第一侧151进行电解水的反应。

储物盒14可以嵌设于抽屉筒体12的顶壁。并且储物盒14还包括上盖141,上盖141设置于储物盒14的顶部,其中至少对应水盒16区域的上盖可开启,以向水盒16加水,可以提高向水盒16内加水的便利性,避免水盒16没水后影响电解膜15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食材的保鲜效果。上盖141与电解膜15之间的空间为密封空间,只有来自水盒16的水汽可以进入,密封抽屉11内的空气以及外界的空气无法与该密封空间内的气体发生气体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水盒16的高度可以低于储物盒14的高度,以便加湿器将水汽送至水盒16以外的储物盒14空间,即电解膜的第一侧15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得来自水盒16中的水汽进入电解膜15所在的储物盒14空间:靠近电解膜15区域的水盒16一侧的高度可以低于储物盒14高度,水盒16另一侧可以与储物盒14高度相同;靠近电解膜15区域的水盒16一侧可以开设有供水汽通过的孔或开口,但是水盒16中的水位需要低于开设的孔或开口。带水盒16的加湿器可以有效提高电解膜15所在的储物盒14空间的湿度,进而可以提高电解膜第一侧151的电解水速度,电解膜第二侧152的耗氧速度,实现对保鲜空间103内的气体氛围的调节。

冰箱100还包括:按键24、直流电端口以及氧气传感器。其中按键24设置于冰箱100上,优选地,可以设置于冰箱100的门体上,配置成获取用户开启气调保鲜功能的触发操作。用户可以在食材有保鲜需求的情况下将食材放入密封抽屉11内,将密封抽屉11关闭后按下按键24,即开启气调保鲜功能。由于密封抽屉11及其内部限定的保鲜空间10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按键24可以与密封抽屉11及其内部限定的保鲜空间103匹配设置,以对不同的保鲜空间进行准确控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于冰箱100门体上的显示屏幕获取用户开启气调保鲜功能的触发操作。

直流电端口,由箱体引出,设置于抽屉筒体12上,以向电解膜15和加湿器提供电能。氧气传感器,设置于保鲜空间103内,以监测保鲜空间103内的实际氧气浓度,并且在气调保鲜功能开启,并且实际氧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电解膜15开始工作。可以避免没有气调需求或保鲜空间103内的气体氛围处于适宜保鲜的情况下电解膜15做无谓的工作,可以延长电解膜15的使用寿命并有效节约能耗。

具体地,电解膜15可以在实际氧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开始工作,并在实际氧气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时停止工作。例如电解膜15可以在保鲜空间103内的实际氧气浓度高于17%时开始工作,在保鲜空间103内的实际氧气浓度达到15%时停止工作。加湿器可以在储物盒14内的湿度等于或小于预设湿度阈值时开始工作,并在储物盒14内的湿度处于较高水平时停止工作。例如加湿器可以在储物盒14内的湿度等于或小于85%时开始工作,并在储物盒14内的湿度达到95%时停止工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电解膜15设置为每天定时启动,例如,每天开启2个小时停止4个小时,开停循环,以降低保鲜空间内103的氧气浓度。实用新型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保鲜空间103内原有的平常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概为21%,在储物盒14内的湿度保持在90%以上时,电解膜15的工作电流为1.5A左右,大概2个小时之后可以将体积为30L的密封抽屉11内的氧气浓度由21%降至17%甚至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具体数值仅为例举,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冰箱100的制冷系统配置成向储物空间102提供冷量。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以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安装于压缩机仓103内。蒸发器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空间102内提供冷量。例如,当该冰箱为家用压缩式直冷冰箱时,蒸发器可设置于内胆的后壁面外侧或内侧。当该冰箱为家用压缩式风冷冰箱时,箱体10内还具有蒸发器室,蒸发器室通过风路系统与储物空间102连通,且蒸发器室内设置蒸发器,出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向储物空间102进行循环制冷。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空间102可以包括冷藏空间或冷冻空间,制冷系统向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提供的冷量不同,使得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内的温度也不相同。其中冷藏空间内的温度一般处于2℃至10℃之间,冷冻空间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处于-22℃至-14℃。在对保鲜空间103内的氧气浓度进行调节的同时,使保鲜空间103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可以辅助提升食材的保鲜效果。不同的食材可以对应不同的适宜存储温度,例如果蔬类食材的冷藏温度一般为2℃至8℃,冷鲜肉类食材的冷藏温度一般为-2℃至1℃,各类食材的冷冻温度一般为-22℃至-14℃。降低保鲜空间103内的氧气浓度,并使保鲜空间103内的温度保持在各类食材适宜的存储温度区间,可以有效提升各类食材的保鲜效果。以上储存温度的具体数值仅为例举,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冰箱100,在保鲜空间103内设置有储物盒14,储物盒14的底部为电解膜15,电解膜的第一侧151朝向储物盒14内部,电解膜的第二侧152朝向保鲜空间103,储物盒14内还设置有包括水盒16的加湿器,以向储物盒14内部提供水蒸气,使第一侧151发生电解水反应,第二侧152发生耗氧反应,降低保鲜空间103内的氧气浓度,通过加湿器增加储物盒14内的湿度,以使电解膜15在冰箱储物空间较低温度的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两侧分别进行电解水反应和耗氧反应,加快耗氧速度,使得保鲜空间103内的氧气浓度下降且湿度提高,在保鲜空间103内实现高湿低氧低温的利于食材保鲜的气体氛围,此外,实现气调保鲜的结构简单安全,有效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冰箱100还包括直流电端口,由箱体引出,设置于抽屉筒体12,以向电解膜15和加湿器提供电能,并且在气调保鲜功能开启,并且保鲜空间103内的实际氧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直流电端口向电解膜15和加湿器提供电能,根据保鲜空间103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气体氛围的调节,更能够满足食材的保鲜需求,此外,储物盒14还包括储物盒14,设置于储物盒14顶部,其中至少对应水盒16区域的上盖可开启,以向水盒16加水,提高向水盒16内加水的便利性,避免水盒16没水后影响电解膜15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食材的保鲜效果。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