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706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下述这样的冰箱:能够使制冰盘和储冰盒移动,以便使用者能够在冷冻室内的任意位置进行制冰(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然而,近年来,主流的冰箱是:借助供水装置将设置在冷藏室内的供水箱中的水向自动制冰机供给而自动地进行制冰,但是,根据这种冰箱,自动制冰机的场所被固定,从而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使用便利性来选择制冰的场所。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894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考虑了上述情形后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冷冻室内对自动制冰机的位置进行变更的冰箱。

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冷冻室;冷藏室;自动制冰机,该自动制冰机设置在所述冷冻室;水箱,该水箱设置在所述冷藏室、且用于贮存向所述自动制冰机供给的水;以及供水装置,该供水装置将所述水箱中的水向所述自动制冰机供给,所述冷冻室在宽度方向上不同的2处位置处具备供所述自动制冰机设置的设置位置,所述供水装置具备:直管部,该直管部在2处所述设置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注水管部,该注水管部从所述直管部的前端朝水平方向弯曲;以及转动部,该转动部使所述注水管部以所述直管部为轴而绕之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拆下门之后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在隔热箱体11的内部形成有储藏空间,其中,该隔热箱体11在前表面开口。由隔热分隔壁12在上下方向上对该储藏空间进行划分,在隔热分隔壁12的下方设置有冷藏室20,在隔热分隔壁12的上方设置有冷冻室30。

冷藏室20是以冷藏温度(例如,0℃~3℃)而被冷却的空间,其内部被上分隔板21以及下分隔板22进一步在上下方向上划分。在该例子中,在上分隔板21的上方,以靠近隔热箱体11的一个侧部的方式设置有供水箱50,在上分隔板21和下分隔板22之间设置有多层载置搁板23,在下分隔板22的下方设置有抽屉式的收纳容器24。利用冷藏室门25将冷藏室20的前表面开口部封闭。

冷冻室30是其内部以冷冻温度(例如,-18℃以下)而被冷却的空间,并且该冷冻室30被载置搁板31在上下方向上划分,在载置搁板31的上方设置有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利用冷冻室门32将冷冻室30的前表面开口部封闭。

在冷冻室30的后部设置有:冷却器罩34,其在与隔热箱体11背面之间形成有冷却器室33;以及管道板35,其配置在冷却器罩34的前方且构成冷冻室30的背面。

冷却器室33在内部收纳有冷却器36和送风风扇37。冷却器室33与在冷却器罩34和管道板35之间形成的冷冻管道38连接,由此使得从送风风扇37吹出的空气向冷冻管道38流入。冷冻管道38经由设置有风门39(damper,参照图3)的流路40而与在冷藏室20背面设置的冷藏管道41连接。

设置在冷却器室33的冷却器36与在冰箱10的下部设置的压缩机42、未图示的冷凝器、以及毛细管等一起构成制冷循环系统,从压缩机42排出的制冷剂经由冷凝器以及毛细管而被导入至冷却器36。由此,冷却器36实现低温化而对冷却器室33内的空气进行冷却。

并且,在风门39将流路40封闭的状态下,若送风风扇37旋转,则被冷却器36冷却的冷却器室33的空气从设置在冷冻管道38的吹出口43a、43b朝向冷冻室30吹出而对冷冻室30内进行冷却。另外,在风门39使得流路40敞开的状态下,若送风风扇37旋转,则被冷却器36冷却的冷却器室33的空气从设置在冷冻管道38的吹出口43a、43b朝向冷冻室30吹出,并且从设置在冷藏管道41的吹出口44朝向冷藏室20吹出,由此对冷冻室30以及冷藏室20进行冷却。

并且,吹出到冷藏室20以及冷冻室30的空气在对各储藏室20、30进行冷却之后,从设置在管道板35且在冷冻室30开口的吸入口45(参照图2)、以及设置在隔热分隔壁12且在冷藏室20的顶面开口的吸入口46流入到返回管道47并返回至冷却器室33,进而再次被冷却器36冷却。

自动制冰机70具备:制冰盘72,制冰用的水从供水箱50供给至该制冰盘72;脱冰机构73,其对制冰盘72进行扭转而使得所生成的冰朝向设置在制冰盘72下方的储冰盒71掉落;以及检测杆74,其在储冰盒71内上下摆动而与蓄积在储冰盒71的冰接触,由此对储冰量进行检测。

上述的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借助保持件75而悬吊固定在冷冻室30的顶面30a。具体而言,保持件75具备:俯视时大致呈长方形的水平部75a,其将自动制冰机70的上表面覆盖;以及左右一对垂直部75b、75b,它们从水平部75a的左右两端向下方下垂。在左右一对垂直部75b、75b的对置面,上下设置有2条导轨75c、75d,将自动制冰机70插入于上方的导轨75c、且将储冰盒71插入于下方的导轨75d,由此将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以上下重叠的状态而保持于保持件75。

在冷冻室30的顶面30a设置有:与保持件75的水平部75a卡止的卡止爪13。使该卡止爪13卡止于保持件75的水平部75a,由此以悬吊于顶面30a的状态而将保持件75和被保持件75保持的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固定,并且将它们配置成:与设置在冷冻室30的载置搁板31的上方隔开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将保持件75固定在冷冻室30的顶面30a的左侧部的卡止爪13、和将保持件75固定在右侧部的卡止爪13分别被设置在:冷冻室30的顶面30a的左右两侧部。据此,在冷冻室30、且在宽度方向上不同的2处位置设置有设置位置p1、p2,在该2处设置位置p1、p2,借助保持件75而设置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

另外,在2处设置位置p1、p2的后方设置有:与冷冻管道38连通的吹出口43a、43b。具体而言,吹出口43a、43b设置成:比设置在设置位置p1、p2的自动制冰机70的制冰盘72靠近上方,冷冻管道38中的空气在制冰盘72的上方从后方朝向前方吹出。在该例子中,与位于另一处(图2中的右侧)设置位置p2的后方的吹出口43b相比,位于一处(图2中的左侧)设置位置p1的后方的吹出口43a在冷冻室30开口的开口面积更小,吹出口43a和吹出口43b之间加以比较,二者的开口面积不同。

供水箱50具备:容器51,其内部供水贮存;以及盖52,其将上述容器51的上部开口封闭,供水箱50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冷藏室20内。利用在冷藏室20以及冷冻室30的后方设置的供水装置53将贮存于供水箱50的水作为制冰用水而向自动制冰机70供给。

供水装置53利用供水泵54抽吸在供水箱50贮存的水、并经由供水管55而将该水向设置在冷冻室30的自动制冰机70的制冰盘72供给。

如图1及图2所示,供水管55具备:弯曲部56,其从设置为靠近隔热箱体11的一个侧部的供水箱50的后方朝向宽度方向中央部延伸;直管部57,其从弯曲部56朝向上方延伸;以及注水管部58,其从直管部57的上端弯曲、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自动制冰机70供电的未图示的电源线以沿着供水管55的方式而设置。

直管部57在隔热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将隔热分隔壁12贯通,亦即在设置于冷冻室30的2处设置位置p1、p2的中间位置处将隔热分隔壁12贯通,并通过在冷却器罩34和管道板35之间形成的冷冻管道38而延伸设置至冷冻室30的上方位置。

直管部57借助在冷藏室20设置的转动部60而以能够绕轴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弯曲部56,据此,从直管部57的上端朝向前方伸出的注水管部58设置成:能够以直管部57为轴而绕之转动。

注水管部58通过在管道板35设置的导出孔35a而从冷冻管道38进入冷冻室30,并延伸到设置在一处设置位置p1的自动制冰机70的制冰盘72的上方位置。在注水管部58的前端下侧形成有注水口58a,将利用供水泵54抽吸上来的供水箱50中的制冰用水从注水口58a向制冰盘72注入。

在如此结构的冰箱10中,为了将设置在如图2所示的一处设置位置p1的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转移设置于另一处设置位置p2,首先,将向自动制冰机70供电的电源线从自动制冰机70拆下,并且将保持件75从冷冻室30的顶面30a拆下。而且,使供水管55的直管部57绕轴转动,由此使得注水管部58的注水口58a从一处设置位置p1向另一处设置位置p2移动。

而且,使设置在设置位置p2的卡止爪13卡止于保持件75的水平部75a,由此将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与保持件75一起设置在冷冻室30的另一处设置位置p2,然后,将设置为沿着供水管55的电源线连接于配置在另一处设置位置p2的自动制冰机70,由此完成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的转移设置。

在具有以上这种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中,通过使供水管55的直管部57绕轴转动而能够使注水管部58的注水口58a移动至2处设置位置p1、p2的任一处,从而能够在冷冻室30内对自动制冰机70的位置进行变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由于自动制冰机70借助保持件75而悬吊固定在冷冻室30的顶面30a,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自动制冰机70安装固定在冷冻室30内。另外,通过将自动制冰机70悬吊固定在冷冻室30的顶面30a,能够相对于强度较高的隔热箱体11进行固定,从而能够稳定地设置自动制冰机70。而且,在固定于冷冻室30的顶面30a的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的下方,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对冷冻室30进行划分的载置搁板31,因此,即使万一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掉落,也会被位于正下方的载置搁板31支承而能够抑制掉落的冲击,从而能够抑制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等的破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中,在供水装置53的供水管55上,使直管部57转动的转动部60配设在以冷藏温度而被冷却的冷藏室20内,因此,转动部60的转动动作不会因冻结而受到阻碍,从而能够使注水管部58顺畅地以直管部57为轴而绕之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中,吹出口43a、43b分别设置在2处设置位置p1、p2的后方,因此,无论将自动制冰机70设置在哪一处设置位置,都能够向自动制冰机70直接喷射被冷却器36冷却的低温的空气。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在一处设置位置p1的后方设置的吹出口43a和在另一处设置位置p2的后方设置的吹出口43b,由于二者在冷冻室30开口的开口面积不同,因此,通过将自动制冰机70设置在:位于开口面积较小的吹出口43a的前方的一处设置位置p1,能够使制冰盘72的水比较缓慢地冻结而形成透明度较高的冰,而通过将自动制冰机70设置在:位于开口面积较大的吹出口43b的前方的另一处设置位置p2,能够使制冰盘72的水快速地冻结而在短时间内形成冰。

另外,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将自动制冰机70以及储冰盒71固定在冷冻室30的顶面30a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悬吊固定于:设置在冷冻室30的载置搁板31的下表面,或者也可以固定于冷冻室30的底面30b。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其意图并非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而实施,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同样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同等的范围中。

符号说明:

10…冰箱、11…隔热箱体、13…卡止爪、20…冷藏室、30…冷冻室、30a…顶面、31…载置搁板、32…冷冻室门、33…冷却器室、34…冷却器罩、35…管道板、36…冷却器、37…送风风扇、38…冷冻管道、43a…吹出口、43b…吹出口、44…吹出口、50…供水箱、53…供水装置、54…供水泵、55…供水管、56…弯曲部、57…直管部、58…注水管部、60…转动部、70…自动制冰机、71…储冰盒、72…制冰盘、73…脱冰机构、75…保持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