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射流孔板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306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内装射流孔板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冷与空调用分配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内装射流孔板的分配器。



背景技术:

用于制冷与空调管路系统的分配器,其应该实现将气液两相制冷剂充分混合后,向蒸发器均匀、等量地供液,但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气液两相混合不均匀和进入各支路的制冷剂流量不均等,这两种情况都造成了各支路供液量的不同,影响了蒸发器的换热性能,进而影响到整个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故分配器性能主要体现在分配均匀性和噪声两个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制冷与空调用分配器一般采用中心射流孔板分配器和文丘里分配器进行喷射分配。

如图6所示的分配器,采用中心射流孔板进行喷射搅拌分配,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1)由于没有对气液两相制冷剂混合流体进行有效的整理,因此各支路分配到的制冷剂流量均等性不佳,从而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2)当分配器处于非竖直安装状态下,其进行多路分配时,由于液态制冷剂存在重力影响,很难做到各支路均匀分配或按调试状态分配,使部分换热管与制冷剂流量不匹配,换热效率变得更差;(3)高压高速进入分配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首先通过节流小孔,由于截面突然收缩,使制冷剂的流速急剧增大,高压高速的制冷剂液柱直接冲击腔体,使得分配器产生很大的液击噪声。

如图5所示的分配器,利用文丘里效应,从入口进来的制冷剂,在流经管径收缩的“喉口”时流速提高、压力降低。通过“喉口”后,原本紊乱而且偏流现象严重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被整理为中心为液相、圆周为气相的规则形态。再经过“分液锥”的作用,使得各支路分配到的制冷剂流量较为均等。这种分配器内部流道的收缩段与扩张段之间采用平滑过渡,压力损失小。但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1)内部流道的型线加工困难,成本较高;(2)当分配器处于非竖直安装状态时,同样存在由制冷剂重力造成的制冷剂偏流影响;(3)受结构限制,文丘里分配器的轴向尺寸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各支路制冷剂流量均等、状态相同且可以任意方向安装的分配器。

内装射流孔板的分配器,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主体的出口端内腔设有射流孔板,所述的射流孔板设有多个冲切狭缝和导流叶片。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射流孔板的多个冲切狭缝形状和大小相同、分布均匀,多个导流叶片形状和大小相同、分布均匀,便于加工。

所述射流孔板的冲切狭缝呈涡旋线状或放射状。

所述射流孔板的导流叶片设有倾斜角度A,A的取值范围为0<A<90°。

所述射流孔板的材料为不锈钢或铜,由板材进行精密冲压而成,加工的射流孔板的一致性好,加工精度能够保证。

所述主体的材料为铜或铝。

所述主体还包括混合腔,所述进口端的第一内腔通过混合腔与所述射流孔板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

所述主体的中部具有锥形过渡段,主体的出口端外径大于进口端外径。

所述主体的进口端设置有用以定位进口管的第一定位孔,处于所述进口端的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内腔同轴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定位方便。

所述主体的出口端设置有用以定位出口管的第二定位孔,处于所述出口端的第二内腔内,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内腔同轴线,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便于出口的定位。

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制冷剂经本发明所述的内装射流孔板的分配器进行高速旋转混合动态分流后,可保证分配到各支路的制冷剂流量均等、状态相同,从而明显改善整个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

2、与中心射流孔板式分配器相比,不会造成制冷剂流速提高,因此冲击力小,噪声大大降低。

3、与文丘里式分配器相比,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紧凑,节省了材料和加工成本,也即降低了生产成本。

4、其不受重力的影响,可按任意方位进行安装。

5、分配器主体的进口端和锥形过渡段采用旋压工艺成形,零件的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6、射流孔板采用钣金精密冲裁成形,零件一致性好、成形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种实施例中射流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文丘里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及流动过程图。

图6是传统中心射流孔板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为内装射流孔板的分配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分配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材料优选为铜或铝。所述的主体1具有进口端101和多个出口端103,所述主体1的中部用锥形过渡段102过渡,使内腔增大,且出口端103的直径大于进口端101的直径。

所述主体1还包括混合腔106,所述混合腔106下方设有射流孔板2,射流孔板2应在锥形过渡段102采用旋压等工艺成形之前放入所述主体1的混合腔106内,主体1进行旋压加工后产生混合腔106。所述进口端101的第一内腔104通过混合腔106与所述射流孔板2连通,所述混合腔10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内腔104的直径。

所述的射流孔板2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多个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冲切狭缝201,同时均匀分布多个相同形状和大小且呈倾斜状态的导流叶片202。如图2所示,第一种实施例冲切狭缝201为涡旋线状。如图3所示,第二种实施例冲切狭缝201为放射状。

进一步地,所述的射流孔板2的材料优选为不锈钢或铜,由板材经精密冲裁而成,产品的一致性好,加工精度能够保证。所述的射流孔板2的导流叶片202的倾斜角度为0<A<90°。主体1和射流孔板2的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1的进口端101设置有用以定位进口管的第一定位孔105,处于所述进口端101的第一内腔104内,所述第一定位孔105与所述第一内腔104同轴线,所述第一定位孔10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内腔104的直径。进口管安装无须辅助定位,可直接抵靠在第一定位孔105上,定位简单方便,适于批量生产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1的出口端103设置有用以定位出口管的第二定位孔107,处于所述出口端103的第二内腔108内,所述第二定位孔107与所述第二内腔108同轴线,所述第二定位孔107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内腔108的直径。出口管安装也无须辅助定位,可直接抵靠在第二定位孔107上,定位简单方便,适于批量生产加工。

此内装射流孔板2的分配器在使用时,高压高速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从进口端101的第一内腔104进入,继而进入混合腔106,并冲击在射流孔板2上。一方面,射流孔板2上的导流叶片202对制冷剂的流动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射流孔板2上的冲切狭缝201对制冷剂的流动起阻尼作用。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制冷剂在混合腔106内侧的射流孔板2表面形成高速而均匀的旋流,制冷剂中的气液两相得以充分混合后再被动态均匀分配,从冲切狭缝201经出口端103的第二内腔108分流流出。如此分流后的各支路流量均等、气液两相比例相同,有效避免了偏流现象的产生,从而使蒸发器内各流路的温度与冷量均匀,明显改善了整个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

由于此内装射流孔板2的分配器对制冷剂进行的是高速旋转动态分流,因此重力因素对分流的影响极其微小,故不必强求竖直安装,可按任意方向进行安装,有效克服了现有分配器需竖直安装的缺陷。

由于射流孔板2上面的总通流面积较大,故制冷剂的流速未有明显提升,因而明显抑制了噪声。

由于分配器主体1采用旋压加工,表层得到强化,其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以上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型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