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6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双换热器的热泵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热泵空调机组是由压缩机、室外机、室内机等装置构成的一个循环系统。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在热泵机组内循环流动,进而能够实现夏天制冷或冬天制热的功能,因而热泵空调机组被广泛应用在住宅、商业建筑等多种场所,以提高环境温度的舒适度。

现有的热泵空调机组在室外机中一般只设有一个换热器,在室内负载较小时,单个室外换热器足够满足制冷量或制热量的需求,但是当室内负载突然增加时,单个室外换热器将不能满足制冷量或制热量的需求,不仅机组的制冷、制热效果差,能效比低,并且使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处于超负荷运行,很容易损害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降低他们的使用寿命,另外,当室外环境温度变化时,例如室外环境变得不利时,室外换热器只有增加冷媒流量而确保制冷或制热效果,进而需增加压缩机的工作功率,从而增加热泵空调机组的能耗,如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量保持不变或减小,将导致其换热性能很差,严重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换热性能好、节能的热泵空调机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高压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依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低压吸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呈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并联设有防止冷媒回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单向阀。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有防止冷媒回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单向阀。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分配冷媒流量的第一分配器组件。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分配冷媒流量的第二分配器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一防结霜换热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二防结霜换热器。

其中,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过冷器组件。

其中,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吸气口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

其中,所述压缩机的高压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之间设有油分离器。

其中,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热泵空调机组,其结构包括呈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且第一换热器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换热器串联有第二电子膨胀阀。制热时,根据室内换热器负载的变换,可及时通过两电子膨胀阀调控流过两个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进而可平衡分担机组的负载,提高热泵空调机组的能效比,对于两个换热器分别处于不同的工况下,处于有利工况下的换热器,与其相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度增大以使更大冷媒流入该换热器,进而增加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而对于处于不利工况下的换热器,与其相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度减小,进而减弱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整个热泵空调机组的换热能力,并且减少了能耗,提高整个热泵空调机组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热泵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有:

1-变频压缩机;

2-四通阀;

3-室外换热器、30-第一换热器、31-第二换热器、32-第一电子膨胀阀、33-第二电子膨胀阀、34-第一防结霜换热器、35-第二防结霜换热器、36-第一分配器组件、37-第二分配器组件、38-第一单向阀、39-第二单向阀;

4-过冷器组件;

5-室内换热器;

6-气液分离器;

7-油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热泵空调机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变频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过冷器组件4、室内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6和油分离器7。

变频压缩机1的高压排气口通过油分离器7连接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a),四通阀2的第三端口(c)与室外换热器3、过冷器组件4、室内换热器5、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d)依次连接,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b)通过气液分离器6连接变频压缩机1的低压吸气口。室外换热器3包括呈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31,第一换热器30与室内换热器5之间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32,第二换热器31与室内换热器5之间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33,且第一电子膨胀阀32与第二电子膨胀阀33呈并联设置。

热泵空调机组制热时,过冷器组件4不开启,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经变频压缩机1的高压排气口排出,并通过油分离器7进入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a),油分离器7将冷媒气体携带的部分冷冻油进行分离并经油分离器7的排油管回流至变频压缩机1内,然后冷媒气体经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d)流入室内换热器5并与其进行热交换冷凝为中温高压的冷媒液体,同时放热使室内温度升高,随后冷媒液体经两条并联的室外换热路线的节流降温降压和换热后进入四通阀2的第三端口(c),最后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从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b)经气液分离器6回流至变频压缩机1的低压吸气口,完成一个制热循环。其中两条并联的室外换热路线,一条换热路线为第一电子膨胀阀32和与其串联的第一换热器30,另一条换热路线为第一电子膨胀阀32和与其串联的第一换热器30,中温高压的冷媒经过两电子膨胀阀的降温降压后流入上述两个换热器开始进行热交换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

本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换热器5负载的变换,可及时通过调控两个电子膨胀阀32、33的开启度进而调控流过两个换热器30、31的制冷剂流量,从而可平衡分担机组的负载,提高热泵空调机组的能效比,尤其对于两个换热器30、31处于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对于处于有利工况下的换热器,与其相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度增大使得更大冷媒流入该换热器,进而增加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而对于处于不利工况下的换热器,与其相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度减小,进而减弱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整个热泵空调机组的换热能力,并且减少了能耗,提高整个热泵空调机组的换热性能。

第一电子膨胀阀32与过冷器组件4之间设有第一防结霜换热器34,且第一防结霜换热器34设于第一换热器30的下方,第二电子膨胀阀33与过冷器组件4之间设有第二防结霜换热器35,且第二防结霜换热器35设于第二换热器31的下方。制热时,防结霜换热器34、35对冷媒进行过冷处理进而释放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能够防止换热器的冷凝水凝结,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室外换热器3结霜。

第一电子膨胀阀32与第一换热器30之间设有用于分配冷媒流量的第一分配器组件36,第二电子膨胀阀33与第二换热器31之间设有用于分配冷媒流量的第二分配器组件37,第一分配器组件36与第二分配器组件37均包括分配器和毛细管。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膨胀阀32并联设有防止冷媒回流至第一换热器30的第一单向阀38,第二电子膨胀阀33并联设有防止冷媒回流至第二换热器31的第二单向阀39。

热泵空调机组制冷时,第一电子膨胀阀32与第二电子膨胀阀33均关闭,冷媒经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通过第一单向阀38流入第一防结霜换热器34,冷媒经第二换热器31换热后通过第二单向阀39流入第二防结霜换热器35,防结霜换热器34、35对流经的冷媒进行一级的过冷处理,然后一级过冷的冷媒汇集到过冷器组件4,冷器组件对冷媒进行二级过冷处理和降温降压处理,然后两级过冷处理后的冷媒到达室内换热器5。本实施例对冷媒进行两级过冷处理,大大提高冷媒的换热性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