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节能风道的风冷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442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节能风道的风冷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多温区风冷冰箱均采用风道式回风结构,连接冷冻室、冷藏室或变温室,通过设置在进风风道上的风门控制冷冻室、冷藏室或变温室内的温度。在制冷工况下,风机将蒸发器外部形成的冷风,分别经过各自连接的进风管吹入冷冻室、冷藏室或变温室,同时冷冻室、冷藏室或变温室的气体,分别经过各自连接的回风管回流至蒸发器的外部降温,降温后再由风机吹入冷冻室、冷藏室或变温室,在冷冻室、冷藏室或变温室内形成连续循环的冷风。当化霜工况启动后,加热丝产生热量为蒸发器化霜产生湿热气体,同时湿热气体,在冷热气体压差的驱动下,热湿气流上升进入冷藏室和变温室,导致冷藏室和变温室温度上升,热负荷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具有节能风道的风冷冰箱,为解决蒸发器化霜产生的高温高湿气体进入冷藏室和变温室,导致冷藏室和变温室热负荷增大带来能耗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节能风道的风冷冰箱,包括外壳及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内胆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填充层。所述内胆的上部具有冷藏室,其下部设置有冷冻室,冷冻室位于冷藏室的下方。位于冷冻室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安装蒸发器和风机的冷风腔。蒸发器安装于冷风腔的下部,风机安装于冷风腔的中部。冷风腔的上部通过第一送风管与冷藏室相连相通,所述冷藏室通过第一回风管与冷风腔的下部相连相通,第一回风管的内侧设置有蓄冷装置。

优选地,所述内胆还具有变温室,变温室位于冷藏室和冷冻室之间;冷风腔的上部通过第二送风管与变温室相连相通,所述变温室通过第二回风管与冷风腔的下部相连相通;所述第二回风管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回风管内侧相同的蓄冷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第一回风管和第二回风管,均埋于保温填充层的内部,所述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的内部,均配置有风门。

优选地,所述蓄冷装置包括由蓄冷材料制成的两个蓄冷安装板,两个蓄冷安装板相对布置于与其对应的回风管的内壁上。各蓄冷安装板的外侧弧形面,均与第一回风管或第二回风管的内壁固定贴合。

优选地,所述外壳位于冷冻室后侧的内部,具有放置压缩机的压缩机腔,压缩机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连。所述蒸发器上配置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由单片机控制器进行控制。

一种具有节能风道的风冷冰箱的工作原理如下:适用于上述风冷冰箱,所述蒸发器在工作状态下,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内的风门打开,风机将冷风腔内的冷风连续吹入冷藏室、变温室内,同时冷藏室、变温室内的气体回流至冷风腔内,位于第一回风管或第二回风管内壁上的蓄冷安装板降至低温状态。所述蒸发器停止工作后,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内的风门关闭。开启电加热器,对蒸发器进行加热化霜,冷风腔内湿热气体进入第一回风管和第二回风管,第一回风管和第二回风管内壁的低温状态的蓄冷安装板,吸收湿热气体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藏室和变温室分别对应的第一回风管和第二回风管内壁上安装蓄冷装置,蓄冷装置放热、吸热,吸收上升热湿气体的热量,降低其温度,大幅减小使进入冷藏室和变温室的气体对各室温度的影响。加快下次开机时,各间室的温度平衡,减少间室的温度波动,达到高效制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能够降低冷藏室和变温室的热负荷,提高风冷冰箱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节能风道的风冷冰箱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具有节能风道的风冷冰箱,包括外壳1及内胆2,所述内胆2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内胆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充满保温填充层3。所述内胆2的上部具有冷藏室21,其下部设置有冷冻室23,所述内胆2还设置有变温室22,冷藏室21、变温室22和冷冻室23由上到下依次排列,且前侧均为敞开式结构。位于冷冻室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安装蒸发器8和风机9的冷风腔4。风机9安装于冷风腔4的中部,将冷风腔分为上、下两部分,蒸发器8安装于冷风腔4下方的部分,在制冷工况下,冷风腔4下方的部分气体在风机9的作用下,连续进入其上方部分。

冷风腔4的上部通过第一送风管31与冷藏室21相连相通,所述冷藏室21通过第一回风管32与冷风腔4的下部相连相通,冷风腔4上部产生的冷风,经过第一送风管31吹入冷藏室21内,冷藏室21内的气体再经第一回风管32回流至冷风腔4的下部,经过蒸发器8降温后,再次被吹入冷藏室21内,连续不断循环。冷风腔4的上部通过第二送风管33与变温室22相连相通,所述变温室22通过第二回风管24与冷风腔4的下部相连相通,变温室22与冷风腔4之间的气体循环方式与冷藏室21与冷风腔4之间的气体循环方式相同。所述第一送风管31、第二送风管33、第一回风管32和第二回风管34,均埋于保温填充层3的内部,所述第一送风管31和第二送风管33的内部,均配置有风门35。在制冷工况下,通过风门35调节进入冷藏室21和变温室22的冷风量,制冷工况结束后,配置于第一送风管31和第二送风管33内的风门35均关闭。

所述第一回风管32和第二回风管34的外侧,均设置有蓄冷装置5。所述蓄冷装置5包括由蓄冷材料制成的两个蓄冷安装板51,两个蓄冷安装板51相对布置于与其对应的回风管的内壁上。各蓄冷安装板51的外侧弧形面,均与第一回风管32或第二回风管34的内壁固定贴合。在制冷工况下,配置于第一回风管32和第二回风管34外侧的蓄冷装置5,吸收其对应的回风管的温度,处于低温状态。

所述外壳1位于冷冻室23后侧的内部,具有放置压缩机6的压缩机腔,压缩机6通过管路与蒸发器8相连。所述蒸发器8上配置有电加热器7,电加热器7由单片机控制器进行控制,在化霜工况下,电加热器7对蒸发器8加热形成湿热气体,第一送风管31和第二送风管33内的风门35,阻止湿热气体进入冷藏室21和变温室22。处于低温状态的蓄冷装置5,吸收第一回风管32或第二回风管34内湿热气体的温度,使湿热气体的温度降低,并阻止其进入冷藏室21和变温室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蒸发器8在工作状态下,第一送风管31和第二送风管33内的风门35打开,风机9将冷风腔4内的冷风连续吹入冷藏室21、变温室22内,同时冷藏室21、变温室22内的气体,分别经过第一回风管32或第二回风管34回流至冷风腔4的下部,经过蒸发器8降温后再由风机9吹入冷藏室21、变温室22。在制冷工况下,位于第一回风管32或第二回风管34内壁上的蓄冷安装板51,将吸收第一回风管32或第二回风管34空气的温度降至低温状态,并持续保持低温状态。

所述蒸发器8停止工作后,第一送风管31和第二送风管33内的风门35关闭,冷藏室21、变温室22与冷风腔4之间的气体流动停止。在化霜工况下,电加热器7开启,对蒸发器8进行加热化霜,冷风腔内产生湿热气体,由于冷藏室21、变温室22与冷风腔4之间压力差的原因,湿热气体将流向冷藏室21、变温室22。第一送风管31和第二送风管33内的风门35,阻止湿热气体将流向冷藏室21、变温室22。所述湿热气体进入第一回风管32和第二回风管34,低温状态的蓄冷安装板51,吸收第一回风管32和第二回风管34内湿热气体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湿热气体降温后,各回气管内压差减小,热湿气体上升速度减缓,进入冷藏室21和变温室22内的气体对上述两室内的温度影响减少,降低冷藏室21、变温室22的热负荷,提高风冷冰箱的能效。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