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凝器储液管及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0888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汽车冷凝器储液管及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冷凝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冷凝装置的储液管,以及储液管与集流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部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的结构主要包括集流管、微孔扁管、翅片和储液管,储液管和集流管之间通过钎焊相互连接。

现有技术中,储液管1的管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凸台11,如图1-2所示,集流管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相应的装配孔及扁孔位置,其中,储液管的安装凸台11需要经过铝棒挤压形成外壁带有长条形凸起的空心管、车铣多余的长条形凸起部分进而形成多个方形截面的连接管、在安装凸台上打孔等步骤。当储液管1与集流管2连接时,安装凸台11对应集流管2的装配孔,先进行氩弧焊初步固定后再同微孔扁管、翅片进行钎焊。现有的连接结构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储液管的安装凸台结构,不仅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加工过程中还浪费较多的型材,为确保储液管和集流管的焊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必须采用氩弧焊的焊接方式,人工成本高企,并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储液管生产过程中浪费型材,储液管和集流管连接时工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节省型材、连接牢固、连接方式简单的储液管及其与集流管的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汽车冷凝器储液管,其包括储液管本体,以及一个以上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间隔设置在储液管本体的管壁上;所述的安装凸台包括凸台本体,凸台本体的底端与储液管本体的管壁连接,顶端设有下凹的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心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四周设有定位凸台。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凸台的个数为两个或多个,安装凸台和储液管本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冷凝器储液管与集流管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储液管和集流管,所述的储液管包括储液管本体,以及一个以上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间隔设置在储液管本体的管壁上;所述的安装凸台包括凸台本体,凸台本体的底端与储液管本体的管壁连接,顶端设有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心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四周设有定位凸台;所述的集流管的管壁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通孔数量与安装凸台的数量相同,通孔位置与安装凸台的中心孔对应,安装凸台的圆弧面与集流管的管壁配合,并通过钎焊固定,定位凸台延伸至通孔内侧并与通孔四周的集流管管壁反扣固定。

本专利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储液管本体管壁上另外设置不通孔的、单纯用于支撑用途的辅助安装凸台。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储液管的可以使用标准的铝管或圆筒形的挤压件,避免了传统工艺中整个储液管一起挤压出凸台后又需车床或铣床切除凸台多余部分,大大节省了原材料和加工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2、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冷凝器储液管与集流管的连接结构,保证在钎焊前无需再进行氩焊对储液管和集流管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冷凝器储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冷凝器储液管与集流管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储液管的俯视图;

图4是附图3中储液管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集流管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冷凝器储液管与集流管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储液管水压内涨装置的正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储液管水压内涨装置的侧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铆压工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附图9中铆压位置的放大图。

图示说明:1储液管,2集流管,3微孔扁管,11安装凸台,12定位凸台,13中心孔,21通孔,41上模板,42下模板,43下模镶件,44注水口,45导柱,51工作台,52气缸,53连杆,54连接座,55导槽,56顶杆,57内涨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冷凝器储液管1,包括储液管本体和两个安装凸台11,安装凸台11的底端与储液管本体的管壁连接,安装凸台11的顶端设有下凹的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央设有中心孔13,中心孔13四周的圆弧面上设有定位凸台12,安装凸台11和定位凸台13均与储液管1的储液管本体一体化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凝器储液管可以采用附图7-8所示的水压内涨装置进行加工。所述的水压内涨装置包括上模板41、下模板42以及设在上、下模板两侧或一侧的注水口44,下模板上设有若干下模镶件43,下模镶件43的个数与安装凸台11的个数相同,下模镶件43的上表面为与安装凸台11外表面相配合的形状,上、下模板之间通过导柱45连接。加工时,将空心的铝管放在上、下模板41、42之间,其中下模板42内设有若干个下模镶件43,本实施例中安装凸台11的个数为两个,则设置两个下模镶件43,然后通过导柱上下移动上模板41,使上下模板压住铝管,从铝管两端或一侧的注水口44注入水,在高压情况下,铝管位于下模镶件43的位置形成两个安装凸台11和定位凸台12,然后在安装凸台11中心钻孔形成中心孔13。如此加工形成的带安装凸台的储液管1,避免了传统工艺中整个储液管一起挤压出凸台后又需车床或铣床切除凸台多余部分,大大节省了原材料和加工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结合附图5-6所示,一种汽车冷凝器储液管与集流管的连接结构,包括储液管1和集流管2。所述的储液管包括储液管本体和两个安装凸台11,安装凸台11的底端与储液管本体的管壁连接,安装凸台11的顶端设有下凹的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央设有中心孔13,中心孔13四周的圆弧面上设有定位凸台12,安装凸台11和定位凸台12均与储液管1的储液管本体一体化加工成型。所述的集流管2的管壁设有两个通孔21和若干个扁孔(图中未标注),通孔21与中心孔13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的集流管2的管壁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21,通孔21数量与安装凸台11的数量相同,通孔位置与安装凸台的中心孔对应,安装凸台11顶部的圆弧面与集流管2的管壁配合,定位凸台12延伸至通孔21内侧并与通孔21四周的集流管管壁反扣固定。

当需要组装储液管1和集流管2而形成连接结构时,储液管1的安装凸台的端面贴住集流管2的外侧壁,使储液管1的中心孔13对准集流管的通孔21,将定位凸台12延伸至通孔21内,采用附图9-10所示的铆压工装模具铆压定位凸台的内侧,使定位凸台12从内而外反扣压,定位凸台12扣住集流管2的内壁,储液管1与集流管2初步固定。

所述的铆压工装模具包括工作台51、连接座54、气缸52、连杆53、顶杆56和若干内涨模具57,连接座54设在工作台51的上表面,气缸52设在工作台的下方,连杆53设在连接座54内,连杆53的底部与气缸52连接,连杆53的顶部设有斜向的导槽55,顶杆56后端设在导槽55上,可沿导槽定向往复移动;内涨模具57设连接座54上,顶杆56的前端与内涨模具57配合,顶杆56前顶时,内涨模具57扩张,内涨模具57的一端与连接座54螺纹固定。

铆压工装模具的工作原理是:储液管1固定在工作台51上,气缸52控制连杆53上下伸缩,顶杆56一端与导槽55形成滑动配合,顶杆56一端沿导槽55左右滑动,顶杆56外端设有斜面,顶杆向外移动时可控制内涨模具57张开。铆压时将连接座54等从储液管1的一端穿入,内涨模具57由中心孔13伸出。然后连接座54保持不动,连杆53在气缸52作用下上升时,由于导槽55是斜向设置的,斜向的导槽55将连杆53的竖向运动转化为顶杆56的水平方向运动,顶杆56随着导槽55向外滑动,即顶杆向外顶,使得内涨模具57向外扩张,在内涨模具57作用下,定位凸台12外扩并扣在集流管2的管壁上。当迅速回拉连杆53时,内涨模具57回缩,定位凸台12卡固在集流管2的管壁上,两者稳固连接。之后,将储液管从铆压工装模具上取下,再钎焊炉钎焊集流管2外壁与安装凸台11端面接触部分,进一步将两者及微孔扁管、翅片一起固定,从而完成加工。

相比传统现有技术,采用本申请的加工工艺,可以保证在钎焊前,无需再进行氩弧焊对储液管和集流管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