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结构、风道组件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764发布日期:2018-12-07 23:0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回风结构、风道组件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回风结构、含有该回风结构的风道组件以及含有该风道组件的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冷冻、下冷藏的冰箱中,对冷藏室温度的调节一般是通过在冷冻风道内设置旋转风门,通过转动与旋转风门相连的旋钮以调节进入冷藏室的风量大小来实现的。但由于冷冻风道是水汽与冷风同时经过的通道,而旋转风门和旋钮在安装时又不可避免地会与冷冻风道面板和风道泡沫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很容易在间隙处发生结冰,从而影响旋转风门和旋钮的使用,进一步对冷藏室温度的调节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回风结构、含有该回风结构的风道组件以及含有该风道组件的冰箱,将所述回风结构设置于冷藏室内,能够实现对冷藏室温度的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回风结构,所述回风结构包括具有回风口的主体、风门和盖框,所述盖框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外周,所述风门夹设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盖框之间,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移动以不同程度地遮挡所述回风口。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形成所述回风口的开口区和密闭区,所述风门能够沿所述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风门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区的宽度,所述风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开口区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开口区包括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平行设置的多个开槽,所述回风结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风门移动的限位组件,以使所述风门在移动过程中逐个打开或关闭所述开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相配合的限位件和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限位件和多个所述限位槽,或者多个所述限位件和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槽;

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风门的靠近所述盖框的侧面和所述盖框的靠近所述风门的侧面中的一者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风门的靠近所述盖框的侧面和所述盖框的靠近所述风门的侧面中的另一者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和多个所述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盖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盖框的上、下两框部上,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风门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风门的上、下两边部上。

优选地,所述盖框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

第一卡扣,该第一卡扣形成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框中的一者上;和

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形成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框中的另一者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回风结构包括用于引导所述风门移动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至少位于所述风门的上、下两侧的两根筋条,所述筋条设置于所述主体或所述盖框上;和/或

所述风门上设置有从所述风门的靠近所述盖框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盖框外的拨动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以上所述的回风结构,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风道组件的回风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面板以及位于所述风道面板的同一侧的第一风道泡沫和第二风道泡沫,所述第一风道泡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泡沫的上部,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风道面板上,其中:所述第二风道泡沫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的一侧设置有风道槽,所述第二风道泡沫和所述风道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槽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道泡沫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风道槽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第一风道泡沫的另一侧形成有所述回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二风道泡沫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的一侧的风道盖板;

所述第一风道泡沫的顶面与所述第二风道泡沫的顶面、所述风道面板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一风道泡沫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的一侧与所述风道盖板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的一侧齐平;

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泡沫的靠近所述风道面板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风道泡沫和所述第二风道泡沫限定形成,所述回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泡沫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风道泡沫和所述风道面板限定形成。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冷冻室、冷藏室以及位于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之间的隔板,所述冰箱包括以上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所述风道组件的顶面与所述隔板的底面抵接,所述风道组件的背面与所述冷藏室的后壁抵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冷冻室的冷冻风道和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通道的第一开口以及连通所述冷冻室的蒸发器与所述回风通道的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冷藏室内,和/或

所述风道组件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回风通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冷藏室的后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实用新型的回风结构设置于冰箱的冷藏室内时,通过调节风门对回风口的遮挡程度能够改变冷藏室的回风量大小,从而能够实现对冷藏室温度的调节。通过上述回风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冰箱的冷冻风道内的旋转风门和旋钮去掉,从而在实现冷藏室温度调节的同时避免了结冰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回风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盖框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风道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风道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风道组件去掉风道盖板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冰箱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冰箱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8中冷冻风道、隔板以及风道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回风结构 11 主体

111 开口区 112 密闭区

113 开槽 114 第一卡槽

115 筋条 12 风门

121 限位槽 122 拨动部

13 盖框 131 限位件

132 框部 133 第一卡扣

20 风道组件 21 风道面板

211 第二卡扣 22 第一风道泡沫

23 第二风道泡沫 231 风道槽

24 回风通道 25 进风口

26 进风通道 27 接水盘

28 风道盖板 30 冰箱

31 冷冻室 32 冷藏室

33 隔板 331 第一开口

332 第二开口 34 蒸发器

35 冷冻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安装使用状态下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回风结构,所述回风结构10包括具有回风口的主体11、风门12和盖框13,所述盖框13盖设于所述主体11的外周,所述风门12夹设于所述主体11和所述盖框13之间,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11移动以不同程度地遮挡所述回风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实用新型的回风结构10设置于冰箱的冷藏室内时,通过移动风门12可以调节风门12对所述回风口的遮挡程度,进而能够改变冷藏室的回风量大小,实现对冷藏室温度的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回风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冰箱的冷冻风道内的旋转风门和旋钮去掉,从而在实现冷藏室温度调节的同时避免了结冰的风险。

上述中,应当理解的是,盖框13的设置能够对风门12起到固定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与风门12和主体11配合,以便于风门12的移动。在上述回风结构10中,只有风门12是可移动的,主体11和盖框13相对于风门12呈固定状态。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11可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长方形主体11的长边方向)分布的形成所述回风口的开口区111和密闭区112,所述风门12能够沿所述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风门12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区111的宽度,所述风门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开口区111的长度。也就是说,主体11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开口区111和密闭区112,开口区111用于形成所述回风口,密闭区112则用于当回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时为风门12提供避让空间。当将风门12从密闭区112向开口区111移动时,风门12能够逐渐遮挡回风口,使回风口的通风面积逐渐减小;当将风门12从开口区111向密闭区112移动时,风门12能够逐渐打开回风口,使回风口的通风面积逐渐增大。上述中,通过调整开口区111、密闭区112以及风门12的长度关系,可以实现回风口的完全打开(风门12对回风口零遮挡)和完全关闭(风门12完全遮挡回风口)。

其中,所述开口区111可包括沿所述主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平行设置的多个开槽113,所述回风结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风门12移动的限位组件,以使所述风门12在移动过程中逐个打开或关闭所述开槽113。这样,当将风门12移动至某一位置以遮挡一个或几个开槽113时,便唯一确定了回风口的开口大小,也就确定了冷藏室内的温度;此外,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将风门12的移动转化为风门12在某一档位与相邻档位之间的移动,当把冷藏室的温度设定为固定的温度档位值时,需要调节冷藏室的温度至某一值时,只需移动风门12到达相应档位即可,不仅便于冷藏室温度的调节,还能使冷藏室温度根据回风口面积的变化发生线性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可包括相配合的限位件131和限位槽121。其中,对于限位件131和限位槽121的个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限位件131和多个所述限位槽121,或者多个所述限位件131和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槽121。对于限位件131和限位槽121的安装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131设置在所述风门12的靠近所述盖框13的侧面和所述盖框13的靠近所述风门12的侧面中的一者上,所述限位槽121设置在所述风门12的靠近所述盖框13的侧面和所述盖框13的靠近所述风门12的侧面中的另一者上。当然,也可以将限位组件设置在风门12和主体11上。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131和多个所述限位槽121,多个所述限位件131沿所述盖框13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盖框13的上、下两框部132上,多个所述限位槽121沿所述风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风门12的上、下两边部上。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盖框13的上、下两框部132的多个限位件131与位于风门12的上、下两边部的多个限位槽121相对应,使得风门12在移动过程中,上部和下部均能得到限位,且能够同时稳定移动。此外,多个限位件131之间的间距和多个限位槽121之间的间距应根据多个开槽113之间的间距来设置,以保证风门12能够逐个打开或关闭开槽113。

通过上述盖框13和限位组件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回风结构10在运输过程中,风门12不会自动打开或关闭,从而能够降低风门12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回风结构10中各部件的维修和更换,所述盖框13优选为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主体11可拆卸连接。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133和第一卡槽114,第一卡扣133形成在所述主体11和所述盖框13中的一者上,第一卡槽114形成在所述主体11和所述盖框13中的另一者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扣133相适配。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盖框1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133,主体11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卡扣13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114。其中,位于盖框13的左、右两框部132上的第一卡扣133的具体结构可以不同于位于盖框13的上、下两框部132上的第一卡扣133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风门12的移动,所述回风结构10还可包括用于引导所述风门12移动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至少位于所述风门12的上、下两侧的两根筋条115,所述筋条115设置于所述主体11或所述盖框13上。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道包括位于所述风门12的上、下、左、右四侧的四根筋条115,所述筋条115设置在主体11上,四根筋条115分别对风门12的上、下、左、右四侧进行止挡的同时能够引导风门12的移动。

其中,为了便于驱动风门12移动,所述风门12上可设置有从所述风门12的靠近所述盖框13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盖框13外的拨动部122(参见图1和图3)。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20包括以上所述的回风结构10,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风道组件20的回风通道24连通。

通过上述方案,当将风道组件20设置于冰箱的冷藏室内时,通过调节从所述回风口进入回风通道24的回风量,即可实现对冷藏室温度的调节。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图6所示,所述风道组件20包括风道面板21以及位于所述风道面板21的同一侧的第一风道泡沫22和第二风道泡沫23,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泡沫23的上部,所述主体11设置在所述风道面板21上(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回风口也开设在风道面板21上),其中:所述第二风道泡沫23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21的一侧设置有风道槽231(具体结构参见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风道泡沫23和所述风道面板21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槽231连通的进风口25;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风道槽231连通的进风通道26,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的另一侧形成有所述回风通道24。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风道面板21和第二风道泡沫23上均开设有进风口25(参见图3和图5),且第二风道泡沫23上的进风口25与风道面板21上的进风口25相对,从而将风道槽231与风道面板21的背离第二风道泡沫23的一侧连通。在使用时,进风从进风通道26进入风道槽231中,然后经进风口25进入风道面板21的背离第二风道泡沫23的一侧(该侧通常为冰箱冷藏室的冷藏空间),对该侧进行降温后,通过回风结构10的回风口(例如上述中提到的开槽113)进入回风通道24中。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风道组件20还可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二风道泡沫23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21的一侧的风道盖板28,风道盖板28能够与第二风道泡沫23一起限定风道槽231。另外,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的顶面可与所述第二风道泡沫23的顶面、所述风道面板21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21的一侧可与所述风道盖板28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21的一侧齐平,这样能够使得风道组件20在安装于冰箱的冷藏室时能够与冷藏室的壁紧密贴合。此外,如图6所示,所述进风通道26优选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的靠近所述风道面板21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和所述第二风道泡沫23限定形成,所述回风通道24优选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的背离所述风道面板21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风道泡沫22和所述风道面板21限定形成。

通过上述方案,能够使得风道组件20集进风和回风于一体,而且回风量可通过回风结构10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避免另外设置回风口和回风通道所产生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风道组件20可包括两个回风结构10,两个回风结构10可分别位于风道面板21上部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以上所述的风道组件20。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冰箱30包括冷冻室31、冷藏室32以及位于所述冷冻室31和所述冷藏室32之间的隔板33,所述风道组件20设置在所述冷藏室32内,所述风道组件20的顶面与所述隔板33的底面抵接,所述风道组件20的背面与所述冷藏室32的后壁抵接,所述隔板3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冷冻室31的冷冻风道35和所述风道组件20的进风通道26的第一开口331以及连通所述冷冻室31的蒸发器34与所述回风通道24的第二开口33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后左右是参照冰箱30的方位而言的(参见图7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时,冷冻风道35内的冷风经隔板33上的第一开口331进入风道组件20的进风通道26中,并由进风通道26进入风道槽231内,然后经进风口25进入冷藏室32内对冷藏室32进行降温后,从回风结构10的开槽113进入回风通道24内,进入回风通道24内的回风继续经隔板33上的第二开口332进入蒸发器34中进行冷却(参见图9中箭头走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道组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冷藏室32内。这样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风道组件在冰箱发泡前进行安装而导致的漏泡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20可在冰箱30发泡后进行安装,而且能够便于维修和更换。其中,风道组件20可通过卡扣结构安装于冷藏室32内,例如图4-图6所示,可在风道面板21上设置第二卡扣211,在冷藏室32的后壁上设置与第二卡扣211配合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扣211可设置为与第二卡槽配合的同时将第二风道泡沫23和风道盖板28卡紧在风道面板21上。另外,第二卡扣211和第二卡槽可以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道组件20还可包括接水盘27,所述接水盘27可设置于所述回风通道24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332的下方。这样能够及时将蒸发器34流下的冷凝水排出,防止其在回风通道24内部低温冻结而堵塞风道,从而保证冷藏室32的制冷效果。

此外,还可在所述风道组件20与所述冷藏室32的后壁之间设置密封条,以增加冷藏室32的后壁与风道组件20之间的密封性,使冷风不易从该配合结构处漏出,从而解决因漏风而导致的冷藏室32制冷不均匀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冷冻室内的用于调节冷藏进风量的旋转风门和旋钮,由于其安装时与冷冻风道面板和风道泡沫之间形成间隙,而由于冷冻风道内冷风带有水汽,因此容易在间隙处形成结冰,而影响旋转风门和旋钮的使用;基于上述问题,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回风结构10以及风道组件20,可将旋转风门和旋钮去掉,能够在实现冷藏室32温度调节的同时避免结冰。另外,现有技术中,冷藏风道组件与箱胆是一体成型的,冷风从风道组件进风后由开设在箱胆上的回风口进入冷冻风道内,这样存在的弊端是风道组件需要在冰箱发泡前安装,存在漏泡的风险,并且发泡后风道组件不可拆卸更换,另外在箱胆上冲孔设置回风口使得箱胆的模具成本较高;基于上述问题,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将回风结构10设置到风道组件20上的技术方案,并使风道组件20与箱胆可拆卸连接,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优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风结构10、风道组件20以及冰箱30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