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墙及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3256发布日期:2021-11-03 12:2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制冷墙及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墙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2.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兴起,快速、可靠是对物流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冷链物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物流领域,其运送的商品需要在0℃至5℃或0℃至

18℃存放,在运送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冷藏箱对商品进行制冷。
3.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冷藏/冷冻车对需要保鲜或冷冻存放的物品进行运输,例如对冷冻食品、奶制品、蔬菜水果及疫苗药品等的运输。常用的冷藏/冷冻车内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保温厢体及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其中,制冷设备与保温厢体相连通,以对保温厢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冷量,从而保证放置物品的保温厢体内始终保持低温状态。
4.然而上述方式,物品放置在保温厢体内,保温厢体对存放的物品进行整体制冷,这样使得保温厢体的结构不够灵活,并且制冷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墙及制冷系统,能够对物品进行局部制冷,从而有利于提高保温厢体的结构灵活性,并降低制冷成本。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墙,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制冷回路内循环流通有载冷剂;
7.多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进液管合并与所述制冷墙的进液接头连通,多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出液管合并与所述制冷墙的出液接头连通;
8.所述制冷墙的所述进液接头处设置有总控制阀,每个所述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对应所述进液管的通断。
9.如上所述的制冷墙,可选的,每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出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对应所述出液管的通断。
10.如上所述的制冷墙,可选的,所述制冷墙沿预设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制冷回路沿预设方向依次首尾连接。
11.如上所述的制冷墙,可选的,还包括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制冷墙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有所述制冷墙的所述进风口均与所述进风管道连通,所有所述制冷墙的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口用于为所述进风管道内提供冷却气流,所述出风口用于供经过热交换的所述冷却气流流出。
12.如上所述的制冷墙,可选的,所述制冷墙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安装板,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13.如上所述的制冷墙,可选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14.多个所述安装板为隔热件;和/或,多个所述安装板为增强树脂件。
15.如上所述的制冷墙,可选的,所述总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或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主机、制冷冰柜和如上所述的制冷墙;
17.所述制冷主机和所述制冷墙之间设置有制冷剂循环管路,所述制冷墙与所述制冷冰柜之间通过快速接头相连。
18.如上所述的制冷系统,可选的,所述制冷主机上设置有排液管和入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制冷墙的进液接头连通,所述入液管与所述制冷墙的出液接头连通,形成所述制冷剂循环管路。
19.如上所述的制冷系统,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循环管路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墙和制冷系统,制冷墙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制冷回路内循环流通有载冷剂,多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进液管合并与所述制冷墙的进液接头连通,多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出液管合并与所述制冷墙的出液接头连通,所述制冷墙的所述进液接头处设置有总控制阀,每个所述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对应所述进液管的通断。
21.通过将多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进液管合并与所述制冷墙的进液接头连通,多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出液管合并与所述制冷墙的出液接头连通,这样通过控制部分进液管的通断,便能够实现对制冷冰柜内的物品进行局部制冷,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冷成本,另外,通过在每个所述制冷回路的所述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这样能够随时控制各个制冷回路上的进液管的通断,有利于提高制冷墙在使用时的灵活性。
22.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墙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墙与制冷主机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墙与制冷冰柜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墙与制冷主机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0

制冷墙;
30.110

进液接头;
31.120

出液接头;
32.10

安装板;
33.101

进风口;
34.102

出风口;
35.20

安装架;
36.200

制冷系统;
37.210

制冷主机;
38.211

排液管;
39.212

入液管;
40.220

制冷冰柜;
41.221

快速接头;
42.230

制冷剂循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43.一般在对物品进行冷冻以及运输时,使用冷藏/冷冻车对需要保鲜或冷冻存放的物品进行运输,例如对冷冻食品、奶制品、蔬菜水果及疫苗药品等的运输。常用的冷藏/冷冻车内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保温厢体及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其中,制冷设备与保温厢体相连通,以对保温厢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冷量,从而保证放置物品的保温厢体内始终保持低温状态。然而上述对物品进行冷藏或冷冻时,保温厢体只能对物品进行整体制冷,这样使得保温厢体的结构不够灵活,并且制冷成本较高。
4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墙和制冷系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制冷回路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多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合并与制冷墙的进液接头连通,多个制冷回路的出液管合并与制冷墙的出液接头连通,制冷墙的进液接头处设置有总控制阀,每个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控制对应进液管的通断。
45.通过将多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合并与制冷墙的进液接头连通,多个制冷回路的出液管合并与制冷墙的出液接头连通,这样通过控制部分进液管的通断,便能够实现对制冷冰柜内的物品进行局部制冷,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冷成本,另外,通过在每个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这样能够随时控制各个进液管的通断,有利于提高制冷墙在使用时的灵活性。
4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实施例一
4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墙与制冷主机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墙与制冷冰柜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墙与制冷主机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4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冷墙100,制冷墙100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制冷回路的数量和尺寸不做限定,可以具体根据制冷墙100的尺寸来设定,示例性的,制冷墙100可以包括2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制冷墙100可以包括3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制冷墙100也可以包括5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本实施例中,具体以制冷墙100包括3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为例进行说明。
50.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回路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载冷剂可以进入到进液管中并在制冷回路中完成热交换,完成热交换后的载冷剂会通过出液管从制冷回路中流出,因此通过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能够形成循环制冷管路,并且使得载冷剂在制冷回路中可以进行热交换。
51.其中,本实施例中,多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合并后与制冷墙100的进液接头110连通,多个制冷回路的出液管合并后与制冷墙100的出液接头120连通,也就是说,多个进液管为并联设置,多个出液管为并联设置,并且制冷墙100的进液接头110处设置有总控制阀,每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总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总控制阀可以整体控制多个进液管的通断,多个第一控制阀可以对应分开控制各个进液管的通断,其中,当控制多个第一控制阀同时开启时,这样制冷剂会沿着进液管进入到制冷回路中,并在制冷回路中进行热交换转变为低温气体,低温气体在制冷回路中风机的作用下可以被送入制冷冰柜220中,从而实现对制冷冰柜220内物品的冷藏或冷冻。
52.其中,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制冷冰柜220内的物品进行局部制冷时,控制部分第一控制阀开启,示例性的,当控制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阀开启时,其余几个第一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启或闭合,可以使得对应的进液管处于运行状态或者关闭状态,这样部分制冷回路中所形成的低温气体可以被送入制冷冰柜220中需要制冷的物品位置处,因此,相比于现有中使用保温厢体只能够对物品进行整体制冷,本技术中的多个制冷回路能够随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对存放的物品进行局部制冷,并且还有利于提高制冷墙100的结构的灵活性,另外,通过设置该制冷墙100,可以用常温车代替冷藏车/冷冻车,节省运输成本,并降低物品的冷冻成本。
5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制冷回路的内部还可以容纳有蓄冷液,这样载冷剂进入到制冷回路的容纳腔后,可以对蓄冷液进行制冷,以使蓄冷液可以处于低温状态,同时将低温状态下的蓄冷液送入制冷冰柜220中,以实现对制冷冰柜220内物品的冷藏或冷冻。
54.其中,本实施例中,蓄冷液是一种由有机或/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粘稠胶状混合物,可在较低温度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在较高温度下能放出大量冷量,从而可以使得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自身以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
55.其中,本实施例中,载冷剂是一种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被冷却系统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也可以称为第二制冷剂,在空调工程、工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采用制冷装置间接冷却被冷却物,或者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远距离输送,这时,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在蒸发器内被冷却降温,然后再用它冷却被冷却物,这种中间物质称为载冷剂。另外,本实施例中,制冷剂又称为冷媒,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者空气。
56.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制冷墙100和的尺寸和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制冷墙100和可
以设置为矩形、圆形或者其他的形状,也就是说,制冷墙100和的形状和尺寸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能实现对存放的物品进行局部制冷,并有利于提高制冷墙100的结构的灵活性,降低物品的冷冻成本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57.因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墙100,通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制冷回路,制冷回路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多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合并与制冷墙100的进液接头110连通,多个制冷回路的出液管合并与制冷墙100的出液接头120连通,制冷墙100的进液接头110处设置有总控制阀,每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控制对应进液管的通断。
58.通过将多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合并与制冷墙100的进液接头110连通,多个制冷回路的出液管合并与制冷墙100的出液接头120连通,这样通过控制部分进液管的通断,便能够实现对制冷冰柜220内的物品进行局部制冷,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冷成本,另外,通过在每个制冷回路的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这样能够随时控制各个制冷回路上的进液管的通断,有利于提高制冷墙100在使用时的灵活性。
59.进一步的,每个制冷回路的出液管上均可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其中,第二控制阀能够对应控制出液管的通断,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制冷墙100在使用时的灵活性。
6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制冷墙100可以沿预设方向延伸,并且多个制冷回路沿预设方向依次首位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预设方向可以为横向方向,预设方向也可以为竖直方向,即制冷墙100可以横向延伸放置,制冷墙100也可以竖向延伸放置,本实施例中具体以制冷墙100竖向延伸放置为例进行说明,这样便于用户操作,同时多个制冷回路可以沿竖向方向依次进行首位连接。
61.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还可以包括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制冷回路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将所有制冷回路的进风口101均与进风管道连通,所有制冷回路的出风口102均与出风管道连通,其中,进风口101可以用于为进风管道内提供冷却气流,出风口102用于供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气流流出。
62.其中,本实施例中,进风管道与进风口101相连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快速接头,出风管道与出风口102相连的一端可以也可以设置有快速接头,这样便于实现拆卸与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快速接头是一种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连通或断开的接头,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快速接头可以为空气用快速接头、液体用快速接头等。
6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制冷墙100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安装板10,其中,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均设置在安装板10上,通过设置多个安装板10,一方面可以对多个制冷回路起到遮挡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安装板10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64.其中,本实施例中,多个安装板10可以为隔热件,通过设置安装板10为隔热件,一方面能够防止外界的热量通过安装板10进入到制冷回路中,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制冷回路内的冷量向外释放,从而有利于保证制冷效果。
65.其中,本实施例中,多个安装板10还可以为由铝膜制成的增强树脂件,这样能够增加安装板10的承压能力。
6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安装架20,通过设置安装架20,安装板10可以拆卸地连接在安装架20上,这样便于对安装板10进行移动、安装与拆卸,同时设置
安装架20还可以起到对多个制冷回路固定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制冷回路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67.进一步的,总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二控制阀均可以采用普通阀门,也可以采用电磁阀,本实施例中具体以总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二控制阀采用电磁阀为例进行说明,若采用电磁阀,电磁阀可以与相应的控制器相连,并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执行开关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控制阀之间为并联设置,即:当打开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阀时,其余的第一控制阀则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使得载冷剂进入到开启的第一控制阀所对应的制冷回路中,从而实现对物品的局部制冷。
6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可以为联动动作,即;二者可以同步打开或者同步关闭,以使制冷剂在流入制冷回路的同时,制冷回路内已经完成热交换的制冷剂流出制冷回路,这样能够确保制冷回路内的压力平衡,并且无需与外界进行通气,避免冷量丢失。
69.实施例二
70.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制冷系统200,可以包括制冷主机210、制冷冰柜220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制冷墙100,其中,如图2所示,制冷主机210和制冷墙100之间可以设置有制冷剂循环管路230,制冷墙100与制冷冰柜220之间可以设置有通风循环管路240。通过设置制冷剂循环管路230,使得制冷剂能够按照图2中的箭头方向在该循环管路内流动,并实现制冷剂的热交换,另外,制冷墙100与制冷冰柜220之间可以通过快速接头221相连(具体参见图3中所示),这样便于用户操作,并且方便实现制冷墙100与制冷冰柜220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71.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制冷主机210上可以设置有排液管211和入液管212,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排液管211与制冷墙100的进液接头110连通,入液管212与制冷墙100的出液接头120连通,以形成制冷剂循环管路230,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主机210可以包括制冷压缩机、换热器、水箱、水泵以及冷凝器等部件,冷凝器与制冷压缩机相连通,制冷压缩机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压缩并送到冷凝器中,冷凝器用于对气态制冷剂进行散热后成为液态制冷剂,水箱用于存放载冷剂,另外,本实施例中,水泵可以为磁力泵,并且水泵与水箱之间为双向连接,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水箱中的载冷剂可以通过水泵进行不断的循环,同时水泵还可以将载冷剂吸回水箱中,另外,换热器可以用于将液态制冷剂和水箱内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
7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制冷回路上可以包括蒸发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设置在蒸发器的两端,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蒸发器将第一风机吸入的风和制冷回路内流入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以使第二风机将热交换后的风送入制冷冰柜220中。
73.进一步的,制冷剂循环管路230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保温层,通过设置保温层,一方面能够防止外界的热量通过制冷剂循环管路230进入到循环管路内部,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循环管路内的冷量向外释放,从而保证制冷效果。
74.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主机210的工作原理为:在制冷主机210的循环系统中,制冷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制冷压缩机绝热压缩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液态制冷剂。液态制
冷剂经膨胀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循环水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
75.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系统200的工作过程为:将制冷主机210上的排液管211与制冷墙100的进液接头110相连,制冷主机210上的进液管与制冷墙100的出液接头120相连,这样制冷主机210内制出的载冷剂分别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在制冷回路内完成热交换,并在制冷回路内蒸发器的作用下转变为低温气体,同时将制冷冰柜22与制冷墙通过快速接头221相连通,这样制冷剂在制冷回路内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可以与制冷冰柜220实现冷量传递,从而对物品进行制冷。
7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墙1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冷墙1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7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79.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8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