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142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
在分别用2个蒸发器来冷却冷冻室与冷藏室而构成的现有的冰箱中,在制冷剂回路中,串联连接冷冻用蒸发器与冷藏用蒸发器,减小冷藏用蒸发器的节流开度等构成冷冻循环。并且,在这种冰箱中,在冷冻室或冷藏室的任何一个中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该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温度,来进行压缩机的起动停止控制。
然而,在上述那种结构的冰箱中,由于较高温度的冷藏室也用低温的蒸发器进行冷却,故存在着冷冻循环的冷却效率下降的问题。
另外,在对冷冻室进行冷却时,虽然冷藏用蒸发器也处于低温,但冷藏室内由于成为高湿度,故也存在着在冷藏用蒸发器上容易产生结霜的问题。并且,如上所述,若在冷藏用蒸发器上产生结霜时,则产生冷藏用蒸发器的热交换率下降而增大耗电量的问题,同时,液态制冷剂返流到压缩机而产生液态压缩,从而存在着在冷冻循环中所设置的零件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此外,由于由设在冷冻室或冷藏室的任何一个中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来进行压缩机的起动停止控制,故若在冷冻室或冷藏室中未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的一侧放入高温食品等时,存在着不能将该室内温度保持成适当低温的问题。
并且,由于在冷冻室与冷藏室中冷气循环不完全独立,故当冷冻室或冷藏室的任何一方的门处于不能由门开关进行检测的程度的半开状态时,则存在着另一方的室内也几乎接近无冷却状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提高冷冻循环的冷却效率、又可将冷冻室与冷藏室双方可靠地保持成适当温度的冰箱。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该冰箱系将压缩机、冷凝器、冷藏用节流装置、一并设置了冷藏用送风机的冷藏用蒸发器、及一并设置了冷冻用送风机的冷冻用蒸发器依次予以环状连接而成,并设有从所述冷凝器与冷藏用节流装置之间进行分支的制冷剂支管,在该制冷剂支管上设有冷冻用节流装置的同时,在该制冷剂支管的下游侧设有连接在所述冷藏用蒸发器与冷冻用蒸发器之间、再在所述冷藏用蒸发器一侧与制冷剂支管一侧之间设置了对从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通目标方向予以切换的流路切换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可对在将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切换到冷藏用蒸发器一侧的同时一面驱动冷藏用送风机一面使冷冻用送风机停止而进行的冷藏室冷却运转和在将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切换到制冷剂支管一侧的同时一面驱动冷冻用送风机一面使冷藏用送风机停止而进行的冷冻室冷却运转进行切换,其特点是,还包括冷藏室温度传感器;冷冻室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冻室上限温度时从冷藏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而当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藏室上限温度时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当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藏室下限温度时将冷却运转从冷藏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而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冻室下限温度时将冷却运转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冷冻室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与规定的基准温度的差值对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进行调整。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在对所述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时对压缩机的压缩能力进行调整。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在对所述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然后经过规定时间后对压缩机的压缩能力进行调整。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在调整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的同时,对冷冻用送风机或冷藏用送风机的转速进行调整。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技术方案4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当欲调整压缩能力的压缩机以最低压缩能力进行运转时,停止压缩机的运转。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技术方案7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在使压缩机停止后,判断冷冻室及冷藏室中任一室内温度是否各自先达到冷冻室上限温度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从先达到的一侧再次进行冷却运转。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超过冷冻室上限温度且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超过冷藏室上限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把握冷冻室的室内温度与冷冻室上限温度的差值及冷藏室的室内温度与冷藏室上限温度的差值而从其差值较大的一侧进行冷却运转。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在对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并结束冷藏室冷却运转后,驱动冷藏用送风机。
技术方案11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0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当将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的时间予以累积计算、累积计算出的时间超过规定的设定时间时,所述控制装置开始进行冷冻用蒸发器的除霜运转。
技术方案12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当在各自规定时间内继续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或冷藏室冷却运转时,所述控制装置对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并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或从冷藏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
技术方案13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各自规定的冷冻室强制冷却温度或冷藏室强制冷却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以最大压缩能力驱动所述压缩机。
技术方案14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当所述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冻室强制冷却温度或冷藏室强制冷却温度而以最大压缩能力驱动所述压缩机时,所述控制装置仍保持该最大压缩能力地分别进行冷却运转,直到冷冻室上限温度或冷藏室上限温度为止。
技术方案15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4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各自规定的冷冻室强制冷却温度或冷藏室强制冷却温度而以最大压缩能力驱动所述压缩机、且尽管在规定时间内继续该状态但是所述室内温度各自未达到冷冻室上限温度或冷藏室上限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将警告信号发给使用者,并使所述压缩机回复到通常的压缩能力。
技术方案1的发明,在冷冻室与冷藏室双方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将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温度分别与冷冻室上限温度或冷藏室上限温度作比较来进行冷却运转的切换。因此,不会使冷却效率下降地可将各自的冷冻室及冷藏室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技术方案2的发明,将各室内温度分别与冷冻室下限温度或冷藏室下限温度作比较来进行冷却运转的切换。因此,可防止因超过必需的冷却而使冷却效率下降的现象。
技术方案3的发明,通过调整压缩机的压缩能力,就可防止以超过必需的压缩能力进行冷却运转而使冷却效率下降的现象。
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在再次进行冷却运转时对压缩能力进行调整,故可更适当地调整压缩能力。
技术方案5的发明,由于在冷却运转中调整压缩能力,故在室内的温度负荷产生较大变化的那种情况下,也可将室内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技术方案6的发明,通过调整送风机的转速,就可进行更适当的冷却运转。
技术方案7、8、9的发明,通过有效的冷却运转,可进一步将室内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技术方案10、11的发明,能可靠地防止在各蒸发器上结霜,可避免因冷却效率下降而导致的耗电量增大和因液态压缩所产生的零件可靠性下降的现象。
技术方案12、13、14、15的发明,即使冰箱产生异常状态,也可将室内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冰箱,并表示其壳体内部的主视图。
图2是上述冰箱的纵剖视图。
图3是构成上述冰箱的冷冻循环的各装置的配置图。
图4是上述冰箱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表示控制部进行控制的程序方框图。
图6是表示控制部进行控制的程序方框图。
图7是说明上述控制的时间图。
图8是说明上述控制的时间图。
图9是说明上述控制的时间图。
下面,就本发明冰箱的具体的实施形态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以打开门的状态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冰箱10的主视图。在作为冰箱10的本体的壳体12上,设有从上层开始的冷藏室14、蔬菜室16、温度切换室18及冷冻室22。另外在温度切换室18的左侧设有制冰室20。并且,在蔬菜室16与温度切换室18、制冰室20之间配设有隔热体24。
在冷藏室14的下部,设有将室内温度维持在约0℃附近的冷却室26。在蔬菜室16上设有拉出式的蔬菜室门(未图示),蔬菜容器28就可与该门一起拉出。在温度切换室18上设有拉出式的温度切换室门(未图示),温度切换室容器30就可与该门一起拉出。冷冻室22上也设有拉出式的冷冻室门(未图示),冷冻容器32就可与该门一起拉出。在制冰室20的顶部附近设有制冰装置34,在其下方设有储冰容器36。另外,将水供给于制冰装置34的储水箱44设在冷却室26的左侧。
接着,根据所述图1、作为该冰箱的纵剖视图的图2及大致说明冷冻循环装置的配置的图3对冰箱10的冷冻循环的结构及其配置进行说明。首先,压缩机46设在壳体12的底部,即设在设于冷冻室22后方下部的机械室48中。冰箱10的蒸发器有冷藏用与冷冻用2个,冷藏用蒸发器50配置在蔬菜室16的后方,冷冻用蒸发器52设在冷冻室22的后方上部。另外,在冷藏用蒸发器50的上方设有冷藏用送风机54,在冷冻用蒸发器52的上方设有冷冻用送风机56。而在冷冻用蒸发器52的下方设有除霜加热器98。
图4是表示设在该冰箱中制冷剂回路的示图。下面根据该图说明制冷剂的流动情况。从压缩机46流出的制冷剂,经消音器58、散热管60、冷凝器62、防霜管64、干燥器66而到达三通阀(流路切换装置)68。在三通阀68中,将制冷剂流路分支,一方通向冷藏用毛细管(节流装置)70,另一方通向夹装在制冷剂支管103上的冷冻用毛细管(节流装置)72。从冷藏用毛细管70到达所述的冷藏用蒸发器50,与冷冻用毛细管72的出口侧合二为一,再到达所述的冷冻用蒸发器52。然后,通过储能器74、吸入管76而回到压缩机46。
此外,在该冰箱中,设有对冷冻室22的室内温度tF进行检测的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01和对冷藏室14的室内温度tR进行检测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02,而对冷冻循环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装置)用微机等构成。并且,通过该控制部,可构成在将所述三通阀68切换到冷藏用蒸发器50一侧的同时一面驱动冷藏用送风机54一面使冷冻用送风机56停止而进行的冷藏室冷却运转和在将所述三通阀68切换到制冷剂支管103一侧的同时一面驱动冷冻用送风机56一面使冷藏用送风机54停止而进行的冷冻室冷却运转。并且,控制部根据所述室内温度tF、tR对这种冷却运转进行切换,下面,就这种运转切换控制结合图5、图6的程序方框图进行说明。
首先,在现时刻,设成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的模式。在图5的步骤S1,将不进行冷却运转一侧的室内温度、即冷藏室温度tR与规定的冷藏室上限温度tRu进行比较。这里,若冷藏室温度tR低于冷藏室上限温度tRu,则进入下个步骤S2。在步骤S2,将冷冻室温度tF与冷冻室下限温度tF1进行比较。这里,若冷冻室温度tF还高于冷冻室下限温度tF1,则仍继续冷冻室冷却运转,进入步骤S3。以后,在步骤S3进行强制切换处理,而在步骤S4进行强制冷却处理,再在步骤。S10进行压缩机46的运转转速调整处理,并在步骤S11进行除霜处理而回到所述步骤S1。对于这些各种处理如后述。
另一方面,在所述步骤S1,当冷藏室温度tR是冷藏室上限温度tRu以上时,则进入下个步骤S5。在步骤S5,再判断冷冻室温度tF是否是冷冻室上限温度tFu以上。这里,在冷冻室温度tF低于冷冻室上限温度tFu的情况下在步骤S7将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而进入步骤S11。另外,在步骤S5,当冷冻室温度tF是冷冻室上限温度tFu以上时,再对冷藏室温度tR与冷藏室上限温度tRu的差值(冷藏室一侧差值)、冷冻室温度tF与冷冻室上限温度tFu的差值(冷冻室一侧差值)进行比较。当冷藏室一侧差值比冷冻室一侧差值大时,在步骤S8将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否则在步骤S9继续冷冻室冷却运转,再分别进入到步骤S11。
上述,是在工作开始时刻设成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的模式,但在进行冷藏室冷却运转的情况下,就在步骤S1将冷冻室温度tF与冷冻室上限温度tFu进行比较,在步骤S2将冷藏室温度tR与冷藏室下限温度tR1进行比较。
然而,在上述步骤S3进行的故障处理如下所述。即,预先对冷冻室冷却运转开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若该经过时间为规定时间(例如60分钟),则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强制性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而在进行冷藏室冷却运转的情况下,当同样的条件成立时也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
另外,在步骤S4进行的强制冷却处理如下所述。即,在冷冻室冷却运转中,在冷冻室温度tF大大上升而达到规定的冷冻室强制冷却温度(例如约-12℃)的情况下,以最大压缩能力来运转压缩机46。并且继续该运转一直下降到冷冻室上限温度tFu为止,而当即使经过规定时间冷冻室温度tF也不下降到冷冻室上限温度tFu时,就使警铃响起而将警告信号发给使用者,同时,使压缩机46的压缩能力从最大压缩能力回复到通常的压缩能力。另外,在冷藏室冷却运转中,将冷藏室温度tR与冷藏室强制冷却温度(例如约10℃)进行比较,进行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10进行的运转转速调整处理,与后述的步骤S29一起进行说明。
此外在步骤S11进行的除霜处理如下所述。关于冷冻用蒸发器52,由控制部对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的时间进行累积计算。当该累积计算时间超过规定的设定累积计算时间(例如10小时)时,就用除霜加热器98对冷冻用蒸发器52进行除霜。另外,对于冷藏用蒸发器50,将三通阀68予以切换并结束冷藏室冷却运转,在制冷剂未流过冷藏用蒸发器50的状态下驱动冷藏用送风机54,将高于0℃的冷藏室14内的空气吹到冷藏用蒸发器50上。
在所述步骤S2,当冷冻室温度tF是冷冻室下限温度tF1以下时,进入下个如图6所示的步骤S21。在该步骤S21,判断压缩机46是否以最低压缩能力进行运转,即,其运转转速是否是最低转速。当不是最低转速时,就进入下个步骤S29,使压缩机46的运转转速下降。因此,下面就怎样决定此时的下降量结合图9说明它的一个例子。
这里,首先考虑冷冻室冷却运转cF时。在将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的时刻T0,把握冷藏室上限温度tRu与冷藏室温度tR的差值eRu、冷冻室下限温度tF1与冷冻室温度tF的差值eF1。并且,用这些eRu、eF1、常数α、β、γ、及上次进行冷藏室冷却运转时的运转转速Fr′,由下面数学式来决定下个冷藏室冷却运转的运转转速Fr,Fr=(α·eRu+β·eF1)·γ+Fr′…(1)另外,当从时刻T0进行冷藏室冷却运转cR时,在将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的时刻T1,把握冷冻室上限温度tFu与冷冻室温度tF的差值eFu、冷藏室下限温度tR1与冷藏室温度tR的差值eR1。并且,用这些eFu、eR1、常数α、β、γ、及上次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时的运转转速Ff′,由下面数学式来决定下个冷冻室冷却运转的运转转速Ff,Ff=(α·eR1+β·eFu)·γ+Ff′…(2)此外,上述那样决定的运转转速,近似于避开冰箱整体振动、噪音的共振点而设定的几个阶段(例如7个阶段)的运转转速,使压缩机46的运转转速阶段性变化。
并且,在步骤S29,若使压缩机46的运转转速下降,则与其对应也使冷藏用送风机54的转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一样,使其变化成避开冰箱整体振动、噪音的共振点而设定的几个阶段(例如2~3个阶段)的转速。并从步骤S20回到所述步骤S5。另外,当从冷藏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时,就使冷冻用送风机56的转速下降。
这里事先说明一下在所述步骤S10进行的运转转速调整处理。该运转转速调整处理,在切换三通阀68而开始冷却运转后,当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0分钟)时,根据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求得压缩机46的运转转速,来调整压缩能力。当然,冷藏室冷却运转中用数学式(1),冷冻室冷却运转中用数学式(2)。
另一方面,在所述步骤S21,当以最低转速驱动压缩机46时,就在下一个步骤S22对冷藏室温度tR与冷藏室上限温度tRu进行比较。即使这里在现时刻以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为前提,然而在进行冷藏室冷却运转的情况下,就对冷冻室温度tF与冷冻室上限温度tFu进行比较。
在所述步骤S22,当冷藏室温度tR为冷藏室上限温度tRu以上时,虽然返回到所述步骤S5,但当冷藏室温度tR低于冷藏室上限温度tRu时,就进入下一个步骤S23,使压缩机46与送风机54、56停止。而当如此使压缩机46停止时,在步骤S24,直到经过可获得压缩机46的吸入侧与排出侧的均压化的规定时间为止,禁止压缩机46再起动。
若经过所述规定的再起动禁止时间,就再次起动压缩机46,此时如下述决定是否再次进行任何的冷却运转。首先在步骤S25,对冷藏室温度tR与冷藏室上限温度tRu进行比较。若冷藏室温度tR是冷藏室上限温度tRu以上,则进入步骤S27,再次进行冷藏室冷却运转,而当冷藏室温度tR低于冷藏室上限温度tRu时,在下一个步骤S26对冷冻室温度tF与冷冻室上限温度tFu进行比较。当冷冻室温度tF是冷冻室上限温度tFu以上时,在步骤S28再次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而当冷冻室温度tF低于冷冻室上限温度tFu时返回到所述步骤S5。即,先从室内温度tR、tF成为冷藏室设定上限温度tRu或冷冻室设定上限温度tFu的一侧进行冷却运转。
在如上结构控制的冰箱中,对未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tR、tF与上限温度tRu、tFu进行比较,当该室内温度tR、tF为上限温度tRu、tFu以上时,就切换冷却运转。图7是表示此时室内温度变化的时间图。如该图所示,在现有的冰箱中,丝毫未考虑例如在冷冻室冷却运转中冷藏室温度tR′是如何的。因此,如虚线所示,在时刻T1,即使冷藏室温度tR′超过冷藏室上限温度tRu,仍继续冷冻室冷却运转,直到在时刻T2冷冻室温度tF达到冷冻室下限温度tF1为止。因此,冷藏室温度tR′难以超过冷藏室上限温度tRu,以将冷藏室14及冷冻室22内的温度保持成适当的低温。对此,在上述冰箱中,在冷藏室温度tR超过冷藏室上限温度tRu的时刻T1,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从而可将冷藏室14及冷冻室22内的温度保持成适当的低温。
另外,在上述冰箱中,未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tR、tF在未超过上限温度tRu、tFu期间,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tF、tR也达到下限温度tF1、tR1时,就切换冷却运转。图8是表示此时的室内温度变化的时间图。如该图的虚线所示,在例如冷冻室冷却运转中,若仅判断冷藏室温度tR′是否超过冷藏室上限温度tRu′,则冷冻室温度tF不仅低于冷冻室下限温度tF1而被充分冷却,而且保持原状地直到T1时刻继续冷冻室冷却运转,结果成为徒劳的冷却运转。对此,由于采用上述那样的、在时刻T1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故无前述那样的徒劳的冷却运转。在该图中,在T2时刻再次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在冷冻室温度tF达到冷冻室下限温度tF1的T3时刻,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不进行如此的控制,即使是时刻T2′附近,也进行徒劳的冷却运转。
此外,在上述冰箱中,在步骤S29对压缩机46的压缩能力进行调整。即,在未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tR、tF达到上限温度tRu、tFu之前,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tF、tR达到下限温度tF1、tR1时,由于考虑到压缩机46的压缩能力过高,故应使其下降。因此,可进行冷却效率更好的冷却运转。而此时,根据未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tR、tF与上限温度tRu、tFu的差值eRu、eFu、和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tF、tR与下限温度tF1、tR1的差值eF1、eR1来决定使压缩能力如何程度下降。因此,可进行压缩能力成为可靠而适当的控制。
上述的调整,也可在冷却运转开始后经过规定时间时进行。因此,在冷却运转中,在将高温度的负荷(食品等)放入冷藏室14或冷冻室22后,可迅速地使压缩机46的压缩能力产生变化而将室内温度tF、tR保持成适当的低温。
并且,当使压缩机46的运转转速或送风机54、56的转速变化时,可避免冰箱整体振动、噪音的共振点。由此,可获得静音化。
另外,在例如环境温度为15℃以下、且在冰箱门未开闭的低负荷条件下,即使以最低压缩能力驱动压缩机46,也存在着冷却能力成为过剩的情况。在上述冰箱中,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停止压缩机46工作,故能可靠地避免徒劳的冷却运转。并且,当停止冷却运转时,在一定期间内禁止再起动。因此,通过在压缩机46的吸入侧与排出侧将制冷剂压力均压化后再起动,可提高静音性能。另外,当停止压缩机46时,由于先从室内温度tF、tR达到上限温度tFu、tR一侧进行冷却运转,故能可靠地将室内温度tF、tR设成适当的低温。
此外,在进行长时间的冷却运转的情况和在冷藏室14或冷冻室22内放入高温度的负荷(食品等)等而使两室内温度tF、tR都超过上限温度tFu、tRu的情况下,从更大地超过上限温度tFu、tRu的一侧进行冷却运转。因此,室内温度tF、tR被可靠地保持为适当的低温。
另外,由于冷藏用蒸发器50与冷冻用蒸发器52的双方进行着除霜运转,故可防止因结霜而使冷却效率下降的现象。尤其对于冷藏用蒸发器50,由于在冷冻室冷却运转中进行除霜运转,故不会妨碍冷却运转,且由于该除霜运转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而进行的,故还可抑制能量损失。
此外,在上述冰箱中,当在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放入异常高的负荷、或冰箱门为半开状态并且温度传感器101、102产生故障、具备了切换冷却运转的条件而不能用控制部进行判断时,只要经过规定时间,就强制性切换冷却运转。因此,可避免一方的室内未冷却而被长时间放置的情况。另外,当室内放入异常大的负荷、或冰箱门为半开状态且三通阀68或毛细管70、72产生故障时,有时室内温度大大上升。但是,在上述冰箱中,若室内温度tF、tR超过规定的强制冷却温度,则以最大压缩能力驱动压缩机46并冷却到上限温度tFu、tRu。因此,即使在前述的那种场合,也可迅速地使室内温度tF、tR回复到适当的低温。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即使继续压缩机46以最大压缩能力的运转,当室内温度tF、tR未达到上限温度tFu、tRu时,也能判断发生某些异常,在警铃鸣响的同时回复到通常的压缩能力。因此,可避免压缩机46受到过分的负荷,提高其可靠性。
如上所述,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不会使冷却效率下降地可将各自的冷冻室及冷藏室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可防止因超过必需的冷却而使冷却效率下降的现象。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通过调整压缩机的压缩能力,就可防止以超过必需的压缩能力进行冷却运转。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在再次进行冷却运转时对压缩能力进行调整,故可更适当地调整压缩能力。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由于在冷却运转中调整压缩能力,故在室内的温度负荷产生较大变化的那种情况下,也可将室内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通过调整送风机的转速,就可进行更适当的冷却运转。
在技术方案7、8或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通过有效的冷却运转,可进一步将室内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在技术方案10或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中,能可靠地防止在蒸发器上结霜,可避免因冷却效率下降而导致的耗电量增大和因液态压缩所产生的零件可靠性下降的现象。
在技术方案12、技术方案13、技术方案14或技术方案15的发明中,即使冰箱产生异常状态,也可将室内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该冰箱系将压缩机、冷凝器、冷藏用节流装置、一并设置了冷藏用送风机的冷藏用蒸发器、及一并设置了冷冻用送风机的冷冻用蒸发器依次予以环状连接而成,并设有从所述冷凝器与冷藏用节流装置之间进行分支的制冷剂支管,在该制冷剂支管上设有冷冻用节流装置的同时,在该制冷剂支管的下游侧设有连接在所述冷藏用蒸发器与冷冻用蒸发器之间、再在所述冷藏用蒸发器一侧与制冷剂支管一侧之间设置了对从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通目标方向予以切换的流路切换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可对在将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切换到冷藏用蒸发器一侧的同时一面驱动冷藏用送风机一面使冷冻用送风机停止而进行的冷藏室冷却运转和在将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切换到制冷剂支管一侧的同时一面驱动冷冻用送风机一面使冷藏用送风机停止而进行的冷冻室冷却运转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藏室温度传感器、冷冻室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冻室上限温度时从冷藏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而当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藏室上限温度时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当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藏室下限温度时将冷却运转从冷藏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而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冻室下限温度时将冷却运转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冷冻室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与规定的基准温度的差值对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对所述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时对压缩机的压缩能力进行调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对所述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然后经过规定时间后对压缩机的压缩能力进行调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调整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的同时,对冷冻用送风机或冷藏用送风机的转速进行调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当欲调整压缩能力的压缩机以最低压缩能力进行运转时,停止压缩机的运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使压缩机停止后,判断冷冻室及冷藏室中任一室内温度是否各自先达到冷冻室上限温度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从先达到的一侧再次进行冷却运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超过冷冻室上限温度且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超过冷藏室上限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把握冷冻室的室内温度与冷冻室上限温度的差值及冷藏室的室内温度与冷藏室上限温度的差值而从其差值较大的一侧进行冷却运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对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并结束冷藏室冷却运转后,驱动冷藏用送风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的时间予以累积计算、累积计算出的时间超过规定的设定时间时,所述控制装置开始进行冷冻用蒸发器的除霜运转。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各自规定时间内继续进行冷冻室冷却运转或冷藏室冷却运转时,所述控制装置对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并从冷冻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藏室冷却运转或从冷藏室冷却运转切换到冷冻室冷却运转。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各自规定的冷冻室强制冷却温度或冷藏室强制冷却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以最大压缩能力驱动所述压缩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冷冻室强制冷却温度或冷藏室强制冷却温度而以最大压缩能力驱动所述压缩机时,所述控制装置仍保持该最大压缩能力地分别进行冷却运转,直到冷冻室上限温度或冷藏室上限温度为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冷冻室的室内温度或冷藏室的室内温度达到各自规定的冷冻室强制冷却温度或冷藏室强制冷却温度而以最大压缩能力驱动所述压缩机、且尽管在规定时间内继续该状态但是所述室内温度各自未达到冷冻室上限温度或冷藏室上限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将警告信号发给使用者,并使所述压缩机回复到通常的压缩能力。
全文摘要
一种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在设有互相隔热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中,通过三通阀对冷藏室冷却运转与仅在冷冻用蒸发器中使制冷剂流通的冷冻室冷却运转予以切换,在冷却运转中当未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达到上限温度时,切换冷却运转,当进行冷却一侧的室内温度达到下限温度时也切换冷却运转。本发明可提高冷冻循环的冷却效率,并可将冷冻室和冷藏室双方可靠地保持成适当的温度。
文档编号F25B5/02GK1233738SQ9910504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4日
发明者楠敦, 天明稔, 关口康幸, 朝仓启明, 岸本卓也 申请人:东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